從六月中旬開始,天降大雨。

中間晴兩天下三天,一直到了月底。

農田裡的秧苗倒是不再幹旱了。

乾涸的土地吸飽了水分,再蒸發一些,遇到冷空氣又再次降雨。

就這樣反反覆覆。

幼兒園也放了暑假。

小糯米帶著三個夥伴在家裡練畫畫。

一到天氣放晴就去院子裡玩耍。

這段時間,盧昌華利用放晴的間隔,把自家的院子重新鋪上了水泥。

以前,院子裡鋪的是紅磚。

經過這些年的使用,冬寒夏曬,早已經坑窪不平了。

如今在紅磚上面灌上水泥砂漿。

院子裡乾淨了不少。

至於院門外的土街,就沒辦法了。

這裡經常有機動車經過。

保不齊會有農具路過。

所以,每年這路都會很爛。

尤其是夏秋之際。

一下雨,就是爛泥路。

要是水泥硬化了,機動車一過,就會碾壓的稀碎。

盧昌華只能在院門口安裝一個水管。

陰雨天來家裡,在門口把雨鞋上的泥洗洗,這樣就乾淨些。

小糯米有了玩耍的地方,盧昌華其他的暫時就不管了。

一進入七月,天氣又發生了變化。

竟然稀稀拉拉的下起了連天雨。

每天都是溼漉漉的。

此時,正是田間管理的時節。

很多職工被逼無奈,都下地拔草去了。

連天雨一下,地裡的雜草就開始瘋長,跟小麥和大豆誓比高。

一眼望去,田地裡碧綠一片。

可這裡有一半是雜草。

要是不處理,那就會影響糧食的產量。

陰雨天裡去拔草太遭罪了。

一天到晚的穿著溼衣服,容易生病。

有些雜草對面板還有刺激性,經常會讓人過敏。

所以,這工錢就少不了。

每天都不能少於80塊。

這還是拔草,要是鏟地,至少要100塊。

現在除草必須使用人工作業。

農田裡水分飽和了,一腳下去,直接能踩出一個深坑來。

這還是一個人,要是拖拉機下地,直接就會陷在裡面。

拔草這活,沒啥技術含量,就是沿著壟溝走,看見雜草就拔下來,打成捆,由專人扔出地外。

那些專門幹這些短期工的人,都是老油條。

幹活偷奸耍滑。

比如,他不會把草拔下來,而是攔腰折斷,更有甚者,直接把草折在大豆秧子下面,只要上面看不見草即可。

因為現場監工的人,根本就看不過來。

只要大面上過得去就行。

很多半大孩子在暑假幹拔草的活,十天就掙八百一千的,就算勤工儉學了。

前世,盧昌華也幹過這種活。

雖然可以偷奸耍滑,可是就是在壟溝裡走一天也很累。

因此大家都耍滑頭。

今年,盧昌華讓張老六回來帶工。

有人說了,不是有農藥嗎?噴除草劑就行了,為啥還要人工拔草啊?

那就跟天氣有關了。

噴灑除草劑需要在晴天進行。

如今這段時間正是連雨天。

一天到晚的稀稀拉拉。

噴灑除草劑就會被雨水稀釋,起不到作用。

六號地塊的地頭上,一字排開站了上百人。

每人負責兩根壟。

人就站在壟溝裡。

所有人都穿著雨衣,腳上也穿著雨靴。這都是他們自備的。

這樣天氣,要是不穿雨衣還真受不了。

盧昌華提供棉線手套。

張老六吆喝一聲,就有人開始發手套,每人一雙。

“標準就是把草連根扯下來,扯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大豆秧子扯了。”

“扯下來的雜草系成捆,扔在壟溝裡。”

“聽清沒有?”

“聽清了。”

回答的聲音稀稀拉拉。

“大點聲,聽清了嗎?”

“聽清了。”

把雜草捆扔在壟溝裡是盧昌華的主意。

一根壟長度有一兩公里,如果把所有的雜草都扔出田外,得有專門的一批人幹這活。

現在人手緊,任務重,先把草拔了就好。

就是這些雜草捆再次生根長起來,也追不上豆秧子了。

“開始!”

張老六一聲令下,這上百人就進入了田裡。

沿著壟溝子往前走。

所有人都跟在張老六的身後。

由他來控制前進的速度。

他快則其他人就快,他慢其他人就慢。

這就叫帶工。

這些人中,也穿插著盧昌華的工人。

他們自己也拔兩根壟的雜草,不過,還有監督的作用在。

如果有人偷奸耍滑,湖弄人,他們則出聲制止,要求更正。

盧昌華的地,雜草就拔了十天。

算是初步拔了一遍。

盧昌華知道,肯定拔不乾淨,偷奸耍滑的人肯定有。

他也無法苛求。

至少大面上看著還是好的。

每天盧昌華都會跟著大夥一起到地裡,雖然他不下地拔草,可他還是會坐在車裡面看著。

等這些人過去了,他就會走下車子,在後面觀察,看看拔乾淨沒有。

其實,這也就起到一個威懾作用。

至少盧家的工人會認真些。

這段時間,王瑤很忙碌。

自從三月份給集團立下工作任務,王瑤就一直督促工廠按照計劃實施。

乾旱的時候上市的抽水機,就是王瑤的工作成績。

如今接連陰鬱天氣,抽水機的銷售不降反升。

以前是把河裡的水往地裡抽,現在倒好,把地裡的積水往河裡抽了。

抽水機型號很多。

口徑50~200毫米。

流量~400立方/時。

揚程8~125米。

配套動力有柴油機直聯,皮帶傳動,電動機直聯。

功率~110千瓦。

轉速1450~2900轉/分鐘。

由於昌和集團多年來自主配套生產拖拉機。

各項工藝都很成熟。

因此,生產抽水機就是小菜一碟。

就是一個離心泵的事。

規格和標準是按照國際標準執行的。

質量槓槓的。

昌和牌抽水機不僅在東北華北暢銷,還遠銷到了長江流域。

雖然抽水機這玩意很多專業廠生產都不成問題。

可這早有準備和沒有準備就是不一樣。

王瑤今天回來的有點晚。

她到家的時候,盧昌華早就回來了。

見媳婦兒一臉疲憊的進來,就知道有事耽誤了。

“廠裡有事啊?”

“唉,還不是抽水機的事嘛。”

王瑤一邊洗著手,一邊解釋道:“省裡的防汛指揮部來了命令,說讓咱們廠準備100臺大口徑的抽水機備用。”

“他們早該採購了。”

盧昌華望了眼窗外的雨夜,耳中盡是滴滴答答的雨點聲。

“備貨倒是行,可是要的急啊,咱們自己的貨還沒生產完成呢。”

“那就停了啊,先生產他們的。”

“今天就是協調這事的,到了現在才協調完。”

“辛苦了。過來吃飯吧。”

盧媽媽端來了飯菜,老盧一邊逗著小糯米,一邊拉著盛宇過來。

“媽媽,媽媽。”

小孩子見到媽媽很高興,就要撲過來。

盧昌華趕緊截住。

“你媽今天太累了,到爸爸這來。”

小糯米乖巧的走過來,看著媽媽說道:“媽媽,辛苦了。”

“不辛苦,乖寶貝,今天在家乖不乖啊?”

“嗯,我和弟弟都很乖。”

“媽媽,我乖的。”

小盛宇趕緊表功。

“那就好,洗手吃飯了。”

熊寶哥仨早早的趴在桌子底下,等待著開飯。

見一家人都到齊了,圍坐在周圍,它們很是安心的把頭枕在前爪上,眯著眼睛等待著最幸福的時刻。

一家人正吃飯的時候,盧昌華接到了胡大貴的電話。

“你咋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盧昌華調侃道。

這段時間,胡大貴在京城熟悉網際網路業務,雖說不怎麼明白,可還是知道,就按照一個企業來管理就行了。

他都比盧昌華忙。

好在有了制定好的方案,按照執行就好,他倒是不太操心。

這最近的訊息,讓胡大貴有些擔心。

無論是新聞裡,還是小道訊息,都在傳,可能會有洪災。

尤其是全國防汛指揮部的釋出的各種訊息,讓他有些擔心。

這才打回來電話,想問一下老家的情況。

“現在都在傳防洪的事,咱家咋樣啊?沒事吧?”

“你小子,直接問你媳婦兒不就知道了?”

“嗨,她對這些事不太敏感,我問了,她不太清楚。只說現在抽水機的訂貨量很大。”

“現在的情況看,還行。至少咱家這邊還行。不過,全省的情況可能有點嚴重啊,省裡已經準備防汛物資了。跟咱們訂了100臺大口徑抽水機。”

“哦,要是有啥事,你可得告訴我!”

“有事就告訴你了,好好在京城坐鎮。”

瞭解了下老家的情況,胡大貴心理稍安。

“大貴倒是關心家裡。”

“他能不關心嗎?抓緊生產抽水機,尤其是防汛物資,不能馬虎。”

“放心,我明天就不回來了,住在北寧了。”

王瑤說道。

“行,如果需要我,就吱聲。”

“嗯。”

夫妻倆的話,讓老盧也有些緊張了。

“有這麼嚴重嗎?”

老盧有些忐忑的問。

“應該是有風險了。”

盧昌華分析道:“否是防汛指揮部不會準備物資。”

“我估計啊,松花江和嫩江怕是有潰堤的風險啊。”

“真的假的?”

王瑤說話的聲音有些顫抖。

要是潰堤了,那將要淹沒多少的城市啊?

見到丈夫臉色有些嚴峻,王瑤也不敢開玩笑了。

“希望不會那麼嚴重吧。”

“那咱們怎麼辦?”

“採購一批衝鋒舟吧,看看現在能不能買到。”

“這玩意買來幹啥?救人?”

“是啊,到時候咱們自己上不去,可以讓前方的人有船用啊!”

“好吧,我問問,看看誰有這些東西。”

王瑤此時有點後悔,自己後知後覺的,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幫上忙。

她突然又想起,年初的時候丈夫說的話,難道昌華真是大師?還會預測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命不久矣,我以歌看遍世界

愛吃魚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