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和搶險隊負責的江段只是松花江中很小的一段。

在黑省軍民和兄弟省份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抵擋住了洪峰。

而長江沿岸有險情的堤壩太多。

一時間難以面面俱到。

八月份,長江上游出現了五次洪峰。

其中8月7日到17日的十天裡,連續出現三次洪峰。

廣大軍民都累癱在大壩上。

最終,在關鍵時刻,三十萬解放軍指戰員手挽著手,用人體來阻擋洪流。

很多人被捲進了洪水裡犧牲了。

更多的人負傷。

在這次洪峰到來之時,為了確保下游城市的安全,葛洲壩樞紐以及隔河巖、漳河、丹江口等水庫攔蓄洪水,冒著巨大的風險,為長江抗洪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

說的再明白點,就是長江上的水利大壩,拼盡全力攔截洪水。

防止洪水沖垮中下游的堤壩。

這是要冒風險的。

可見當時的這個決定也是非常艱難的。

長江這邊17號的洪峰剛過。

22號,嫩江、松花江洪峰就來了。

這就是盧昌華他們成功過峰的那次。

其實,22號的這次洪峰是非常兇險的。

這關係到了哈市,齊市,佳慕斯等幾個東北的大型城市的安全。

國家非常的重視,打電話指示,全力保證城市安全。

當然,在過峰的過程中,很多非城市地區就成了洩洪區。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水量這麼大,流速這麼快,原有的江道根本就無法容納那麼多水。

能不漫堤嗎?

比如說嫩江吧,前後就有六處決口。

搶險隊只能確保沿岸城市安全,至於廣大的農村地區,只能做出犧牲了。

因為以現在的人力,根本就救不了。

只能做到人員物資的轉移。

可就是這樣,也有大量的牲畜死亡,大量的農田淹沒。

房屋倒塌已經是常事了。

嫩江和松花江三次洪峰一過,一直保持高水位。

而長江的洪峰前後過了八次。

直到8月31日,第八次洪峰過後,嫩江,松花江水位開始回落。

9月2日,長江中下游幹流水位開始全線回落。

9月3日,國家領導人到長江一線視察。

9月5日,來到了哈市。

此時的昌和搶險隊接到了命令,抗洪搶險取得了勝利,可以返回了。

盧昌華一聲令下,昌和搶險隊開始拆帳篷,收拾物資。

又組織人手,把埋在臨時土牆裡的拖拉機挖出來。

好在當時埋的時候,封閉了管道。

這些車輛在潮溼的泥土裡掩埋了二十多天,現在重見天日了。

可就算如此,也沒法發動了。

只能運回廠裡大修。

王瑤接到盧昌華的電話,心情激動。

她在電話裡一直哭泣。

老盧一家在電視新聞得知,抗洪勝利了,全家歡騰。

這幾個孩子都跑去通知,告訴各家,來家裡吃飯,慶祝一下。

收拾物資的場面忙亂而緊張。

昌和集團的職工們,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生死考驗後,對這個集體充滿了認同感。

真個過程,大老闆都衝在第一線,和職工們同吃同住。

自己被曬得像非洲黑人一般,老闆也沒好到哪去,也是黑不熘秋的樣子。

吳霞和眯縫眼,殺了上百頭豬,慰問搶險隊。

有記者來採訪。

竟然發現了一個奇蹟。

昌和拖拉機剛從土牆裡挖出來,清理了一下泥土,簡單的整備後,竟然打著了火,還突突突的在跑了起來。

記者按下了快門,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第二天,《黑省日報》上,就大篇幅的刊登了評論員文章,《一家為抗洪搶險埋掉二百輛拖拉機的企業》。

在二版就是詳細的報道。

把昌和集團搶險隊的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楚。

不僅有他們在大壩上奮戰的場面,也有他們忍痛埋掉拖拉機的情景。

就連現在他們喜悅的開著拖拉機奔跑的照片也有。

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其他媒體的關注。

在危急時刻,有個人獻出自家拖拉機汽車的先例。

可像這樣,一家拖拉機企業的搶險隊,為了確保機場的安全,義無反顧的埋掉這麼多新拖拉機,這種決心,這種魄力,真是少見。

各級電視臺廣播電臺都跑來拍攝採訪。

就連北寧市電視臺也來了。

還是廣電局新任局長鄭春帶隊來的。

這人盧昌華雖然不認識,可他一提大哥,兩人是曾經的同事,這關係自然就近了不少。

“盧昌華同志,你們昌和搶險隊為這次抗洪搶險作出了貢獻,也是北寧家鄉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們來就是要好好採訪你一下的。”

盧昌華當然就得客氣幾句。

“哪裡哪裡,我是奉命行事,都是領導指揮得當。”

正寒暄著,楊潔走了過來。

“盧總,這次採訪由我來做前方主持人。”

盧昌華當然認識楊潔了。

以前是一個農場的,後來跟大哥走的近。

她跟大哥之間的糾葛,他也是知道的。

“好,你問吧。”

於是雙方就拉開了架勢。

搶險隊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才把所有物資裝車運走。

而這15000人也陸續跟車返回了北寧。

盧昌華是跟著最後一批走的。

當時來給他送行的有哈市的有關領導。也有機場的負責同志。

他們本想搞個歡送會,感謝一下昌和集團對哈市的支援。

可盧昌華急於回家,就推辭了這個儀式。

對他來說,剛才生死線上下來,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很疲憊。

這一萬多職工也已經到了極限。

盧昌華已經宣佈,所有搶險隊員,放假一個月,回家休息。

這一個月依然是帶薪休假。

職工們雖然很疲勞,可心裡是熱乎乎的。

公司對他們真夠意思。

有心人給昌和算了一筆賬,為了抗洪搶險,昌和集團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直接經濟損失高達上億元。

當昌和搶險隊的車隊一進入北寧城,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大街的兩側彩旗飄揚,紅旗招展。

兩邊都站滿了老百姓,盯著一輛又一輛的拖拉機進來。

市民們見到每輛車上都豎著紅旗,上面寫著“昌和1023搶險突擊隊”,“昌和2035搶險突擊隊”。

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稀稀落落的掌聲響了起來。

而後掌聲越來越多。

還有人高聲歡呼。

這種夾道歡迎的氣勢,讓搶險隊員們都很感動。

他們紛紛對著路兩邊揮手。

有人竟然看到了自家的親人。

歡呼聲就更加熱烈了。

當盧昌華那輛桑塔納駛進了市區,沉洋竟然帶著市領導班子成員等在路口。

見到又黑又瘦的盧昌華,沉洋眼圈一紅。

他使勁兒的握著盧昌華的手,說道:“感謝昌和,感謝盧總!”

“應該的,這是我們的責任。”

這兩句話被隨行記者記錄了下來。

盧昌華和來迎接的領導們一一握手。

沉洋看了看他說道:“很累吧,還有精力參加歡慶活動嗎?”

“呵呵,領導,我想睡覺。”

“也好,你先休息兩天,緩過來咱們再聚。”

來迎接的人群裡,不僅有領導班子成員,還有大哥盧昌中,大嫂趙妍。

王瑤也在人群裡。

當盧昌華跟領導們寒暄結束了,這才跑過來。

望著大變樣的丈夫,王瑤的眼淚就住不住。

這幾年,盧昌華當了甩手掌櫃的,一直在農場裡休閒,也沒幹過啥體力活。

可在大災大難面前,他義無反顧的衝在了一線。

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人變瘦了,也變黑了。

可是在她的眼裡,既心疼又欣慰。

“昌華,辛苦了。”

“沒有,走,回家吧。”

車隊都開會了集團大院,自然有人接待處理。

而盧昌華坐上了王瑤的車。

自己那輛桑塔納被司機開去了公司。

盧昌中拉著老弟的手,心疼的說道:“走,咱們去魚莊吃飯,吃了飯再回去好好休息。”

這一路回來,盧昌華只顧著趕路了,也沒吃東西。

“行,走吧,好酒沒吃了。”

“那你就好好嚐嚐。”

趙妍一臉笑容的說道。

小叔子在她眼裡,開始是個小孩子,後來慢慢的變成了成功人士,如今,又變成了英雄。

不僅她是這樣看的,就連自己的雙胞胎兒女都是這麼個看法。

“盛文和盛清都在店裡等著了。”

“哦?我們爺幾個也好久沒見了。”

盧昌華有些感慨的說道。

車子一到魚莊,就見店門口聚集著很多人。

既有客人,也有店員。

見盧昌華推門下來,馮婷婷站在門前高喊一聲,“歡迎英雄回家!”

“歡迎英雄回家!”

幾十個姑娘小夥一起高喊,把盧昌華嚇了一跳。

他望望大嫂,再看看不遠處的馮婷婷。

“咋的?我來及時回家,這個不假。可是英雄是誰啊?”

“哈哈,當然是你了!”

馮婷婷笑靨如花,一套緊身制服勾勒出迷人的身材。

盧昌華回頭問大嫂:“這都是你們安排的吧?”

“嗨,這可是大夥兒的意思。”

正說著,從店裡跑出兩個孩子來。

“老叔,老叔!”

盛文盛清撲了過來。

盧昌華趕緊抱住。

“哎呀呀,慢點跑。”

“老叔,你現在是英雄了!”

盛文一臉書生氣的樣子,臉上盡是驕傲。

“老叔,老叔,咱們一起吃魚吧。”

盛清眨著大眼睛,說起吃魚來,還舔舔舌頭。

“你呀,就知道吃!”

趙妍笑著指責了一句。

“孩子嘛,都這樣。”

“歡迎英雄,歡迎英雄!”

店員們一邊高呼,一邊鼓掌。

周圍的客人也跟著湊熱鬧。

還有些人是老客戶,也跟盧昌華混了個臉熟,緊跟他打招呼。

盧昌華是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揮手點頭。

自己此時感覺,家鄉人,就是有種親切感。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幕後:天后們,冷靜聽我狡辯

掙錢娶媳婦

誰讓他玩戀愛模擬器的

番茄不怕酸

軍魂永鑄

赤壁舜卿

娘娘每天都在盼著失寵

藍家三少

我無敵了億萬年

黃泉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