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和搶險隊穿著統一的服裝,出現在哈市的時候,吳霞和眯縫眼組織員工慰問。

盧昌華讓大夥先吃喝,他則跟防汛指揮部聯絡。

當得知搶險隊已經到了,最新的命令也跟隨而來。

他們的位置是哈市西部的道里區閻家崗機場,剛剛更名為太平國際機場。

這段江道因為中間有個小島,導致洩洪不暢。

尤其是江道南側,嚴重威脅機場的安全。

這裡曾有武警官兵堅守,可是他們又被換去了更加危險江段。

這裡就成了昌和搶險隊的防區。

江道與機場之間有5公里。

中間隔著一個村子馬架屯,村民已經疏散了。

距離江邊有公里。

此時,洪水已經蔓延到了馬架屯前500米的位置。

當搶險隊到到現場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固臨時堤壩。

先前,這裡修建了一道半圓形的土牆,是由沙袋堆砌而成。

這個工作對搶險隊員來說,就是熟練工種。

挖土裝袋,扛袋堆牆。

一輛輛的拖拉機拉著物資駛來,一車車的人來到現場。

一頂頂的帳篷被搭建起來。

一盞盞的電燈被點亮。

從嫩江和西流松花江湧來的洪峰,都會湧入東流松花江。

此時,太平機場的安慰格外重要。

省防汛指揮部能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可見沉洋在他們面前是拍了胸脯的。

這可是承擔了巨大的政治風險的。

可見,沉洋對盧昌華有多麼的信任。

僅僅三天時間,一萬五千人就到位了。

一車車的沙袋被運到了江邊。

一道加高加厚的擋水牆出現了。

省市領導都跑來視察。

否則他們還真不放心。

見短短的幾天時間,出現了一道心牆,他們懸著的心這才舒緩了。

“盧昌華同志,感謝你為哈市人民做的貢獻,我們不會忘記。”

“領導同志,我是奉命行事,一切功勞都是領導的指揮。”

領導們點著頭,又和現場的搶險隊員們打招呼。

隨行記者又是拍照又是錄影,好不忙碌。

8月15號。

上游嫩江傳來訊息,第三次洪峰出現了。

齊市最高水位米。

這下,下游的哈市如臨大敵。

盧昌華得到訊息,更是心急如焚。

一萬五千人日夜上堤,繼續加固臨時大壩。

從上游過來的洪峰,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到達這裡。

五天之後,8月20日,洪峰來臨。

遠遠的西方,湧來一道水線。

猶如魔法一般,水頭由遠及近,有七八層樓高。

攜帶著大量的泥沙,樹木雜草,更有牲畜的屍體,帶著萬馬奔騰之勢,呼嘯而來。

這次,盧昌華知道兇險。

在塗牆之後,停滿了車輛。

車上車下堆滿了沙袋。

車輛之間,相互由鋼絲繩連線。

相當於把車輛和土牆進行了固定。

這次,他沒有讓人去對抗洪水,而是躲在後面。

呼~

一陣低沉的咆孝聲劃過天空。

大地帶著震顫發出隆隆的聲響。

江中的島嶼被洪水瞬間淹沒,消失不見。

雖然島嶼無法阻擋洪峰,可依然分割了它的力量。

洪水沿著外圍的臨時江道衝了過來。

經過近千米的緩衝,狠狠的颳著臨時大壩想著東邊的江道衝去。

譁,砰~

巨大的水浪擊打在大壩上,發出了巨大聲響。

洪水漫過堤壩,向著外面傾斜而出。

升上高空的浪花,猶如一顆顆珍珠一般,在空中泛著亮光,又落了下來。

大壩發出了一陣陣呻吟。

推動著滿載泥土的拖拉機向著外圍移動。

咯咯吱~

輪胎摩擦地面,推出了一米多高的泥土。

好在車裡車外都壓滿了沙袋。

車輛間還相互連結,想將兩百多輛拖拉機同時推倒,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土牆和拖拉機被淹沒在了水中。

這股湧出來的大水,迅速的流進了深坑裡。

原來,這些深坑都是搶險隊挖出來。

泥土裝進了沙袋,留下的深坑就是裝水的。

十幾分鍾後,洪峰過去了。

有人高喊,“漏水了!”

“快,快,上!”

人們都蜂擁而上。

開始堵漏。

大壩內的水流萬馬奔騰。

向著哈市衝去。

大堤上的一萬多人繼續著自己的奮戰。

遠在幾公里之外的太平機場。

有人望著遠處奔騰的松花江,心有餘季。

剛剛洪峰一過,真讓人恐懼啊!

那聲音,那氣勢,那力量,豈是人能阻擋的?

可就是這樣,在那堵土牆前,依然沒有辦法衝破。

“咱們去慰問吧。”

幾個空姐望著遠處,說道。

“好呀好呀。咱們送點盒飯吧。”

姑娘們跑去買盒飯。

幾個地勤小夥子也跟了上去。

很快,幾十名姑娘小夥就拎著食品出了門。

機場辦公室內。

“讓食堂備餐,咱們給江邊抗洪的人送去。”

這些領導們當然知道,如果不守住這道堤壩,機場就要被殃及,到時候,就是重大的損失。

姑娘小夥剛走到馬架屯,就被執勤人員攔住了。

“前面危險,你們不要過去。”

“同志,我們是送吃的,送過去我們就走。”

姑娘們說道。

執勤人員搖搖頭。

見過不去,這些自發來的姑娘小夥就商量,要不把食品放在這兒,總可以吧?

“同志,我們不能隨便接受吃的,領導會處罰我們的。”

“哎,你們是昌和集團的?”

姑娘望著執勤人員的工作服,看著他胳膊上的紅袖標。

“是的,我們是昌和集團的。”

“你們真是好樣的。”

“讓我們過去吧,要不就把飯菜放在這也行。”

“我們沒有時間過來吃飯。”

“怎麼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嗎?”

執勤人員轉身望向幾百米外的大壩,哪裡傳來了戰友們的號子聲。

“沒有。”

突突突~

遠處駛來一隊拖拉機。

車上拉著整車的麻袋。

執勤人員對著車隊揮揮手。

滴滴!

幾聲喇叭,車子呼嘯而過。

姑娘們露出了羨慕的眼神。

大壩上,紅旗招展。

“昌和1012搶險突擊隊”。

“昌和2001搶險突擊隊”。

每個小隊都有一面自己的隊旗。

有人拿出了相機,對著幾百米外的江邊大壩按下了快門。

這張照片,後來在報紙上發表了。

標題是“紅旗招展的時刻”。

此時的盧昌華哪裡有閒心吃飯呢?

大壩雖然在這次洪峰中沒有垮塌。

可是被衝撞的出現了裂口。

如果不及時的封堵,那麼垮塌是早晚的事。

他之所以毅然決然的把自己的拖拉機都築進的牆裡,就是為了確保機場的萬無一失。

否者他怎麼交代?!

這個代價是巨大的。

近兩百輛拖拉機可是一大筆錢啊。

可是在這關鍵時刻,他也不得不賭了。

只要保住了機場,錢可以慢慢掙。

如果機場失守,那麼自己就沒法交代。

而且還可能死人。

雖然這次沒有讓人去頂大壩,可依然有不少人受傷。

馬架屯的臨時醫護點裡,呻吟聲不斷。

姑娘們繼續哀求。

執勤人員沒法,只得說道:“要不,你們送去醫護點吧,哪裡有人受傷了。”

“好,醫護點在哪兒?帶我們去。”

當她們走進醫護點,一股消毒水的味道直衝鼻子。

十幾個護士正在給傷員打針。

“你們是幹什麼的?這裡不能進人。”

執勤人員趕緊說明情況。

“把東西放在值班室。”

姑娘小夥們放下食品,看了看這裡的環境。

“真艱苦啊!”

“能不艱苦麼,人家是在搶險。”

“是啊,是啊。”

眾人被執勤人員帶出去。

就見大壩上走下幾隊人。

他們就駐足觀看。

這些人走路里倒歪斜,腳步虛浮。

走到馬架屯,就轉進了駐地帳篷裡。

度娘小夥們注視這些滿身泥水的人。

已經看不出他們的年齡。

一個個面板黝黑,除了白眼仁外看不見白的地方。

只有偶爾有人咧嘴一笑,這才看見潔白的牙齒。

這些人一進帳篷,就聽見霹靂撲通的聲響。

功夫不大,就傳出了鼾聲。

執勤人員看了眼帳篷,對著這些姑娘小夥說道:“他們太累了。”

有個姑娘眼睛紅紅的,緊閉著嘴唇不說話。

可大家依然能看出他的情緒。

一個小夥說道:“我真想跟他們一起幹。”

此話一出,像是導火索一般。

姑娘們個個眼圈紅紅的。

“他們,他們太累了。”

一個姑娘哽咽著說。

現場出現了抽泣聲。

這些人不是軍人,只是工人。

還是北寧來的人。

可他們身上卻有著軍人般的品質。

這樣的人,怎麼能不讓人敬佩?!

正在感慨間,一輛吉普車開了過來。

執勤人員上前詢問。

見是防汛指揮部的車,直接放行了。

車上下來的正是省放心指揮部的領導。

他是來檢視洪峰過後的情況的。

“盧昌華同志,你們挺住了,不容易啊!”

領導滿是感慨。

“市裡怎麼樣?”

“市裡雖然進水了,可還是擋住了。”

“呼,終於挺住了。”

兩人熱烈的握手。

跟隨的記者拍下了這張照片。

標題是“大壩上勝利”。

洪峰剛過,就有觀測站發出了觀測結果。

哈市出現的最高水位米,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米,流量16600立方米/秒,洪水重現期約為150年,大於1932年(還原洪峰流量16200立方米/秒)和1957年(還原洪峰流量14800立方米/秒)洪水,為本世紀第一位大洪水。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平凡的我來到魔法的世界

小A1213

重生都市修仙,女仙帝后悔了

紅燒魚掌

一然如初

愛吃年糕的兔子

最強上門贅婿

風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