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昌和集團的高層在市府賓館參加婚禮,市府領導沉洋卻在思考城市的發展。

年前,在港島招商成功了。

這筆巨資進入了北寧。

二井子鎮已經在荒原上剷雪,劃線,產業園半個月後就要開始動工了。

眼看著北寧的又一個經濟發動機就要形成。

市府上下無不歡欣鼓舞。

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建設,北寧市的市容市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八十年代升格為縣級市開始,北寧每年在市政上的投入都在逐年的增多。

後來從黑河地區劃出,成為省管市,有了省裡的財政支援,市政建設的投入就更大了。

如今,北寧再次升格為地級市。

有了獨立的財政權利,作為市府所在地的北寧,則再次有了建設的理由。

以前,北寧只有一條南北直通的骨幹大街——交通路。

當初交通路就是南到北寧火車站站前廣場,北到八道街的轉盤街口。

如今的交通路,向北延伸了出去。

越過北崗,直到二井子鎮口。

也就是說,北寧市區的直轄地域擴大了很多。

不僅如此,南北大街又再次擴建了兩條。

而東西大街擴建出了三條。

形成了三橫三縱的交通網路格局。

各種配套建設也正在落實。

再有這幾年的招商,市區人口早就突破了六十萬。

如果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完畢,將會再次增加近十萬的人口。

到時候,北寧將成為一個人口七十萬的真正的地級市。

這還沒有算上下屬各縣市的人口。

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僅是發展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沉澱也很重要。

沉洋拿著文化局的一份報告,沉思起來。

說起來,北寧是一座有著歷史沉澱的北方重鎮。

可是在文化設施上,卻相對落後了。

北寧現在有影劇院,可這些年國內電影的衰退,讓這些劇院都停擺了。

有一座文化館。

可也淪落成為少兒培訓的基地。

成年人的文化業餘生活是很貴乏的。

除了北寧電視臺有自制的《閃亮登場》等節目外,北寧沒有官方的文化團體。

這些難怪。

省裡的話劇團,歌舞劇團都沒啥演出了,每年財政上的支出壓力都很大,作為北寧難道要逆勢而為嗎?

這些文藝團體咱先不說,北寧連一座博物館都沒有,這就很尷尬了。

圖書館倒是有一座,不過是八十年代重建的,書籍的收藏和更新很少,主要還是經費問題。

文化局的這個報告就是申請經費,給圖書館增加藏書,籌建一座北寧博物館。

“事是個好事,可從哪裡弄經費啊!”

沉洋對搞錢很頭疼。

這兩年北寧也興起了房地產熱。市政府倒是有了更多的錢。

可花錢的地方也更多了。

這錢每年都不夠花。

而且,現在北寧的地產開發勢頭又減弱了,這也讓沉洋擔憂。

當初,很多有關係的私人老闆購買了土地,開發建設了新小區。

可一開賣傻眼了。

銷售的勢頭根本就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火爆。

一分析原因,才知道,這都是昌和惹的禍啊!

原因就是昌和集團這些年一直都在有計劃的開發建設職工住宅樓。

在北寧,昌和集團是最大的民營經濟集團。

他們的職工是最有購買力的一群人。

可是集團提供福利房,誰還會去買外面的商品房啊?!

就昌和的這一塊石頭,就壓住了北寧的房價。

這些想發地產財的老闆們恨死了昌和集團。

卻也無可奈何。

市府對這件事也是左右為難。

既不能阻止昌和集團建房,也頭疼北寧的房價。

沉洋回到家,一臉的陰鬱。

張翠萍不解的問道:“怎麼?有什麼不愉快的事嗎?”

“唉,拿到沒有。”

他看了一眼老伴問道:“你說,咱們北寧卻點什麼?”

“缺什麼?”

張翠萍轉頭想了一下。

“你這麼一提,好像是缺點啥。”

“你絕不覺得少點文化?”

“對,對,對!就是文化。”

張翠萍恍然的說道。

“走在大街上,總覺得少點東西。”

“比如,街道的燈杆,大街兩側的房屋啊,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啊,都缺少一些文化元素。”

“哦,你這個角度我還真沒注意。”

沉洋沒想到老伴說的是這個。

“其他文化方面缺點啥不?”

“還缺?”

張翠萍思考了一下。

“官方的文化設施陳舊落後,沒有新投入,也沒有啥官方的文藝團體。”

“不過,民間的團體也不少。我昨天還去看了場二人轉呢,不錯。”

“文化市場的繁榮,不僅要有民間團體的參與,我們官方的藝術團體也要積極參與才行啊。”

沉洋感慨的說道。

“對了,說道文化場館建設的事,我覺得卻一座城市博物館。”

張翠萍反應過來,說道。

“比如,北寧的發展歷史,老照片,文物等等。這些是對市民的再教育。讓大家知道,這座城市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有它的歷史來源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根。城市的根。”

張翠萍侃侃而談。

沉洋笑眯眯的看著她。

“呵呵,沒想到你的水平這麼高?!有道理!”

“嗨,這兩天我正在研究城市文化。”

“是啊,北寧確實要開展尋根行動。”

“哎,這事可以讓電視臺錄製幾期特別節目啊!”

“你有什麼想法?”

“就是記錄我們城市尋根員去各地尋找有關北寧的歷史文物和故事。這樣的節目應該很好看。”

“這個想法好。”

婚禮結束後,幾家人都返回了農場。

農場的三月還是冰天雪地的時節。

春風來的早,卻帶著一股寒意。

早晚依舊寒冷,只有中午的大太陽能融化積雪。

路面上溼噠噠的,偶爾有成股的小水流橫穿公路。

水庫的員工已經展開了除冰除雪的工作。

飼料廠的機器一天到晚的轟鳴。

盧昌華送完孩子,就去了水庫。

早上的泥路被凍得硬邦邦,中午就化成了稀泥。

他甩著腳上的泥巴,把鞋子在乾枯的雜草上蹭了蹭。

儘量挑選有草的路邊行走。

在水庫轉了一圈,這才回去。

北寧電視臺播出了一檔現實記錄片形式的節目,《尋找城市的根》。

這引起了盧昌華的注意。

看了一期,他才明白,原來是北寧要建設城市博物館,需要尋找有關北寧這座城市一些記憶和文物,來展現城市的歷史脈絡,說是尋根之旅也不為過。

他一下就想到了自己的倉庫。

這些文物都是從蘇俄來的。

可是裡面有大量的中國文物。

這裡面保不齊就有北寧地區的文物。

這麼想著。

他心裡有了想法。

“媳婦兒,有個事跟你商量一下。”

盧昌華給王瑤去了電話。

把北寧要見建博物館的事說了。

“咱家倉庫裡文物不少,裡面沒準就有與北寧有關的文物,我想徵詢一下你的意見。”

“你想捐獻?”

“是這個意思。”

“那我沒啥意見。留在倉庫裡吃灰也沒意義,拿出來在博物館裡展出,它的意義就大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

見王瑤同意了,他這才給沉洋去電話。

“領導啊,聽說要建博物館?”

“是啊,你訊息夠靈通的。”

“嗨,我也是從電視上知道的。”

“怎麼?你有啥想法?”

“我這有些文物,可能跟咱們北寧有些關係,具體我也不懂,最好是能有專家來鑑別一下。”

“哦?這可是件好事啊,你捨得嗎?”

“嗨,這有啥捨不得的?放在我這兒,就是在倉庫裡吃灰,放在博物館那就是普惠大眾了。”

“你能有這個意識就是好的。文物這玩意,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行,我這幾天找找專家,去你的倉庫裡看看。”

盧昌華對自己的家鄉有著很深的感情。

之所以這麼多年都沒有離開,就是想自己能為家鄉的發展做些貢獻。

至少錢能留在這裡。

所以,他娶妻生子都沒走。

現在家鄉要建博物館,自己正好有東西,那就被藏著掖著了。

該上交就上交吧。

當晚,王瑤回來了。

“你真不心疼?”

“不心疼,用糧食換來的,心疼啥?”

“再說了,我們捐獻的是與北寧有關的文物,不是所有的東西。你放心吧。”

“我可不是心疼這些破爛啊。”

王瑤笑呵呵說道。

“只是裡面有些傢俱啥的,看著挺好。要是進城了,能用上咱就擺上,省得在倉庫裡吃灰。”

“行,滿足你,行了吧?!”

“這還差不多。”

“我都滿足你了,那你……”

“我咋的?”

“是不是……嗯?”

“不懂,人家不懂嘛。”

夫妻倆的私房活又悄悄的進行了。

第二天,盧昌華帶著胡大貴去水庫散心。

“昌華,這這幾大棟倉庫光聽說有好玩意,還真沒見識過呢。”

“咋的?想看看?”

“算了吧,看了也不懂。”

“走吧,反正我也要看看。”

兩人進入了倉庫。

在外面看這倉庫大小還適中。

可一進來,這才發現。

這倉庫確實是高大。

裡面的箱子碼的整整齊齊,就像小山似的。

“拉倒吧,這還看啥啊?看箱子啊?”

胡大貴一見就沒了興趣,他才不想在這陰冷的倉庫裡看木頭箱子呢。

“也是,我也沒啥興趣。”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貼身保鏢:美女總裁很怕疼

柳如花

蛇杖

芸豆花

四合院:這背鍋俠我不當了

林冰冰

成為神豪後的日常

陌上飛影

番外在此處

關心則亂

眾人在升級,我在當鹹魚

胖橘肥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