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宮裡離開,白仲首先回家,陪了鈺兒她們一會,就到書房裡,把最近發生的事情,簡單記錄下來,並且整理成一份線索。

商山墨家,青衣男子和狐狸精,以及想把他們活埋的敵人。

白仲考慮了一會,把許負也加上去,還有燕丹,這兩人和商山墨家他們,不知道有沒有聯絡。

“事情越來越複雜了。”

他想了一會,目前的能力還接觸不到,更高層面的東西。

那些人所來的層面,要比現在白仲所處的高。

“良人!”

周鈺走了進來,來到身後,輕輕地按捏白仲的肩膀,溫柔道:“最近是不是為了很多事情煩惱?”

白仲拉住她的小手,笑道:“鈺兒進來後,我的所有煩惱都沒了。”

“我哪有這樣好。”

周鈺甜甜地笑了,投入他懷裡:“可惜我不能為良人分憂。”

她們會修煉,也會劍術,但什麼都沒有經歷過,不像嬴淑那樣,可以上戰場打仗,又能為白仲殺敵,有時候她真的很羨慕嬴淑,可以跟隨在白仲身邊到處出戰。

“我經常讓你們留在洛陽,沒辦法陪伴,是我對不起你們。”

白仲的下巴,輕輕地貼在她的額頭上,訴說著自己的歉意。

周鈺不在意這些,安安靜靜道:“良人是做大事的人,不能被我們拖累了。”

書房裡面,很快又安靜下來。

他們互相擁抱,表達各自的愛意。

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

白仲起來之後,又得去上朝。

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上朝,再來到章臺宮,看到那些文官時,禮貌地笑了笑算是打招呼,隨後站到一旁。

王綰他們見此,心裡有些不服氣,但也僅僅是不服氣。

百越一事,又讓白仲大出風頭。

他們文官被狠狠地挫敗,當然想找回場子,現在又不是時候,等拿下百越的風頭過去了,他們還會繼續,挽回文官集團的利益。

隨後,嬴政來了。

眾人作揖行禮。

禮畢,坐在大殿的兩旁。

嬴政坐下來後,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而過,首先問道:“朕打算立太子,諸位有何建議?”

聽到“立太子”三個字,趙高渾身一震,自己還沒有為十八公子準備好,心裡不禁擔憂,要是立了扶蘇做太子,以前的努力豈不白費。

“回陛下!”

王綰首先說道:“大秦太子,是陛下家事,我們作為臣子的,不宜過多討論。”

他倒是聰明,明白不能干預這些。

好幾個想發表意見的大臣,聽到王綰這麼說,馬上把自己的想法咽回去。

嬴政又道:“朕有十八個兒子,你們認為,誰能勝任太子?”

大殿上,很快安靜下來。

這句話絕對不能回應,更不能在章臺宮大殿上,公開回應。

在場的文臣武將,大部分是老油條了,明白這是個送命題,一旦發生什麼意外,將會萬劫不復,有些事情說多錯多。

“看來諸位都不敢說啊!”

嬴政對此不感到意外,又道:“扶蘇如何?”

他們還是不想回應,也不敢在此時回應。

“罷了!這件事,退朝之後朕再考慮,你們不想說,那就不說吧!”

嬴政沒有逼問他們任何人,換了一件商議的事情,又道:“朕準備東巡,封禪泰山,你們讓東邊各郡縣的官員準備好,出巡的時間在半個月之後。”

“唯!”

在場的官員,沒有反對出巡。

嬴政續道:“少府,咸陽學宮,準備得如何了?”

史祿走上前道:“即將建成,再有幾天就能正式啟用。”

“速度還是慢了點。”

嬴政想要儘快看到結果,沉吟了片刻道:“朕打算,在出巡之前,看到學宮建成啟用,並且能有第一批學員進入學宮讀書,這件事張蒼和少府都給朕做好,明白了嗎?”

張蒼和史祿齊聲道:“臣領命!”

“武安君,你作為學宮的副祭酒,有空也要關注此事。”

嬴政的目光,落在白仲身上,補充道:“出巡的事情,也需要武安君做好準備。”

“唯!”

白仲每一次上朝,都是安安靜靜地站在旁邊。

只有提及他了,才會開口回應。

這本來是尋常的一件事,但是在王綰他們看來,心裡又有點嫉妒。

學宮、新學等,都是白仲的建議,陛下又十分依賴白仲,他們再一次感到地位受到威脅,危機感縈繞在身邊。

朝會進行得很快,不一會後就退朝。

這一次,白仲沒有被留下來,和武將一起離開。

王綰等文官,也離開大殿,但是他離開之後,又靜悄悄地回來,告訴趙高要求見嬴政,最後被帶到一個偏殿裡面。

“相邦還有什麼話要對朕說的?”

嬴政正在批改奏章。

王綰深深一拜:“臣是為了太子一事而來。”

“哦!”

嬴政抬起頭道:“剛才相邦不是說,太子是朕的家事,現在相邦想幹擾朕的家事?”

“臣不敢!”

王綰被嚇得一跳,腰更彎了,鄭重道:“退朝後,臣認真考慮過,太子既是陛下的家事,又關係到大秦的未來,所以想提一點意見。”

嬴政饒有興趣道:“說來聽聽!”

王綰說道:“臣認為,太子應該以德行、能力並重,二公子在這兩方面都不錯。”

原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第二子。

嬴政多少有點意外,想了一會又問:“相邦不覺得扶蘇更有能力和德行?”

“長公子很好,但臣認為二公子更合適。”

王綰自然不能讓扶蘇當太子。

扶蘇是白仲的妹夫,又是白仲的學生,他們的關係很好,如果扶蘇當上太子,以後的大秦朝堂,豈不就是白仲的天下。

他們這些文官的蛋糕,會被瓜分得乾乾淨淨,討不到好處。

嬴政淡淡地說道:“相邦的建議,朕會鄭重考慮,你先下去吧!”

“唯!”

王綰躬身一拜,明白自己該說的,已經說得差不多,只能離開。

“反對武安君的人,還不少啊!”

嬴政心裡在想,自然看得出王綰所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另外他的第二子,是扶蘇之後,又一個學儒的兒子。

王綰、馮去疾等人,比較重視儒家。

這不僅是朝堂之爭,也是諸子百家之爭,嬴政的新學,也想和諸子百家爭一爭。

“陛下,廷尉求見。”

趙高此時走進來說道。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九人皇:族群之戰

小張講故事

萬古第一神

琅琊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