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氏政見上杉軍兵勢甚大,北條家上下此時都失去了河越夜戰之時的銳氣,並不敢與上杉軍一較高下,遂決定在小田原城、玉繩城、江戶城等幾座重要城池籠城堅守。

同時,北條氏政還向盟友今川家和武田家尋求援助。

然而北條氏政卻並沒有想到,武田家早在川中島一戰就被越後上杉家打得傷筋動骨,先前吞下的北信濃諸郡也都全部吐出,若不是有著今川家不斷輸血,恐怕武田晴信都不一定能坐穩家督之位。

隨著北條氏政主動放棄河越城之後,北條家的勢力範圍瞬間就從北武藏退縮到了南武藏多摩郡、橘樹郡、久良岐郡一帶。

在上杉軍平定上野、解圍唐澤山城、奪取古河城之後,關東八國的大名、國人領主相繼叛離北條家,倒向上杉家,使得北條家如今僅剩下部分直轄領以及少數旗下國人領主的領地。

天文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上杉政虎與八條景定於河越城會師,但是卻並沒有趁著大勝北條家之際進一步擴大戰果。

此時的上杉政虎、八條景定在考慮什麼呢?那就是為攻打北條家的本據小田原城做準備,並且開始著手編制規模龐大的聯軍。

此時的上杉軍可謂是兵強馬壯,實力雄厚,又經歷了長年對外戰事,經驗和戰力都今非昔比。

這一行,上杉軍士氣高昂,如果能一舉攻滅北條家,一統關東八國之地,那麼天下大局即可奠定。

此次越後上杉家越山南下攻入關東,毫無疑問是越後上杉家問鼎天下的強有力的訊號,不僅使北條家感覺到極大的壓力,就連今川義元、武田晴信也都有了唇亡齒寒之感。

今川義元和武田晴信此時心裡都很清楚,一旦北條家被攻滅,那麼自己就極有可能是越後上杉家的下一個目標,可是此時如果公然站在越後上杉家的對立面上去,眼下的自己有那個實力嗎?故而此時今川義元和武田晴信的抉擇對於北條家來說顯得格外重要,就好比越後上杉家與北條家現在是一臺天平的兩端,他們投向哪裡,哪裡就有了很大的勝算。

在八條景定的建議下,上杉政虎採取軍事上打擊頑偽、政治上低調綏靖的方式,意圖以此來快速平定關東八國之地。

隨後,上杉政虎還傳檄關東諸將,合兵討伐北條家。

關東諸將紛紛響應,爭相率軍前來河越城參陣。

前來參陣的關東諸將有:宇都宮家家督宇都宮伊勢壽丸、白井城城主長尾憲景、總社城城主長尾景總、箕輪城城主長野業正、巖櫃城城主齋藤憲廣、關宿城城主樑田晴助、沼田城城主沼田顯泰、新田金山城城主橫瀨成繁、足利城城主長尾當長、倉賀野城城主倉賀野尚行、唐澤山城城主佐野豐綱、巖付城城主太田資正、忍城城主成田長泰、小金城城主高城胤吉、羽生城城主廣田直繁、勝沼城城主三田綱秀、小田城城主小田氏治、太田城城主佐竹義昭、久留裡城城主裡見義堯、東金城城主酒井胤敏(酒井政辰)、真壁城城主真壁久幹、深谷城城主上杉憲盛、皆川城城主皆川俊宗、松山城城主上田朝直、下妻城城主多賀谷政經、下館城城主水谷正村、湯之綱城城主巖城重隆等等。

集結起來的聯軍兵力達到了十四萬五千餘,號稱二十萬大軍。

就連負責運輸聯軍糧草輜重的民夫勞役也有三萬以上。

世人皆稱‘兵甲之盛,近代無比’。

關東諸將中的長野業正、倉賀野尚行、太田資正、橫瀨成繁、長尾憲景、長尾當長、長尾景總等人紛紛為聯軍籌措糧草輜重,生怕南下越山而來的越後上杉軍因為缺糧而大掠自己的領地。

八條景定這邊也令家臣八條能重、松木秀朝等人負責從下野高德城和巖代、磐城各地運出八萬石糧食,以減輕關東諸將的負擔。

北條氏政在得知兩路上杉軍已經在河越城合兵一處,關東諸將紛紛倒向上杉家的訊息後,就像是驚弓之鳥一般,立即讓派遣家臣將世田谷城的吉良賴康接到相模鎌倉鶴岡八幡宮裡,以免吉良賴康遭遇不測。

而吉良賴康(吉良賴貞)出自奧州管領吉良家,之後一族先後移居上野、武藏,最後在世田谷城定居。

而世田谷城又稱為世田谷御所,吉良賴康本人還享有鎌倉公方御一家、足利將軍家御一家眾、無御盃眾等家格待遇。

吉良賴康臣從於北條家之後,北條氏綱不僅免除了世田谷吉良家的諸役,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北條氏康在繼任北條家家督之後,還讓吉良賴康拜領自己的偏諱,甚至還為他申請到了從四位下左衛門佐的官位。

可以說北條家對世田谷吉良家的重視程度僅次於古河公方家,在對待世田谷吉良家上,北條家只是將世田谷吉良家當做食客、客將,而非家臣。

為了能和上杉家分庭抗禮,北條氏政不得不於鎌倉鶴岡八幡宮擁立吉良賴康為關東公方,讓北條家仍然有關東管領這個名號,哪怕這個關東管領是不被幕府認可的。

雖然吉良賴康本人極不情願,但現如今世田谷吉良家和北條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他也不得不聽從北條家的安排。

不過,北條家遍佈關東八國、發達有效的御用忍者風魔眾很快就偵知了上杉軍大軍即將南下的訊息。

於是,北條氏政便優選下轄各地的驍勇之士齊集小田原城,北條家眼下的防禦策略為結集重兵扼守相模、南武藏的重鎮要地。

同時傳檄各地己方武將進行節節抵抗,以此來拖延上杉軍的進攻速度,耗疲上杉軍的軍事資源,為長期堅守小田原城做好充足的準備,甚至為最後的大決戰和大反攻贏得寶貴時間。

而上杉家這方,上杉政虎與八條景定、上杉憲政等人在商議過後,便決定擁立足利晴氏的長子足利藤氏為關東公方,梁田晴助則是擔任足利藤氏的後見役。

之後,上杉政虎便派遣使者前去京都,希望獲得徵夷大將軍足利義藤的認可。

於是,關東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兩管領、兩公方並立,上杉家這一方的關東管領是上杉憲政、關東公方是足利藤氏,北條家一方的關東管領是北條氏康、關東公方是吉良賴康,兩套班子更是互不承認對方的正對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執掌蒼生

月光寒夜夢丶

我能靠刷影片解鎖技能點

劍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