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輝從小就跟著足利義晴多次逃離京都,顛沛流離,他雖然很早就體會到什麼是世態炎涼。

儘管他一直都想著當上足利將軍家的中興之主,並且他也沒有完全想著藉助別人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夢想,他非常努力的在進行自我奮鬥。

可惜足利將軍家早在足利義政(足利義成,足利義教之子)時期就已經開始江河日下,而足利義輝也無法以一己之力來力挽狂瀾。

但他在戰前從容與近臣對飲,之後在面對三好家大軍之時更是毫無懼色,可以說確實沒有給室町幕府的創立者足利尊氏丟臉。

雖然未獲成功,但足利義輝確實做到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力爭百分之幾的機會。

在三好家長期的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脅下,足利義輝絲毫沒有軟弱、屈辱和退讓,而是敢於直面,奮起抗爭,視死如歸。

同時,足利義輝也是壯志未竟的將軍,更是值得尊敬的鬥士。

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剛烈的血性,為了活出將軍的尊嚴,為了活出人性的高貴,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與殘酷的命運抗爭。

用壯烈的死亡,贏得了將軍的尊嚴,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與其苟且偷生,毋寧高貴赴死。

值得慶幸的是,足利義輝的正室近衛賢姬因回孃家探親而躲過一劫。

而且近衛賢姬的弟弟就是時任關白的近衛前久,三好軍自然不敢擅自去找五攝家之一近衛家的麻煩。

而且三好義繼還指望近衛前久能在朝廷那邊為足利義榮說說好話,讓其繼任徵夷大將軍一職,就打算賣給近衛家一個人情,放過近衛賢姬一馬。

可近衛前久卻並不這麼認為,就算自己再看不慣足利義輝的所作所為,至少足利將軍家與近衛家是長期聯姻。

現如今三好義繼暗殺了足利義輝還有自己的叔母慶壽院。

慶壽院不僅是足利義輝、覺慶的生母,更是足利義晴的御臺所。

就算三好家不打算加害近衛賢姬,還是與近衛家結下了樑子。

之後,近衛前久就暗中與上杉家重臣神餘親綱聯合起來,將石谷光政、足利耀姬二人準備經朽木谷至若狹,再從三國湊上船前往越後府中。

近衛前久早在上杉謙信上洛之時就與她締結了盟約,近衛家的府邸中還藏著上杉謙信寫下的血書起請文。

若不是上杉謙信與八條景定因東國未定為由極力反對近衛前久下向越後或關東,他早就想離開京都這個是非之地了。

儘管近衛前久身為關白、藤原長者,位極人臣,但既無財力又無太多領地莊園,除了藤原氏出身的大名、國人領主想要晉升官位會主動前來拜訪以外,更多的大名都不太在乎近衛前久,使得他與足利義輝的境遇相差不大。

故而,近衛前久早就下定決心,哪裡有身為五攝家之後就必須要待在京都一輩子的道理?他也想去闖一闖這天下。

如今出自藤原北家勸修寺流的上杉家已平定北陸道大部、東海道大部、關東八國、奧羽兩州、南蝦夷地等,甚至世人皆稱上杉氏一門總領、上杉家家督的上杉謙信為‘二分之一殿’,自己身為藤原長者,自然是認可上杉謙信這樣實力派大名認藤原氏為宗,也就等同自己與上杉謙信是同宗。

正擔任上杉家家宰的八條景定則是貨真價實的扇谷上杉家分支八條上杉家家督。

而近衛前久所打得算盤是希望得到上杉家的大力支援後恢復近衛家的部分莊園,提高自己在朝廷的話語權,想當真正手握大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關白。

所以他才不遺餘力的在為上杉謙信和八條景定二人說服其他公卿以及天子,迅速提升上杉謙信和八條景定二人的官位,使得上杉謙信比足利義輝尚在人世時的官位還要高出兩階;八條景定的官位則是與足利義輝尚在人世時的官位平起平坐,甚至還比徵夷大將軍更加尊貴一些(中務卿自古以來由親王擔任,在近衛前久的運作下朝廷特地破例)。

但三好家畢竟還在京畿諸國中存在著相當的影響力,很快三好義繼就得知了足利義輝之女足利耀姬還存活的訊息。

而且還得知了足利耀姬獲得了近衛前久和神餘親綱的救助。

由於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忌憚上杉家的強大實力,自然不敢派人去質問上杉謙信譜代旗本眾出身的神餘親綱,只好派人去責問近衛家,讓近衛前久解釋一下。

而近衛前久卻誤認為這是三好義繼要對自己下手,就趕緊隨石谷光政、足利耀姬一同逃出了京都,一同前去投奔上杉家了。

畢竟三好家在京都的根基尚淺,不如京兆細川家那樣深厚,等到近衛前久、石谷光政、足利耀姬三人逃入越前之後,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才獲知此事,根本來不及封鎖山城一國。

永祿八年,六月。

鎮守熊野國的畠山常重、堀內氏虎等人將足利義輝遇害的訊息傳到了江戶城中。

作為時任從二位內大臣兼任彈正尹、關東管領、羽州探題、北陸探題、御相伴眾、諸國守護(越後、越中、能登、佐渡、信濃、上野、羽前、志摩、熊野、遠江等國)等職的上杉謙信,在得知作為武家棟樑、天下共主的足利義輝於二條御所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松永久通等人殺害後,怒不可遏,立即派旗本眾前去召鎮守各地的家中重臣啟程前往江戶城議事。

儘管謙信曾經因討伐武田家與足利義輝交惡,甚至還被足利義輝褫奪原先所擔任的一切役職,並被其指認為“禦敵”。

就算足利義輝如此不分黑白是非,謙信還是沒有完全終止對足利將軍家的獻金和聯絡。

畢竟謙信深知自己不是出自山內上杉家、越後上杉家的嫡流,自己在繼承越後上杉家家名之時還是足利義輝之父足利義晴認可的,越後守護的役職也是足利義晴授予的。

若是對足利義輝橫死而作壁上觀的話,一旦三好家擁立足利將軍家的旁支庶流來繼任徵夷大將軍一職的話,那就相當於自己是在冒領上杉的苗字以及否認了自己的合法性,將來自己如何號令東國諸將?如何穩定東國的局勢?不僅如此,若是上杉家不為足利義輝打抱不平的話,那與三好一族那樣的亂臣賊子又有何區別呢?於是,謙信還在江戶城本丸天守閣中的毗沙門堂裡向毗沙門天立下誓言,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絕對不會讓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松永久通等殺害足利義輝的兇手逍遙法外,待自己整合東國諸將的兵馬後,便會舉兵上洛討伐三好家,將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松永久通等人的首級掛在二條御所的大門外。

而此時的八條景定才率軍抵達石卷湊不久,在離開陸前之前,他就與參陣諸將在石卷城中召開宴會,慶祝此次奧羽兩州成功靜謐,並討平了奧羽兩州各地作亂一方的一揆眾。

還對葛西義定在經營陸前一國以及對奧州討伐各地一揆眾的戰事活躍而進行充分肯定——“太郎在陸州,其間平定諸郡、討伐逆臣之無數功勞,實無人能比.”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開局從公主府掃地養馬開始

浮生醉影

單逨傳奇

華夏知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