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賞就有罰。

原織田城城主朝倉景綱因主動放棄織田城逃往敦賀郡,導致北陸道一向一揆眾輕易奪取織田城,導致丹生郡全境落入一向一揆眾之手。

鑑於朝倉景綱曾參與下克上,導致朝倉義景身亡的從犯之一。

因其勸說金崎城城主朝倉貞紀棄暗投明,以及攻打新保城等戰事中表現活躍,故而免除一死,改判流放伊豆大島。

朝倉貞紀在朝倉義景遭遇下克上,以及北陸道一向一揆眾攻入越前之際並沒有做出任何抵抗,反而主動臣從,雖然前不久主動棄暗投明,並討取了偽敦賀郡郡代窪田大炊頭。

處以減封陸奧野邊地城三千石,形同流放。

而若狹大飯郡郡司、若狹和田城城主朝倉景忠則是從若狹和田城轉封至越前金崎城,領三萬石知行地,並擔任敦賀郡郡司。

不僅如此,就算是在征伐越前表現活躍的八條政定也沒有因此獲得任何封賞,反而因沒有與加賀諸將合流後擅自向吉崎御坊發起攻擊,被上杉氏虎斥責。

而後,上杉氏虎還直接控訴至擔任八條政定後見役的八條景定處。

因為八條政定也不是第一次反這樣的錯誤,上一次還是出兵尾張那古野城之時,導致上杉將軍家折損了十餘名有力武將、三千餘兵力。

上杉氏虎賞罰分明,絕不含糊。

對於原朝倉家家臣出身的朝倉景忠、朝倉道景、朝倉景嘉、向景乙、山崎吉家、土藏能勝等人也大多量才錄用,優加厚待。

而對於八條政定的處置,景定就有些難辦了。

八條政定作為八條上杉家的家督、一門總領,景定總不能輕易廢除他的家督之位。

再加上葛西義定、今川氏定、四條虎定三個庶子很早就去繼承別家家名了,按常理來說是不能回來繼承八條家家名的。

在經過反覆權衡後,景定就立即派遣同族重臣八條憲繁前往江戶城,為八條政定請封巖代、磐城兩國守護職,並安排八條政定儘快就藩會津若松城一事。

之所以景定會選擇讓八條政定就藩巖代、磐城兩國,就是因為巖代、磐城兩國周邊還有女婿宇都宮定綱、庶長子葛西義定兩人在,他們二人一個是下野守護,一個是身兼陸前、陸中兩國守護。

再加上如今伊達家家督伊達輝宗還被上杉將軍家授予一門格,景定還是伊達輝宗的姐夫,也算是半個自己人。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八條政定將景定幽會織田市一事告知上杉謙信。

“隱居殿,您讓主公就藩巖州、磐州,豈不是會讓世人認為您打算廢嫡啊?!”

也就在景定剛做出讓八條政定就藩巖代、磐城兩國之後不久,長期侍奉在景定身邊的近臣五味高重就有些看不下去了。

“與三兵衛,你還打算為那逆子求情?他輕敵冒進的毛病就是不改!上一次若不是已故近江守率軍發起反擊,一舉扭轉敗局,恐怕東海道諸州將不復當家所有了!”

景定一想到那古野城之戰,氣就不打一處來。

“隱居殿息怒,隱居殿息怒.”

五味高重見景定如此憤怒,連連說道。

“七郎就應該去學學太郎、新六郎、四郎那樣,他們獨自領軍就沒有輕敵冒進的事情發生!初陣差一點被織田軍討取的事情這麼快就忘了,難不成他還想再經歷一次?”

景定也不想讓綾姬為此而傷心,畢竟八條政定是綾姬誕下的嫡男,上杉氏虎實際上是謙信所出。

“隱居殿,主公他可能是急於立下戰功,來向您證明他並非泛泛之輩.”

五味高重雖然沒有親臨越前前線,但還是能體會到八條政定的心情。

“餘初陣的那會兒可不像七郎那樣能統轄數萬大軍,若不是已故日向守、近江守等家中宿將拼死殿後,恐怕餘的首級早就被掛在春日山城的城頭上了.”

景定至今還有些後怕,畢竟他當時初陣面對的可是聞名北陸道諸國、關東八國等地的‘下克上屠夫’長尾為景。

“那會兒臣還是已故定實公旗下的一名徒步武士,上條家、八條家、宇佐美家等參陣諸將皆是損失慘重,已故宇佐美駿河守殿還是戰後躲至八條領的.”

五味高重雖然在景定初陣之時還未出仕八條家,但對那段過往仍是記憶猶新。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景定這時不禁發出感嘆道。

“臣雖然不是八條家的譜代家臣出身,但還是希望隱居殿能多加考慮,不要輕易做出廢嫡之舉.”

五味高重深知景定不是昏庸之主,他也就點到為止,不再繼續勸諫。

“餘明白.”

八條政定作為景定的嫡子,景定本來不願將其外放就藩的,可誰讓他惹得上杉氏虎、自己二人都不高興。

上杉將軍家在穩定了越前一國以及加賀江沼郡的局勢後,八條政定就被勒令率八條勢一萬軍勢返回八條領,並做好就藩會津若松城的準備。

二條城中的謙信得知此事後並不反對上杉氏虎與景定所做出的決斷,在她看來八條家的本據確實不適合繼續設定在江戶城之中。

而且如今的八條家不單單是權高位重,其實力在天下六十六州之中僅次於上杉將軍家。

更何況,景定已經就藩的三個兒子哪一個領地是低於三十萬石的。

為了能穩固上杉將軍家的統治,謙信確實不得不適當削弱一番八條家的實力。

對此,景定也是心知肚明。

剿滅北陸道一向一揆眾的戰事快捷利落,上杉將軍家高層卻是對此淡然處之。

但這對於困守在石山御坊裡的一向一揆眾就無異於是晴天霹靂。

越前、加賀兩國的一向一揆眾勢力被連根拔起的訊息還是傳入了石山御坊之中,這不僅極大動搖了一向一揆眾的軍心,也給暗中支援石山御坊糧草輜重的信徒們帶來強烈衝擊。

石山御坊從這時起,就徹底斷絕了外部輸入的糧草輜重,石山御坊之中的存糧也即將告罄。

石山本願寺的坊官下間賴廉也是大為慌張,於是就暗中派人潛出石山御坊,前往西國,請求毛利家能出面調停上杉將軍家與石山本願寺的戰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贅婿有些兇

子莫負

大唐活著不容易

雒洲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