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五十三年夏八月,南洋新加坡再一次迎來了官方包船的皇家公主號以及搭載皇家公主號而來的太子羅戠一行人。

皇家公主號,這艘遊輪雖然名義上依舊歸屬江南航運公司所有,但是已經好多年都不曾執行過商業客運業務了。

這是因為這艘皇家公主號,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皇室成員出行,尤其是羅志學的環球視察而設計建造的。

建造的幾年的商業運營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進行各種試驗,確保這艘油輪的可靠性。

經過了短短的幾年商業運營後,該艦就進入了松江海軍造船廠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完成後作為羅志學的座艦參與了環球視察。

b環球視察任務結束後,歷盡了數萬公里航行的皇家公主號返回松江海軍造船廠進行了歷時大約半年的維護保養。

隨後又多次執行u001d皇室成員前往南洋、美洲,印度等工地的視察,旅行的任務。

結束任務後回國又進行了升級改裝,對動力系統進行了中修,並更換了部分鍋爐,同時升級改裝自衛火力系統,拆除了舊式的七十五毫米以及四十毫米速射炮,安裝了新式的全新一代的七十五毫米以及四十毫米速射炮以及搭配的觀瞄火控系統。

最重要的是安裝了最新式的無線電通訊裝置,使得了該艦具備了遠洋實時通訊能力,

這一次的升級改裝歷時比較久,主要是動力系統的中修比較耗費時間。

升級改裝完畢,又經過了數月的海試以及各種測試後,皇家公主號又迎來了其服役生涯裡一次新的航行任務:作為帝國太子羅戠的座艦,參加太子一行人的西行視察任務。

按照數年前敲定的預定航程,太子將會率領視察團隊前往南洋,印度,西亞多地進行視察。

去的時候乘坐船隻,沿著海岸線視察沿岸各地港口城市,如新加坡,達貢,科倫坡,果阿,孟買,科威特,然後抵達北非省的運河區視察當地的蘇伊士運河。

而返程的話,則是在北非省裡乘坐專列,經過北非省,西亞省,高加索省,伏爾加省,西伯省,中伯省,中亞省,西北省,陝甘省等地返回中原之地。

這是一趟陸海結合的視察之旅。

b而這種級別極高,政治意味濃郁的視察行程,自然也是皇家公主號的露面時刻。

畢竟皇家公主號,時至今日依舊是大楚帝國裡少數十多艘滿載三萬噸級別以上的大型豪華遊之一。

同時也只有該艦經過了專門的裝飾性改裝,在規格上符合皇家的需求。

b此外近衛軍艦隊對該艦也很熟悉了,已經操控使用該艦接近十年,不存在操控陌生的問題。

這要是換一艘油輪的話,那麼就會存在諸多問題。

到了現在,皇家公主號雖然依舊掛名在江南航運公司旗下,但實際上已經被近衛軍艦隊接管,並專門用於皇室成員出行的皇家遊輪。

當然,出資建造該艦的江南航運公司也不虧,他們也拿到了宮務廳的大批資金補充,並利用這些資金投資建造了兩艘大噸位的豪華遊輪。

皇家公主號搭載了太子羅戠一行人抵達了新加坡後,太子一行人也開始了在新加坡的視察之旅,再往後他們還需要沿著印度洋的海岸線繞一圈,最後抵達蘇伊士運河。

b當太子出行視察的時候,皇室的其他多位成年皇子也各自有各自的任務出行視察,或者是代表天子前往各地進行慰問等。

在大楚帝國裡,並沒有奉行把藩王當豬養的政策……實際上大楚帝國里根本就沒有藩王。

雖然皇子皇孫們都能獲得宗室爵位,如皇子獲封一字親王,皇孫獲封二字郡王,並採取減等承襲的爵位制度。

但是這些宗室爵位和功臣爵位一樣,都是屬於虛封爵位,只有年金以及部分政治特權,但是沒有封地……不僅僅沒有實際封地,連名義上的封地都沒有。

因為大楚帝國的貴族體系,採取的都是虛封貴族體系。

b不過也有一些限制,比如皇子皇孫無旨不得離京……同時還有一大堆的規定,比如宗室子弟從軍,並且不能在近衛軍裡任職,軍銜最高的就是少將,並且不得擔任師旅級指揮官的職務。

b宗室子弟從政,不得外放正三品以上官職,即巡撫,布政使等,在京畿任職不得超過從二品,即最高的官制只能擔任各部侍郎,不得擔任尚書。

同時不得入參務院,軍務院。

各種限制還是比較多的。

但是,也沒有完全當豬養,實際上大楚帝國裡的大部分成年皇子,在完成大學學業後,除了太子以及早年比較特殊的皇長子外,其他人基本都進入政界任職,少數則是選擇前往軍隊服役。

進入軍隊服役的基本都是授予象徵性的軍官軍銜,主要在京畿陸軍或海軍的各部門裡擔任職務,一般不出京任職,更別說直接參與海外的作戰了……也沒人敢讓他們帶兵打仗,不是怕他們造反,而是怕他們去了戰區被叛軍游擊隊打了黑槍,到時候不好向陛下交代。

而擔任文官職務的話,也主要是在京畿裡任職,大多也都是當一些虛設的中級文官職務。

b皇子皇孫們從軍或從政,在大楚帝國裡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觀政”。

此外,部分皇子以及繼承爵位的親王世子,有時候會以各類欽差的身份,奉旨前往某地代替天子進行各種慰問,視察……而這也是眾多親王,郡王最期待的任務,這意味著他們終於可以離開金陵城這座對於他們而言的超級大監獄……去外地呼吸不一樣的空氣,看不一樣的風景。

親王和郡王,無旨不得離京……這其實是一條非常有利的限制措施。

b這等於是把這些宗室王爺們侷限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看管。

總體來說,大楚帝國裡的宗室管理上,不算太嚴格,但是也不算太寬鬆……屬於一種比較中庸狀態。

b至於可能引發的各種問題……這個只能說再好的制度也抵不過時間的侵襲,也擋不住人心的變化!

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會怎麼樣,羅志學也管不過來,只要現在以及可以預見的未來不出現太大的問題就行了。

至少目前來看,大楚帝國的宗室體系其實都還算可以,保持了數十年的穩定。

當然……這並不是說那些親王們沒有謀圖龍椅的野心。

實際上不少親王們都有這種想法……羅志學的兒子好幾十個呢,其中有那麼一些野心家很正常。

但是可行性卻是很小……因為他們沒有掌控軍權,也沒有掌控財權,更沒有掌控人事權……此外羅志學對太子是很放權的,其他皇子們有異心的話,不用羅志學出手,太子就能單手輕鬆鎮壓!

和歷朝歷代對太子既培養又防備,最後父子成仇不一樣,羅志學對太子還是很放權的……

基於自身的自信,羅志學並不認為太子會對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脅……

所以該放權就放權,該加膽子就加膽子……而這種大幅度的放權,實際上也導致了太子羅戠其實也沒必要搞什麼造反提前登上皇位……因為現在太子的權勢已經非常大了,並且沒有天大意外的話,這皇位遲早是他的,穩固的很。

b很多年前太子就已經觀政御書房,承順四十八年的時候就代替羅志學協理參務院。

到了如今,實際上大部分情況下一些參務院裡的日常會議都是太子代替羅志學去參加的,只有在少數御前參務會議裡,羅志學才會親自參加。

某種程度上來說,太子羅戠實際上已經掌控部分行政權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首席參務大臣,或者參務大臣領班之類的。

不僅僅在參務院裡如此,在軍務院裡太子同樣也有影響力,因為他還同時協理軍務院。

在大楚帝國裡的太子監國,那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真的太子監國……擁有行政以及軍權的那種。

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羅志學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想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普通事務的處理上,所以放權幅度極大。

目前狀態下的大楚帝國,羅志學這個皇帝是坐鎮金陵,掌管戰略方向的……而很多事務的實際處理和負責實際上都是太子。

羅戠這個大楚帝國的太子,甚至可以說是華夏曆朝歷代裡,權勢最大的太子了……然後,太子一天到晚忙到飛起,誇張一點的說,忙到他連考慮如何造反提前上位的時間都沒有了。

一天到晚都在忙著忙那,哪有時間去考慮謀劃造反啊……有那時間,多眯一會休息一會那不更好?

打工太子的苦,你不懂……

在大楚帝國裡當太子,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不可能讓你優哉遊哉的坐在那裡就指點天下的,實際上有無數的事務等著太子羅戠去處理。

每天光是各種會議就有一大堆,一場接著一場,有時候開會開著開著,太子都能當場打瞌睡……需要接見的大臣也是幾十上百個……太子日常時候連午飯都是一邊吃飯一邊接見臣子的,還美曰其名賜膳……

為什麼會這麼忙?

因為以前的羅志學也是這麼忙的……要不然豈能在如此高度集權的體系下把控住權力?

想要把控住如此龐大的權力,必然很多事情就需要親力親為……權力的高度集中也是有代價的!

如果換個懶一點的皇帝,把事情都扔給臣子們,那麼就變成了權力下放……皇權旁落!

為了確保君權穩固,現在的太子和之前的羅志學一樣,一天到晚忙到飛起……前腳還在金陵城裡忙的團團轉,後腳就帶著一大群人乘坐皇家公主號前往各地進行視察。

就這視察的途中,他還得透過無線電,有線電處理各種事務了……帝國這麼多事,可不會因為太子跑到海外去視察了就能停下來的。

而羅志學也不會浪費自己的養老時間去幫著處理……現在的羅志學偶爾釣個魚,賞個花,喝個茶,聽聽曲,看看舞,小日子過的挺好的,才不願意回到以前那種忙起來暗無天日的日子呢。

而最近兩年,他對一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一些新科技產品也比較關注,並投入了不少的時間。

畢竟在征服地球后,羅志學已經沒什麼太大的追求了,除了讓楚國人生活的更好一些,提升民眾生活水平之外,羅志學的個人願望也就只剩下把自己手動給穿越回去了。

就算無法把自己給手動穿越回現代技術發展的年代裡,好歹也要把自己穿越回具有現代文明前期特徵的二戰時期。

比如各種高樓大廈,滿大街的汽車,再弄出電視之類的東西出來。

不過這種手段穿越難度真心不小……畢竟大楚帝國從農業時代開始工業革命,至今也不過五十年出頭而已。

五十年時間從農業時代發展到現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已經算得上非常快速了,這裡頭除了羅志學所帶來的現代科學常識外,也是數以億計的楚國人勤勞好學奮鬥的結果。

而現在的大楚帝國,如果從基礎工業水平去看話,其實大概也就相當於原時空1900年左右的水平,部分領域高一些,部分領域差一些。

而具體到應用層面,毫無疑問發展最為迅速的是汽車產業……和原時空裡的汽車產業,是在其他產業發展成熟後自然而然的發展不一樣,在大楚帝國裡的汽車產業發展,某種程度上是領先於基礎工業的。

很多時候,都是汽車工業拉著基礎工業發展……

在原時空裡,可能是出現了某種技術,某種材料後,才出現某種汽車應用……但是在大楚帝國裡,是先有了汽車設計,然後需要這種汽車應用技術或零件,然後反過來催動去研發材料以及加工工藝。

大楚帝國的汽車產業每年天文數字一樣的研發投入,基本都是用在了這些領域……要不然,依託現有基礎工業的加工工藝以及材料,去設計一種汽車真心花不了那麼多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殺手過於冷漠

人中妖物

財富之舞

心情極差的金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