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通,暫停拉攏楊素的行動,現在時機不對!”

楊廣道。

宇文述聞言,有些不甘心的問道:“還望殿下解惑!”

“楊素是聖人的心腹之臣,位高權重,心思縝密,自然懂得明哲保身,趨利避害,在太子沒犯大錯之前,他不可能冒險加入我們的陣營,如果現在去拉攏他,只會讓人心生警惕,他極有可能會向聖人舉報我們,這樣便會暴露的本王志向,會讓聖人心生厭惡,對本王今後的謀劃極為不利!”

楊廣道。

宇文述聞言,點了點道:“還是殿下目光如炬,高瞻遠矚,是臣孟浪了!”

“伯通,你能處處為孤的事業著想,孤很感動!”

楊廣親切道。

“殿下過譽了,這是屬下的分內之事!”

宇文述恭敬道。

“有伯通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伯通雖然現在不是拉攏楊素的最好時機,但可以先和楊約搞好關係,提前做好準備,待時機成熟,便可一舉拿下楊素!”

楊廣道。

“殿下深謀遠慮,屬下佩服!”

宇文述心悅誠服道。

“那此時就拜託伯通了,所需錢財孤會讓楊順與你對接!”

楊廣微笑道。

“謝殿下信任,屬下一定辦好此事!”

宇文述道。

“伯通辦事孤放心,待孤成就大業之時,一定不會忘了伯通今日的付出……”楊廣道。

“謝殿下!”

宇文述拱手道

宇文述走後,楊廣剛用過午餐,便聽下人稟報高熲求見。

“快快有請!”

楊廣急道。

須臾,高熲便行色匆匆的來了大殿。

“臣高熲拜見元帥!”

高熲躬身行禮道。

“高公,無需多禮,快快請坐,楊順上茶!”

楊廣微笑道。

“元帥,茶臣就不喝了,現在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元帥親自處理!”

高熲沉聲道。

“噢!什麼事情如此棘手,竟連高公都處理不了?”

楊廣好奇道。

“說來慚愧,元帥可聽說過魯廣達此人?”

高熲反問道。

“當然聽說過,陳朝軍中有六名最重要的將領,他們分別是,蕭摩柯、任忠、魯廣達、樊毅、樊猛、周羅睺,這魯廣達在軍中的威望地位僅次於蕭摩柯任忠二人,難道高公所言的棘手之事便是這魯廣達?”

楊廣道。

“元帥猜測得一點不錯,正是這魯廣達,這傢伙油鹽不進,軟硬不吃,自從被活捉後,便以絕食的方式對抗我大隋,現在是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不殺吧,有損我大隋的威嚴,殺吧,又怕在陳朝降軍中引起動盪,老夫是左右為難,才不得不找元帥商議!”

高熲無奈道。

“有沒有邀請蕭摩柯任忠等人去勸說?”

楊廣問道。

“臣不僅邀請了蕭摩柯等人去勸說了,老夫甚至還用他的家人威脅過,但這傢伙就如同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死不低頭!”

高熲鬱悶道。

“忠義之士啊!”

楊廣感嘆道。

楊廣其實打心眼裡敬佩魯廣達這類人的,就因為他們身上的忠義,當然,這天下就沒人不喜歡忠義之士的,關羽為什麼受人尊崇,還不是因為他忠義。

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八種德行是最值得表彰的,它們分別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關羽以忠義著稱,千古無二,因此被後人尊為武聖。

當然有人會說關羽之所以被封為武聖,是因為他武藝高強、戰功卓著,但關羽的武藝和戰功真就無人能及嗎?

不能吧?

但說武力,關羽的武藝能強過項羽、呂布、史萬歲這些人嗎?

再說戰功,細數關羽的戰功也不過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以及水淹曹魏七軍,威震華夏,這還不提他大意失荊州呢?

實事求是的說,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等人的戰功就比關羽強得多,為何項羽、白起、韓信等人沒有被封為武聖呢,而偏偏是關羽被封為武神呢?還不是因為他的忠義無雙。

熟讀歷史的楊廣知道,在隋滅陳之戰中,陳朝真正算得上忠義之士的只有兩人,一文一武,文便是誓死追隨陳叔寶的袁憲,武便是這位死力抗隋的魯廣達。

魯廣達,字遍覽,扶風郡郿縣人。

南朝陳名將,吳州刺史魯悉達之弟。

在隋平陳之戰中,隋將賀若弼揮師渡江攻佔鐘山,魯廣達率軍在白土崗佈陣,與隋軍針鋒相對。

魯廣達手執兵器親自搏殺,率領激勵士兵,隋軍後退,魯廣達追擊至隋軍軍營,殺傷隋軍甚眾,魯廣達像這樣往來衝殺四次。

當賀若弼擊敗陳軍其他諸將,乘勝進入宮城火燒北掖門時,魯廣達仍率餘兵,頑強抵抗,斬殺數十百人。

最終建康還是被隋軍攻陷。

當日暮時,魯廣達眼看大勢已去,於是丟兵解甲,面向宮城跪拜痛哭,對部下說:“我身不能救國,負罪深矣.”

士卒們也都感動得涕淚俱下,最終魯廣達戰敗被隋軍所俘。

開皇九年,魯廣達依例入隋。

魯廣達依例入隋不久,因國家滅亡和悲傷,生病後拒絕醫治,憂憤而死,時年五十九歲。

原陳朝尚書令江總伏柩慟哭,題其棺曰:“黃泉雖抱恨,白日自流名;悲君感義死,不作負恩生.”

史官曾經評價南陳諸將:蕭摩訶氣冠三軍,當時良將,雖無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然口訥心勁,恂恂李廣之徒歟!任忠雖勇決強斷,而心懷反覆,誣紿君上,自躓其惡,鄙矣!至於魯廣達全忠守道,殉義忘身,蓋亦陳代之良臣也。

正史上,魯廣達是因為有陳叔寶的命令,他才不得不投降陳朝,先今有了楊廣這隻蝴蝶煽動翅膀,導致陳叔寶早崩,沒有了陳叔寶這位陳朝皇帝的命令,他自然不肯投降隋朝。

楊廣也意識到是因為自己無意之中的一個命令,才導致魯廣達誓死不從,楊廣並不是一位沒有擔當之人,既然是自己造成的惡果,自當由自己來彌補。

況且楊廣極為欣賞魯廣達身上的忠義,渴望把他收為己用,因為這樣的人用的放心,只要你真真正正的令他折服於你,他便會誓死相隨,永不背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腦洞之門

寫書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