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國家,情報機構都必不可少,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情報組織,秦朝的黑冰臺,唐朝的內衛,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錦衣衛、東廠和西廠,清朝的粘杆處,民國的中統和軍統。

歷朝歷代眾多的情報機構,作者君最喜歡還是要數錦衣衛,所以著重提一下錦衣衛。

錦衣衛最獨特的標誌,身穿飛魚服,腰纏鸞帶,手拿繡春刀,雖然看上去光鮮靚麗,但走在大街上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噤若寒蟬避恐不及。

歷朝歷代眾多的情報機構,作者君最喜歡還是要數錦衣衛,所以著重提一下錦衣衛。

錦衣衛最獨特的標誌,身穿飛魚服,腰纏鸞帶,手拿繡春刀,雖然看上去光鮮靚麗,但走在大街上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噤若寒蟬避恐不及。

錦衣衛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創立,是明朝專有的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其主要職能為侍衛儀仗、偵緝廷杖、對外情報,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錦衣衛由皇帝直接管轄,下設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職位,因需要出使異域,精通多種異域語言及風俗禮儀是其基本的職業技能。

明朝錦衣衛一直被讀書人冠以黑暗、恐怖的標籤,但實際並非如此,不可否認,錦衣衛有過一些消極影響,但他的積極影響同樣不可忽視。

錦衣衛是維護君主集權統治的得力工具,不僅是對明代監察制度的重要補充,同時總體上對社會秩序的穩定起了促進作用。

細細分析,便會發現,自秦以後,歷代情報機構的工作範圍都開始了擴大,其工作範圍囊括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

歷代對於情報機構都越來越重視,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實際上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皇權在不斷地加強。

皇權的加強使得最高統治者在統治時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如官僚系統的欺上瞞下;正常官方體制在應對謀反等直接威脅統治的動亂時反應速度太慢等。

這些問題有三個共同點,一是有效資訊無法傳達;二是某些重要資訊傳遞速度太慢;三是關鍵資訊容易在官僚體制下被隱瞞。

為鞏固自己的統治,皇帝需要對國家各個方面的情報都要有所瞭解,於是,作為皇帝耳目的情報機構在全國範圍內刺探情報,被歷代統治者所重視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

第四件大事,組建了自己的班底。

楊廣組建自己的班底主要是依靠聯姻的方式,現今的晉王楊廣可不像歷史的晉王楊廣,歷史上的楊廣這個階段只有一位正妻而無妾。

這位正妻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蕭皇后蕭美娘,是隋文帝和獨孤皇后親自為他挑選的。

蕭美娘出生蘭陵蕭氏,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為張皇后。

蘭陵蕭氏乃世家大族,“兩朝天子,九蕭宰相”,說的是蘭陵蕭氏。

南朝的齊朝與梁朝,是蘭陵蕭氏建立的,進入唐朝後,蘭陵蕭氏出了不少宰相,僅齊梁房就出現了9位宰相,所以有“兩朝天子,九蕭宰相”之說。

蘭陵蕭氏出過21位皇帝,43位宰相,其他高官、將領,更是數不勝數,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也來自蘭陵蕭氏。

蘭陵蕭氏出生的蕭美娘,性婉順,好學能文,此女天生麗質,嬌媚迷人,有大隋第一美女之稱。

古代江南風俗,認為二月份出生的子女,命運多舛,蕭氏是二月出生的,蕭巋以為不祥,把她送給遠房親族蕭岌撫養,蕭岌夫婦早逝,又轉送母舅張軻撫養,張軻的家裡一貧如洗,蕭氏雖是出生於帝王之家的千金小姐,卻在民間長大,並親身勞作,自小卻經歷了不少苦難。

開皇二年,文帝楊堅為14歲的晉王楊廣向後梁求選晉王妃。

但宮中幾位公主的八字全都與楊廣不合,於是蕭巋將蕭皇后從舅舅家接回來,一合八字,竟然大吉,於是選為晉王妃。

蕭美娘美貌有德行,很得楊堅和獨孤皇后的喜愛。

楊廣對比他大三歲的蕭氏也十分寵愛和尊重。

蕭美娘蘭心蕙質,持家有道,是一位實打實的賢內助,為楊廣奪嫡立下汗馬功勞。

而這一世的楊廣已有一妻六妾,這一妻自然是蕭美娘,歷史的慣性,蕭美娘仍然被楊堅和獨孤伽羅挑中,成為了楊廣的正妻,面對秀外慧中、貌美如花的蕭美娘楊廣自然也不會拒絕,二人成婚後,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十分恩愛。

一妻是大名鼎鼎的蕭媚娘,而其餘六妾的出身同樣不凡,甚至比蕭美孃的蘭陵蕭氏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有兩妾是出生關中六姓中河東裴氏與河東薛氏。

關中六姓分別是:京兆韋氏、聞喜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

而剩餘的四妾的出身更是了不得,他們來自五姓七族中的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族,稱五姓七望,他們分別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未統一北方的大隋主要由兩股勢力組成,分別是西邊的北周和東邊北齊,北周最主要的政治勢力便是關隴貴族軍事集團,而北齊的主要政治勢力便是山東士族集團,而五姓七族便是山東士族的主要力量。

隋朝是繼承了北周的衣缽,自然會對北齊的殘餘勢力全力打壓,而作為北齊中堅力量的五姓七族自然首當其衝,面對大隋國家機器的打壓,即便五姓七族再牛逼也終將回天乏術。

在朝廷的全力打壓下,五姓七望之人在朝廷的勢力十不存一,五姓七族的影響力也降到了歷史的最低點,楊廣這才有機會抱得美人歸,不然別說一口氣娶四位七姓女為妾,即便娶一位都千難萬難。

這個時期的五姓七望處於蟄伏期,相對低調,歷史上五姓七族到了唐朝才徹底支稜起來,甚至狂得沒邊,連李唐皇室他們都絲毫不放在眼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末漢初之劉邦的釣魚竿

西蘭花炒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