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那邊,賣不了多少!”

戶部尚書楊英在一旁搖頭說道。

“據情報統計,他們的甘蔗種植剛剛起步。”

“而且,韃子也不是,隨便就賣的,他們賣糖,是一個白奴,才能夠獲得一百斤糖的採購之權!”

“歐洲人一年能運過來多少白奴?”

“十萬個白奴,頂天了就!”

現在歐羅巴白奴的主要來源是西班牙起義抓捕的起義軍,還有羅剎熱情。

“也就是一千萬斤白糖啊!”

“影響不了天下大勢!”

“這倒是!”

朱克臧點了點頭。

不過,他卻是忍不住微微皺眉。

“不過,韃子那邊的發展,卻是有些快的驚人啊,短短几年功夫,軍工業有如此快的進步,康麻子手底下,有能人啊!”

“陛下,錦衣衛情報顯示,英國人牛頓被綁架至拉合爾,現在是康麻子的大學士和女婿,大清國科技的發展與他關係很大!”

錦衣衛指揮使彙報導。

朱克臧大吃一驚,心想康熙的眼光也太準了,居然抓了牛頓去當金龜婿。

屬實是超乎朱克臧想象。

當然,康熙勢力發展快也不單單因為牛頓,大清可是面對著亡國之危。

“由著康麻子這麼搞下去,不利於我大明啊!”

想到牛頓居然給康熙打工,朱克臧就坐不住了。

康熙發展的太順了,由於他是從“東亞怪物房”裡面出來的。

所以,到了中亞、南亞、西亞之後,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再加上他手下奴才人多勢眾的,如今佔領的地盤是越來越多,而且還都是相當富的地方。

如今,又有了大明催生出來的白糖這種可以大肆賺取外匯的戰爭利器可以來錢。

康麻子的日子,那過的真有些太舒服了。

因為他大清周圍,除了大明都是弱雞。

所以,他現在要給康熙放放血,讓康熙過的不這麼舒坦!

想了想,朱克臧張口說道:“朕覺得吧,應該放點倭寇去給康熙找找麻煩!”

朱克臧也不打算直接開戰,但可以派倭寇去劫掠康熙的海岸線。

正好康熙印度洋的海岸線都是種植甘蔗的。

“陛下,派多少倭寇好呢?”兵部尚書邱輝問道。

“十萬倭寇!”

邱輝心想:只動這十萬倭寇,不派大明正規軍,肯定不是想滅了康熙。

“不能夠讓康熙,這麼輕鬆的發展下去,我大明不怕死人,死十萬倭人,二十萬倭人,也不算什麼!”

“倭人死光了,讓緬甸人上,緬甸人死光了,讓天竺人上,天竺人死光了,讓暹羅人上。”

大明還真有的說人,朱克臧還發愁這麼多耗材沒地方耗呢,特別是東瀛倭人。

“而韃子呢?”

“康麻子有多少人夠死?”

“陛下,可是十萬倭兵,也得花不少銀元?”

戶部尚書楊英不覺得倭人的命可惜,只覺得有點浪費錢。

雖說這是在削弱康熙,但一旦打起來,那大明也得支出不少的銀元啊!

一旦打起來,十萬人所消耗的武器準備,彈藥物資,可就是個不小的數字了!

“無妨!”

朱克臧呵呵一笑,像倭寇發發大刀和盔甲就可以了,槍和彈藥?

也可以給,給之前韃清軍火庫裡的鳥槍,或者讓他們自備。

倭寇嘛,就要符合倭寇的人設,拿燧發槍的,那還是倭寇嗎?

聽到朱克臧的武器裝備計劃,楊英恍然大悟。

就是盔甲略微有點心疼。

不過大明已經走入到工業革命中期了。

去年完成第一次五年計劃後,年產鋼鐵產量,已經突破了八百萬噸!

不要覺得八百萬噸很少,英國1850年的鋼鐵產量也才二百萬噸,1900年也才五百萬噸,還比不上大明呢。

這個時代全世界所有國家加一塊,也達不到大明產量的零頭!

即便是這種鋼鐵產量,吝嗇的戶部尚書也不想把產量用在東瀛人身上。

“陛下,在天竺劫掠,盔甲也不太頂用啊,劫掠講究的是快準狠!”

楊英侃侃而談,倒是提醒了朱克臧,不裝備盔甲的話,倭寇死的更加快準狠。

“好好好!就依楊愛卿的!”

“老邱,你是兵部尚書,你說說這種裝備的倭兵,與韃子,誰更能打?”

朱克臧又發問。

“自是韃子!”

邱輝不假思索的說。

“韃子轉戰千里,流竄四方,這些年,韃子又一直沒停了征戰,停了練兵,上下一心,勵精圖治,又有天竺炮灰襄助,不可小覷!”

說著,邱輝話鋒一轉。

“至於沒有經過大明訓練的倭兵嘛?”

“倭兵一則,體格不如韃子健碩,二則嘛,倭兵雖自小勤學武藝,但終究沒有經過戰陣場面,哪怕是訓練一番,大抵也比不上韃子的……”

“不錯,不錯!”

朱克臧點了點頭。

“諸位也是如此覺得?”

朱克臧撇了眼在場的諸臣們,詢問道。

眾人紛紛頷首,明顯有些瞧不上東瀛倭人。

朱克臧心想:要是原來的世界線,再過兩百年,倭人就是韃子的爹。

韃子末代皇帝還屈辱了當上了清倭宗。

朱克臧下了一個論斷,如果倭人在戰場上的表現,太過於亮眼的話,朱克臧甚至還會手操,下達幾道愚蠢的命令,讓他們送送人頭……

東瀛都護府。

江戶的一家小酒館裡。

此時,幾個武士們,正一臉希冀的望著遠處,那停泊在港口的大明船隻。

這些武士們,都是沒能夠在都護府混上士兵身份的破落武士。

那些混上東瀛協從軍的傢伙們,雖然傷亡率高,但無論是待遇,還是上升空間,都很好,甚至有希望獲得大明朱卡。

可惜這些年大明打仗少了,東瀛倭人們想給大明賣命,也找不到地方去啊。

他們過的並不如意啊,日子還是像之前那樣苦熬著。

實在熬不住了,就去大明的新大陸當礦工,也是一條出路。

但這對聞戰則喜的東瀛武士來說,不是一條好路子。

最重要的是,想朱克塽(朱克臧弟弟)這樣的統治者,擁有著強大的武力,可以鎮壓下一切反對者。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歲當攝政王輔佐女帝,裂了啊!

月下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