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坎費齊斯已經想明白一切了,所以十分乾脆地服了軟。

聽見坎費齊斯的表態,朱克臧就知道自己已經贏下了貿易戰的第一局了。

而貿易戰的第二局,並不在大明本土,南洋或是南天竺區域。

而是在遙遠的美洲……

在此之前,大明必須製造更好的遠洋船隻,首先成本要低,其實能多運人。

大明目前的蒸汽輪船不適合遠洋,而蒸汽運兵船造價太高,不適合大規模建造。

對於大明而言,要製造一種專門用於美洲和大明本土之間,在太平洋東西兩岸穿梭的艦船,必須要兼顧成本和效率,成本儘可能要低,效率儘可能要高。

為了滿足朱大皇帝的要求,安平軍械庫採用了大量的先進的技術,同時也使用了大量的便宜的金屬構件,採用相對便宜的木料,讓船隻的建造成本可以壓縮到很低的地步。

設計此方案的人是造船名匠黃都。

來自泉州峰尾黃氏。

“峰尾黃氏造船世家”因造船技藝精湛而聞名於世,宋、元、明時期便已載譽班門,馳名海內外名揚四海。

據《黃氏族譜》記載:“明代峰尾建城時,僅城內一族,黃氏造船首執斧者達九十餘人之多”,分佈各地造船、修船。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宮內太監鄭和率船南下西洋,期間,黃氏造船人嘔心瀝血,夜以繼日帶領眾多的造船工匠揮汗施工,共同完成了鄭和船隊62艘遠洋船中最大的幾艘木帆船。

其中最大的的船長四十四丈四尺(米),寬18丈(米),相當於大明時期的“航母”。

黃氏先祖不僅參加了鄭和寶船的建造,造船名匠黃都先後為國姓爺收復東寧寶島和施琅水師建造“戰船”,並受清廷委任為“道憲廈廣軍工監匠首領”,分轄監造圭峰、沙格二澳戰船任務。

大明光復泉州一後,黃家許多匠人都入職了安平軍械庫。

“陛下,這樣一艘船的造價在五千銀元左右,船身沒有使用貴的木料,而使用的是木、鐵皮複合板,造價便宜,而且適合大規模流水線式的生產,如果能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的話,這種船型的造價可以壓縮在三千銀元!”

造船名匠黃都笑著說道。

三千銀元,這也太便宜了! 不少來到廣州剛剛建造而成的天字碼頭的大明文武官員都面面相覷。

看著黃都帶來的樣品船,負責往外殖民地移民的戶部尚書楊英問道:“這麼便宜,安全麼?一艘這麼大的船,光是木料都不止三千了吧?”

“尚書大人,測試過了,非常安全,船身堅固程度雖不如蒸汽運兵船堅固,但也比一般的大福船、大廣船都要好。”

“這木板夾鐵皮作為船身材料,因為大明到處是鍊鋼廠,鋼鐵的價格非常便宜,用滾壓機壓鐵皮也很方便,這樣一來,就不需要什麼珍貴木料,用普通木料就可以了,造船的材料容易獲取,可以支援大規模的生產!”

造船名匠黃都介紹到。

楊英欣喜地點了點頭,便宜好用,省錢又安全!

這時候另外一邊,大明首相陳永華也湊了上來問道:“這船快麼?往返一趟需要多久?能載多少人貨?”

“回首相大人,快!比一般的商船要快!因為船上有蒸汽機作為補充動力,在無風和沒有洋流的地帶,可以用蒸汽機快速透過。據軍械庫測算,使用這一款船型,走上海、江戶、金山這一條線,去程可以縮短為30天,回程可以縮短為40天。”

“當然,也有缺點的,因為需要安排一定的船上空間來裝載煤炭和蒸汽機,但一趟來回可以節省將近五十天的時間,在加上建造成本的低廉,我相信這一款船型在未來幾十年,都會成為最出色的商船船型!”

黃都自信滿滿,他在眾人欣喜的目光下繼續補充,“它能夠裝載而萬石貨物,再加上五百多名乘客。”

“二萬石?這是最大的廣船運載量的兩倍!”

“還有五百名乘客呢,就需要這座能運人,又能運貨的船!”

黃都的話一出口,現場議論紛紛。

就連朱克臧臉上露出了微笑,兩萬石,換算過來就算一千兩百噸。

在現代算不上什麼大船。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個載重量已經相當優秀了!

“這是新大陸的一號艦,設計就是人貨混載的,下層船艙運送貨物補給,上層船艙載人,為了節約成本,可以在上海港接一批運往日本的貨物,在日本卸貨後利用裝運的船費,補充糧食、澹水、農具等貨物,再從日本起航前往金山港。”

朱皇帝拍了拍新大陸型一號艦的船身,仰著頭說道。

如果是一趟是五百人的話,算是路上可能的死亡損耗,能順利抵達的保守估計可以有四百五十人。

一艘船,來回七十天,一年送三趟,至少1350人。

假設這種船隻平均使用年限是十年,那一艘船十年的時間,能至少送13500人上岸美洲!

如果有一百艘這樣的船,十年的時間就是一百三十五萬人!

靠北,朱克臧默默算了一下,不得了!

這些移民過去的肯定是青壯年男女吧,那邊又沒什麼娛樂的地方,不像大明。

那他們能做的比較好玩的時期,肯定就是晚上滾床單生娃了嘛!

只需要一百艘船,十年時間,大明就能得到一個大約兩百萬人口的殖民地。

有兩百萬人口,意味著就算不從大明本土抽調兵力,也能維持個五萬到十萬人的軍隊,那整個美洲肯定都是大明的了。

而且大明這個工業機器一開,肯定不止造一百艘這樣的船。

人口,這是最終佔領美洲的關鍵!

足夠多的人口,才能支撐足夠多的軍隊在美洲作戰。

否則的話,依靠大明本土的海運支撐一支軍隊在隔著太平洋和英國、西班牙、法國人在內的歐洲勢力作戰,海是很吃力的。

因為跨越太平洋的難度,和跨越大西洋的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陛下,臣斗膽請您為它起個名!”

黃都走上前請朱克臧為它賜名。

“朕想想,就叫愚公型運輸船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獲大明強國系統,開局我槍掛榴彈

鋼鐵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