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臧看向造船名匠黃都,“朕命令:即日起,安平軍械庫延後其他任務,全力建造一百艘愚公型船支!”

“是,陛下!”

這只是首批造船計劃,未來可能要加造到兩百艘。

“諸位都跟朕上船參觀一下吧”

......

眾人在天字碼頭(主要為官方公務船隻、接待重要)參觀之際,在廣州府另一邊的黃埔碼頭,卻已經上演向殷洲(美洲)移民的熱潮了。

殷洲是大明對美洲的稱呼。

廣東開完大學士會議後,廣東的商人們紛紛建立了殷洲移民公司、殷洲開發公司。

都很支援朱克臧下的決定。

新大明的大城市都很美好,到處是機遇,但是呢,也有陽光照射不到的陰暗處。

現在大明的發展太不平衡,先進的地方很先進,落後的地方很落後。

人們要麼湧入珠三角、長三角打工,要麼就像下面這家人,受到移民公司的宣傳,從窮山溝準備去海外求生存。

宋福貴抓著一條粗糙的麻繩,揹著一個滿是補丁的破包袱,攙扶著自己的婆娘,還有傻兒子和醜閨女也跟在後面,一家四口人這樣用麻繩拴著。

沒辦法,這樣也是為了防止一家人走丟,人太多了,擠來擠去的,和家人走丟就麻煩了。

現在,他們一家總算到了黃埔碼頭。

只要上了船,就能到傳說中遍地黃金的殷洲了。

啪啪啪!

這是鞭子抽打在青石地板上的聲音。

這聲音讓不少和宋福貴一起,要去殷洲謀生的湖南失地農民、山民的嵴背一陣陣發涼。

那兇惡的公司職員倒沒怎麼打人,就是一個勁的催促著大家趕路。

除非這些未來的殷洲移民有人鬧事,才會真的下手。

宋富貴一家都挺滿意的,因為每當到吃飯時間,這些移民公司的職員都會趕大家吃飯,下車慢的,還得捱罵。

畢竟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快走快走!準備登船,到了新大陸就有好日子了!”

“那殷洲好啊,聽說那是可以和江南相比的地盤!野外的野牛群都夠吃好些年的了!”

移民公司的職員見一些人在登船的時候猶豫不決,畢竟這一去,就離開華夏大地了。

於是開始畫餅了,都是道聽途說,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這個公司的職員聽說那邊的土地肥沃得流油,根本沒有人耕種過,當地的土著連鐵器都很少,落後得很等等。

反正都是一些吸引人去的好話。

“快點跟上。”

宋福貴急促扭頭看向自己的傻兒子醜閨女低聲說道,也要知道等待著他們的,是怎樣前途莫測的命運。

他們乘坐著舊式大帆船,漂洋過海,朝著美好的新大陸前進。

就在這批移民過去都路上,在大明新大陸的第一個據點:金山總督區。

沿著被命名為金山河(聖華金河)的大河向東,越來越多的房屋拔地而起,這些屋子都是留給後續的移民。

金山河每年的秋冬季,密密麻麻的娃魚就會從海洋沿著金山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

這些洄游的娃魚,也就是三文魚,為第一批的新大明帝國的移民做出了重大貢獻。

即便是在新大陸,也會因為極端天氣遇到缺乏食物的時候,美味的金山河三文魚就成為了大明移民的主食。

可惜,現在大明還沒有冷鏈運輸的技術,遠在華夏的朱克臧沒法享受到美味的三文魚刺身。

大明人一向是感恩的,因此,此時在金山河口附近的廣場,大明移民建立了一個娃魚凋像,同時還把這個村子命名為娃魚村。

同時,每年的十月初,還是新大陸大明人的特別節日,名字很好記:就叫做感恩節。

和白人的感恩節差不多是一回事。

1620年,有100多名窮苦的英格蘭移民為謀求生路,乘“五月花”號船到北美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岸。

時近嚴冬,缺乏食物的這些人飢寒交迫。

這片土地的主人--印第安人送來了火雞、鴨子、鹿肉、小麥、南瓜、玉米、水果、海鮮等食物,幫助這100多人活了下來,據米利堅國曆史記載,第二年11月,雙方舉辦了第一次感恩宴會。

後來英國人在一名叫斯科恩圖的印第安人指導下,他們種下的玉米等農作物獲得豐收,使他們絕境逢生。

1623年白人移民又慶祝了“感恩節”(久旱的土地得到了雨水的滋潤,感謝上帝)。

但1621年盛宴仍是主要事件,因而每年擇日慶祝,普利茅斯也成為了感恩節發源地,林肯將它定為了法定節日。

不過後來這些白人並且差點把印第安人殺絕種。

大明人感恩娃魚也是一個道理,因為後來金山河和北部的金沙河(溫哥華的菲莎河)的洄游娃魚差點被大明吃絕種了!

現在的大明的殷洲殖民地還沒拓展到溫哥華,溫哥華的母親河就是菲莎河,那是全世界洄游娃魚最多的地方,還沒被大明移民“禍害”。

回到金山城(舊金山),現在它的城建是有模有樣了,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座穩固的稜堡。

現在的金山城就是在這四個呈現正方形分佈的四個大村寨為基準,外圍的城牆把村寨們包了起來、

這些寨子基本就是金山城的內城。

為了減輕運輸壓力,一些土建材料,本土沒有往殷洲運輸,所以只能就地取材。

這邊城牆使用的建築材料也很原始:就是用周圍森林之中最常見的圓木,上千根圓木用鐵絲捆紮在一起,小半截埋在土上,大半截埋在地面上,兩排圓木之間填充夯土,上面再建起平臺公事,外牆之間粉刷上用貝殼粉、黃泥混合的塗料用來防火。

非常的堅固,絲毫不比磚包土的城牆防禦力度小,就是遜色大明主流的竹筋混凝土建築。

在城牆在外圍,大明移民還開挖了寬兩丈,深一丈的壕溝,在城牆上安裝了炮臺,同時還有幾個熱氣球騰空而起,時刻注視著周邊的動靜,金山城目前固若金湯。

大明日月旗在城牆樓上高高飄揚,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城樓上還掛著紅燈籠,因為1692年的新年馬上要到了!

城內有八千名壯丁,婦女只有五百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以至於這邊的壯丁們到了生育年齡,不得不娶當地黃種人長相的印第安人。

不對,大明管他們叫殷地安人。

“聽總督說,殷人部落要組織和我們大明人一起在娃魚廣場開篝火大會慶祝大明新年,去嗎?”

“不去,我娃魚吃膩了!”

“有殷人妹子。”

“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叔父神探狄仁傑,我打造破案天團

克萊森

一天一袋大米,災年收留千萬美人

知豬俠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