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修復這射電望遠鏡,陳鋒用掉了六塊蛇膽生物電池,也沒頂住消耗。

幸好他又成功的透過拼裝出穩壓器,做成了一組可以同時放入二十枚狼牙的組合式寬幅供能盒。

這東西的原理說來簡單,但狼牙的生物電池穩定性不如蛇膽,電壓變頻極快,並且每顆狼牙中蘊含的能量從電壓到電流,再到變頻幅度都有或大或小的區別。

為了製作這寬幅穩壓器,陳鋒可謂絞盡腦汁,組合了無數個元器件,千辛萬苦摸索出一套自適應供能體系,再boo七八次,又不斷微調,攏共白瞎數千個零件,才順利完成。

這代表他的能源支配總量大跨步前進了。

世界上的狼很多,狼牙用完了還能換虎尾骨節,陳鋒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供能問題。

他的自信大為提升。

他甚至感覺要不是自己只得一人,精力和能力實在不夠用,給他個幾年時間,甚至能拼出純粹的夸克定向合成儀,定向憑空製造材料,再弄出量子晶片鍛刻機,真能自力更生把輔助人工智慧的問題解決了。

總之,滿地都是可用垃圾的世界,為他的個人生產力創造了先決條件,但他個人的聰明才智與經驗性的直覺反應,才是帶來個人生產力大爆發的核心驅動力。

確定太陽穹頂真已不在後,陳鋒立馬冒出了新思路。

雖然難度依然無限大,但陳鋒確定了三個大方針。

第一,進一步打造大型工程類機械,提高個人生產力。

第二,依然不放棄重建人工智慧算力,以培養出個類似於曾經的智慧助手小薇的存在為最高目標。

至於繁星那個等級,他不敢奢望。

第三,不計一切代價的拼裝艦船,以重新掌握太空航行能力為最高目標。

沒辦法指望別人來救,他一切都得靠自己。

有一件事他還沒考慮清楚,有機會的話,到底要不要去殖民地看看。

現在有兩種可能。

複眼文明知道他依然存在,亦或是不知道。

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

那麼如果他一直潛伏著,獨立於人類殖民地陣營之外,只要不迎頭撞上覆眼艦隊又或是其探測器,他都能悄悄的搞事。

可這樣的話,自己就無法參與到戰爭中去。

陳鋒倒沒膨脹到認為有自己人類就能戰而勝之,只是他習慣了永遠衝鋒在前,要讓他當個局外人,難免不適。

而且萬一這次殖民地的艦隊夠給力,能多破解出一些稜艦的奧秘,甚至能破了太陽穹頂的封鎖呢?自己孤立在外,無法得到詳細資訊,那大家不是白白犧牲,又浪費了一條時間線嗎?可如果我悄悄的獨立行動,是不是能多活一些年,多走一些星系,多看到些宇宙奇蹟。

說不定我又能從宇宙奇蹟裡,找到新的靈感亦或是能帶走的理論依據,並引動革命性的科技革新呢?那麼,怎樣的選擇才是最好?我到底該怎麼辦?陳鋒再度迷惘。

他得到的資訊越來越多,面臨的邏輯困境卻只有增無減,需要做的艱難抉擇也越來越多。

每個抉擇都代表著不同的可能,都可能有不同的收穫,也潛伏著不同的危險。

這一條條的邏輯分岔路,將他個人與文明的方向分別導向一個又一個未知的結果,即便是他也難以當機立斷。

更苦的是以前總有別人給他當參謀,這次沒,全都得自力更生。

要換個人如陳鋒這樣帶著無盡的困惑獨自過活,恐怕什麼事都幹不成,但他沒有。

不知不覺又數月過去。

在這幾個月裡他做成幾件事。

等開春後,他回到茶山,認認真真採了幾座山的茶,最後一共炒製出攏共近半噸的陳氏猴魁,解決了口糧問題。

此外,他透過操控著工程機械高效率撿垃圾,成功焊接拼裝出一臺長近五十米,高約十六米的三軸多功能地內飛船。

陳鋒幾乎把目前能實現的所有功能全部嵌入到了這一臺飛船中了。

總載荷超過百萬噸的十六個反重力引擎、滿載推重比達到100的一大兩小三個雙向噴射介質引擎、掃描面積達到半徑五公里的放大版引力波探測儀、十六臺中型夸克儀並聯組成的原材料備料艙、高精度解析提純儀、小型超高溫核聚變鍋爐、發掘能力超強的數十個機械臂、分門別類堆放各種零部件的三個大小不一的載物倉以及一臺1n晶片光刻機與蝕刻機。

是的,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十分熟悉的那個光刻機。

他做到了。

打死他也沒想到,在遙遠的三十一世紀,自己竟然會回到靠單晶矽晶片來解決算力需求的境地。

他也是沒辦法。

zs菌是真的狠,一塊量子晶片都沒給他留。

他思來想去,還真就只能變成二十一世紀網路段子裡的開掛選手,強行從無到有的把沙子變晶片。

核聚變熔爐和解析提純儀為他解決了單晶矽的材料需求,拿出第一片單晶矽母盤後,他便能用夸克儀批次合成。

隨後他又純粹靠圖片記憶背下來的晶片製程結構,先直接手工燒錄出1微米)的晶片,以及同樣以矽元素為主的儲存顆粒。

在3020年3月8日這個格外值得紀念的日子,陳大師硬生生靠著自己的手操,重新發明了386電腦。

理論上,他的手工刻制精度也能達到奈米級,但這個需要的注意力集中度實在太高,如此精微控制帶來的疲勞感也賊吃力,稍微一個失誤,就毀了整片單晶矽,全都得重來,也沒辦法批次完成。

所以他選擇了這樣的笨辦法。

完成386電腦後,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很多了。

他的光刻機制程可以達到1n難點是在架構設計與機器蝕刻晶片時的自動化程式設計。

由於他把第一塊手工硬碟做得很大,資料儲存量高達數十g,他成功的將蘊含龐大資訊的65n程架構輸入電腦,併成功用最高製程為1n晶片機高射炮打蚊子刻出晶片。

酷睿系列出現了,再度革新電腦,提高算力和資料儲存能力。

3020年4月7日,陳鋒成功製造出電晶體密度為每平方毫米億個的1n程晶片,流片成功率達到%,並在三天後組建出一臺由七千枚晶片組成的伺服器,同時也製造出了八層顆粒垂直結構的超大容量固態硬碟。

隨後他再將自己的自馴化演算法寫入伺服器。

自此,他手中掌握的人工智慧算力再度恢復到2020年的水平。

這裡面既有他本人聰明才智的功勞,同樣也有zs菌殘留基因的功勞。

為了防止1n片發生電子隧穿,他本來還需要開發新型絕緣液。

材料科學的開發難度自不必多言,他本以為這是個水磨工夫,得耗費很長時間。

結果他在外出狩獵,不斷收羅動物體內特殊部位的基因資訊時,意外發現一種蝸牛的油具備極強絕緣能力。

陳鋒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測試了兩塊晶片,發現這黏稠得像非牛頓流體的蝸牛油還真能當絕緣液封裝進晶片裡,並且還有極佳的熱傳導特性,散熱液的問題也一併解決了。

總之,耗時一個月,他將晶片製程的水平從1微米提高到1奈米,並組建了多並聯伺服器系統,可以基本應對他面前這艘艦船的計算需求了。

雖然這艘船的外殼蓋板像打滿補丁的褲子,各種探頭如海膽般支稜在外,恍如宇宙乞丐,但這畢竟是自己一點一點打拼出來的東西,陳鋒甚是自豪,並果斷將其命名為晨風一號。

看著晨風一號,陳大師心中的自豪感與滿足感油然而生。

由於晨風一號的主要驅動力是被修復的反重力引擎,且沒有護盾,所以不具備地外飛行能力。

但沒關係,有這船在手,他現在能幹更大的活。

略顯凌亂的指揮艙裡,手捧一杯濃茶的陳鋒略感忐忑的摁下起飛按鈕。

伴隨轟隆隆巨響,艦船晃晃悠悠著緩緩升空,四處嘎吱作響。

畢竟半手工拼接成的東西,初次升空,總會有些部位嵌合得不是那麼完美。

聽著聲音很唬人,但其實並不會散架。

晨風一號在空中懸浮了三個小時,再從漢州到大雪山走了個往返,宣告試飛成功。

陳鋒則全程注意力高度集中,將監測儀器面板上反饋的資料牢牢記在心中。

停下之後,他又穿上小型單人式多功能工程師穿戴裝備,在星鋒一號裡上躥下跳,到處修補與加固試飛過程中檢測出來的不穩定部位。

他建造飛船的思路酷似當年蘇維埃老大哥搞工業的風格,簡稱那裡鬆垮補哪裡,不求美觀精緻,但求能動即可,極有混沌演算法的韻味。

還真別說,賊好使。

等他哪裡不對補哪裡的敲敲打打完一輪,再起飛時飛船裡嘎吱嘎吱的聲音少了很多,結構穩定性報警的部位也少了%。

第二次試飛順利收官,再補。

3020年4月10日,第三次試飛結束,完全沒了聲響,報警次數也歸了零。

看著被打滿更多補丁的晨風一號,陳技師心滿意足,再次給自己點贊。

穿越來此已近半年,陳鋒一直忙忙碌碌。

為了慶祝飛船徹底穩定,他決定給自己放個假。

外面又下起了雨,但他卻能舒舒坦坦的在晨風一號的腳架下襬好沙灘椅,再弄上電磁燒烤架。

在他旁邊的金屬桌面上是拆解得賊漂亮的整頭牛。

兩隻牛角被他單獨擺到旁邊了,這是兩大塊生物電池,比狼牙更好用。

“小薇,給我做牛排,七分熟.”

躺沙灘椅上的陳鋒擺擺手,如此說道。

他身旁擺著臺高一點五米的履帶式機器人。

機器人的兩隻機械臂顏色不同,一黃一藍。

藍色那支具備360度肩肘旋轉效能,液壓抬升力為3200千克,產自2315年,發掘自漢州一家工廠的地下淘汰件倉庫裡。

黃色那支稍長,為蛇頸多連環結構,依靠有機金屬伸縮彎曲發力,具備八指,抬升力僅為765千克,但更靈活,產自2416年,發掘自東部沿海某城市的車間倉庫裡。

為了讓它配得上小薇的女性化名字,陳鋒還給它的腦袋後面沾滿了椰棕,勉強算是留了長髮。

小薇:“抱歉,您的普通話不夠標準,請重新下達指令.”

“牛排!七分熟!”

“好的.”

透過語音識別系統收到資訊,機器人小薇嘎吱嘎吱挪向金屬桌,開始按照預置程式煎制牛排。

陳鋒站旁邊看了兩分鐘,又開啟小薇的中控盒,除錯了一下電容電壓,讓小薇煎牛排時的力量控制更精準,再觀察一分鐘,妥了。

他又喝口茶水,開始坐到沙灘椅上寫日記。

“來這裡的第167天。

晨風一號執行良好.”

“自三天前製造出小薇後,總算有個‘人’能說話了。

但依然很寂寞.”

“因為喝茶,我腦子裡的聲音越來越大,得到的資訊越來越密集,我的睡眠質量有所下降.”

“太久沒說話,我普通話都退化了,哈哈哈哈!真尷尬.”

“我的基因喚醒度已經提高到%,但最近提升速度越來越慢,茶葉的效果下滑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停止.”

“我依然沒有找到戰敗的原因.”

“依然沒有獲得宇航能力與量子網路.”

“想回家,想和人說話,但我還不能走。

有種感覺,如果這次兩手空空的回去了,下次等待我的依然是戰敗末日.”

“我陳鋒,是地球人裡最能忍受孤獨,最堅強的,如果我都放棄了,那麼應該沒人能做到了.”

“下一步目標,利用晨風一號儘快搭建出宇航級飛船。

繼續擴張計算機效能,實在不行的話,也能試試無護盾的跨恆星航行,我不能坐以待斃.”

“無論做出何種選擇,我都必須離開地球.”

寫完這一段,他又喝光一杯茶水,隨後腦子裡突然變得昏昏沉沉,睏倦至極。

但這時候小薇已經端著剛煎好的牛排往他這邊走來。

程式設定出了問題,小薇鐵鉗般的黃色長臂抓著滾燙的牛排就往他嘴裡塞,給他燙得夠嗆,稍顯昏沉的腦袋立馬恢復了些清明。

陳鋒嘴裡被燙得火辣辣的痛,趕緊吐了牛排,掙脫小薇的爪子,用手到嘴裡一勾,手指上竟沾著血絲。

陳技師翻個白眼,又跳回晨風一號,開啟前不久才剛改造完成的探頭式夸克治療儀,先給嘴裡來了個掃描,準備修復。

就在這時候,前方液晶面板突然閃現出個畫面。

這液晶面板中顯示的資料是他的個人基因分析結果,通常是一長串二進位制數字,他則靠肉眼觀摩以提取資訊。

但這次似乎數字的太多,字型太小,堆積得太密集。

無數個0和1最終卻組成了一張照片。

陳鋒看得楞住了。

他認識這張照片裡的人。

謝爾蓋·波諾馬倫科。

他所有後輩小弟中最驚才絕豔的那個。

陳鋒大驚失色,滿腦子問號。

什麼意思?這資訊來自我的大腦?治療儀掃描時掃的是嘴裡,距離大腦是很近。

剛才腦子中的噪音很大,大到超過了某種極限,似乎變成了可以讀取的訊號。

訊號必然是zs菌給動物下達的命令的組成部分。

可別的命令都是很寬泛的敵對意識,為何會出現謝爾蓋這小老弟的照片?都五百年過去了,zs菌還記掛著這人的臉?啥意思?小老弟這麼長臉的嗎?比我面子還大?陳鋒不否認謝爾蓋的才華,但比起他本人的成就,肯定還是得差點。

如果複眼者只是要留心威脅等級較高的人類,也不應該如此重視謝爾蓋。

這不合理!等等……福至心靈的他突然恍然大悟,難不成謝爾蓋還在地球上?所以依然在zs菌的敵意通緝名單裡,並且優先順序最高,最強烈?這念頭冒出來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越想越是有這可能。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天命

浪人行

熊出沒之三寶守嶺

並肩看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