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功力。”

“這是凡俗極限,至少真人被困在這個階段已經有數十年之久。”

“我猜測,打破天人極限的關竅,有很大可能就在這裡。”

“突破百年。”

“能量值破50.”

“也許就能逆凡成仙,抵臨‘天人境’。”

這日,曹信在跟重陽真人講述自己對往後修行方向的見解。

內力。

這是一個突破口。

曹信跟重陽真人,都更傾向於這個猜測——

境界突破的關鍵在於內力。

內力突破才能帶動境界躍升。

但難點就在於,這個突破口,太難突破!

重陽真人內力封頂數十年都沒能再進一步。

曹信修持‘月術篇’,能佔據他人內力為己有,同樣不能邁過。

途徑不同。

功法不同。

然而兩大天花板都被卡死在這一步。

突破難度,可想而知。

“但如果藉助外力——”曹信招手,一臺長桌出現在跟前。手掌拂過長桌,又有零零碎碎落下、排布。

有丹爐。

有秤砣。

有沙漏。

有量器。

上百種各式儀器。

或簡陋,或精密。

透露著神秘與仙氣。

此外——

還有金銀。

還有草本。

還有其他各色礦物包括煤炭。

儀器。

原料。

各式各樣。

千奇百怪。

重陽真人奇道:“這是,煉丹?”

“不是。”

“至少不算是。”

在新世界那邊,這一行當被稱為‘神機百鍊’,學習、掌握這一行當的,稱作‘神機師’。

在黑洞新世界‘五星’落位後,曹信夜夜觀察新世界五處觀察點的這六年裡,從‘中心第五觀察點’的那處‘實驗室’中,包括從‘北方第四觀察點’的那處‘煉丹室’中,都有提及‘神機師’的地位。

高高在上。

但難度也高,錯綜複雜。

這是一個‘綜合學科’。

煉丹、煉器、繪符、佈陣,這些技藝,都是‘神機百鍊’的前置,想要成為一名‘神機師’,在這些技藝上都得有所涉獵,甚至還得精通才行。

曹信在新世界一共有五處恆定觀察點。

五星恆定後。

不用折損內力,只正常消耗內力,就能進行觀察。

一年內力約一分鐘。

目前曹信能一口氣觀察一個多小時。

這五處——

第一處,在東,是一位玩蟲少年的小院。

第二處,在南,是異獸‘六耳老鼠’的洞穴。

第三處,在西,是一處海島,有一強者正在島中潛藏、療傷。

第四處,在北,是一座高塔中的‘煉丹室’。

第五處,在中,是一座學府中的一間實驗室。

六年時間。

曹信不斷觀察。

雖然至今每天最多也就觀察一個多小時,但能聽能看,學會新世界的語言這就不難。

聽、說、讀、寫。

曹信陸續學會。

特別是‘北’、‘中’二處——

分明在地域上相隔甚遠,但語言、文字都一樣。

包括當初在西邊海島遇到的兩大高手,語言也都相通。

從這裡可以看出,至少在修行者中,新世界是存在一門‘通用語’的。

倒是東邊。

玩蟲少年說的話,用的字,跟‘通用語’出入不小。

兼之這處觀察點僅有少年一人,曹信可觀察的不多,因此對這門語言掌握不夠。

但他觀察重點,不在少年,而在‘北’、‘中’二處。

比如‘神機百鍊’,就是他從中心第五觀察點的學府實驗室中偷看、偷學得來。

……

“當初我偶遇仙山,有幸看到過仙人領著仙童,運用各種仙家儀器,煉製出各種仙家寶物。”

“我停留有限,看的有限,能復刻出的,僅有這些。”

“但仙人煉製寶物的過程,我多少記下一些。”

“或許。”

“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啟突破口。”

曹信半真半假談論著計劃。

在中心觀察點,那處實驗室中,曹信觀察的最多,不但將裡面各式各樣的‘實驗裝置’等比例在現實中復刻出來,包括製備過程、要點以及原材料的選取、比例,等等這些,悉數記錄。

雖說仍是缺少諸如‘銅鈴’、‘法尺’、‘法印’、‘手爐’、‘八卦鏡’、‘五火赤氛陣’等等蘊含‘超凡元素’的儀器。

但這些大多都能透過普通儀器煉製出來。

“以黃金為主材,新增無根水、藍印草等二十四種輔材,能製備出‘精金’。”

“以白銀為主材,新增黃牛角、深海珊瑚等二十二種輔材,能製備出‘秘銀’。”

“再以‘精金’、‘秘銀’為主材料,輔以其他普通材料,可以自行煉製其他儀器、器材。”

“等到儀器齊備,就能著手煉製‘儀式法陣’,借之有望突破。”

曹信取出一卷卷筆記,足有兩大箱,記錄了他從新世界學來的各種‘神機百鍊’的知識,特別是實驗方面。

“精金。”

“秘銀。”

“法器。”

“法陣。”

“然後就能突破?”

重陽真人翻看一卷卷筆記,有些不敢相信:“這麼容易?”

“容易?”

曹信苦笑。

先這樣,再那樣,然後這樣這樣——

呵!

說起來容易。

可真正做起來,難度太大。

且不說別的。

就是曹信目前這些準備工作——

普通儀器。

各種原材料。

僅這些,就花了他足足六年時間。

在大梁。

在原始仙界。

曹信發動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去搜尋,最終才勉強將基礎搭建起來。

但目前——

“我嘗試近一年,才解決火焰溫度的問題。”

“再往後。”

“‘精金’煉製毫無進展。”

“‘秘銀’煉製十七道工序,最好的一次才僅推進到第六道。”

“難點太多!”

“步步艱辛!”

這也是曹信迫切要拉重陽真人入夥的原因。

真人老成持重。

內力爐火純青。

興許能在‘神機百鍊’中更快進步。

除他以外——

哪怕宗師,都達不到‘神機百鍊’的最低要求。

不說別的,僅內力這一重門檻,就將所有宗師攔在門外!

……

轟!

萬壽島上,轟鳴聲起。

衛菲菲望向高山,習以為常。

這近一年以來,曹信跟重陽真人開闢一處處山洞,進行一次次的實驗,歷經一次次爆炸。

已經成為常態。

她都懶的計數。

至於曹信安危——

每一次爆炸,見過重陽真人狼狽模樣,但卻從未見過曹信傷著一星半點。

久而久之。

衛菲菲再無波瀾,望一眼,就繼續迎著海浪練劍。

島上。

山巔洞中。

砰!

重陽真人掀開土石,衣破鞋破,臉上的麵皮焦黑。

在他之後,曹信出來。

仍是濁世俏佳人,除了沾染些許塵土,再無變化。

“合著每次只炸老道一人!”

重陽真人好脾氣,看看曹信又是近乎一塵不染,一陣苦笑。

“我得保護儀器。”

“不然就這麼個炸法,朝廷國庫都撐不住。”

曹信搖頭。

一個唿哨,喚來神凋。

咕咕咕~

這凋嘴裡不知滴咕什麼,臉上全是毛都能看出來黑著一張臉,但迫於曹信淫威,仍是乖乖到一旁去挖山洞。

鷹爪如鐵,挖掘。

雙翅如鋼,夯實。

嗤嗤嗤!

彭彭彭!

不多會兒。

一處嶄新洞穴就被挖掘出來。

再將《南明玄功》一震,在洞穴中就地一滾,洞中溼氣盡消除。

“辛苦。”

曹信跟重陽真人正在覆盤剛才的實驗過程,見洞穴挖好,隨手驅走神凋,就與重陽真人進入洞中,將方才慌亂收起的長桌、器材、材料等等再取出來,一一擺好。

見著曹信這一手。

重陽真人笑道:“要是沒你這‘袖裡乾坤’的仙術,還真耽擱不起。”

金銀好說。

但各種材料、各種儀器,可不是那麼容易就重新弄出來的。

萬幸每次爆炸時,有曹信收走。

但是——

“老這樣也不行。”

“這‘雷音烈火法陣’佈置起來也不容易,各部件煉製難度也有,總這麼三五次就作廢,太可惜,也浪費時間。”

重陽真人一邊重新擺放儀器,一邊皺眉思索。

雷音烈火法陣!

這就是曹信解決火焰溫度的土法,是他在第四觀察點——北方高塔煉丹室中學來,運用金銀銅鐵等常見金屬,透過特殊比例混合,構建相應陣法紋路,煉製成相應模組,拼湊一處,內力灌輸,就能大幅度提升與靈活調控火焰溫度。

算是‘五火赤氛陣’的乞丐版。

勝在材料常見。

但法陣粗糙、極不穩定,而且煉製也算不上容易。

曹信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才掌握煉製方法。

然而穩定性方面,實在不堪入目。

不過。

即使如此——

“沒必要在‘雷音烈火法陣’上花費太大精力。”

“等我們將這法陣煉的更精緻的時候,早就製備出‘秘銀’跟‘精金’,那時,‘五火赤氛陣’、‘八卦爐’、‘手爐’,一一都能煉製出來,再用不上‘雷音烈火法陣’。”

曹信搖搖頭。

想要將‘雷音烈火法陣’的工藝、技藝再往上推升,談何容易。

工藝不談。

這是他從新世界偷學得來的,那些人更熟悉,都沒能改進,就更別說他跟重陽真人這兩個假把式。

至於技藝。

這也難。

反正曹信掌握至今,一直沒什麼長進。而且他看新世界那邊,也沒比他高明到哪裡去,顯然這陣法就這樣,沒什麼潛力,不值得浪費時間。

推動‘精金’與‘秘銀’的製備的同時,順便琢磨一下煉製‘雷音烈火法陣’的工藝、技藝這沒問題。

專門抽時間抽精力研究,這就不必。

“那就先湊合用吧。”

重陽真人一陣無奈。

他跟曹信折騰半年,一邊摸索一邊嘗試,進度倒是比曹信一個人琢磨的時候快了些,進步不少。

但仍未成功製備出‘秘銀’。

難免焦心。

“內力推動。”

“三息九轉。”

重陽真人轉頭又聊起技術細節,眉頭緊鎖:“製備秘銀的第十一道工序這裡,應該藏著一處關竅,要麼就是有什麼秘法,不然,要在短短三息之內,將內力九次轉換,推動十八種不同材料不同屬性進行融合,難度太高。”

“不應該這麼高的。”

重陽真人沉浸其中。

他嘴上說著難,這一年來也時常皺眉,但卻有一股迎難而上的勁頭。

原本。

他在萬壽島閉關六年,已經達到極限,不進反退。

心生絕望。

暮氣滋生。

但現在,鑽研‘神機百鍊’雖說仍是艱辛,可一個個技術難點,至少讓他能看到進步、進展。

光明就在前方。

只要攻克一關又一關,早晚能得見光明。

這卻又要比看不見前路的武道要好得多。

……

日常覆盤之後。

重陽真人從思索中抽離,抬頭看向曹信:“你們準備什麼時候走?”

“就這兩天。”

“三息九轉不容易,我現在連三轉都夠嗆,留在這裡也幫不上什麼忙。”

製備‘秘銀’第十一道工序的這一要點,若是真的有秘法,曹信還得在新世界仔細觀察。

他每天最多觀察一個多小時。

能不能看到秘法。

看到後又能不能學過來。

這都兩說。

得看運氣。

若是那邊不行,這邊就要繼續鑽研,蠻力推進。

但是,以他跟重陽真人的現在的進度——

一個三息三轉。

一個三息五轉。

想要突破這一技術難點,少說還得三五年功夫。

沒必要在這裡耗下去。

“行。”

“有三凋傳訊,交流也方便。”

重陽真人早知道這對新婚夫婦在萬壽島上待不久,只是在頭疼:“你不在,老道往後煉製‘秘銀’再爆炸,可就慘了。”

再有。

曹信‘以老帶新’,讓阿俠膝下三子——‘少林’、‘武當’、‘崑崙’交替往來中土與萬壽島,作為他跟重陽真人交流的橋樑。

但它們不比自家老子,速度、耐力,都差的遠。

一來一回。

至少半年。

三小輪飛,算上休整,倒是能做到三個月通一次信。

可這延遲也不小。

總之。

曹信一走,麻煩不少。

但重陽真人並未挽留,也沒提出要一起回去,就近研究這些話。

人老成精。

懂得都懂。

他只盼著曹信回到中土,不要不務正業。

畢竟。

曹信確實年輕。

但他卻已年邁。

“老道時日無多。”

“煩請小友多多上心。”

重陽真人衝曹信拱手作揖。

“一定!”

曹信點頭。

第二日。

就攜百無聊賴的衛菲菲,迴轉中土。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本凡夫

三言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