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鈴聲響起。

曾晴開車的同時,瞥了一眼手機的來電顯示,注視著前方路況,對沈瑜說到:“是欒總來的電話,估計要找你.”

沈瑜想也不想的說:“就說我還有事兒,準備回濱海了。

鑑定費就算了,就當是給你幫忙了.”

曾晴讓車輛減速,準備停車。

“就算你不想再摻和這事兒,我覺得還是禮貌的回應比較好。

多個朋友多條路,更何況還是欒總這樣的人.”

她看準路邊的停車位,將車停下,然後拿起手機,卻沒有急著接聽,而是對沈瑜說道:“即便你不想找他幫忙,也不必拒絕的這麼明顯.”

沈瑜想了想,覺得曾晴說得對,自己剛才也是因為一腳踩了爛泥,有點兒生氣,才急著離開。

此時冷靜下來,才發覺這麼做有點不夠冷靜。

即使真的有事兒,也該從容面對。

想到這裡,他點了點頭。

曾晴立刻按下了接聽鍵。

“欒總,我送沈瑜回去休息了。

哦,他在這兒呢……哦,好的,沒問題,一定轉達。

放心吧,有我呢……”她放下手機,對沈瑜說:“欒總想約你吃飯,會把今天去的幾個朋友叫齊了,一起聚一聚.”

她看著沈瑜,說道:“一定要去,畢竟還要照顧老高的面子.”

沈瑜點頭,然後說道:“但願這件事沒有什麼麻煩。

我現在都不清楚,對方設的這麼一大的局,究竟有多少人參與進去了?想想,有點恐怖.”

曾晴笑著說:“這個局如果不被人揭破,或許還能唬人,但是已經被人說破,這幫人估計就會做鳥獸散,畢竟,欒總和老高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所以你不用擔心。

你準備去哪兒?”

沈瑜說:“忙了大半天,準備回去休息一下.”

“我送你回去.”

曾晴再次啟動車輛。

沈瑜靠在座位上,眯著眼睛沒再繼續說話,彷彿真的有些累,其實,是在聽著遊戲的提示音。

自從離開美術館之後,他就不斷的聽到了任務提示的聲音。

“玩家辨別一幅仿造傅抱石的作品……”“玩家辨別一幅仿造……”“玩家辨別……”“……”剛開始時聽到提示音,沈瑜還有些驚喜,但是,隨著提示音連續出現,彷彿是在複製貼上一樣,喜悅就變成了驚喜。

他默默估算,大約聽到了幾十次聲提示,任務的提示才告一段落。

自己只是揭開這批繪畫的一個蓋子,為什麼會收到這麼多的提示?此時冷靜下來,才慢慢想明白。

儘管自己只是當眾說出了一個問題,但這次的展覽中的作品全部都是假畫,隨著一個破綻出現,潛在買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雖然他們各有作用,但是事情的起因是沈瑜說出破綻,因此遊戲認定,沈瑜的行為,相當於鑑定了幾十張作品。

所以,不斷的給出提示。

遊戲頁面上的資訊太多,沈瑜在車上不好亂動,只能等有空閒時候,再慢慢檢視。

不過,他的心情轉好,聽到這麼多的提示音,這一次的獎勵,一定是少不了。

曾晴看到沈瑜重新睜開眼睛,原本的陰鬱神色似乎已經消散,不由得驚訝,年輕人調整情緒的能力這麼快嗎?換成是自己經歷這麼多事兒,又得罪了人,未必能迅速的調整好心態。

她有心引著沈瑜多說話,便問道:小沈現在沒外人,也不用擔心說出去的話會得罪人。

能不能對我說說,你除了發現仿品的尺寸問題,有沒有發現別的問題?”

沈瑜看了她一眼:“”怎麼,想學書畫鑑定?”

曾晴說:“這可是一門好本領,我當然想學.”

沈瑜說:“你可以向徐老師求教,另外,要做好打眼的準備,學費準備齊了嗎?曾晴嗔怪道:“別逗了,快說說,你是怎麼發現的?”

沈瑜說:“只要發現仿品上一個最大的問題,其他的就不用看了.”

“除此之外呢?”

沈瑜說:“以傅抱石先生的作品為例。

他用筆用墨風格鮮明,用筆快,下筆力量大,還可以與印章和款識做旁證相比,另外,繪畫用紙對鑑定傅抱石作品的真偽更具意義。

他喜歡用墨多過用色,所以畫面沉穩,但是沉穩中還透出鮮活。

每一張作品,都有他獨特的構思。

可是,你看看今天看到的這些畫,畫面總是重複的堆砌,欠缺了大氣與空靈,整體就是一個悶字,是沉悶的悶。

又因為刻意做舊,畫面顯出很疲的樣子.”

他一口氣說了幾種判斷辦法。

曾晴想了許久,才問道:“你說的用筆用墨、落款印章,我不太懂,但是我瞭解過宣紙。

聽你們議論,傅抱石先生有一段時間生活相對困難,應該用不起好紙吧?”

沈瑜說:“好紙的定義是什麼?自己覺得好用的紙,就是好紙。

另外,他喜歡用南方的皮紙,創作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用的是清朝老紙。

傅抱石先生之所以比較喜歡用墨色反映好且厚實的皮紙,因為較厚實的紙張才能展現他獨特的用筆方式:下筆重,速度快,猛刷猛掃,反覆加工等。

另外,皮紙比較容易揭開,他利用皮紙的這一特性,畫完之後將作品一揭為二,這樣,上面的一層原作便產生了一種明快、水淋的感覺。

據說,有時,他會把第二層也加工成畫。

如果在畫冊上看到兩張結構幾乎一模一樣的傅抱石作品,只是墨色感覺相異,就屬這種情況。

但是,除了這種“揭紙”情況之外,傅抱石先生的畫中造型和筆墨幾乎完全一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山、水、樹、石部分的“克隆”則更不可能.”

他看到曾晴聽的似懂非懂,就說道:“如果你想研究國畫鑑定,就要研究畫家的筆墨。

對於國畫來說,用墨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透過用筆來完成的。

傅抱石先生曾經對人說過—國畫從技法角度來說,實質上就是怎樣用筆用墨的問題。

傅抱石先生將前人的皴法提煉合而為一,獨創了“破筆散鋒抱石皴”,有別於傳統國畫中鋒用筆,用墨濃淡相間,濃時多層積染,淡時感覺似有似無,既有鮮明的對比,又能和諧共融。

雖然現在也有不少人學他、仿他,但要達到他的高度,幾乎不可能。

這也是判斷他的繪畫真偽的一個重要方法.”

兩個人聊著今天鑑定的經驗,時間過得很快。

曾晴把車子停在小區門口,說道:“聽你說了這麼多,越想越覺得難,還是算了吧。

以後有遇到書畫鑑定,還是—”沈瑜立刻拒絕:“算了,我可不敢再碰這種事兒.”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淘金,淘金懂嗎!你用車拉?

肆意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