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初選現場熙熙攘攘,熱鬧無比。

沈瑜按照虛擬地圖的指示,找到了幾個聚在一起的藏家。

這幾位來送藏品的人,年紀都不小了。

讓沈瑜注意的人有三個。

年紀最大的一個老人,頭髮花白,穿著深藍色的襯衣。

另有一個白淨的中年人,帶著金絲眼鏡,鏡片的厚度猶如酒瓶底。

還有一個人長得極為特殊,顴骨突出,額頭和下巴狹窄,臉型像是一個申字。

這幾個藏家其貌不揚,帶來的藏品卻格外有特色,也最受周圍藏家的注意。

花白頭髮的老人帶來的是一個孔雀石的擺件,碧綠可愛。

戴眼鏡的中年人拿來的是一對白玉擺件。

申字臉的人帶來一隻料器水丞。

這幾個藏家正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評論那件六方水丞。

沈瑜一時也不知從哪兒入手,總不能自報家門,您好,我是來鑑定藏品的……太尷尬了。

不過,自己不會,幸好有人擅長。

他回頭看了一眼曾晴,對她說道:“曾姐,您過去給鑑定鑑定?”

曾倩敏銳的發覺了沈瑜態度的微妙變化,笑著問道:“你覺得哪一件好.”

沈瑜說:“孔雀石和白玉的擺件都不錯,至於那件料器,我不太懂.”

明白了。

曾情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落落大方的來做幾個送藏品的人身邊,對帶眼鏡的中年人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先生您好!我姓曾,是濱海收藏協會的會員,也是活動的初選鑑定師之一。

美麗的人到了哪裡都是焦點。

中年人早就注意到曾晴,沒想到她居然主動打招呼,這真是意外之喜。

他急忙抱著東西站起來。

“儂好,儂好,您這是鑑定專家?這麼漂亮,哦,我沒想到這麼快就輪到我們了.”

沈瑜在旁邊差點笑出來,在心裡暗暗讚歎曾晴手段高明。

曾晴說:“活動鑑定是分批進行,我是專門負責其中一項,因為看的比較快,就走到您這兒了.”

“歡迎歡迎.”

“您請坐!”

幾個收藏者主動挪位置,示意曾晴坐下看東西。

他們對於曾晴的話語中不合理的地方,直接忽略,至於一同前來的沈瑜,更是被無視了。

“曾女士您好,您先看看我這件玉器.”

“曾老師,您看看我這件水丞,是不是雍正時期的?”

曾晴大概看了看幾人的藏品,對申字臉的中年男人說:“我不擅長鑑定料器,只能先看玉器與孔雀石的擺件.”

申字臉也不惱:“沒關係,您隨意看.”

花白頭髮的老人已經將自己的盒子放在旁邊的桌子上,對曾晴說:“曾老師,我的藏品是一件花插,我覺得是清代乾隆時期的,您看對嗎?”

曾晴穩穩的拿起孔雀石花插觀察,同時也示意沈瑜一起看。

沈瑜觀察這件花插的雕刻非常精細,年代也對,但不是自己的目標,可以排除。

另外,那一件料器的水丞,是有問題的東西,也可以排除。

目標範圍大大縮小,只剩下戴眼鏡的中年人拿來的一對白玉擺件。

曾晴放下花插,然後說道:“老先生,您這是孔雀石雕,松鶴延年花插.”

老人點頭:“對對對……”眼睛卻一直看著曾晴補充道:“高8厘米.”

曾晴說道:“孔雀石的使用,自上古青銅器時代便已開始,因其顏色酷似孔雀羽毛上的斑點綠色而得名,石色潤潔瑩亮,屬名貴玉石。

清代宮廷將孔雀石視為雅石,是文房材料中的一種,這件花插以天然孔雀石鏤雕松鶴而成,雕工精湛,渾然天成,寓意長壽安康,是典型乾隆時期造辦處工藝風格.”

沈瑜暗暗稱讚。

曾晴型看起來是一位時尚都市麗人,但是對於鑑定還是有一套的,說的要點全對。

這是真本領,不像自己,依靠遊戲快速升級。

那位老人聽到曾晴話裡的意思,也是喜不自勝。

“您給估估價.”

曾晴沒說價格,告訴老人排隊登記去做細緻鑑定。

老人卻說:“我看您的鑑定水平高,您可以大概估一下,我也做到心裡有底.”

曾晴做出為難的樣子:“我大概一說,不一定準,這件花插如果放到拍賣會上,大概估價是15000元左右.”

老人臉上的喜色一窒。

“這,價格有點兒低,宮廷造辦處的手藝,只值15000元?”

曾晴說道:“東西是真的,但對它的估價,要隨著市場變化進行。

也許高,也許低,這都是很難界定的事兒。

畢竟,古玩要碰到懂行的人、喜歡的人才能賣上高價。

你可以去進行細緻鑑定.”

她請一位工作人員給老人做了登記,帶他去排隊,做細緻鑑定。

老人謝過了曾晴,拿著東西,跟著工作人員去做鑑定。

拿著白玉擺件的中年人,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曾晴笑著對他說:“你彆著急,玉器鑑定不是我最擅長的.”

她用手向沈瑜一引,“這位先生比較擅長鑑定玉器.”

她有外貌加成,讓幾個人願意親近,可是,收藏者們看向沈瑜的時候,年齡就成了一個不可避迴避的問題。

沈瑜能看出對方的懷疑,不過,為了目標,忍忍吧。

他先對那位拿著水丞的人說:“您這件料器水丞,我看不懂。

等擅長瓷器鑑定的老師來了,您可以讓他們鑑定.”

然後,轉頭看向拿著一對白玉擺件的中年人。

中年人見沈瑜看著自己的藏品不說話,就把玉器從盒子裡拿出來,放到桌子上,示意沈瑜和曾晴一起看。

沈瑜說:“您這一對白玉,呃,不對,我說錯了,您這兩件白玉擺件,不是一對.”

中年人透過酒瓶底一樣的眼片,看了看沈瑜,又看了看自己的東西,說道:“這是我父親留下的,是不是一對兒,我也不清楚,但都是清中期的.”

沈瑜說:“您把這兩件分開看.”

他示意中年人把兩件玉器擺開,好然後凝神觀察。

兩件玉器,一件是白玉羅漢,另一件白玉壽星。

他移開目光。

中年收藏者立刻問道:“您看兩件玉器是什麼時候的?”

沈瑜對他說道:“您看,白玉壽星端坐於假山石上,一手持桃枝,美髯飄飄,面目慈祥和藹,以圓雕及高浮雕為主,刀工嫻熟,技法精湛,包漿完好。

但是,它的年代比另一件玉器要稍晚一點,材料也不同。

他又指著玉雕羅漢,說道:“這尊羅漢玉雕略小一點,是用和闐白玉雕成,料子溫潤細膩。

羅漢拄杖而坐,側首凝視,相貌慈祥,面帶笑容,長眉,眼細,雙耳垂肩,身著寬袖僧袍,衣紋飄逸,圓雕技法簡練,線條流暢,屬於清代玉雕的佳作。

這兩件玉器的料子,雕刻技法,年代都有差別.”

“玉雕羅漢更珍貴?”

收藏者想再次確認一下。

沈瑜點頭。

“看起來差不多的東西,差別居然這麼大.”

“和田玉的那件當然更珍貴.”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沈瑜也很高興。

他剛才讓收藏者將兩件玉器分開擺放,已經確認,玉雕羅漢就是自己要找的盆景拼圖之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世紀終焉,重啟人生

酸橙愛吃雞

女神好感返現,成為全球第一神豪

正在構思筆名

四合院:我有一個山河珠

地瓜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