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笑吟吟地開啟了一個錦盒,捧出一尊高約20c老子像,放在桌子上,讓大家欣賞。

眾人紛紛圍攏上去。

沈瑜也跟著過去看。

這尊老子像曾經是他的目標,雖然被陳老師買走了,但他心中還是忍不住好奇。

從人群的縫隙中看過去,見這尊銅像,是老子盤坐於青牛之上的造型。

老子慈眉笑顏,神情怡然,一腿屈膝,一腿盤坐,左手扶牛背,右手持一如意屈肘置於胸前。

身著的錦衣,以錯金裝飾,臥牛肚皮渾圓,貼於地面,回首望向老子,四條腿在身下彎曲,肌肉豐滿,粗壯有力,牛尾貼於一側後腿上,弧度柔和優雅。

沈瑜換了幾個位置仔細觀察老子像的細節。

奈何,些不是自己的東西,沒有辦法探查他它原本的秘密。

遊戲電子音響起:玩家發現老建築的秘密,任務線索之一,老子銅像。

是否延續任務?沈瑜權衡利弊,這個任務完成度已經超過百分之百。

如果再費心思去弄,難免夜長夢多。

文物雖好,也不能自己一個人全佔了,事情不能盡善盡美。

想明白後,當下他點了結束任務。

電子音提示:任務結束,請玩家自行檢視任務獎勵。

沈瑜安慰自己,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也不用費心思把銅像弄到手。

眾人圍繞著銅像觀賞一陣之後。

楊老說道:“陳老師,你給大夥兒說說,這尊在老子像,究竟好在哪裡?你是怎麼判斷的?”

陳老師有了收穫,忍不住想賣弄一二,“這尊銅像應該叫做----銅錯金老子像,我個人判斷,這應該是清朝的作品。

另外,尊銅像上有款識.”

他用手指出落款的位置,大夥兒定睛觀瞧,果然有一個“石叟”款。

離得近的幾個人看的嘖嘖稱奇。

董明董老闆甚至拿出了放大鏡,湊近了仔細看。

幾位鑑定師聽到陳老師解釋銅像款識,先後面露猶豫神色。

最終,於老師先問了出來:“陳老師。

這石叟的款識,我記得應該是明朝的一位工藝大師。

你怎麼看是清朝的呢?”

陳老師說道:“幾位老哥博聞強記。

石叟是明晚期最為著名的冶煉專家和藝術雕塑大師。

他繼承了傳統的鑄銅工藝,熟練掌握銅嵌銀絲工藝,善制嵌銀銅器,使銅器製作藝術煥發光彩。

不過,石叟的技藝沒有人傳承,故其作品珍貴稀少。

因為有人喜歡他的作品,所以,清代有人仿造其作品,也用“石叟”款識。

清早期“石叟”銅器做工規整,精緻典雅。

此件老子整器光澤內斂而不失華麗,線條勾勒自然流暢,造型端莊亦頗具趣味,符合那個時期的工藝特點.”

一番話,說的眾人頻頻點頭。

陳上尚讚歎:“佩服!我陪著幾位老師在公園看東西。

就那麼一會兒的時間,陳老師就看出了這麼多。

我們幾個在濱海待了這麼久,會前山公園也去過,就是沒發現這寶貝.”

這時,王問說道:“這也許就是燈下黑,我們住在濱海,也沒發現這些東西.”

陳老師擺了擺手,“大夥兒謬讚讚了。

這東西,還真不是大家疏忽。

我買了之後,向攤主問過東西的來歷。

攤主收來銅像的時間也不長,是從一家老宅子裡買來的。

不過,本地的老宅子多是老洋房或者老別墅。

聽攤主說,有個房主要賣房,他就去收舊貨,收來的這尊銅像。

所以,我才說這東西可能剛剛出現沒多久。

如果銅像在攤子上多放兩天,估計濱海本地的收藏家也會發現.”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唐老突然說到:“聽陳老師這麼說,我覺得這東西像是個有故事的。

我以前曾經聽說,前清滅亡之後,濱海的聚集了很多遺老,當中有不少人與二代恭親王一起圖謀復辟的。

他們為了籌集錢款,賣地賣古玩,當時有很多好東西,就這麼流傳到民間或者國外。

這銅像,有可能是當時的古玩中人留在手裡的.”

常湧的兒媳婦忽然問道:“唐老師,您剛才說古玩中人,是過去中介的意思吧?”

唐老師點了點頭:“過去,很多搞收藏的人,主要是從中人那裡打聽訊息。

中間商負責給賣家和買家牽頭,他們的訊息也是最靈通。

這件藏品有可能,是中間商這裡流傳出來的。

至於說他原本的主人,不知道是哪位遺老。

可惜,無法查詢了.”

幾位老師紛紛感嘆。

楊老說道:“每一個古董後面,都有些故事.”

常湧的兒媳問道:“陳老師,能不能問一問,您收這東西花了多少錢?”

陳老師笑著道:“他們幾位可都看見了,一千元錢.”

常勇的兒媳婦繼續問道:“陳老師。

您估計這尊銅像,在市場上的價值大概是多少?”

陳老師想了想,說道:“石叟款的清朝銅像,曾經在拍賣會上出現過。

我個人估計大概3萬~5萬甚至到8萬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銅像我挺喜歡。

不怕你們笑話,我雖然在博物館供職,但是個人收入沒那麼多,那些天價的藏品,我可收藏不起。

這銅像,在我的藏品裡面,算是貴的,我還是打算自己收藏.”

於老師笑著說:“這也是收藏者的毛病。

碰見好東西,老想留在自己手裡.”

這時,何年說道:“我們只能量力而行,像幾位老闆這樣,生意成功之後,把收藏作為一個雅興,是非常合適的。

不會有那種窮文人搞收藏的尷尬,也保護了一些文物.”

常湧急忙說:“談不上保護,我們這也是想多一點兒愛好,不想被人罵作暴發戶而已。

不過,收幾位老師影響,喜歡收藏之後,越玩越覺得這裡面學問越多。

我總是感慨自己年齡大,怎麼也學不明白。

所以,在教兒孫的時候,也會教他們一些收藏的的知識,希望他們能感興趣,能把我們的愛好也繼承下去,將來能彌補我們學識不足的一些遺憾。

這不---”他用手一直常貝:“我這孫子就一直跟著我學。

受我的影響,他也喜歡收藏,不過,我可有自知之明。

我自己沒多少知識,不想把孩子教成棒槌,所以,我就請他拜了何年老師為師,好好學收藏.”

隨著常湧的介紹,常貝站了起來,一幅虛心受教的樣子。

沈瑜心裡一陣冷笑,常貝的演技不錯,這會兒倒是擺出一副好學生的樣子,大概忘了在鑑定現場炫耀的自己的模樣。

何年像捧哏一樣接話:“說來慚愧,我也只是勉強在文物商店供職,盡力不給國家造成損失,要說我有多少本領,我可不敢當。

因為學識有限,真是沒多少東西教這孩子。

有時候我就想啊,自己是不是耽誤這孩子。

今天來的幾位老師,都是在首都、魔都、建業這些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供職的專家。

您們才是行家裡手。

看到幾位,我就突然有了個想法。

常貝這孩子挺好學。

不知道,你們幾位老師願意收個弟子呢?我想當個引薦人,讓他拜個好老師,讓他好好學學,您幾位看怎麼樣啊?”

他嘴上說是幾位老師,眼睛看向的卻是楊老。

何年與常湧的話題轉的快,但是又很自然。

頓時,讓幾位外地來的鑑定師有些不好接話了。

沈瑜在心中笑了起來。

常湧大概不知道他孫子在鑑定現場的表現。

這幾個老師中,有人看到了。

即使沒看到的人,聽到旁人轉述,會喜歡這樣的弟子?事實證明,這幾位鑑定師雖然都在文化單位供職,但也都是久歷江湖。

他們立刻反應過來,常湧與何年應該是早就商量好了。

絕不是臨時起意。

幾個老江湖不動聲色的用眼神交換意見。

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冒然答應這類請求,會不會沾上麻煩?這幾位老江湖都想到了。

不過,若是在別人的地方掃了人家的面子,這似乎也不是多高明的做法。

就在幾人都猶豫的時候,還是楊老先開口。

“常貝同學,你先坐,不用這麼站著,太拘束。

咱們今天就是朋友之間相互交流,用不著那麼恭恭敬敬。

剛才,我聽何年老師這麼一說,覺得常老闆常老先生還真是家學淵源,讓人佩服。

這最讓人佩服的是,常老先生不光生意做的好,對晚輩的培養更優秀。

說來慚愧呀,我自己家的孩子,居然不喜歡收藏.”

他說起自己家的事情,其他幾個鑑定師都有些笑了起來。

楊老說:“你們看,幾個老朋友都知道我的情況.”

他說的一番話,似乎和剛才的話題沾邊,但又十分模糊。

何年等人倒也沒有著急。

楊老繼續說道:“何師傅說自己教不了這孩子。

以我看來,實在是太過謙虛了。

何老師供職的是文化商店,和我們這博物館、文化館,不太一樣。

我們只是負責保護修復,要說鑑定真假,還要說是人家何老師厲害。

他們每天面對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東西。

沒有過硬的本領,怎麼能做的好,所以,何老師過謙了.”

他對常貝說道:“常貝同學,你要知道,何老師在文物商店幹了二十幾年,他的本領,足夠你學很長時間了。

你如果能把何老師的本事學會了,收藏對你來說,就不是難事。

當然,你們家的情況比和普通家庭不一樣,你不需要用鑑定養家餬口,就像常先生說的,有些東西總是需要優秀的後人去傳承,你也可以做一個優秀的收藏家.”

這一番稱讚的話說下來,聽著周圍的人頻頻點頭。

沈瑜一開始不明白什麼意思,等聽到後來,漸漸品出味道。

他心想,看樣子,楊老不願意收徒。

不由得暗自佩服,楊老真是老江湖,把常家祖孫,還有何老師每人捧了一遍,到最後,實際上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答應。

可是,很快他就高興不起來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海神三叉戟,獵殺兇獸成神

嚮往的天空

絕世戰神

紫氣東來

我給古代名人送外賣[直播經營 美食]

蘭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