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傑的收藏室內,沈瑜正在觀賞一件木雕觀音像。

馬克、克里斯蒂娜坐在靠近門口的椅子上,安靜的等待。

雖然大家都沒有明說,但在場的人都明白,沈瑜就是在挑選用來交換的物品。

從剛才的談話中,阿爾傑和沈瑜已經預設,白瓷象形燭臺和青瓷獅子坐像兩件古玩在交換之列,所以,剩下的機會並不多。

阿爾傑彷彿毫不在意。

因為年齡大了,所以,他悠閒的坐在椅子上,讓管家拿出一兩件古玩欣賞,有時還會和馬克聊上幾句,偶爾會看向沈瑜。

沈瑜正在看的雕像是明代早期的彩色木雕觀音像。

這個站立的觀音像穿著長袍,戴著精緻的頭飾和珠寶,還有一些藍色、紅色、綠色和白色顏料殘留的痕跡。

高厘米,有木底座。

他估算價值大概在8萬美刀左右。

在這個木雕旁邊,還有一個更大的觀音木雕,是15世紀的明代觀音的大型彩繪木雕像。

觀音像坐在蓮花座上,戴著寶石項鍊和精緻的頭飾。

面容慈祥,眼睛低垂。

高厘米。

沈瑜判斷這件木雕價值在10萬美刀左右。

他看完兩件木雕,很快決定放棄。

博物館中已經有了類似收藏。

緊接著,他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的銀鎏金蓋盒。

外形被設計成包袱的形象,造型精緻,就像一個盒子包裹在金銀鑲嵌的包袱裡,蓋子頂部打了一個蝴蝶結。

包袱褶皺上逼真地呈現出花卉、壽字和萬字圖案。

未包裹的盒子角,有石榴、桃子和佛手的紋飾,形成三多紋。

他開啟盒子觀察,內部無紋飾,底部有雍正年制的款識。

透過詢問阿爾傑,得知盒子長厘米,寬6厘米,高5厘米。

重克。

沈瑜能確認這應該就是清代雍正時期的蓋盒,價值約40萬~50萬美刀。

他把這個盒子列為備選的目標之一,緊接著又看了一對漢代青銅方壺。

方壺青銅禮器,造型大方,兩側有獸獸活環,高:39厘米。

價值大約10萬~15萬美刀。

沈瑜權衡利弊,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對青銅方壺。

阿爾傑的收藏,大部分都是精品,極少有那種劣質普通的古玩。

因為古玩數量比較多,沈瑜只能不斷用遊戲地圖進行驗證,以加快挑選速度。

他很快又看到一件明代青釉劃花牡丹紋蓋盒。

蓋盒直徑。

蓋盒呈扁圓形,子母口,直沿,矮圈足滿釉,足底內見泥條墊燒痕跡,胎色淺灰,通體施青釉,釉層瑩潤,積釉處呈湖綠色。

粉盒蓋面一圈弦紋內以剔刻之法裝飾雙牡丹題材,周身枝葉纏繞,畫面豐富,佈局張弛有度。

葉脈之上輔以陰線刻劃,運刀嫻熟幹練,令物象更加生動立體淺腹臥足。

此盒端莊周正,造型類似五代晚期越窯風格的青釉劃花牡丹紋蓋盒,甚至有些接近秘色瓷,所以沈瑜看的格外仔細。

秘色瓷是越窯青瓷器的精品,它是越窯自東漢創燒以後,在長達一千餘年連續不斷的發展歷程中達到的最高成就。

越窯秘色瓷備受統治者的青睞,成為皇室的貢御之物。

當時的文人墨客亦廣為傳頌。

沈瑜參考自己知道的幾個類似瓷器拍賣價格,給蓋盒估價是20萬~25萬美刀。

他把蓋盒列為備選,繼續挑選。

接著,他又找到了一件十稜葵瓣洗。

這時,阿爾傑抬起頭,看向沈瑜,觀察他的舉動。

沈瑜沒有在意,或者說顧不得考慮其他因素。

洗呈十瓣葵口形,侈口,淺壁,底略凹,有支釘痕跡六個。

通體滿施青釉,釉色勻潤,釉表開細密紋片,口緣釉薄處呈褐色。

直徑:厘米。

他判斷,這是南宋官窯葵瓣洗。

官窯洗精美絕倫,充份體現了南宋御瓷的輝煌成就。

沈瑜正要給葵花喜估價,就聽阿爾傑問道:“沈先生,您喜歡這件瓷器嗎?”

沈瑜穩穩的的放下瓷器,然後,轉頭看去。

阿爾傑已經站起來,緩步走到陳列櫃近前,“您判斷這件瓷器是什麼時候製造的?”

沈瑜沉吟片刻,終究選擇實話實說:“這件瓷器為南宋宮廷燒造的官窯瓷器,承襲了北宋宮廷的審美趣味。

它們深受歷代藏家推崇,對後世的御瓷燒造影響深遠,時至清代仍方興未艾.”

阿爾傑說:“我一直搞不清楚。

前後兩個時期的官窯之間的關係。

你能幫我解惑嗎?”

沈瑜知道他問的是什麼,總覺得這人是在明知故問。

他理清思路,說道:“論及北宋美學,影響力之大首推宋徽宗。

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收藏、藝術和美學造詣。

他曾命人為其古董珍藏刊印圖錄,更諭令製成各式宮室廟宇用器,堪稱華國藝術史上的豐功偉績。

要探討官窯瓷器,徽宗與南宋宮廷藝術之間的淵源亦不容勿視,因為徽宗朝中用器的典雅風格,正是南宋官窯御瓷的主要參照物件。

宋室南渡之後偏安杭州,此時北方窯口的製品不可得,而他們南下時亦無法攜帶太多器物。

此外,金軍1127年北歸途中,亦掠走了不計其數的宮廷奇珍。

早年為宋徽宗燒造的汝窯名瓷雖馳名海內,但在南宋宮廷定然供不應求。

更重要的是,陶瓷器物雖然不是北宋宮廷禮器的主流,但由於青銅器不敷應用,這意味著南宋朝廷可能要用陶瓷禮器取而代之。

為此,亟待物色新的窯口,燒造宮中祭祀和常用精瓷。

現在可以看到,官窯遺址的出土文物中也有陶瓷禮器。

這可以歸功於徽宗好古博雅的遺風,以及他為青銅文物珍藏所出版的圖譜。

部份精製瓷觚、瓷罍及瓷簋,很可能是南宋宮室為替代青銅祭器而燒造的代用品。

起初,南宋朝廷應屬意越窯燒製官瓷,這是因為南方越窯歷史悠久,北宋初年其製成品在宮中風行一時。

奈何最後的成果不理想,故南宋官窯在1144年正式成立.”

阿爾傑聽了沈瑜的論述,說道:“謝謝沈先生的講解,您認為這件瓷器的價值是多少?”

沈瑜沒有說話,看著這件筆洗,猶豫起來。

阿爾傑的問題不好回答。

因為南宋官窯的價格相差很大,如果要給這件筆洗估價,就要考慮瓷器燒造的窯口、質量以及儲存情況。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青石巷的野花田

遇茫子

壞了,前女友們跟著我重生了

鍾看不鍾用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