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看完了第一則提示,注意到後面還有第二則提示。

玩家購買《皇清經解》清道光九年刻本;《皇清清解續編》清光緒十四年刻本。

獎勵:古籍鑑定技能提升。

獎勵:同類古玩線索抽獎機會一次。

他領取獎勵之後,先點選線索抽獎。

隨著抽獎轉盤的轉動,一個線索游標出現並落入遊戲地圖。

他點開地圖檢視,發現線索游標出現在了巴厘區域中。

沈瑜記住這個位置,又拿來地圖進行驗證,但沒有在地圖上發現游標這附近有舊貨市場,猜測線索或許是在古玩店鋪裡?他看了看時間,現在外出已經來不及,只能等明天再去找。

至於剩下的一個隨機抽獎機會,自己目前手裡還有二百多萬毆元,也能應對一段兒時間,這個機會就暫時保留。

第二天,他先去了畫展巡視一圈兒之後,和克里斯蒂娜打了一聲招呼,乘坐計程車,來到線索游標所在的區域。

這裡的街區,保留了不同風格的建築。

沈瑜像一個普通遊客在街道上漫步,偶爾停下來看看附近的景色。

由於不熟悉環境,他在這裡繞了一圈,才逐漸靠近線索游標所標示的位置。

因為這個線索是同類古玩線索,他特別注意可能有書籍的地方。

走過了數家古玩店和商店之後,都沒有發現。

直到他在一家書店門前的停步,地圖上的圖示開始閃爍。

明白自己找對地方了,他抬頭看到這家店鋪的名字——呂西安書店。

拱形的店鋪大門,旁邊有櫥窗。

店鋪分三層,從外部向內看去,裡面有大量的書架和書籍。

沈瑜推開門,走進店鋪。

店鋪內部的空間很大。

兩排長長的書架,從地面一直通到天花板,書架旁邊有休息椅子以及移動的梯子,估計是為了方便取書用的,此時,有幾個顧客正在看書。

靠近門口的位置,有一個櫃檯,從櫃檯後面站起來一個年輕的男子,笑著對沈瑜說道,“您好!需要什麼幫助嗎?”

沈瑜說:“您好,我第一次來,不知道如何在貴店買書?”

年輕男子聽說沈瑜第一次來,自稱是這家書店的員工,然後向沈瑜介紹這家書店的售賣辦法。

書店裡的書,有新有舊。

大部分來這裡的顧客,通常是會買喜歡的書回去看,等看完之後,會把買來的書送到書店賣掉,再買其他想讀的書。

據這位工作人員說,這樣的讀書辦法,只要能儲存好書籍,其實比買書或租書還便宜。

很多想讀書的人就用這個辦法。

他們說話的時候,店鋪大門被推開。

一個棕色頭髮的女子,揹著一個大旅行包走了進來。

她對工作人員說:“你好,上次在這裡買的舊書,我想把它賣掉,再換一些別的書.”

“好的,我們需要清點檢查.”

工作人員答應一聲,然後對沈瑜說道:“您可以先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書,一樓和二樓都是可以售賣的當代的書,三樓還有一些比較珍貴的書,但是價錢很貴。

如果您還有不明白的,二樓,三樓都有工作人員.”

說罷,去幫那位女生從旅行包裡取出了一摞書。

沈瑜沒有急著走開,饒有興致的看著兩個人的清點書籍的數量,檢查儲存情況,然後計算價格。

計算完畢,女子徑直去挑選要買的書。

沈瑜看明白之後,裝作瀏覽書籍在一樓走了一圈,發現沒有自己想要的。

又去二樓走了一圈,依舊沒有發現。

他順著樓梯走到三樓。

三樓的空間被三個小書桌,分成了幾個部分。

一樓二樓那種開放式的書架,在這裡換成了帶有玻璃的展示櫃。

這裡的顧客比樓下少了很多。

房間的盡頭是兩扇拱形的窗戶。

窗下有一個老人正在伏案閱讀,旁邊擺放著茶几和休息座椅。

沈瑜多看了一眼,老人用的書桌是一張路易十六風格的鑲皮面書桌。

他等了一會兒,看到沒人招呼自己,就開啟遊戲地圖,很快找到在一個展示櫃,並看到了線索游標指向的物品。

這個目標其實非常顯眼。

因為這是一套這是一套資治通鑑,沒有書函,冊數極多。

沈瑜數了數,大概是80冊左右。

從紙張和書的封面來看,像是清代的刻本。

他沒有急著詢問,因為在地圖顯示這家店裡還有一個藍點。

他繼續向前走,走到接近藍點的位置,看向距離最近的展示櫃。

因為展示櫃裡的書籍不多,他很快便注意到了一本已經破爛不堪的書籍。

至於猜測是否準確,等一會兒再來驗證。

沈瑜走到那位老人身邊,禮貌的問道:“您好,請問您是這裡的老闆嗎?”

老人聽到聲音,抬起頭摘下眼鏡看向沈瑜。

“是的,我是這裡的老闆,請問有什麼事情嗎?”

沈瑜說道:“我看到您這裡有一套華國的資治通鑑。

我想看一書籍的儲存情況,如果合適的話,我想把它買下來.”

老人笑著對沈瑜說:“那是一套19世紀的書。

價格是兩萬毆元。

你能夠接受嗎?”

沈瑜說道:“如果這本書裡面沒有太大的問題,我能接受這個價格.”

老人站起來:“請跟我來.”

他輕輕推動一張帶有滑輪的小書桌,來到展示櫃旁邊,緩緩的開啟玻璃門,又給沈瑜找來手套,讓一位工作人員幫助沈瑜檢視書籍。

沈瑜說了一聲謝謝,開始檢查書籍外觀和裝訂。

書的尺寸是厘米,字型秀雅,墨色明麗。

他按照順序,開始檢查這部書。

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元前403),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

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三百二十二種。

全書貫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有《考異》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錄》以備查閱之用,是古代編年類史書鉅著。

沈瑜放下第八十冊,對這套書已經有了判斷。

昨天,古籍鑑定技能提升,今天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部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附釋文辨誤十二卷。

宋司馬光編集、元胡三省注,清嘉慶年胡克家刊本,分八十厚冊裝幀,儲存基本完整。

元初,寧海人胡三省為資治通鑑做注,對《通鑑》記載的有關典章制度、音韻訓詁都有詳細註釋,特別是對音訓、地理諸項,考證尤為精詳,訂謬殊多。

古代對於《通鑑》的註釋,卷帙浩繁,歷來以胡注的聲聲譽很高。

元大德間文署刊刻了胡注通鑑。

清嘉慶二十一年鄱陽胡克家據以翻雕,摹勒特精。

同治年間,因為戰亂,書板部分被毀。

當時,獨山莫友芝任職江蘇書局,決定籌款補刻。

補刻本被稱為江蘇書局本。

自己眼前的這部資治通鑑,應該是清嘉慶年原刻本,而且是初印。

兩萬歐元,不貴。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用我身體惹桃花的男人

秫秫

對話古今被直播,華夏沸騰了

沉默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