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年,五朝十國時間,十一月份,雪月下旬。

第八年,九星辰的時間,子月之際,大雪、冬至兩個節氣。

神州大地,月牙島的中都山脈,分兩側,一側是上都城,與海州城隔著百里海峽相遙望。

神州大地,中都山脈的另一側是珊瑚海岸。

在未來之時,會有一條跨越百里海峽的天塹橋樑修通。

從海州城開始,連線月牙島,直達上都城。

在距離珊瑚海岸的不遠處,有一珊瑚礁,其內有七星巖的仙人井蜃樓。

南宮玄武的父親,曾經月牙島的少城主,現任荊楚國的國主——南宮宸宇。

他曾經跟南宮玄武講起,這個南海之上的仙人井蜃樓。

聽聞,父親說起過,在仙人井之內,可以看到一處南海之上的蜃樓。

在那井口之內,看向,數千米之外的南海之上。

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託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

整個礁石像一艘大船,兩塊巨石像兩面鼓起的雙帆。

似乎,如同“雙帆石”正在乘風破浪的前進著,這便是,仙人井蜃樓的樣子。

並且,可以看到,雙帆石的石碑上,浮現著七個大字,‘仙人井和平之願’。

這是,父親——南宮宸宇和母親——越兒,一同訂下終身的地方。

在珊瑚礁的山洞裡頭,便是,春秋時期,大秦帝國一統神州大地,干將莫邪所創——越絕門的鑄劍之地,如今已經荒廢了。

後來,越兒便是因為發現了這個山洞的奧秘,被選為越絕門的掌門人。

越兒用生命在海州城取出蒼生劍,從此越絕門便不再。

從此,月牙島的山洞裡頭,便不再鑄劍。

………………………………………

這天,在珊瑚海岸上。

南宮玄武、金禪、雲星辰、江心月,九星門四位少年人。

南宮玄武提出想到珊瑚礁去看一看。

金禪提出想到想到佛光寺去祭拜一下星雲大師。

於是乎,只有雲星辰、江心月登臨中都山脈。

四位少年人相約,結束行程後,在月牙島的上都城會面。

………………………………………

南宮玄武率先告別了所有人,在夕陽照射下,獨自漫步於珊瑚海的西岸沙灘上。

金禪、雲星辰、江心月則同行去往上都城的方向。

到達上都城後,便分成兩路。

金禪入上都城的佛光寺,獨自去祭拜星雲大師。

雲星辰、江心月登臨中都山脈,體會一下未來的故人,月牙島科技博士——宋精國,在未來登臨中都山脈的心境。

………………………………………

此時此刻,立在珊瑚礁的仙人井之內,南宮玄武看到父親告訴他的海上蜃樓景象,雙帆石的石碑上,浮現著七個大字,‘仙人井和平之願’。

只是,那‘仙人井和平之願’的七個大字,可以隱約間看到,卻觸控不到。

一旦離開仙人井,南海之上,再也找不到這七個字,就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只是,不知道為何,南宮玄武立於珊瑚礁的仙人井之內。

雖然,只是剎那間,但是,恍惚間如同穿越了數千年。

從最早的伴隨著南海神龍龍魂,和南海神龍的兩個外甥,九九、歸一兩神龍,一同穿越至春秋時代。

那時,礁石嶙峋的海岸線上,滿眼的荒蕪。

直到,如今稍顯富饒的樣子。

再到,親眼看著,如今執掌月牙島的東方遠道,在月牙島胡作非為的一幕幕。

他孤身一人,感覺內心異常之孤獨。

………………………………………

此時,南宮玄武凝視遠方,南海之上,一眼望去,但見,海天一色,渾然連成一體。

恍恍惚惚之間,在幻境裡,他似乎看到母親——越兒。

在五朝十國即將開啟之前,在中都山脈的日月潭之上,在海棠花盛開的地方,

越兒與少年的他,做著最後的離別……

轉眼之間,便已經過去數千年。

此刻,一陣海風撲面而來,其剛猛雄勁,絲毫不亞於海月樓在冬天時颳起的寒風。

突然之間,南宮玄武感覺到一陣眩暈,身體猛然間劇烈晃動,差一點摔倒!

頓時,南宮玄武下意識的閉緊雙眼!

此時此刻,他只覺得一陣頭昏腦漲。

收斂心神,立穩腳步,趕忙從數千年往事回憶裡頭,回到當下。

片刻之間,似是有什麼東西在他眼前飄落。

南宮玄武不顧陣陣難以忍受的頭昏,強行睜開了雙眼。

在他手中的蒼生劍,居然自動出鞘,從空中滑落,飄浮於他面前。

似乎在述說著母親的往事,為了海州城的和平,而作出的犧牲。

在蒼生劍的背後,是入夜的天空,深色的礁石,寧靜的南海海面。

………………………………………

在深沉的夜幕裡頭,南宮玄武沉思了許久。

直到,子夜時分。

他緩緩的環顧一圈四周,映入南宮玄武眼中的一切景物,似乎都和此前有些不同。

但是,南宮玄武知道世界與以往並無不同,不同的是他自己的內心。

他似乎感覺到,神州大地數千年的巨龍龍魂,正在身上甦醒。

這種,龍魂的甦醒,以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悄悄在他身上發生著。

此時此刻,在他所立足之處,已絕非尋常的珊瑚礁。

而是,喚醒南宮玄武龍魂血脈的珊瑚礁。

在九星門九子當中,南宮玄武、東方玄天屬於隱星,其天性所在的龍魂,需要在月牙島喚醒。

沉思一夜,南宮玄武獨自一個人在海邊吹海風。

直到,天亮破曉,他才獨自離開珊瑚海岸的珊瑚礁。

奔向,與其它三位少年人約定的上都城匯合。

………………………………………

神州大地,月牙島的上都城之內,有一座佛光寺。

昔年昔日,大唐王朝時期,《大唐西遊記》的取經之人,唐玄奘曾經在此頌揚佛法。

從唐玄奘在此頌揚佛法開始,一脈相承下來,傳到如今,佛光寺由星雲大師擔任主持。

恰好,金禪聽聞,星雲大師圓寂。

於是,金禪與雲星辰、江心月分別之後,便獨自來到佛光寺,祭拜星雲大師。

………………………………………

佛光寺:星雲大師。

1937年12月中旬,扶桑群島在神州大地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其扛了兩個小被單,跟著流亡的人潮逃亡流浪。

其1927年出生,那一年,僅僅十一歲的少年人。

在1949年,這個年輕人,來到月牙島。

三個不同時空的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經的唐玄奘、東渡扶桑的鑑真、以及月牙島的星雲大師。

唐朝鑑真大師,經過多少磨難到達扶桑千島弘法傳播文化,在七十五高齡,自知歸鄉無望。

鑑真寫下遺偈:“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歷史長河是一個巨大的輪迴時空,唐玄奘、鑑真、星雲大師是真實的。

而金禪是故事虛構的。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走到生命的最後,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

人世一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如同四季迴圈。

物質有“成住壞空”的還滅,人生當然有“老病死生”。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他一生,世人皆以為富賈一方,其實其以貧窮為職志。

其童年遭遇神州大地戰火,家貧如洗,卻不感覺貧苦,內心富有。

到了老年,世人誤以為其富有,擁有榮華富貴,但其卻覺然,那是空無一物。

因為,一切榮華富貴,都是十方大眾的,不是我的。

在月牙島上,雖然建設了多少寺院,多少學校等等,卻不願為自己建一房一舍,為自己添一桌一椅,其上無片瓦,下無寸土。

佛教僧伽物品都是十方共有,哪有個人私有?但在其內心,又覺得世界都是與其共生。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其一生,世人都以為其創業艱難,事實上其內心覺得簡易,因為集體創作,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結果自然隨緣。

其一生奉行“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

凡其出家弟子,都應本諸出離心,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生活要求簡樸,不要積聚。

世人誤以為其善於管理,事實上只是懂得“無為而治”。

彼此互助合作,除了戒律、法制之外,沒有權力去管理別人。

佛光弟子的戒律,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

若是,佛光弟子都能這樣做到,佛光山的法脈會更加光耀永遠。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眾生皆得自由,眾生皆得發展,眾生皆有所成。

所謂“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社會,功德歸於信徒”,佛光弟子應該好好奉行。

對於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

總想,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自在,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有的人生。

佛法便是弘揚每個人內心的善,這個是主旋律,脫離這個便是借佛法為惡。

任何人的內心都有善、惡,不是佛法存在於每個人內心,而是人性之內含有佛法。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其一生,講求“給”的哲學,總是給人讚歎、給人滿願。

其立下佛光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因其深知結緣的重要,心裡只想到處結緣、到處散播佛法種子。

其立志興辦各種教育,因其從小我沒有進過正規的學校讀書,所以,才更加明白,教育才能提升自我,改變氣質。

曾發心著書立說,因為從佛法那裡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將內心的泉源用來供應世間。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其一生,以弘揚人間佛教為職志,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苦,要視為激勵、增進的力量。

無常,不是定型的,可以改變未來的一切,促進人生的美好。

空,不是沒有,空是建設有的,要空了才有,一生一無所有,不是真空生妙有嗎?

智就是般若,仁就是慈悲,勇就是菩提,讓戒定慧在內心成長,以踐行道為世間修行。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在“佛光大道”之上,在“九九歸一”征途,彼此有所發揮,彼此不容分散力量,凝聚共識,讓大家有團聚的向心力。

其對兩岸視如一家,其對世界都如兄弟姐妹,希望把美好的因緣留給人間,把佛法的情誼留給信者,把信心的種子留給自己,把無上的榮耀留給佛教大眾。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其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

本人雖未曾相識月牙島的星雲大師,久仰其名,摘得其文,告慰逝者安息。

………………………………………

神州大地的歷史長河,是九位一體,神州少年之性:

在每一個神州少年人的身上,同時具備。

金禪——破軍星,為善之性。

百里扶蘇——武曲星,除惡之性。

雲星辰——紫微星,以天下為己任之擔當。

李太白——文曲星,以文脈補天之意志。

白玉龍——貪狼星,敢於為天地立新的勇氣。

東方玄天——東輔星,一極於九,繼承弘揚文字文脈綿延不斷。

南宮玄武——南弼星,為月牙島的親情血脈,枯等數千年的少年心。

周清洛——西璇星,為神州大地,舍小顧大之成全。

江心月——北衡星,為保九仙山,大義滅親之果決。

人世一生,漫漫長路,九位一體,方顯少年意氣風發。

七言小結:

玄武獨在珊瑚礁,仙人井和平之願,

金禪獨往佛光寺,來祭拜星雲大師。

人生一世兩世界,一為空二為真實,

空的世界並非無,乃宇宙能量疊加。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失憶受辱,我的弟子殺瘋了

無以異也

重生我變成了黑龍之恥

彬彬駕到

傳承之戒

摺紙為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