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年,五朝十國時間,十一月份,雪月下旬。

第八年,九星辰的時間,子月之際,大雪、冬至兩個節氣。

神州大地,月牙島的上都城之內,有一座佛光寺廟。

佛光寺,山前有田野、有池塘,塘間小道青草茵茵。

尤其是在冬季,南方地區的氣候,與北方差別更大。

田野上有樹,海棠樹,上都城幾乎遍地都是海棠樹。

池塘上有許多蓮花,蓮花的葉子,有些是藍色的,有些是綠色的,但是,開出的花卻是白色的。

池塘的水,散發著金色光芒,那些是佛光。

無數金色光芒,瀰漫在池塘上方,佛光明亮,美麗至極。

佛光寺所散發的金色佛光,便是和平與安寧。

上都城之人,皆說,佛光寺靈驗,便是起於這金色佛光。

在池塘、田野的上方,便是銅鐘閣樓,走上九九八十一級石階,就到了佛光寺大殿。

在佛光寺大殿的背後,便是佛光山。

………………………………………

在上都城的城外,金禪和雲星辰、江心月分別之後,便獨自入城,來到佛光寺,祭拜星雲大師。

這天,黃昏之際,晚霞夕陽無限好。

似乎,天邊紅色的雲,都在為星雲大師送行。

金禪緩步走在田野裡頭的海棠樹林,走過池塘小道的青草茵茵。

來到,佛光寺大殿之前。

金禪看著這裡一切如常,彷彿間,星雲大師仍然在。

星雲大師走到生命的最後,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

於是,佛光寺一切如常。

一如,星雲大師從未來過月牙島,又如,星雲大師從未離開過佛光寺。

好似,他不過是在佛光寺的某個禪房裡頭睡著了。

………………………………………

金禪走入大殿,在星雲大師的靈牌前,沉默了許久。

佛光大殿之內,一排排銅燈,點點燈光如豆,在微風裡頭搖曳著。

所有這一切,祥和安寧,如沐春風,禪唱平和,點滴流露於心頭。

“當……當……當……”遠處大銅鐘在敲動。

頓時,悠揚鐘聲,傳遍整個佛光寺。

預示著,夜幕的降臨。

沉默許久的金禪,一下間,思緒被打斷,不禁向那口古銅鐘望去。

只見,遠處有一口碩大的古銅鐘,正“當…當…當…”作響。

敲鐘的僧人,敲了數下古銅鐘之後,便離開了古銅鐘所在的亭閣。

金禪知道,夜色已深,是時候離開了佛寺大殿了。

他和星雲大師的靈牌,作了最後的告別,便走出了佛寺大殿。

金禪緩步走下石階,這裡的石階,就如同洛陽城背後的寒山寺,一樣充滿滄桑。

惟獨不同的是,這裡的石階,看不到一株雜草,也許是這裡香火旺盛,走的人多了,那些雜草便被踩踏乾淨。

寒山寺的石階,不僅滄桑,而且,鮮有人上山,所以石階的石縫處,便長滿雜草。

大唐王朝,詩人云:

月落烏啼霜滿天,月牙未圓淚滿襟。

江楓漁火對愁眠,南海之濱誰人嘆。

蘇杭城外寒山寺,上都城裡佛光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只待統一月圓夜。

………………………………………

此時,金禪走過石階,來到古銅鐘之前。

但見,古銅鐘上,纖塵不染,刻有流雲紋絡,拙樸中帶有禪意,凝有佛韻。

此刻,天際上夜幕深沉,古鐘所在的亭閣,四周空空蕩蕩,不見任何一人。

於是乎,金禪雙膝盤坐於古銅鐘之下,望著,在佛光寺山下的池塘。

此時此刻,夜色深沉,遠處漆黑如墨。

池塘裡的藍色蓮葉、綠色蓮葉、以及白色蓮花,統統看不見。

惟獨可見的,便只有那無數金色光芒的佛光,和平安寧自在。

此時此刻,四下悄然,近處寂靜無聲。

金禪看著山下,看的久了,不知不覺間,便進入夢境。

在夢裡,金禪恍恍惚惚之間,似乎能聽到佛家六字真言響起:“嗡、嘛、呢、叭、咪、吽……”

在夢裡,慈悲、莊嚴、高妙、玄奧的禪音無比浩大,滌盡汙垢,洗盡凡塵。

在夢裡,金禪似乎醒來,似乎看到整上佛光寺都是金光燦燦,隱約間回到自己出生之時。

夢裡的佛音,響徹天宇,似乎,要震動蒼穹,打破天穹的漆黑如墨!迎接黎明曙光!!

………………………………………

在夢境裡,金禪依稀聽見,有人在叫他的本名,常安平。

在夢境裡,金禪依稀看見,父親、母親帶他逃亡的情景。

在夢境裡…常安平…在夢裡…常安平…

昔年昔日,在五朝十國開啟的第一年。

那年寒月,長安城中黃巾軍依舊在吃人,金禪的父親、母親帶著,還是嬰兒的金禪逃離長安。

由於是九星辰轉生,所以九星辰的少年,在幼年時期的成長速度是常人的二、三倍。

其實,這種大規模的朝代更迭,就是一個死迴圈。

王朝在興盛時,帶來人口的增長,於是乎,導致王朝統治資源的不足。

若是,無法全面開放,這種朝代更迭,就是一個死迴圈。

在大唐王朝的後期,因為,人員龐雜,腐敗滋生瀰漫,最終,導致黃潮歌發動“霧月兵變”。

但是,這在神州大地的朝代更迭時期,就是一個死迴圈。

因為,沒有開放。

只有,開放、包容、革新……才能走出死迴圈。

在那五朝十國開啟的第一年寒月,金禪一家三口,從長安城逃到洛陽城。

恰好,冬天之際,洛陽城為防止叛軍夜襲,入夜之後,便不開城門。

所以,金禪的父親,為了讓懷裡的嬰兒,免於受凍,將自己的衣物脫下給嬰兒保暖。

最終,金禪的父親,活活凍死在洛陽城外的枯樹之下。

在夢裡,金禪依稀之間,能夠聽到此前父親與母親說的話:

“這該死的老鼠!”父親說。

“常杉,黃巾軍又來抓人啦,快跑。”母親說。

“不是黃巾軍,是我在抓老鼠,明天早上我們有老鼠肉可以吃了。”父親說。

“這半年多,爭城者殺人奪城,爭地者殺人曝野,我不知道他們究竟為的是什麼,難道好好種田過日子不好嗎。”母親說。

“自從夏禹將國家傳給兒子,天下便成為少數人的家天下;井田制廢,土地私有;已經種下了永恆爭戰的禍端。少數人控制的家天下,根本源頭是壞了,朝代更迭,只在枝葉上修修剪剪,導致戰禍不斷,百姓何時能長久太平呢?”父親說。

“我若不是從小習文,父親不讓我一併練武,定當不願像如今這般逃生,但願轟烈戰死,將一己之性命,救蒼生於水火間!”。父親說。

………………………………………

在夢境裡,金禪依稀聽見,有人在叫他的本名,常安平。

在夢境裡,金禪依稀看見,父親、母親帶他逃亡的情景。

在夢境裡…常安平…在夢裡…常安平…

那年寒月,洛陽城外,洛河邊上。

子夜之時,北風呼嘯,寒雪紛飛。

父親看著母親懷中的男嬰被凍得哇哇直哭,無法安睡。

於是,父親將自己的外套和貼身衣裳脫下給男嬰厚厚的裹了數層。

父親則穿著一件單衣,蜷縮於風雪之下,一棵失去樹皮的大樹下。

就連,樹皮都被逃亡之人,剝去煮著吃人。

母親見父親都凍成那樣,本想,將父親脫下的貼身衣服遞還給父親。

但是,父親始終不肯,並且語氣堅定的說道:“宇宙星河之上有九星辰,我們這個兒子為九星辰的破軍星所化身,將來一定大有作為,此乃那天夜裡,兒子剛出生不久,我親眼所見,有一隻金印巨龍從天而降,化入兒子體內,我這個作父親的斷不能因為這一件衣裳讓兒子有絲毫的受凍。”

寒夜過後,那天清晨,父親已經被凍得失去體溫,周身冰涼。

母親在父親蜷縮的屍體前,哭訴許久之後,有些瘋瘋癲癲的抱著懷中男嬰,披頭散髮,滿臉灰塵泥土的走入洛陽城中。

可是,那時的洛陽城內,兵荒馬亂又那裡還有吃的。

………………………………………

在夢境裡,金禪依稀聽見,有人在叫他的本名,常安平。

在夢境裡,金禪依稀看見,母親臨死的情景。

在夢境裡…常安平…在夢裡…常安平…

那年,寒月下旬,大雪飄滿天,雪花落無聲。

在寒山寺的山腳下,枯河岸邊。

喪夫女子,容顏憔悴,任由雪花沾滿破布爛衫,腳下是一雙破履,數月未曾清洗。

北風依舊呼嘯,母親瘦弱的身軀,顯得幾分搖曳飄零,凝眸寂廖的凝視著石橋,眼眸中透著無盡的絕望,看著懷中的孩子,心中充滿了悲切。

正當母親準備抱著自己的孩子,一同跳入枯河之中摔死自盡的那一刻。

電光火石之間,上善僧從遠處以極快的身法救下了母子二人。

在夢裡,金禪依稀之間,能夠聽到那時上善僧與母親的對話,以及下邪君與母親的對話:

“你懷中男孩叫什麼名子。”上善僧說。

“叫常安平,他父親給他取的名字,因為孩子出生於長安戰禍開始的那天,他父親寄希望於這個名字能保佑兒子安康,同時希望天下早日恢復太平。”母親說。

“這孩子與我有緣,我將收他為我一生唯一的徒弟,傳授我一生的功法於他,希望將來他長大之後能打敗下邪君,了結一百年之前種下的恩怨,我將重新為他取名為金禪,寓意金蟬脫殼,你可曾願意將這個孩子託付予我。”上善僧說。

“如今這亂世能求得一份生存是何其艱難,高僧若是願意收我兒為徒,是我們常家的福分,我是千般萬般的願意。”母親說。

“待到這孩子稍長大一些,我每年的下半年會來白馬寺傳授他功法,你和你孩子且安頓於這白馬寺中,切記有一事一定要遵守,從今往後,你兒子叫金禪,且你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我和你兒子的師徒關係。”上善僧說。

寒月過往,便是又一年之後。

雨月的一天,涼雨淅淅瀝瀝落在寒山的山林中,騰起一片薄霧。

一位白髮披肩的灰袍道人——下邪君,走上荒草叢生的石階。

“上個月可有一位同我長相一樣的和尚找到你。”下邪君說。

“沒有。”母親怯懦的回答道。

在下邪君的驅使下,一片落葉,以超越聲音的速度,從母親脖頸處飛過。

母親瞬間倒地,鮮血徑自流淌在寒山寺門前,瞬間斷氣,表情安詳。

………………………………………

在夢境裡,金禪依稀聽見,有人在叫他的本名,常安平。

在夢境裡…常安平…在夢裡…常安平…

一幕又一幕,往事回憶,浮現夢境。

那個一直在叫他“常安平”人,在他夢境裡頭出現。

他個子不高,一看便知,小時候飽受戰禍。

他慈眉善目,神情堅毅,眼神慈悲心寬大。

他一身袈裟,大放佛光,照亮整個佛光山。

金禪在夢境裡頭,一眼便認出,他是星雲大師。

此時此刻,金禪本想說些什麼,可是,千言萬浯到了嘴邊,又在一切無言之中。

彼此之間,在夢境裡頭,四目相視……

直到最後,星雲大師先開口說道:“常安平小友,雖為初次相見,卻如似故交,贈予你心中一顆菩提樹……贈予你心中一顆菩提樹……”

星雲大師說完,便化為一顆菩提樹,長在金禪少年人的心頭。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走到生命的最後,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

人世一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如同四季迴圈。

物質有“成住壞空”的還滅,人生當然有“老病死生”。

………………………………………

星雲大師雖然逝世,卻化為菩提樹,長在神州少年的心頭,期待少年人在思想智慧裡生出舍利子。

舍利子:有舍,有得。

捨棄綠色妖魔的蠅頭小利,得神州統一大義。

大唐王朝,詩人云:

月落烏啼霜滿天,月牙未圓淚滿襟。

江楓漁火對愁眠,南海之濱誰人嘆。

蘇杭城外寒山寺,上都城裡佛光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只待統一月圓夜。

………………………………………

星雲大師生前如是說:

在“佛光大道”之上,在“九九歸一”征途,彼此有所發揮,彼此不容分散力量,凝聚共識,讓大家有團聚的向心力。

其對兩岸視如一家,其對世界都如兄弟姐妹,希望把美好的因緣留給人間,把佛法的情誼留給信者,把信心的種子留給自己,把無上的榮耀留給佛教大眾。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其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

在神州大地,月牙島,上都城內。

佛光山之前,佛光寺的天際之上。

在這個漆黑如墨的夜裡,四下寂靜無聲。

九星門少年人,金禪全身散發著金色佛光,菩提樹在其心頭生長。

金禪似乎領悟了,在西山國之時,逝世的仙靈界總界主——仙逸天,所講的“自創修行境界”的精髓了。

仙靈玄功的修行再於自創修行境界,然後,再不斷破除自己的境界,再創境界。

俯瞰是一個圓圈迴圈,側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態勢,並且是無限向上升。

魔功修行,便是向外掠奪,以強自身,這便是魔諭之城的修行之術,單向修行。

惟獨,百里扶蘇用一顆少年心,突破了魔功修行的單向驅動,從內到外,從外到內,雙向驅動。

七言小結:

佛光寺大殿祭拜,星雲靈位前沉思。

佛光大道舍利子,九九歸一九二言。

凝聚共識共和平,復興繁榮與富強。

金禪一夢見故人,故人種下菩提樹。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仙:開局覺醒家園系統

芥末渡海

滿級召喚師,我有一個次元商店

湯圓說w

都是末世,為何這姐的畫風不一樣

南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