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十三發動機,是由燃氣渦輪研究院負責設計,蓉城航空發動機廠負責生產,而它又是殲十戰鬥機和梟龍戰鬥機,殲轟七a戰鬥機的配套發動機,這是種花家再一次向渦扇發動機發起衝擊,這次是必須成功,不可失敗的。

在種花家歷史上,研製過渦扇五,渦扇八,還有渦扇六發動機,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但是這次顯然不同,因為有了秦奮的出現,渦扇十三發動機的設計研製工作,太順利了,成功就在眼前。

渦扇十三發動機,分為a和b兩個型號,都是同步開展設計,現在也同時完成詳細設計,準備迎接專家組的評審。

兩型發動機,都採用了先進的全許可權數字控制系統,非常先進。

這次軍方組織了專家組,明天就要到燃氣渦輪研究院,進行全面的詳細設計評審工作。

參與設計評審的專家都是國內頂尖的航空發動機專家了,他們當中很多都是有渦扇六,渦扇八發動機設計研製經驗的,雖然說這兩型渦扇發動機沒有成功,但是他們經歷了失敗,更清楚渦扇發動機設計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

專家們也很想挑點毛病出來,但是他們知道這很難,秦奮設計的東西要找毛病,太不容易了。

一年多時間,完成了先進中推的詳細設計,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包括核心機都已經完成了可靠性和耐久性試車,主要的零部件都經過試驗,其實大的問題不可能會有了。

在完成詳細設計評審後,就可以開始試製原型機了,一般來說一款先進的渦扇發動機,需要製造十臺以上,甚至更多的原型機進行全面的試驗,包括了地面試車,高空臺試車,還有裝機試飛。

所以後面的工作還非常艱鉅,不過走到這個節點,算是成功了一半!秦奮現在都很少回六零七所了,因為他的重心,已經從六零七所轉移了,只是工作關係還沒有轉移,還保留在六零七所。

當然六零七所在秦奮的技術加持下,已經飛奔起來了,機載雷達技術,可以說很快就能比肩世界頂尖水平的雷聲公司了。

這次秦奮提前一天就到了燃氣渦輪研究院,與江總師他們開了個會,為迎接詳細設計評審做準備,秦奮還親自審查了詳細設計資料,對江總師他們的工作,秦奮還是非常的滿意,因為設計資料做得很棒,找不到毛病,完全是按秦奮的總體設計來的。

第二天,由國防科工委領導帶領的專家組,來到了燃氣渦輪研究院。

有秦奮這個天才設計師在,專家們都不敢託大了,顯得非常的客氣,畢竟他們在渦扇發動機研製上是失敗者,雖然經驗豐富,但是在設計理念,技術方面,比秦奮差太多了,他們自己也很清楚。

沒有秦奮就沒有渦扇十三發動機,更不會有現在航空工業的井噴。

在專家們眼中,秦奮已經是近乎與神的存在了,哪怕就是傳說中這個世界上最接近神的男人,二十世紀初的那個特斯拉,也無法和秦奮相比。

當然特斯拉的貢獻主要在電磁領域,比如說交流電就是他發明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關於電磁的發明,特斯拉還曾經設計過非常科幻的飛碟,當然他並沒有造出來,秦奮雖然沒有那麼多發明創造,但是在種花家航空工業領域,他就像神一樣的,沒有人可以與他相比。

其實特斯拉雖然設計了飛碟,還研究了反重力飛行器,但是基本上都是一種設想,根本無法實現,後來鷹醬就根據特斯拉的飛碟設計圖,研製了飛碟,但實事證明這種飛行器不能投入使用。

雖然說特斯拉留下了很多關於科幻武器,甚至是電磁炮這樣的武器設計藍圖,但都是難以實現的。

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電磁炮雖然研製出來了,但都不成熟。

秦奮現在做的工作,卻是實實在在的推動了種花家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按這個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種花家就能世界上的航空強國了。

在燃氣渦輪研究院會議室,渦扇十三發動機詳細設計評審,很快就在愉快的氣氛中開始了。

設計資料都準備得非常充分,專家們開始對設計資料進行認真的審查。

幾位領導有些迫不急待的,想要看一看渦扇十三核心機,以及幾大關鍵零部件了,江總師和秦奮便帶著領導們,來到了試驗車間。

渦扇十三發動機的主要零部件,製造工藝著實讓領導專家們都很滿意,也有點吃驚,當年研製渦扇八發動機的時候,很多零部件都是土法上馬,因此質量非常差,現在渦扇十三發動機的零部件,看起來就像是工藝品一樣的精緻,經過江總師的介紹,領導們知道了,就連製造工藝,都是秦奮提出來的方案,否則沒有人能夠搞定的。

可以說渦扇十三發動機的設計,還有製造工藝,都非常的不錯,整體效能超過f404發動機,那是妥妥的了。

不僅如此,為渦扇十三發動機設計的高空試車臺,也在加速的建設中,高空試車臺,可以說是航空發動機試驗非常關鍵的一個設施。

當然秦奮的設計可是非常成熟的,所以渦扇十三發動機將來進行試驗,必然要少花很多時間和費用,這是肯定的。

要是沒有秦奮,那按照正常的航空發動機研發流程來,光是高空試車臺就在做兩千到四千小時的試驗,要佔用三四個高空艙呢。

種花家原來研製渦扇發動機為什麼失敗?在試驗設施和裝置這方面落後,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試車時間都不夠,高空臺還做不了,設計又不成熟,摸著石頭過河,怎麼行呢?建設高空臺的好處,是能夠省下很多試飛的費用,因為在高空臺試車的費用肯定要比試飛少得多。

當然一型發動機,也不可能完全在高空臺上完成試驗,還是要在試飛平臺上進行真正的試飛,兩者都不可以偏廢。

種花家第一個高空臺,是在六十年代建成的,它只是一個小型的渦噴發動機試驗檯。

現在為渦扇發動機建的高空試車臺,要先進得多。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潮汐難遇潮落

周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