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府倉司衙門內,周保昌正在與東京來的欽差商談案件。

周保昌心裡十分忐忑,這平江府的風雲變化,讓他一直都處於惴惴不安的心態裡。

張茂的離去,劉碧光的失敗,崇寧歲末的天師團滅,哪一個,都是讓人心驚肉跳的。

他以為,他這個倉帥,能一直順風順水下去,但是,沒想到,最終,還是被那朱衝與張竇拉到了深淵裡。

這東京罕見的派遣刑部侍郎前來地方辦案,這本來就是一種極其逾越規制的舉動,只有那種天大的案子,才能讓這等相官出宮,一旦出宮,都必然是驚天動地的。

不死一批人,是不會罷手的。

鄧洵武查閱著卷宗,引號,那張老臉上,露出極其陰險的冷笑。

從這些卷宗與引號來看,這龔氏的大郎與王淦,確實是按照官方指派,前往東京收購石炭的,這契約,也是規整,雙方如何約定,都寫的詳細,印信,指印,俱全。

從這裡看來,這筆生意,是正常的。

一切,都只不過是那向宗回不想支付三百萬兩錢銀,又不想在石炭價格最貴的時候交付石炭,想要來一個賴賬。

這向宗回可是皇太后的族兄,這刑部,誰敢違抗他的意思?那刑部一干小鬼們辦這案子的時候,也與他知會了,那時候,鄧洵武就想著,不過是一群地方的小吏與家族的小廝罷了,不足為懼。

冤殺,就冤殺了,沒什麼好忌憚的。

但是,他倒是小看了這平江府某些人的能耐。

那威脅的信件,都寫到了鄭美人的手裡。

那鄭美人是什麼角色?雖然,有姓無名,但是,她可是向太后安排在聖人身邊的棋子,又深得聖人的喜愛,寵幸,這平江府的某些勢力,居然敢威脅那等人物,簡直是匪夷所思。

而且,還從那曾布口中得知,這平江府的某個人,也將他坑害了一場,那十副家傳墨寶,都被白白搜刮去了。

也難怪那曾布要派自己來這平江府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如此大能。

是以鄧洵武丟下手中的案卷,冷眼看著那周保昌。

冷笑說道:“如實說吧,這平江府眼下,到底是誰在搬弄是非,興風作浪!”

聽到問詢,周保昌不由得嚥了口口水,雖然在官銜上,他這個倉帥只比他刑部侍郎差了一兩個官階。

但是,這鄧洵武是何等人物,他周保昌還是十分清楚的。

但是,那朱衝與張竇又是什麼人物,他周保昌更加的明白。

那皇太后雖然是龍,但是,這朱衝是地頭蛇,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個道理,他周保昌還是明白的。

況且,這朱衝在平江府還不僅僅是個地頭蛇,隱隱,已經成為了土皇帝。

那章綡,李光,以及剛剛到任的都轉運使周燾,可都是他朱衝的人馬。

這隱隱,都形成了東南小朝廷了。

他周保昌可不傻,他在什麼地方做官,可是明白的。

若是告發了,能把這朱衝一網打盡,還好,若是打不盡,那麼,他周保昌可就完蛋了。

而周保昌也相信,這朱衝不會那麼輕易的垮掉的,就憑,他的丈人,是當朝的國師,靈素子。

隨即周保昌嚴肅說道:“並無興風作浪之人,這筆生意,是我平江府主導,引號,卷宗,回執,契約,都在,若是說訛詐皇親國戚,那隻能說是冤獄,還請鄧侍郎,明察.”

聽到此話,鄧洵武就臉色陡變,冷聲說道:“你敢質疑皇太后?”

周保昌立即躬身,但是卻嚴詞說道:“若是鄧侍郎也想為下官扣帽子栽贓,那就請隨意,若是沒有其他吩咐,下官就去忙碌倉儲一事了.”

周保昌說完,便揮揮手,手下的衙差,勾判立即將所有的文書都拿走,免得這鄧洵武將證物毀掉。

看到這等做派,鄧洵武感受到了強烈的壓力啊。

自己可是奉了皇太后的命令,來調查案件的,這周保昌一介邊臣,居然敢忤逆,可見,這平江府背後的人,是何等的厲害,居然給了這周保昌如此強大的自信。

周保昌躬身之後,便離去。

鄧洵武也沒有阻攔。

見人走後,鄧洵武就瞧見隨從人員前來。

“兩浙路都轉運使周燾,經略安撫使章綡,以及平江府知府李光已經到來!請鄧侍郎差遣.”

鄧洵武立即說道:“我親自去後衙接見.”

鄧洵武說完,便與隨從前往後衙。

很快,便在後衙見到了章綡,李光,以及周燾。

鄧洵武隨後便笑著,與幾人見禮,從官職上來說,他們幾人的官職相差不大,那李光為東南都會最重要的平江府的知府,與開封府尹的重要性相差不大,所以,從實權上來說,這李光還隱隱大他幾許。

當然,這是在地方上來說,若是在京城,他李光就算不得什麼了。

這鄧洵武像是與幾人客套寒暄一二,拉近關係,他本就是左右逢源之人,這等做派倒要正常。

幾人也都知曉這鄧洵武一二來頭與目的,所以,都寒暄一二,也不多做深交。

這鄧洵武感受到了這些人對自己的冷淡,心裡,就更加的驚訝了。

鄧洵武隨即說道:“不知道,諸位,對,你平江府龔氏門人,訛詐皇太后宗親一案,如何看?”

李光罵道:“胡說八道,龔氏門人做的營生,是我等親自安排的,那調令與文書,是本知府親自寫下的,錢銀也是本知府籌集撥付的,是為了應對我平江府寒災所籌備,如何能有訛詐之事?”

章綡也冷聲說道:“確實,此事,在我平江府遠播,若不是那龔氏門人仗義疏財,為我平江府平價賣石炭,我平江府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如此仗義,何談訛詐?鄧侍郎,請不要信口開河.”

那周燾也拱手,說道:“雖然,本官剛調任不久,但是,從這些時日,平江府百姓對龔氏的積極評價來看,此事,絕對是冤案,鄧侍郎,還請明察,還龔氏一個清白,還我平江府諸位官人一個清白.”

這兩人的口氣,讓鄧洵武也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從這兩人的態度來看,這筆買賣,確實是為官家採辦的。

但是,這皇太后的委託,他鄧洵武,還是要照辦的。

隨即鄧洵武微微一笑,小聲說道:“若,這件事,是皇太后差遣,諸位,可否,給皇太后一些顏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希望隊友是個正常人

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