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寧元年的十月中末,東京汴梁各大河流都已結了一層薄冰,雖未大凍,但卻極為異常。

皇帝朝會,命司天監正預算推演,是否天有異象。

司天監正預補,並未有異象,並恭賀大宋來年是豐年。

常言道,瑞雪兆豐年,今年早寒早雪,來年必定豐年。

皇帝趙佶大喜,嘉獎一二。

並,酌令糧料院京都糧料使王都,差遣兩浙,平江蘇中地區開倉運糧,以儲冬備。

朝會後,趙佶將吐蕃國主,攏拶,宣傳上殿,質問吐蕃叛變一事,然則,吐蕃國主攏拶在大宋汴梁已三年之久,對河湟吐蕃一事,一概不知。

趙佶詢問其應對策略,攏拶狂言,其回,一聲令下,便可平叛,皇帝趙佶大喜,差遣其回國,待平叛後,帶來降表,便賜國姓,封吐蕃王。

期間右僕射曾布,提議,召回大宋在河湟之地一切機構,軍隊,將河湟之地交由吐蕃人自治,效仿遼人統御燕雲之法。

此議掀起驚天巨浪,朝會群臣激變,一發不可收拾。

新舊兩黨,當朝新貴,皆有反對之聲。

曾布力壓群臣,以相權與皇權,敲下此政,並將反對之人,論為亂政賊子,一一打壓流放,一時間,朝堂鴉雀無聲,皆由曾布擅權專弄。

河湟戰事議定。

大理寺丞章綡述職,將平江府劉碧光一案詳細稟報。

皇帝趙佶龍顏大怒,判劉碧光全族四十二口,流放嶺南,劉碧光面部墨“賊”字,革去一切官職,爵位,終身不得回京錄用,其坐下一干官員,皆流放嶺南,罰其知罪不報罪名。

並下旨安撫兩浙龔氏,李氏,賞銀千兩,賜高風亮節門匾,以作嘉獎。

至於,軍中冤死軍卒,死則死矣。

朝會過後,皇帝趙佶便差遣一干相應人等,前往太清樓作宴,其有章綡,曾布,張茂及後宮權貴一二人等。

太清樓是大宋王朝皇帝讀書的雅閣,也是皇帝與皇族宗親,兩府大臣宴飲歡娛的場所。

此處是前朝神宗皇帝最愛之處,也是當朝皇帝趙佶喜愛場所。

太清樓建成於太宗太平興國年間,主要用於貯存四庫的經,史,子,集。

大宋當朝皇帝,從小就對太清樓裡的藏書愛不釋手,經常臨摹太清樓裡古人的真跡字帖,為了能達到字帖裡的藝術水準,皇帝往往會通宵達旦的練習書法,在太清樓中流連忘返。

成為皇帝后,為了能夠在太清樓裡更加放鬆舒適的培養藝術情操,趙佶讓內侍省在太清樓的二樓為他修建了一間書房,名為“太清小築”。

宴會前,皇帝便將童貫,章綡,張茂,邀請致太清小築,倒也不是為了什麼政務,而是為了一些私事。

章綡與張茂,童貫跪拜當朝皇后王繁英,皇太后向太后,以及新進賢妃張彩月後,便賜座。

趙佶先是安撫張茂,訓斥那劉碧光一些言辭,又嘉獎了章綡幾句,對於童貫也是高捧有加。

眾人無不感謝龍恩。

趙佶也讓其等,不必客套,這太清小築是私人園宅,不談國事,比講皇規,一切都以家禮對待。

眾人也倍感榮幸。

這談及一二後,趙佶就仔細詢問章綡:“章卿,不知,那神仙老道,是否尋得?”

章綡立即知曉,這趙佶還惦記著那百寶丹,也就是朱衝常說的雲南白藥。

章綡立即愧疚說道:“此間忙於案情,也派人尋訪一二,卻不知,那道人去了北境採購藥材,遇到了遼人,被遼人折磨的九死一生,還被穿了鼻環,此間回來後,都在療養,微臣,見期有道消之相,遂,不敢貿然叨擾,待一些時日再去尋他,其不見蹤影,不知又到何處雲遊去了.”

聽到此處,向太后心中惱憤,呵斥道:“那遼人向來野蠻,對我中華文明一向輕視,如此道行道長,居然如此對待,簡直猶如神明.”

趙佶心中也氣憤,他對燕雲之地,也甚為惦念,對於遼人,更是有先祖遺志,想要對其用兵,只是,趙佶心中知曉向太后歷來為舊黨法神,此番叫罵,就是告訴自己,不要對遼人有過多的想法,以祖宗之法,澶淵之盟為國策為好。

是以,趙佶也不多在遼人事物上,多做發言。

而是說:“章卿所做極對,且不好在此時要求那道人做些過分之事,免得,惹怒神明.”

向太后聽到此處,心中便放心一二,她當真害怕這大宋的新皇,因為一時惱怒,便要與遼人開戰,那當真是愚蠢至極,澶淵之盟百餘年,大宋不知刀兵,此國策斷然不能破。

此間皇后有些著急,小聲說道:“娘娘,奴家過些時月就要臨盆,之前賢妃宮中禍亂,奴家倒是有些害怕,若是有那百寶丸鎮著,奴家倒是可以安心.”

聽到此處,向太后與趙佶心中都有些渴望。

這王繁英年芳十七,便被冊立皇后,方才入宮數月,就懷上龍種,雖然不如那張彩月來的早,但是那張彩月生了個女子,倒是定了性,不如這王繁英有些期盼。

眼下,向太后與趙佶無不渴望後宮能為大宋誕下龍子,以彰上天正法,欽定趙佶為真龍天子的定數。

趙佶隨即問道:“那,章卿,是否……有那道人的具體動向,又是否,還有些傷藥?”

章綡立即告罪,說道:“此時,皆已國務為重,那道人又重傷,倒是,不成再索取一二.”

皇后,王繁英立即紅眼,眼淚兒說下來,便下來了,委屈道:“看來,奴家的命,倒是不如張賢妃的命好,有天助……”這話,嚇的張彩月立即起身,與張茂一同躬身告罪。

皇后倒不是有意,此時不過十六七歲的她,聽聞那也張彩月臨盆時兇險無比,險些丟了性命,母子皆喪,聽聞是那神藥及時保命,才度過鬼門關,作為女子,也即將臨盆,自然畏懼,此刻倒不是責怪,多是心中焦慮,只是這焦慮,倒是嚇到了張氏兩人。

趙佶也是難做,更是失望,雖然張彩月育女有功,但是,畢竟是鳳女,此刻,他需要龍子來幫他以正視聽。

眼下,這皇后是最為能證明他是真命天子的因素,當真是半點差錯都不能有。

向太后也是精明,說道:“張賢妃,張卿,倒是無需自責,都是國之棟樑,皇家重戚,皇后也只是羨慕罷了.”

張茂與張彩月這才起身,兩人躬退一邊。

張茂心裡也覺得不服,若是自己的女兒,生了個龍之,看你皇后還敢拿捏?此刻章綡立即起身,隨即說道:“微臣願意再赴兩浙路,專職為聖人,皇后尋求那靈丹妙藥.”

趙佶心中又驚又喜,此番章綡立下大功,以他章氏家族底蘊,必定是要求留任京城的,沒想到,此刻他居然主動要求再去地方上任,這等於是有功不嘉反貶,豈有這番道理?但是他自願請命,那就兩說了。

趙佶歡喜問道:“章卿,真的有此意?”

章綡立即說道:“為聖人分憂,為臣子本分,微臣願往.”

聽到此處,趙佶心裡覺得怪了,這章氏一個比一個霸道,那章惇,章楶,都是鐵血宰相,莫說為聖人分憂了,不給自己找麻煩就不錯了。

這章綡之前也是那等火爆脾氣,沒想到,此時此刻居然轉性了。

如此,甚好。

趙佶隨即說道:“那兩浙路,最高官員,兩路都轉運使,便由章卿接任,令鴻臚寺賞章卿吉貝棉被三套禦寒,大理朝貢玉蟬茶膏一餅,以嘉獎章卿為朕分憂之情,只是,切莫以朕私人事物為主,還是要以國事為重.”

趙佶心口不一的意思,章綡當然知曉,只是,他也不揭穿,跪地謝恩。

趙佶覺得歡喜,說道:“天下的臣子,要是都能如章卿一般,不以京堂為貴,以為國分憂,為朕分擔,那我大宋,何愁不一統華夏?”

章綡微微一笑,對於趙佶地誇讚,倒是不屑一顧,此刻,他心裡只有一個想法。

飛奔兩浙,平江,與朱郎共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劉公:吾乃大明司馬懿

松友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