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是運河邊的一處重要的市場。

來往運河的商船會在這裡停靠修整,交易商品。

時間長了,這裡就形成了一處市場。

明軍在這裡登陸,主要是這裡的碼頭眾多,水師戰船上的步兵和裝備登陸比較方便。

定國軍和安國軍並非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定國軍中的老兵的比例較高,裝備的火炮和線膛槍的比例也更高。

李嗣興更加傾向於將其定位為重步兵。

而安國軍因為成立的時間晚,新兵較多,火炮的配比也少,因此算被李嗣興定義輕步兵。

此時的歐洲人也會將火器部隊區分為輕步兵和重步兵,不過與李嗣興的分法不是一個概念。

明軍全部都是火槍兵,其中大部分還是燧發槍。

因此必須要結陣行動。

如果沒有密集的線列陣型,形成不了一定的火力密度,火槍兵在騎兵的面前將不堪一擊。

而鰲拜的戰術就是用步兵進攻明軍的正面,然後用騎兵包抄明軍的兩翼。

這對於擁有更多騎兵的清軍來說無疑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戰術。

為了減少側翼的壓力,李嗣興讓手下的軍隊沿著運河的邊上前進。

華北平原的地形非常適合騎兵的迂迴作戰。

但是也同樣適合李嗣興的火槍兵大兵團作戰。

李嗣興的心中有些緊張,又有些興奮。

三年時間的等待,終於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根據緹騎司的報告,鰲拜的這支軍隊可能算是滿洲兵最後的力量了。

只要能夠將這支軍隊擊敗。

滿清朝廷就沒有能力去調動散落在各地的漢軍。

手中沒有自己的基本盤,誰還會聽他們的呢?他從來沒有指揮過這麼大的兵團。

不僅僅是他,明軍中的將領,包括李定國都沒有指揮過這樣規模的火槍兵兵團作戰。

為了充分判斷戰場上的形式,李嗣興總是將自己的指揮部放在軍陣邊上的制高點。

李本忠騎著戰馬在戰場上巡視著,幫助少主查漏補缺。

第八銘此時覺得自己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周圍一望無際全是與他穿著同樣軍服的同袍。

他現在是一名營指揮使,手下有三千多人。

這三千多人分成了兩個線列方陣,每個方陣五百人。

橫向一百人,縱向五人。

因為要應對敵人騎兵的攻擊,因此李嗣興將線列方陣的厚度增加了。

這樣也能夠讓整個軍陣的寬度變窄,增加側翼步兵的厚度。

李嗣興的手下幾乎沒有什麼騎兵,這是他的缺點。

因為他可以依託運河中的戰船作為後勤基地。

而且他要進攻的京城,是滿清的人必救之地。

運河是能夠一直通到京城的,所以他只要往京城攻去,那麼清軍必然會來進攻他。

第八銘穿梭在手下的六個方陣之間,提醒手下的大隊將控制好自己的方陣。

每個方陣都是由五個中隊拼接而成。

五個中隊將就在方陣之中,他們會提醒自己手下計程車兵保持好隊形。

在方陣的每一個節點還有標兵和旗手,他們就像是一個方陣的支架,控制著方陣的形狀和前進的方向。

整個華北大地似乎已經好多天沒有下過雨。

六月的天氣已然有些炎熱,尤其是在中午的太陽底下。

好在明軍的火槍兵並不需要穿厚實的甲冑。

他們的頭頂上現在只包著一塊頭巾,身上是一件皮馬甲,上面有很多掛扣,腰間是放置紙皮藥包和鉛彈的皮囊。

每個人都有一頂寬簷的鐵盔。

不過此時都背在背後。

明軍火槍兵的操典,不做戰的時候不需要戴鐵盔。

一方面,這個鐵盔太重了,另一方面這麼炎熱的太陽下,鐵盔很容易被曬得燙人。

要不是現在的火槍射程還不夠。

有時候滿清人的重箭都能夠在火槍的射程之外夠到明軍的軍陣。

李嗣興都不準備裝備這種非常費錢的防護用品。

當然了,現在他大規模地開發石碌鐵礦,手中的鋼鐵沒有那麼緊缺了。

就在軍團沿著運河東岸向東北方向移動的時候。

一小隊騎兵快速向軍陣跑來。

他們的身影被飄起的滿天灰塵遮蔽得若隱若現。

不過前方的步兵還是分辨出那是己方的斥候小隊。

斥候小隊是新軍中為數不多的騎兵單位。

他們都是馬上功夫了得的騎士。

“報,前方十里發現大規模清軍步兵,人數大概五萬人左右.”

很快報告傳到了李嗣興的手中。

“令全軍停下修整,進入戰備狀態.”

隨著李嗣興一聲令下。

龐大的軍團停了下來。

他們原地坐在地上,開始整理自己的裝備,有些人摘下身上的水壺開始給自己補充水分。

既然敵人過來了,李嗣興就好給自己手下計程車兵節約體力,以逸待勞。

清軍的軍團後方,一個穿戴整齊,頭頂避雷針的清軍將領來到了鰲拜面前跳下戰馬。

“大將軍,明軍在前方十里外的運河邊上停了下來.”

那名將領報告道。

“停了下來?”

中午時分,南邊的太陽照得鰲拜的眼睛都眯縫起來。

他向南邊看去。

一縷縷的虛影從大地上蒸騰而起。

“哼,那我們就慢慢過去將他們吃掉。

我就不信了,還有啃不動的步兵方陣。

讓重騎兵都下馬步行,讓戰馬充分休息,一會兒要靠他們了.”

清軍這次竟然動用了五千重騎兵,不僅人是重甲,就連戰馬的身上都披上了馬甲。

之前河南的戰報中說明軍的火器犀利,防守嚴密。

讓河南巡撫賈漢復率領的騎兵幾乎全軍覆滅。

但是鰲拜不信這個邪氣。

他打了一輩子仗了,在遼東他也曾帶兵衝擊過明軍的火槍兵方陣。

事實證明,只要自己這邊足夠的勇敢。

只要衝進了明軍的火槍兵方陣,對方就是待宰的羔羊。

對於一個戰士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勇猛,是一往無前的決心與氣勢。

為什麼說經驗是一把雙刃劍,他是一名成功武將的助力,同時也可能成為他們誤入歧途的引路者。

戰爭總是引領著科技的發展。

作為一名武將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看我拯救蒼生

方大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