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世子從後方送來的訊息,韃子可能要對鄭軍展開最後的進攻了.”

萬年策說道。

此時他們在肇慶城西的一個小山丘上。

整個肇慶城被明軍從北、西、南三面圍住。

隆隆的炮擊聲不斷地敲打著城內的守軍。

守城的大炮基本上都被明軍打掉。

這些天,明軍發射的炮彈有數十萬發。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炮擊已經算是相當恐怖了。

“那就準備總攻吧,去告訴那嵩都督、徐明臣、高文貴、王璽、馬自徳諸將,今日午時,發起總攻,炮兵先做準備.”

這麼多天的準備,已經足夠了。

……肇慶城外,明軍的鼓聲響起,早已準備的好的火銃手在刀盾兵的掩護下衝出塹壕,來到護城河外。

在最後一輪的猛烈炮擊之後,明軍開始發動總攻。

守城將領許爾顯也發現了這一點,他將手中最後的軍隊調到了城牆之上。

雖然尚可喜讓他實在不可違,可棄城,但是許爾顯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

他在肇慶已經駐守了幾年時間,不想就這樣放棄這裡。

“殺啊.”

步兵抬著雲梯衝向城牆。

一部分雲梯將搭在護城河上,接下來他們踩著這些平鋪的雲梯靠向城牆。

火銃手們對著城牆上的明軍猛烈地射擊。

為了攻城,李定國將所有的燧發槍都集中在西城外使用,這裡是最主要的突破點。

城牆上的女牆已經被臼炮炸塌了多處,失去了防護作用。

清軍找來門板搭在牆上,聊勝於無。

城下的火槍手接連不斷的射擊,子彈如同爆痘一般砸在城牆上。

清軍根本就抬不起頭,眼睜睜地看著明軍將雲梯搭上了城頭。

等到明軍刀盾兵開始向城頭攀爬,槍擊才減弱。

接下來就是對城牆的爭奪。

李定國的兵力畢竟佔了優勢。

又經過了一天的城內爭奪戰,扼守廣東咽喉的肇慶城終於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李定國沿革約束軍隊,沒有出現搶掠事件。

明軍大部佇列隊進城,城內百姓夾道歡迎。

原兩廣總督連城壁復出協助李定國巡撫廣東。

李定國王讓大軍稍加修整,繼續向廣州進軍。

清兩廣總督李棲鳳組織兵力沿途節節抵抗,不敵明軍。

許爾顯帶殘兵逃回廣州,入王府請罪,尚可喜罰其俸,留其職。

並從王府撥款令其在廣州府、惠州府從新徵募軍隊。

尚可喜已經在準備撤退,李棲鳳卻在組織丁壯加固廣州城牆。

李定國心知必須要趁著清廷對付鄭軍的機會抓緊拿下廣東。

為什麼要拿下廣東,一方面這裡是邊角之地,可以跟南明的控制區連為一體。

另一方面,廣東富庶,能夠改善明軍的財政狀況。

這個時代,廣州城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

李定國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要不在之前也不會進攻廣東。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廣東這裡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明軍在廣東堅持抗清多年。

汶村抗清堅持了數年時間,直到去年才失敗。

連城壁躲入山中,尚可喜幾次招降都被拒絕。

正好此時李定國再次殺來,他才復出。

還有大學士郭之奇一直在兩廣聯絡抗清義軍,在明軍反攻之前,他已經被清軍逼到了安南境內。

安南人將其扣押,直到明軍從新佔領廣西,安南知道李定國帥軍殺回來了,這才將郭之奇放了出來。

此時郭之奇已經回到滇京,李定國命其為文華殿大學士,廣西巡撫。

連城璧擔任廣東巡撫。

明軍現在控制的地盤較少,因此不需要再專設總督分管幾省。

巡撫專門負責恢復地方生產,同時管理治安。

統領大軍全部由大都督府管理。

軍令全部要經過李定國。

就連李嗣興要動兵也要給自己的老爹報告。

軍權的統一是李嗣興建議老爹要重點抓的事情。

行政權力可以分散,但是李家要想完全掌控南明朝廷,就必須要抓住軍權。

這次李定國出征將自己的嫡系竇名望和馬寶都留了下來,就帶了靳統武的忠義營作為自己的親衛。

剩下的軍隊大部分都是非嫡系的兵馬。

比如皮熊手中的水西軍,這之軍隊由漢人和一部分貴州土人組成。

但是皮熊是忠於皇帝的,是大明的鐵桿。

李定國要是廢了永曆皇帝,那麼皮熊肯定第一個出來造反。

只是皮熊此人的人品很好,現在李定國反擊滿清,他能夠聽從指揮,打起仗了也是悍不畏死。

李定國也沒有虧待他們,在糧草補給方面一視同仁。

充足的糧草補給也讓這些一直處於飢餓或者半飢餓狀態的明軍發揮出了巨大的潛力。

此時明軍與清軍之間的兵員素質其實相差不大。

後勤補給、軍餉、撫卹、武器裝備這些物質因素恰恰成為影響士兵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當然將領的個人魅力也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李定國就是所有明軍心目中的戰神。

大家都知道晉王帶領著明軍絕地反擊,打得清軍屁滾尿流,此時李定國的威望已經達到了頂點。

滇京城南不遠的地方,一支由八頭大象組成的隊伍正在沿著官道行進。

一頭裝扮精緻的白象背上備著一頂象轎。

紅色的輕紗遮蓋著轎子,能夠擋住蚊蟲,又能夠讓空氣流通。

這樣的交通工具放在後世就是頂級的豪車了。

象隊的前方打著儀仗,看著儀仗隊的裝束,走南闖北的商人一眼就能夠認出這些人是暹羅人。

暹羅使團的到來一下子傳遍了整個滇京。

這是明軍殺回來之後,第一批前來朝見的番邦使節。

孫承志專門帶人做了精心的準備。

象轎的紅紗之中,此時正坐著一個妙齡少女。

少女的臉蛋圓圓的,面板是淺淺的小麥色,光滑而細膩。

烏黑的頭髮束在一個鑲嵌著寶石的金冠之上,異常整齊,沒有一根散落的雜發。

“公主,我們馬上就要到昆明瞭.”

少女的身後一個長相同樣可人的女孩提醒道。

“啊,終於到了.”

這乘坐白象的是暹羅國的那拉公主。

她是剛剛奪回王位的暹羅王那萊的妹妹。

那萊為什麼要將自己的妹妹送來呢?這牽扯到之前的一場婚約。

ps:求月票,求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時代

命中

雪狐計劃

金色的瓜and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