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忠已經集結好穿插營,在校場等他。

李嗣興騎馬來到了穿插營的佇列前,翻身下馬。

趙黑兒接過黑妞的韁繩。

黑妞不情不願地與趙黑兒站在原地,看著自己的主人向整齊的陣列走去。

“報世子殿下,穿插營兩千一百四十人集結完畢。

請指示.”

李本忠小跑到李嗣興的身前,單手捶胸,行了一個軍禮。

“好,全軍稍息.”

“稍息……”李本忠衝著陣列喊道。

“唰”的一聲,聲音整齊。

經過了這麼多天的訓練,穿插營已經磨合得差不多。

都是老兵,學習軍陣動作速度很快。

“立正!”

李嗣興下令。

隨即整個佇列為之一動。

這種感覺又勾起了李嗣興前世的回憶。

“今日一戰,我們要面對的是東籲的精銳,我要帶著你們全殲他們,然後我們一起坐著他們的船,用他們準備好的物資,打到他們的老巢去.”

李嗣興說的輕鬆,戰士們也信心滿滿,他們並不害怕那些緬兵。

“殺!”

“殺!”

“殺!”

聲音震耳欲聾。

老官屯面朝河面的一側,硝煙瀰漫,炮聲震耳欲聾。

緬人用船上的弗朗基向老官屯堡壘上轟擊。

每次炮擊,十幾丈長的長尾船都要向後倒退幾步。

達寧哥沒有動用火槍營。

他覺得用藤甲兵衝上幾次就能夠佔領江邊的高地。

“殺啊!”

一名緬人將領帶著五百藤甲兵對老官屯的堡壘展開了試探進攻。

他們直接從船上跳到江灘上,向前殺去。

之所以這裡的位置這麼重要,因為這裡是距離蠻莫最近的一個登陸點。

江邊的地形複雜,並非每一個地方都適合登陸。

而且要從伊江進入太平江就必須要經過這個河口地帶。

“炮手準備……”謝健一直觀察著緬軍的動向。

對於緬軍的炮火,他基本上沒做回應。

殿下說了,造船需要時間,我們要將緬人的船隊給留下來。

長尾船雖然很落後,但是在伊江中卻非常實用。

反正李嗣興又不準備用這些船去跟洋人打海戰。

而李嗣興手中不要說水師了,就連一艘戰船都沒有。

老官屯的土丘式堡壘上早就修好了防炮工事,並不害怕緬軍的小型弗朗基炮。

緬軍見到自己的炮擊沒有獲得回應,還以為明軍並無火炮。

因此才讓藤甲兵發起進攻。

就在緬軍靠近到堡壘百丈外的時候,明軍的火炮終於開火了。

將近五十門弗朗基炮的散彈向緬兵撲面而來。

李嗣興的工坊中製造這種老款後膛炮的效率非常高。

當然了採用生鐵鑄造的後膛炮準度和膛壓耐受都不怎樣。

但是用來當做近距離散彈炮使用還是足夠了,就像是大號的噴子,射速還奇快無比。

李嗣興改進了一些結構,配上了鋼製的子炮藥桶。

加上用水輪機打磨處理,提升了一部分弗朗基炮的效能,尤其是子炮的密封性。

現在李嗣興與騰越商會的董家合作,依託他們家的鐵礦和煤礦,一下子上馬了十幾個小高爐鍊鋼專案。

困擾著匠營的鋼鐵短缺問題終於解決了。

這段時間,王應龍不斷“招兵買馬”,匠營的規模極速膨脹。

用王應龍的話說,這麼多的鋼鐵和土硝要是不消化掉的話,那他這個工部尚書就不用幹了。

藤甲兵是西南特有的兵種。

他們將一種南方的樹藤經過浸泡、晾曬,再浸泡在桐油中等工序做成半身甲冑。

雖然有諸葛亮火燒藤甲兵,但是這一兵種在南方依然存在。

因為在炎熱的中南半島,厚重的鐵甲和不透氣的皮甲,會讓士兵們難以忍受。

只有藤甲輕巧、透氣,防護性也不弱,深受士兵們的喜愛。

李定國手下的明軍中也很多士兵使用藤甲。

配上藤製的盾牌或者柚木製成的盾牌隊刀槍劍戟、弓弩有很好的防護作用。

但是此時他們面對的是極速飛來的散彈。

藤甲不是防彈衣,木盾也不是防彈盾牌。

又是在百丈的近距離內發射。

這下子,第一批靠上來的緬軍遭殃了。

這群列陣而來的藤甲兵方陣被瞬間撕碎。

剩餘的緬軍狼狽而逃。

“廢物,這群廢物,陰險的明人.”

達寧哥眼看著自己手下計程車兵,還沒有衝到堡壘之下就退了回來,嘴中大罵。

“將軍,我們不能分散進攻,這樣會讓敵人幾種火力,我看他們的火炮也都是小型火炮,射程並不遠.”

火槍營的教官兼達寧哥的顧問席爾瓦說道。

在席爾瓦的建議下,緬軍全部從遠處上岸,然後在弗朗基炮的射程之外就開始挖掘塹壕,向這堡壘靠近。

此時的歐羅巴人已經知道使用塹壕來躲避堡壘內部的火炮攻擊。

果然,謝健沒有繼續下令炮擊。

他手中也有炸藥包,但是憑藉現在的臼炮或者是投石機的準度很難將炸藥包給射進敵人的塹壕中。

老官屯的戰鬥情況被實時傳給李嗣興。

而李嗣興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如果敵人沒有全部上岸,他與謝健一起發動合擊,敵人很可能就會乘船跑掉。

他就無法全殲敵人,也搶不到敵人的船和輜重。

此時達寧哥全軍上岸,試圖透過塹壕圍攻老官屯要塞。

正好合了李嗣興的心意。

他從蠻莫城到老官屯只要半天時間。

但是李嗣興沒有立即進入戰場。

而是駐守在老官屯的東北方向,密切關注著戰場上的一舉一動。

緬軍上下對自己的塹壕洋洋得意。

達寧哥一聲令下,軍隊從老官屯的西、南兩個方向衝出塹壕,向土丘殺去。

西面正對江灘的一面是緬軍的主攻方向,席爾瓦帶著五百火槍兵,向土丘堡壘上的明軍射擊。

謝健組織手下向兩邊衝來的緬軍投擲炸藥包,拋射弓弩。

這時候雙方都出現了傷亡。

緬軍的火繩槍是購買自葡萄牙人的重型火繩槍,射程很遠。

幾乎可以趕上弗朗基炮霰彈的射程。

而且這些緬軍火槍手的訓練也很到位,射擊精度很高。

就在雙方殺的如火如荼的時候。

一支明軍突然從堡壘的西北角切入堡壘西邊的戰場,試圖切斷緬軍的退路。

因為河灘的陣地並不夠寬廣。

李嗣興無法一次投入所有兵力。

在達寧哥的眼中,這股明軍只有幾百人。

他趕緊命令手下最強的火槍營前去迎戰。

而那些已經在攀爬土丘的藤甲兵,並沒有撤退回來。

他不想讓敵人的騷擾計劃得逞,進而喪失這麼寶貴的進攻機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狗熊嶺戰國史

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