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忠站在軍陣的中間。

整個軍陣分成了四個方陣,每個方陣大概五百人。

在最前方的是火槍兵方陣。

這是李嗣興軍中的唯一一支火槍兵方陣。

訓練火槍兵並不難,很多老兵都有使用鳥銃的經驗。

去掉了火繩,燧發槍的使用比鳥銃還要簡單。

只是現在工坊的產能還沒有完全展開,燧發槍的數量不多。

第一批生產出來的燧發槍都先裝備給了馬利的斥候營。

朱雀和馬利率領的這支隊伍,李嗣興給他們起了一個名字叫北上特遣隊,現在這支隊伍已經在前往江寧的路上了。

接下來生產的燧發槍李嗣興優先給穿插營裝備了一個大隊。

火槍手都是選用有使用鳥銃經驗計程車兵。

所以這些人在短暫地訓練過戰列隊形以及三段射配合之後就可以直接上戰場了。

在火槍兵的兩邊還有刀盾兵幫他們護著兩翼的安全。

李嗣興騎馬站在後方江邊的一處樹林中,手中拿著望遠鏡觀看者戰場上的動靜。

他已經不需要直接上戰場了。

李本忠知道這自發火銃的妙處。

上次在進攻蠻莫的時候,就已經打得那些蠻莫兵毫無還手之力。

這自發火銃最大的優點就是射速快,威力大,中者皆倒。

不過蠻莫兵就像一群散兵遊勇,只能練練手。

而此時他們的前方卻有一支陣列同樣整齊的火銃兵在向他們靠近。

席爾瓦也是一臉的驚訝。

他竟然在東方見到了一隊戰列步兵。

他的視力極好,已經看到對方拿著的是燧發槍,這一定是該死的荷蘭人賣給他們的。

不過隨即他的心稍微放鬆了下來,因為此時的燧發槍的啞火率還很高,因此很多歐羅巴的軍隊自己都不用這東西。

一定是荷蘭人去忽悠了這些大明軍隊,將自己不想用的燧發槍賣給了他們。

他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他可以確定明人制造不出燧發槍,他們只能造出鳥銃那樣落後的火繩槍。

“保持陣型……”席爾瓦站在方陣的右側,他的手中舉著配劍,一邊行進一邊提醒這些緬甸火槍兵。

這些黑龍衛火槍兵都是從普通軍隊中選出的精銳。

他們穿著漆成黑色的皮甲,看起來很酷,不過這種甲冑也讓他們在太陽底下行軍的時候吃盡苦頭。

但是哪位丞相黑魯叨堅持要用這種顏色的皮甲。

他說的很明白,經受不住烈日炙烤的戰士不配做黑龍衛。

兩隊火槍兵的數量相當。

相聚五十丈時席爾瓦命令戰列停了下來。

黑龍衛的戰士開始調整火繩,架起槍架,做射擊前的準備。

李本忠並沒有讓自己這邊的火槍兵停下。

他見對方只有一隊火槍兵,於是讓刀盾兵留在後面策應,讓火銃兵繼續前進。

李嗣興給火銃手提出的要求是面對線列步兵的時候,火銃兵要到二十丈之內才能夠射擊。

雖然他們的燧發槍的有效射程也能夠達到五十丈左右。

但是在這個距離,射擊的精度有限。

龍蝦兵之所以能夠在百年之後,於歐羅巴後來居上,有人說是因為他們能夠讓步兵堅持貼近到三十米再開槍。

李嗣興也不準備將距離死板到三十米,但是對方如果也是火槍兵的話,貼近到五六十米還是可以的。

當然了,對方如果是冷兵器的方陣,李嗣興可不會傻到讓自己手下的步兵放棄射程的優勢。

沒有一成不變的戰術,所有的戰術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預留出調整的空間。

“砰砰砰……”一陣硝煙從緬軍火槍兵的戰列上飄起,順著南風向明軍飄來。

伴隨著幾聲悶哼,明軍火銃兵戰列上倒下了七八名戰士。

隨即被後面跟著的刀盾兵抬走,只要沒有死亡,他們就會得到隨軍煬醫救治。

後排的火銃手自動補了上去。

李嗣興並沒有將火槍兵的甲全部卸掉,而是給他們的胸前裝了一塊板甲,就像後世的防彈衣一樣。

這樣的板甲至少能夠稍微防禦火槍的遠距離射擊。

此時雙方的距離還有四十丈,緬軍的火繩槍發揮不出最大的威力,倒下計程車兵大都四肢受傷。

見到對方有人中槍之後,整個戰列似乎不受影響一般繼續向前移動。

席爾瓦的心中有些慌了,不是說大明的軍隊只要受到火槍射擊就會一鬨而散嗎?那些士兵的身體難道不是他們自己的嗎?還是他們只是帶了一個分身到戰場上來。

不光是席爾瓦,那些緬軍計程車兵同樣開始膽怯。

任何人面對不懼死亡的對手都會感到恐懼。

緬軍這邊第一輪射擊已經結束,對面的明軍終於在二十丈外的地方停了下來。

“第一排舉槍預備.”

“放……”隨著大隊長一聲令下,第一排的明軍上前一步舉槍瞄準射擊。

因為沒有火繩,所以射擊的時候少了很多的準備工作。

“砰砰砰……”燧發槍的聲音與火繩槍的略有不同,更加清脆。

第一排計程車兵射擊好了之後立馬後退裝填。

第二排士兵上前,明軍的燧發槍重量更輕不需要支架,更加的靈活,而且精度更高。

近距離的射擊瞬間造成緬軍大量的傷亡。

而在人員大量傷亡之後,緬軍的動作很明顯開始慢下來。

一些緬軍士兵慌亂地加錯了火藥。

而明軍使用的都是油紙包裹著的定裝彈藥。

士兵只要咬開油紙的一端對藥池中倒入一定量引火藥,剩下的火藥倒入槍膛作為發射藥,然後將油紙連同子彈一桶用通條搗結實就可以。

第八銘此時也在火銃兵戰列之中,他的身邊都是手下小隊計程車兵。

他看到那個穿著奇怪服裝的弗朗基人正在對身邊的緬兵大喊。

抬起槍口的第八銘將槍口微微偏轉一些。

“砰”的一聲,第八銘的肩膀被火銃的後坐力撞得往後一退。

席爾瓦感覺自己胸口一陣劇痛,他下意識低下了頭,隨即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剩下的緬兵雖然也是精銳,可是他們再也堅持不住了,轉身向後逃去。

李本忠趕緊下令刀盾兵向前殺去。

火銃兵則留在原地裝填之後跟在刀盾兵的後面向前衝。

明軍的新式燧發槍,還沒有配備刺刀。

這些火銃兵在擊潰對手之後只能與那些弓弩手為刀盾兵進行遠端支援。

整個穿插營是一個混編營,這兩千多人裡甚至還有一隊擲彈兵。

不過此時擲彈兵已經鳥槍換炮,用上了真正的鐵疙瘩。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好駙馬

羅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