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內閣的議事廳中,內閣成員、留守的幾位將軍全部到場。

這裡面還有兩個新面孔,一個就是幫李嗣興掌管穿插營的李本忠,隨著穿插營的人數飆升到了兩千人。

李本忠已經被封為參將。

另外一個就是掌控騰越營的謝建。

而李嗣興也有了一個新的頭銜,那就是騰越衛指揮使,兼三宣六慰安撫使。

兩營兵馬直屬於李嗣興指揮。

另外,李嗣興在暗中還有一營人馬,那就是孫崇雅的那個營。

孫崇雅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他手下的兵馬也是忠義營中品格最差的。

李嗣興索性人盡其用,將李本忠和謝建淘汰下來的一批有惡習計程車兵全都塞給了孫崇雅。

沒想到這個孫崇雅還有幾分本領,至少這些人塞過去之後沒有禍害周圍的百姓。

要知道,現在騰越城再也不是當初的地廣人稀。

一下子多出了十幾萬人,基本上平整的地方都有百姓開墾種植。

李嗣興給他們提供工具、耕牛和種子,這些土地以後還能夠分給他們自己種植。

這些人現在也不想回原籍了。

今天之所以召集眾人來開會,是因為李嗣興這邊也得到了蠻莫將行營的隨員抓捕為奴的事情,眾人都是義憤填膺。

金維新是永昌本地人,他剛才向眾人介紹了蠻莫宣慰司的基本情況和歷史沿革。

“殿下,這蠻莫宣撫司也您的轄地,您一聲令下,咱兄弟去將那個思線給抓來,他們那麼喜歡奴隸,就讓他們自己去做奴隸好了.”

李本忠雖然第一次參加內閣的會議,但是他一點都不拘謹,畢竟是晉王身邊出來的老人,李本忠誰都不怕。

“話雖如此,但是蠻莫畢竟已經身處關外,不是蠻莫自絕於大明,而是咱們大明主動放棄哪裡的。

現在的土司思線都是南邊的緬王冊封的.”

金維新是認識李本忠的。

雖然李本忠說的也不全是無機之淡,但是卻有些自欺其人了。

“殿下,要打蠻莫也可以,但是臣有一事擔心,那就是緬人不會善罷甘休,要是引起與緬人的大戰。

是否會影響到晉王的反擊?咱們現在掌控的物資能夠維持兩線作戰嗎?”

龔彝考慮問題從來都是從錢糧上著手。

李嗣興覺得差不多了,他不想在這件事情上更多地討論下去。

這段時間的磨合,他已經在戰時內閣建立了很高的威信。

畢竟大家現在能夠拿著以前雙倍的俸祿,還能夠分到自己的職田,這都是李嗣興的功勞。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有奶便是娘。

“這次懲治蠻莫土司戕害我大明官員,還有尋找太子殿下只是一個原因.”

“剛才金侍郎已經介紹過此地。

這裡不僅僅土地肥沃,兩江交匯之處都是平整的壩子.”

“最重要是我們以後要將騰越的生意做大,必須要掌控這裡。

從騰越向南、向西的商道都要經過這裡.”

“咱們不能將自己的錢袋子握在別人的手中,龔尚書以為如何?”

龔彝倒是沒有想到此處。

但是李嗣興身邊的那些商人早就已經不止一次在李嗣興面前抱怨蠻莫土司對漢人商隊盤剝過甚。

甚至是有的商隊在交了高額的通關費用之後,還會在蠻莫境內遭受劫掠。

最支援李嗣興對蠻莫動手的莫過於騰越商會。

在開這場內閣會議之前,李嗣興就跟騰越商會的人碰過頭。

大家都同意拿下蠻莫地區。

蠻莫是向西南貿易的橋頭堡,從這裡向西、向南就全都是平原了。

到時候在蠻莫修建碼頭,訓練水師,李嗣興就能威脅整個緬甸東籲王朝。

“那麼,殿下,此次南下作戰,可否不動使用者部的錢糧.”

李嗣興撇了龔彝一眼,他戶部的錢糧基本上都是李嗣興撥付的。

這位龔老摳不僅僅越來越扣了,臉皮還比以前更厚。

拿了李嗣興的錢糧,還要這麼吝嗇。

“龔尚書放心,這些不動使用者部一分錢糧,軍隊也只用騰越衛二營兵馬.”

“殿下,讓老胡跟您一起吧.”

總兵胡順都趕忙說道。

之前攻打宣撫司一戰,胡順都和王道亨兩位總兵立了不小的功勞。

李嗣興出手大方,這兩位的手下也都獲得了不小的好處。

顯然李嗣興準備對蠻莫動兵,這兩位老將也動了心。

“二位叔父這次就幫侄兒守好後方,蠻莫不過一個小小宣撫司,就給侄兒練練手吧.”

李嗣興軍中的老將都以晚輩自居。

這讓軍中將領對他都頗有好感。

這段時間,劉安一直在對潞江以西的各個宣撫司進行整合。

在潞江、楊塘、芒市三司叛亂被平滅之後。

剩下的幹崖、隴川、瓦甸、南甸、盞達各司也相繼臣服。

這些小宣撫司全都是牆頭草,只要明軍表現出自己強勢的一面,這些人立馬就慫了。

盧克武原本身受重傷,還沒死透就被斬首示眾。

那些原本與盧家有關聯的土司紛紛休妻自保。

以前能夠娶到盧家的閨女那都是非常榮耀的事情,現在則唯恐棄之不快。

劉安這個潞江西路巡撫的手中現在已經掌控了潞江、楊塘和芒市三縣,正好是沿著怒江西岸南北排列。

另外還有五個宣撫司接受了巡撫衙門的領導。

對於直屬的縣,劉安按照李嗣興的要求,實施均田令。

分到土地的土人對官府非常擁護。

這個時候誰要是冒出來帶著他們恢復土司制度一定會被這些人幹翻。

為了穩固地方,李嗣興還授權劉安建立了撫標營,兵額兩千。

這樣劉安就能完全掌控地方。

撫標營計程車兵大部分都是那些分了地的農戶。

凡是分地五十畝以上的農戶都要提供丁一人入撫標營。

同樣的制度也在騰越的各個衛所實行。

衛所的土地現在也是包產到戶。

拿到土地的家庭,同樣要出丁參加訓練,負責衛所的安全,是為新的衛所兵。

原本的那些老弱全部遣散回家種地。

在政策完全放開之後,李嗣興手中的兵馬反而增多。

不算李定國留下的兵馬。

李嗣興現在手中控制的正兵就有穿插營兩千、騰越營兩千、孫崇雅的怒江營兩千、還有劉安的撫標營兩千。

總計八千正兵,另外還有整編過的衛所兵五千人。

這些人分散駐守在騰越周邊的戰略要地。

李嗣興定下了標準,根據防禦的需要,每一個千戶建立周長兩百丈稜堡一座。

每一個百戶修建周長五十仗的碉堡一座。

新式的稜堡和碉堡基本上能去滿足防禦的需要。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一個酒鬼書生的逆襲

暮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