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下午放學後就趕到招待所。

在會客廳,看見林安白跟柳夢秋和徐梅娟正聊得熱火朝天。

柳夢秋旁邊還坐著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少年。

柳金勝。

前世跟潘大章在鐵珊籠礦同一個班組上班。

潘大章乾的是支護工,而柳金勝乾的卻是扒礦工。

九零年停薪留職去廣東打工之前,兩人在一起共事過一段時間。

柳金勝曾跟他說過,他有一個姐學校畢業後分配在縣委工作,他在井下工作也只是一個過渡。

果然潘大章去廣東打工二年,回來碰見柳金勝,就聽他說調到了縣環保局上班了。

幾年後他成了縣環保局的一名幹部。

現在他認得對方,但對方肯定不認得自己。

有一個當幹部的親姐,事業和前途都不用擔心。

這時,看見潘大章出現,柳夢秋對弟弟說:“他就是潘大章,年齡跟你差不多大,還在俞督中學讀書,在《名詩刊》發表過組詩,現在又在《江山文藝》發表小說,在學校還是學霸。

要向他學習.”

柳金勝:“大章兄弟,我也是文學愛好者,平時也會寫些散文。

以後要多向你請教.”

潘大章:“別客氣,相互交流學習吧.”

前世是工友,但是今世就沒有交集了。

指導你寫作?我沒事幹閒得慌?前世兩人一起做事時,關於柳金勝姐才二十多歲就按排到了領導崗位,潘大章感到特別好奇。

“我姐當了甘老大三年的秘書,甘老大退居二線,他肯定要對我姐的前途做出安排.”

甘老大曾是俞督縣的一把手,現在已經退居二線,但是也還是有一定的威望。

晚飯後,曹向東又組織多人在招待所會客廳,開了一個座談會。

柳金勝也在場,而且看向潘大章的目光中多了一層崇拜仰視的成分。

前世他在自己面前是有許多高人一等的意味的。

“以後我混得好了,順便在礦長面前,提點要求讓他把你從井下第一線調到地面,換個比較輕鬆的工作,難度應該不是很大的.”

可是他真正混到縣環保局領導崗位上時,他也絕對不會出面替自己求情的。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世上的路有千萬條。

不應該綁死在一個職業上。

前世的潘大章多年以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座談會上還邀請了其他的業餘作者,大都是一些正在摸索中,沒有發表過作品的白丁。

潘大章侃侃而談自己的創作經歷。

其實今世他真正寫作的時間也才幾個月時間,但是他有前世創作的積累。

受重生的影響,聯絡一些前世創作的感悟,筆下寫出的文章內容才更有內涵,更耐人深思。

在座的有些是多年的文學創作者。

個個都對潘大章小小年紀能夠取得如此實出的成績而羨慕不已。

曹向東也滔滔不絕地說了半天。

無非就是向潘大章看齊,爭取把自己寫的作品,能夠刊登在報刊雜誌上。

幾小時後,座談會結束。

因為明天早上還要去學校上課,所以他對林安白說:“林老師,在這裡多待幾天吧?”

“不了,今天小徐她們帶我去參觀了革命博物館,偉人故居,還去羅巖山的青雲寺,不錯了。

明早我就坐俞督到江山的長途班車回去.”

林安白又對他說:“小潘,記得每月按時寄稿,《江山文藝》每年會舉辦一次創作筆會,會邀請一些名家講課,明年我替你申報,到時會邀請你去佛山,希望你能蒞臨.”

潘大章:“林老師,不用浪費名額了。

我還是一名在讀的中學生,學業為主,恐怕也沒有時間去參加筆會.”

林安白:“活動時間一般會安排在暑假或寒假時間,不會跟你上學時間產生衝突的.”

“那就看到時有沒有時間參加了。

林老師,明天我就沒空送你了,祝你一路順風!”

跟曹向東幾位領導打過招呼,潘大章騎車回到住處。

已經是夜裡十一點多了,看見溫小芹房間裡還亮著燈。

敲門進去,見她還在專注地替自己抄寫著小說文稿。

“大章哥,你回來了,快去洗澡吧。

餓麼,餓的話我去煮麵條給你吃.”

“不餓。

你不用急的,這個月的稿件我已經寄了,下個月的稿到下個月再抄也行.”

每月十五號把稿寄出去就行。

“沒事,我有時間就先把你寫的稿子全部抄寫好,到時候拿去寄就行。

再說下個月期末考試了,怕到時候學習任務重.”

溫小芹拿出一個掛號信,高興地對他說:“詩刊社的鄒一帆編輯老師來信了,恭喜大章哥,又有一組詩在詩刊發表了.”

信封已經被溫小芹撕開了,一本樣刊和一封信。

信上鄒一帆說,那個田禾冒充名詩刊下屬工作人員籌集詩集出版一事,純屬借這個由頭騙錢的,已經反映到派出所。

田禾已經挨抓。

鄒一帆還對潘大章說,別急於去出詩集,儘量在詩刊上多發表點詩作,不管是組詩還是單首詩,發表詩作多了,以後再把詩整理成詩集出版。

根本不用你個人出資。

這次寄來的七首詩,水平也不錯。

擬在下月刊登。

樣刊和稿費會及時郵寄給你。

同時寄一套共12本青年詩人出版的詩集給你。

希望有幫助。

溫小芹指著一捆詩集說:“就是這些詩集.”

潘大章拆開,果然是一套新版的,書墨香濃郁的新詩集。

他高興地拿起一本翻閱了幾頁。

“有空再看吧,去洗澡睡覺了.”

溫小芹記起另外一件事:“今天十六了,你們村不是十八鴻旗公神明生日麼?潘廣春今天吃晚飯時,還說明晚他和黎蘭英,還有杜善文母子都要回去。

你堂哥也要回去.”

月舟村人把這一天看得比過春節還重要,即使是跑到外地去打工的人,也會及時趕回家。

“是呀,後天村裡都會很熱鬧的。

錄影廳那邊就歇業一天吧,五金店這裡就讓你姐他們看,明天下午我們也回去.”

第二天,三舅鄒建國找到他。

“大章,明天我們三兄弟跟三個舅媽都去你家作客,這邊新店裝修就停一天工吧?”

潘大章看他地面瓷磚鋪得差不多了,還有牆面還沒有搞。

估計還要十天八天才行。

三舅都是自己帶幾個學徒幹活,手藝幹得不算精緻。

好在是店鋪,也不好強求他要做到什麼工藝。

他在的時候,做的工都差強人意,若他不在,確實更是怕漏子。

“放一天假,就放一天吧。

儘量早點幫我搞出來就行了.”

中午時分,杜善文幾個鎖好錄影廳走了過來。

黎蘭英也過來了。

潘雲田也跟潘大章說要回去。

他還故意問熊蘭:“小妹妹,去我們村看採茶戲,聽古文去不去?”

熊蘭:“月舟村我家又沒有親戚.”

“把他們幾個當作你的親戚也可以呀.”

潘大章笑著說:“想去的話,就一起去吧.”

他想邀請楊石頭兩夫婦去家裡做客,但是怕唐突,就沒有開口。

畢竟自己跟溫小芹只是有意向,也並沒有定婚儀式什麼的。

幾人都去了農貿市場買菜。

潘大章預支了一百五十塊工資給他們。

還在吃午飯的時候,潘小章騎單車,後座上綁了兩個籮筐從家裡趕了過來。

“你這時候跑進來做什麼?”

“買菜呀,明天家裡有很多親戚的,媽媽叫我進來買一些菜.”

豬肉、冬筍、生薑、豆腐、籮卜,以及青菜。

溫小芹讓他吃飯,自己叫上大章去農貿市場買菜。

買了二籮筐的菜。

綁在潘小章的單車後座上。

“哥,綁一個籮筐還勉強,綁二個我根本不用騎單車了.”

潘大章想說的是:你摩托車後座就不可以馱麼,要麼你摩托車馱兩籮筐菜,我單車搭嫂嫂回家,不行麼?潘大章知道他小心思。

“我馱兩個冰箱回去,要麼你來馱冰箱,我來馱菜?”

溫小芹:“我也騎個單車去回,另外一籮筐菜,我來馱吧.”

她把另一籮筐菜綁在單車後座。

潘大章跑到農貿市場買了幾條綁帶,又在摩托車後座加裝了一個貨架。

把兩部雙扇門冰箱綁到後座。

“哥,家裡有一臺冰箱就夠了,幹嘛馱兩臺回去?”

潘小章不解。

“另外一臺是給小芹芹家爸媽用的.”

我給我未來的岳父岳母,不應該麼?“噢!”

潘小章不再吭聲。

“以後你有物件了,也允許你馱一臺冰箱去送.”

“我還小,那裡來的物件.”

潘小章有意識看了一眼正在搞衛生的熊蘭。

溫小芹聽大章說送一臺冰箱去她家,也是特別高興。

騎著單車先跟潘大章去到古樟村。

溫玉慶和鄒雪花看見潘大章和女兒一前一後,一個騎摩托車,一個騎單車回到家。

兩人都滿臉含笑,特別高興。

“溫叔,自己店裡賣的冰箱,拉一臺回來給你們用。

以後吃剩的飯菜放在冰箱,不會變質.”

他看見家裡裝上了電燈,電視機也可以收到幾個臺的節目。

“好,大章有心了.”

心裡如吃了蜂蜜一樣甜。

溫小芹要從籮筐中拿點菜給父母。

溫玉慶卻說:“把菜全部帶回大章家去,我和你媽明天也去他家做客.”

“你們也去?”

溫小芹感到意外。

“不行麼?你媽跟大章媽還是姐妹呢.”

潘大章又把另一個冰箱重新捆綁好。

牛嶺山那條山路坑坑窪窪較多,必須特別小心。

於是兩人考慮還是多走一點路,從夏祺村方向回去。

在大槐樹下又看見了潘德東在監督幾名工人清洗幾個大鍋爐。

此時周圍已看不見綠油油的薄荷葉子了。

應該熬薄荷油工作已經收尾了。

狼狗二牙蹲在一棵槐樹下,警覺地觀察周圍的動靜。

一眼看見潘大章兩人,瘋狂地奔跑了過來。

“想不到二牙還是很念舊的.”

二牙圍著他摩托車撒歡。

潘德東回頭也看見了他們兩個。

“大章,你去岡州買冰箱?買個冰箱還跑到岡州去?”

“不是的,我馱了一臺冰箱到小芹家,這臺拉回家裡用。

這冰箱是我店裡賣的,有貨賣給別人,不要自己家都沒有用.”

“兄弟,你真厲害,生意越做越大了。

不錯!哥哥都不如你了.”

潘大章知道前世那個歐陽,在謝家當了七八年女婿,就有資金在俞督縣建了一棟歐陽大廈。

按照現在的物價,建一棟歐陽大廈那樣的建築,恐怕至少要花費三五十萬才行。

他現在手上有三十多萬,假如縣城地皮可以購買,他動用所有資金,建一棟酒店建築,似乎也能夠完成。

“德東哥,自己兄弟面前就不用打埋伏了,在謝叔這裡好好幹,不用多少年,不要說月舟村,就算是俞督縣,你的財富也是數一數二的.”

潘德東此時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大章,你家幾畝地,割了水稻後有沒有翻耕過來種油菜仔?”

現在的村民都有這個傳統,秋稻收割後,及時把稻田翻耕,然後種上油菜,來年開春,油菜仔收割完就可以種早稻。

不讓稻田荒廢。

因為此時的村民剛從生產隊吃不飽飯的年代走過來的。

種下足夠自家食用的糧食,是每個農民最基本的需求。

此時廣東沿海城市也才剛剛開放,去廣東打工的人也不算多。

再隔幾年,去廣東打工的村民過春節時回到家,掙到了比種田更豐厚的收入。

外出打工的村民才逐漸多了起來。

於是很多土地便丟給了留守家中的老人耕種了。

幾年後,平時間村裡幾乎都看不見青壯青年男女的影子。

“我家才三個人的田,割完水稻後,我媽就讓人去撒了一點紅花草,並沒有去種油菜.”

潘大章記得他家幾塊稻田是跟自家稻田是連在一起的。

“大章,你還知道誰家的田沒有去種油菜的?”

潘大章不知道其他人的,但他知道潘雲田和潘廣春兩家的稻田都沒有去種油菜。

都只是在收割後的稻田撤了紅花草。

“雲田家和廣春家的稻田都沒有種。

你準備租地種薄荷?”

潘大章想到了他的用意。

“我說大章弟就是我們一幫兄弟中,最聰明的一個人。

我一說,你就知道了用途.”

潘德東點頭說:“我是想在我們村租一大片地,用來專門種薄荷,這樣就可以增加薄荷產量了。

不瞞你,今年我這裡熬出的薄荷供不應求,還有很多人交了定金,都沒辦法給人家貨.”

“夏祺村沒有村民願意種薄荷了?”

夏祺村幾乎有一半人的土地都種上了薄荷。

“唉,夏祺村能夠動員的都動員過了,其他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拿田來種薄荷了。

雖然我們給的價錢是種田收入的幾倍以上,但是這些死腦筋還是抱著傳統的觀念不肯變通.”

潘德東無奈地說。

夏祺村有一半的田地種薄荷,也主要是靠謝禮華村支書的面子。

謝禮華幾次跟他商量:“要是可以動員月舟村人種薄荷就好了.”

他也經常唸叨著增加種植面積的事情。

“這個薄荷不會很難種吧?”

“一點都不難,比種水稻輕鬆多了.”

潘大章想到另外一件事,潘六月曾經跟他說過,月舟村除沙廠會拿來競標外,三個大水庫,二十多口魚塘,還有牛嶺山那片茶葉地,甚至河岸邊那幾百畝沙灘地,萬子嶺後面幾萬畝的林地,都可以拿來承包。

“沙灘地也可以種薄荷吧?”

“可以呀.”

潘大章認真地對他說:“德東哥,你想租地的話,我告訴你一個訊息,是上次六月伯親口跟我說的,河岸邊那幾百畝沙灘地,可以拿來承包。

不知道現在拿來承包沒有?”

潘德東興奮地叫了起來:“明天我就跑去村委問問。

若是沒有,我就去承包下來,那怕承包一百畝地,也可以增加很大的產量.”

“德東哥,還有一個問題,你租這麼多地,誰又來幫你種薄荷呢?”

百畝地單單耕種的人至少也要十幾個人勞作吧。

“先把地租下來再說,大不了到時多付點工錢給人家,總可以請得到人的.”

潘大章想到一個人。

“你租地下來後,可以去找四叔,讓他帶人去種。

只要有機會讓他賺錢,他肯定會願意去種植的。

他除了種自家那點田之外,還去做什麼鞭炮,那玩意又危險又辛苦,也不一定能賺多少錢。

他一家人都五六個勞動力,又那麼勤快,肯定行的.”

前世的四叔因為造鞭炮而發生了事故,死得特別慘。

今世指給他一條活路,假如能逃過這一劫,也算是重生所帶來的福利。

雖然前世四叔對自己家極不友善,也經常欺負自己父母。

但是今世他在自己手裡翻不起波浪。

況且死狀那麼悲慘,他也起了惻隱之心……假如能夠改變他前世的劫難,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他幾次出手阻止,聽他勸告的最後都改變了命運……潘德東聽了也是眼睛一亮。

“對,大章考慮得真周到。

我等下就回村去打聽,再順便去找找四叔.”

他感到每次跟潘大章聊天,都有意外的收穫。

難怪大章生意越做越大。

腦子好用就是不一樣。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之都市霸主

君壞笑

靈氣復甦:這人的獸魂進化太快了

紫光

詭怪復甦:開局成了祖宗牌位

奶瓶三歲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