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最後一節課上完,謝東生就把潘大章叫了出去。

“小潘,林安白編輯到學校來找你了,在我辦公室.”

來到謝主任的辦公室,看見裡面坐著一座戴眼鏡,面容白皙的中年男子。

“林老師,你好!我就是潘大章.”

他走前去跟他握手。

“潘大章同學,你好。

剛才聽謝主任說,你還是學霸,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的。

不錯哦,還在《名詩刊》上發表過組詩。

了不起哦.”

林安白雖然知道他還是一箇中學生,但第一眼看見潘大章,還是不禁點頭讚賞。

結實健康的體魄,陽光帥氣的外表,雙眸間又透著一股跟一般少年不一樣的成熟和穩重。

“林老師謬讚了。

林老師辛苦了,您是從江山坐長途班車過來,還是自己開車過來的?”

本地還沒有火車,只有坐長途班車,而且還是一路顛簸。

“我昨天坐長途車到了岡州,今早再坐車到了你們俞督。

革命老區交通還是這樣落後,唉……”林安白也是感慨萬千。

謝東生打了一個電話,然後對他們說:“我請示了曹部長,現在他讓我們去招待所吃飯,林老師可以免費住在招待所。

他們幾個領導也想跟你會餐,談談文學上的事情.”

林安白搓著手說:“這不太好吧?還驚動了縣領導?我跟小潘談談,順便籤個協議,然後我明天就回去了.”

他對於這種官場上的應酬也並不是很習慣的。

“林老師別客氣,曹部長聽說小潘同學的小說要連裁也是很高興。

上次詩歌發表,他也召開了個座談會。

領導很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你林老師是大刊物的有名編輯,我們都想跟你討教寫作方面的事呢.”

“不敢當,我只是一個編輯而已,寫作水平可能都還不如小潘同學呢.”

他考慮片刻說:“等我幾分鐘,讓我跟小潘同學先把這篇小說的事先敲定再去招待所吧.”

他怕等下跟領導應酬,把正事給耽誤了。

“好,沒問題.”

他把辦公室讓給了他們兩人,走到了外面走廊上。

財務呂娟下班走出財務室。

“謝主任,你辦公室那個小潘跟那位男子在談什麼?”

她剛才路過看見了潘大章在跟一中年人交談,碰見謝東生,於是好奇問他。

“那位老師是《江山文藝》編輯,小潘寄的一篇小說,給採用了。

由於是長篇,決定分期連載,他是特意跑過來跟小潘籤合約的.”

謝東生解釋說。

他只守候在走廊上,也不走遠,等小潘兩個談妥了,他還帶他們去招待所用餐。

“啊,這個小潘這麼厲害,又發詩又發小說的,真的成了我們學校,不,是我們縣,甚至是岡州地區的大名人了.”

這麼優秀的男孩子,要是能夠讓女兒跟他多接近,多交流,以後就有前途了。

“謝主任,還沒吃飯吧,要麼一起帶他們去我家吃飯,畢竟飯堂炒的大鍋菜不如家裡小鍋炒的菜香.”

呂娟即刻想到一個很實用的方法。

“呂老師不用操心了,縣宣傳部長曹老大安排去招待所用膳了,等小潘跟林老師簽好合約,我就帶他們過去.”

謝東生暗自心想:你家一個矽肺病人,連續不停的咳嗽,去你家吃飯,人家吃得下嗎?人家林老師可是大城市來的大編輯,去你家吃飯有損俞督人民形象了。

“連縣領導也驚動了,當然了,這件事確實會引起領導的重視,俞督中學的人才呀。

這麼小小的年紀,就做出這麼出色的成績,這個小潘的未來必定不可限量.”

她很想說的是:我可不可以帶女兒也跟你們去招待所用膳。

但是考慮到有縣委領導在,於是就不好提要求。

這邊呂阿姨在為女兒如何接近潘大章的事在抓耳撓腮。

那一邊潘大章在跟林安白討論小說連載的事情。

“小潘,你這篇《陌生城市》現在寫了多少字了,有小說大剛了沒有?”

“故事梗概和小說大剛都寫了,現在小說寫了十二萬字左右.”

潘大章把溫小芹幫助抄寫的故事梗概和小說大剛遞給了他。

林安白閱讀後肯定地說:“還是寫得不錯.”

作家未把小說全部寫完,只是寫了開頭十幾萬字,雜誌社就決定連載,一般只會發生在老作家身上。

象潘大章這種,原先他們幾個編輯討論都認為是新手的作者,會有一定的風險。

怕就怕開頭十幾萬字質量水平都可以,後來把控不行,失了水準,不僅影響雜誌的銷量,對作者本人也是一種損失。

沒有寫過長篇小說的作者,很容易犯把控不住的毛病。

潘大章寄來的簡介上也只是寫自己是個文學愛好者,發表過什麼作品也不曾說。

來了學校,謝東生告訴他,潘大章上個月在《名詩刊》發表了一個組詩,並且得到了黃大師的點評推薦,轟動了詩壇。

看來潘大章並不是文壇的初入者,詩歌水平能夠得到國刊的登載,可見其文學功底。

“小潘,你這篇小說準備寫到完結,總共多少字?”

“按照我這大剛的計劃,至少一百萬字以上,估計可能都不止.”

“每個月保證供稿三萬字,應該沒問題吧?”

你要單純把精力全部放在這篇小說上,一個月寫三萬字肯定沒問題。

我怕你又寫詩,又參加其他的文學活動,無法保證供稿。

“完全沒問題,何況我現在還有八九萬字的存稿呢。

就算是沒有,我一天寫二三千字,一點都不難.”

前世寫網路小說,每天還上傳五六千字呢。

林安白感興趣的問:“小潘,我問你一句題外話,你寫的這篇《陌生城市》都是發生在廣東沿海城市的故事,代入感特別強,好象作者有切身的生活體驗一樣。

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作者是個四五十歲,情感經歷,社會閱歷都特別豐富的中年人。

不然就寫不出這種有內涵的小說。

可是你今年才多少歲,恐怕你連廣東都還沒去過吧?”

潘大章當然沒有去過廣東沿海城市。

但是他前世在那邊待了十多年。

飽嘗了打工生活的酸甜苦酸,書中的人物都是他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人。

包括主人公身上都有他當年的影子。

但是跟林安白說自己是個重生人,也是無法解釋的事。

他笑著說:“我訂了你們《江山文藝》,每一期的作品,每一篇作品,我都認真拜讀。

其中的生活氣息我好象感同身受,親臨其境一樣。

再加上我對沿海城市開放的環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陌生城市》有沿海城市的生活痕跡也是很正常的.”

林安白也知道作者的想象力是構成作品的主要因素,很多名著並不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不過他還是無法相信,一個只有十七的少年,能夠寫出內涵這麼豐富的小說來。

若不是親眼所見,恐怕很少人會相信小說是出自一個少年的手。

好在他的署名叫赤腳樵夫,讀者無法知曉他的年齡。

“你每月20號前必須寄三萬字稿件到編輯部,以便編輯部排版。

雜誌每月連載你的長篇小說《陌生城市》三萬字,我們給你現在最高的稿酬,千字15塊,你認為可以吧?”

林安白解除了心中疑惑,直接跟他談起稿酬的事情。

潘大章當然也知道,詩的稿酬是按行計算的,小說的稿酬是按字計算的。

千字15塊,三萬字就是450塊。

相比於他現在開店經商,數額雖然不算多,但是發表小說並不能用金錢去衡量。

林安白又接著說:“看連載產生的效果,假如效果不錯,小說完結後,可以申請幫你出版。

那樣產生的版權費,比這些稿費可能更多.”

這一世假如新華書店的書架上,有自己寫的小說和詩集售賣,是一件絕對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沒問題.”

潘大章點頭答應。

林安白拿出合約,擺在桌上。

“小潘,你看看合約,每月要準時供稿,違約的話要挨罰款的哦。

還有完結後,達到條件幫你出版發書,上面也明白寫了這一條。

小說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你也仔細看看.”

潘大章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認為沒有其他的問題,就在上面簽了自己的名字。

林安白也簽上名字,合同上已經加蓋了雜誌社的公章。

兩個人客氣握手。

“祝願合作愉快.”

走出辦公室,謝東生迎了上來。

“去招待所吧,估計領導都等急了.”

謝東生騎了一輛腳踏車,馱上林安白。

潘大章緊隨其後到了招待所。

柳夢秋站在招待所大門口,焦急地望著外面公路。

看見謝東生幾人,舒緩了下來。

謝東生跟她介紹林安白。

“林老師,《江山文藝》編輯.”

“縣宣傳部副部長柳夢秋同志.”

柳夢秋:“歡迎林老師來俞督縣,我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只是沒有小潘同學的水準.”

她帶他們到了餐廳包廂。

裡面坐著曹向東、林正雁,還有宣傳幹事徐梅娟。

幾人見了林安白,都是客氣寒喧一番。

又對潘大章的小說能夠在《江山文藝》雜誌上刊登,表示了祝賀。

“小潘,二個月後岡州開文代會,我把你的名字報上去了。

你完全可以代表我們俞督縣文聯去參加這個會,以往我們去參加,因為沒有在報紙雜誌上發表作品,相比其他縣份,我們汗顏哪。

現在有你小潘這面旗幟,今年我們完全可以挺直腰桿說話了。

哈哈……”曹向東喜形於色地說道。

柳夢秋和徐梅娟在向林安白討教如何向雜誌投稿,以及如何有更大的機率可以採用的問題。

服務員開始上菜。

搞了七八個本地特色菜。

連林編輯吃了都是讚不絕口。

“想不到革命老區的美食還這麼美味.”

曹向東:“我們老區不僅美食讓人難忘,美景也有很多。

林編輯有空的話,可以在俞督逗留幾天,我讓小柳他們陪你到處去逛逛.”

謝東生:“對了,小潘明天上午還有課,下午沒課,後天也沒課,他也可以陪你逛逛本地風景地.”

林安白:“謝謝各位的好意,我也是在編的單位工作人員,那有時間到處去遊山玩水,明天上午就要回去.”

他想了想說:“俞督是老革命根據地,即然來了這裡,最想去看的地方是博物館,瞭解那段崢嶸歲月,革命先輩們在俞督留下的光輝足跡……”曹向東連連點頭:“有,偉人還曾在俞督住了一段時間呢。

長征第一渡,烈士博物館都是值得參觀的地方,小柳和小徐,你們下午就帶林老師去參觀參觀吧.”

兩女都欣然應諾。

曹向東又向林安白敬了一杯酒。

“林老師,晚飯後想邀請一些文學愛好者,開個座談會,談談寫作方面的事情,想請林老師給予適當的參考意見.”

林安白:“曹部長言重了,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其實真正寫作的能力,小潘同學都比我強.”

曹向東想說:小潘畢竟年輕,各方面社會閱歷還太淺,即使胸中有錦繡文彩,恐怕一時也倒不出來。

不過他內心也是佩服不已。

這小潘才多大年紀,玩在又寫詩,又寫小說。

寫作水平全縣都無人能出其右,是個值得重點培養的物件。

“小潘你今年多少歲了?”

“滿十六,十七歲了.”

“是團員麼?”

“是,小潘還是三班的團支部書記呢.”

謝東生主動回答曹向東的問題。

曹向東:“你平時間多向組織靠攏,後年滿十八歲,就可以寫入黨申請書,積極加入組織,對你未來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潘大章點頭。

她吃了兩碗飯,歉意地對他們說:“各位領導,林老師,你們慢慢吃,慢慢聊,差不多到上課時間了,我要去上課,就不陪你們了.”

林安白微笑說:“差點忘記了,我們的少年作家還是一個學生呢.”

曹向東:“小潘,記得放學後就來招待所這裡,晚飯後座談會可能還要請你發言呢.”

潘大章應諾。

騎腳踏車回到了五金店。

溫小芹看見他,焦急地問:“以為你去那裡了,一直等你吃飯都不見人。

快點吃飯,菜涼了我替你熱一下.”

潘大章歉意地說:“不好意思,剛才跟林編輯在一起,沒有特意拐回來告訴你。

我跟林編輯和宣傳部幾個領導,以及謝主任,去了招待所吃飯.”

“哪個林編輯?”

溫小芹還沒聽說過他在《江山文藝》上發表小說的事情。

“小芹芹,我有一篇小說,叫《陌生城市》的,投給《江山文藝》,他們現在決定連載我這篇小說了,林主編特意從江山過來跟我籤協議。

曹部長知道後,特意安排林編輯去招待所住,用餐,也叫我去,晚上還去吃晚飯和開座談會呢.”

他也知道,每個月訂的那本《江山文藝》月刊到了,溫小芹總是搶著先睹為快的。

“啊,大章哥,你又要在《江山文藝》發表小說了,恭喜,恭喜.”

“以後你每期都可以在上面看見我的小說,筆名叫赤腳樵夫.”

“嘻嘻,怎麼起一個這麼土的筆名,乾脆按你的真名不好麼?”

“因為我是鄉村的野孩子,從小打赤腳在山上砍柴呢,這筆名貼切.”

這篇小說都是他利用晚上時間寫的。

昨天他讓她抄故事梗概和小說大綱。

她還以為他只是蘊釀呢。

想不到他已經寫了十二萬字了。

“小芹芹,這下你有事幹了。

每個月要幫我抄三萬的小說,寄去雜誌社。

每月稿費有450塊.”

他把林編輯說的小說完結後可以幫助出版書銷售告訴了她。

“那以後我的大章哥就是名符其實的大作家了.”

溫小芹高興地說。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逢還若初見

YYWYQNn

利刃玫瑰:揭破黑暗

和平萊茵兔

一首天地龍鱗,登上龍年春晚舞臺

言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