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音樂家巨人第一百零二章“交響備忘錄”“尋常情況下的失常區自然終年無人,即使在無人狀態,它們同樣能實現一定的自我修正作用,在每天的‘帶來拂曉’之時。”

“而如果出現了外部的有序音樂,將其加以引導和提純的話,這種自我修正作用會變強。”

“剛才就是如此:由於我們現在仍處於編號為a的不連續區域,異常地帶是成氣泡狀分佈的,可以理解為在整體上本來就‘更稀薄一些’,隨著我緬懷大師的作品,大家附近的區域出現了更大的‘空腔’,短暫地回到了跟塵世一樣的正常狀態。”

“於是視野邊緣的那些濫彩薄膜就消失了。”

“直到它們再次被異常地帶佔領,相當於你我又重新進入了失常區,於是視覺裡再次出現了這種未知的事物。”

眾人聽完範寧解釋後,均覺得這種猜測具有較合理的邏輯完備性。

剛剛的這些變化或機制,在某種程度上的確遏制了失常區的擴散——當異常地帶重新佔據內部被修正的空腔或氣泡時,它們對於最外沿的蠶食速度,一定同時被拖慢了。

於是圖克維爾試著套用這番猜想解釋更多問題:

“剛才拉瓦錫主教演奏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效果不夠明顯,而第二首小提琴曲立即見效,這應該就是因為後者的洛爾芬已經是無可爭議的‘新月’,而那位北大陸的範寧先生還相對比較年輕的緣故吧?”

“.基本應是如此。”範寧只能點了點頭。

他一時間無法解釋,前者其實是“掌炬者”級別的作品,原因是出在了藍星音樂與舊工業世界音樂不相容的問題上。

同時,他也意識到,這種自我修復機制雖然延緩了末日的到來,但實在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出於某種未知的原因,這個世界更深處的異常地帶已經積重難返,而且,每次“帶來拂曉”的時間太短了。

“明白了一部分。但我還是沒明白,出現在我們眼睛裡的到底是什麼?老杜爾克所看到的那些琴又是怎麼回事?”

雅各布司鐸的表情仍然憂心忡忡,面對這種在人體身上的未知異變,就像面對一團還未長大成熟的寄生蟲般讓人焦慮不安。

“暫時無法理解。”範寧在搖頭。

“但我們的目的是趕路,而它們暫未對我們的行程造成困擾。”

“現在比較重要的是,順著公路找到一個相對大規模的遺留據點,進去看看。”

這是另一個可能獲取到資訊的突破口。

這條歷史久遠的“公路”從之前懸崖下面的荒原延伸過來,雖然多處更換了建材,帶有明顯的不同時期的修建拼接痕跡,工藝水準也不盡相同,還有幾處爛得完全斷掉,但是之前一路始終沒有徹底跟丟,總是找尋一番後又接上了。

估計已經延續了超過五百公里。

順著這條路,博爾斯准將和安德魯中尉已記錄了幾波勉強算得上是“遺址”的地標物,比如類似驛站或哨所的風化嚴重的小房屋,或是斜插倒伏的鐵絲網,以及佈滿蜻蜓和蛛網的煤氣燈杆.

但規模都太小,毀損痕跡都太嚴重,除了能證明的確有前人活動過外,看不出其他的東西。

所以範寧寄希望於能不能找著大點的遺址。

參考西大陸軍方和官方組織的建設記錄資料,從小型據點一路退卻過來,幾處小的過後就會有一處大的,南大陸曾經的情況很可能也類似。

車隊再度點火出發。

儘管昨夜一宿未睡,但大家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心裡緊張度。

——也依然如往常般落空了。

並沒有什麼詭異的怪物來襲擊己方,動物看起來也都是尋常習性。

路倒是比以前更難走了一點,車輛出現了幾次刮擦,尤其是輪胎和底盤有了幾次很大的磕跘,但圖克維爾主教明顯汲取了之前的反思教訓,既然沒妨礙行駛,就沒有叫大家停下檢視。

繃緊的精神必定有放鬆下來的時候。

原始生態的山川大地壯麗而奇瑰,天空藍得特別深,在純淨的陽光浴澤下,樹木的綠、河湖的銀、朱黃的草,都被映襯得澄亮而富有立體感,與天光與水影一片裝點在遼闊的蒼穹裡。

種種五光十色的景緻,潔淨的陽光和微風,讓車窗邊的隊員們不禁輕輕隨風哼鳴。

那些從各芳草間綻開的花朵、從林間生長的孢子、以及飄灑在葉片與空氣中的花粉,鵝黃、湛藍、桃紅、碧綠.更是呈現出豔麗無方的光彩,迷炫了人的視覺。

偶爾,在這種身心暢爽的體驗中,會感覺到某種未知的陰影,和一小股讓人不寒而慄的陌生,但只是偶爾。

畢竟,遇到怪物或敵人撲過來的話,再將其合力解決就是了,大家的靈性反應又不慢。遇到邪靈汙穢上身的話,佈置秘儀、拜請神力淨化就是了,大家的神秘學儲備又不淺。

除此之外,如果日常行路時不放鬆下來,一直繃著肩膀和兩股,又有什麼額外好處呢?連範寧也不得不承認這點。

雖然一路下來,確實遇到了幾件讓人不明所以的小插曲,但後知後覺地來看,眾人所做的預警和應對,完全只是在“和空氣對峙”。

實際上,在這片塵世之外的無人之地行旅,根本不用考慮自己在世俗中扮演著何種角色、與他人處在怎樣的社會關係,在戰爭中炙手可熱的精良兵器,在這裡毫無用場,所有和地位、財富、名譽、政治或宗教權力有關的要素,全部都自然而然、悄無聲息地走向消融了。

當生活中的那些曾經令人困惑或遺憾的問題,在這裡除卻了任何受煩擾的必要後,他們欣賞著令人陶醉的山川風光的同時、就自然而然地思索起關於生命、信仰、藝術、歸宿與命運等諸如此類的純粹又宏大的“終極”命題。

範寧也沒有成為例外。

只不過他選擇的方式是鑽入了汽車改裝的小工作臺,執筆,作曲。

是時候開始醞釀自己的第四部交響曲了。

而且,範寧心中的確保有著一絲警惕感,他覺得,與其說當下是在“身心舒暢的放鬆中帶著令人不寒而慄的陌生”,其實更可能是“歸宿和死亡正在以一種未知、華麗而詭異的方式悄無聲息降臨”。

據說文字和認知會被扭曲,但音符不會。

別人寫的都是調查日誌,自己則不如試著用交響樂來當作備忘錄,如果某一天真的迷失在了這裡,親筆寫下的作品沒準能提示到自己,一路上真正發生的是什麼。

或者,至少有可能提示到今後靈感更高、更有共鳴的後來者。

那麼這第四部交響曲應該是個怎樣的立意與基調呢?

範寧的第一思路,自然是從當下的境遇、所見、所感中找尋,或總結西大陸這一階段以來的種種經歷與得失。

但他的腦海中,不知怎麼總是反覆浮現著另一些陳年往事。

那是去年夏天不對,已經是去年去年的夏天了。

說起來,現在的自己怎麼到了這麼一個遙遠的世界,到了這麼一番境地呢?

範寧想起的是在聖歐弗尼莊園的那個清晨,燭光晚餐之後的那個清晨,自己從睡房的沙發上醒來,在三角鋼琴前彈著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當那些純真、靈動、似無邪遊戲的鋼琴聲在睡房內響起時,金黃澄澈的光束也從落地窗外射入,在地板各處灑出一道道明媚的條紋和斑點。

而後羅伊小姐醒來道了早安,與自己閒聊間,她站在落地鏡前挽著自己的長髮,不知是有意還是隨意地說了這麼一句:

“範寧先生如果在餘生能寫出類似這樣的交響曲,即使那時得不到近況,我也會確認你一定過得十分幸福,沒有悵然和悲劇。”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我開始殺出武道長城

山人有妙計

夜幻紀元

何花鴦月

中心球

August君

靈氣復甦:修仙從征服女神開始

夢初成

末世降臨,我成為異能者

惜時笑笑

苟陣仙

1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