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一名全身沐浴著淡淡金光的神秘男子從聖人銅像中悠然走了出來,以極是穩健沉著的姿態來到了手持長劍罹棘艱的孟鈺的面前。

男子個頭高大,肩膀極為寬厚,脖子前伸,略微有些駝背,上身長而下身短,雙臂自然垂落,明顯超過了膝蓋很多。

五官則由於光線的緣故,模糊不清,無法看得真切。

衣冠,皆十分正式。

金光男子站至蒲團前頭,對著藍衣儒士孟穎川輕輕揮動了一下手臂。

寬大的衣袖拂過後者的頭頂,孟鈺頓覺眼前一片茫然,天地彷彿都在這一刻化為了無物——

霎時,他的眼前出現了異常清晰的奇幻景象:

有人坐於杏壇授業解惑,三千學生垂首恭聽;

有人因愛徒白日裡睡覺,罵其朽木不可雕也;

有人竭力抵制新律變法,氣急敗壞擊鼓而鳴;

有人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斥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自比於百歲老彭;

有人聞武城傳絃歌之聲,戲稱割雞焉用牛刀;

有人終日不食不寐以思,始知唯有學之方可;

有人寬容真誠心懷善念,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有人堅守道德寧願受窮,視不義之財如浮雲;

有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有人講究操守重視品行,問心無愧不憂不恐;

有人崇尚中庸過猶不及,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有人遭遇匡人半路圍堵,以己為罪替人開脫;

有人被楚狂以鳳歌嘲弄,欲與交談而不可得;

有人因大弟子不幸早世,仰頭嚎啕曰天喪予;

有人知苛政猛於山間虎,窮盡一生推行仁政;

有人東奔西顧四處傳教,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有人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願他日乘桴浮於海……

而立之年的孟鈺被震撼得無以復加,手中長劍“哐當”一聲掉落在地,膝蓋一屈,“咚”的一下,跪在了青石板鋪就的地面上。

這時,一個溫順而謙和的聲音在其耳畔響起:“爾可願傳我浩然氣數?”

孟鈺親眼見到了仰慕已久的文聖孔-子,激動得渾身顫抖,語無倫次地說道:“我我……在……在下……願……願意!”

“哈哈,好啊!”孔-子縱情大笑了起來,“願意就好,願意就好!”

孟穎川仰視著眼前的這位衣冠整齊,全身都沐在金光裡的魁梧男子,言語恭謙且小心翼翼地問道:“老先生……您當真便是千年前的那位儒家創教之人?”

“稱不上什麼‘創教之人’,我不過是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傳揚周公的禮法制度罷了。”儒學聖人用極度洪亮的嗓音回應道。

孟鈺躊躇片刻,又開口問道:“晚輩無意冒犯,只是據史書記載,先生早在一千年前便已仙逝了……”

孔夫子再度放聲而笑,道:“不錯,我的肉身確已在千載之前被人打碎,而今旦憑一縷元神殘魄苟活於人間。”

儒士孟鈺一驚,連忙問道:“不知是何人害了先生?”

夫子沉吟半晌,答曰:“害我者,乃墨、法、兵、陰陽家四教聖人。”

吞吐清晰,字字如雷貫耳。

“四教聖人?!”孟穎川顯然被這個答應嚇了一大跳,“為何……為何四教聖人要害先生?”

儒聖緩慢地點了點頭,沉聲應道:“只因我那幾名得意弟子皆先我而去,四教聖人趁我尚未定立

傳人,集合四家之修為,聯手將我的肉身摧毀殆盡,為的便是瓜分我儒家的‘氣數’!”頓了頓,接著說道:“我的肉身雖遭徹毀,但所幸保住了部分元神殘魄,本命氣數並未損失太多……”

“居然有這樣的事?!”孟鈺無不憤慨地喊道,“虧他們還敢自稱‘聖人’呢,這不分明就是強盜嘛!”

面容模糊的孔夫子繼續說道:“四教聖人的‘分贓’圖謀破滅後,四人俱一心想要控制並佔有我的元神,以獨享儒家正氣。我肉身已喪,再無半分還手之力,為了不被他們發現,我只好獨自守著莫大的氣數,在天地間東躲西-藏,便如一條喪家之犬……”

孟鈺本就一直跪在地上,聽到這兒,狠狠地用拳頭捶擊了一下青石地面,咬牙罵了句:“可惡啊!”

至聖先師的語氣仍是相當平淡,“我躲到超過一百年的時候,墨家首先放棄了對我的追殺;三百年時,兵家也不再找我的麻煩了;到了約莫六百年的時候,法家也停止找尋我的藏身之地。四教之中,只剩下精通異術的陰陽家的後人,篤定我的元神尚在人間,不願就此善罷甘休,時至今日,仍在不斷地察查我的所在……”

“真是欺人太甚!”怒極的孟鈺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一千年了還不松嘴,莫非是屬王八的?!”

孔夫子輕嘆了一口氣,哀聲道:“一千年來,四教代代相傳,薪火旺盛,唯我儒教,出的就只有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究其根源,全在於我啊!”

這位受到中原所有儒家子弟供奉尊敬的至聖師表,忽然提高了嗓音,他震聲道:“儒家的氣數,又被稱作‘浩然正氣’,而我一人,便佔盡了世間九成的浩然正氣!我孔-丘,愧對天下的讀書人啊!”

孟穎川臉色大變,慌忙辯道:“先生,您可千萬別這麼說,若非有您堅守,儒家的正氣早被別的教給搶去了!”

儒家至聖默然看著跪在地上的那名藍衣讀書人,忽道:“我,已經快要守不住啦!”

言語中,透露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疲憊之感。

“怎,怎麼會……”孟鈺顫聲道,“先生,您……”

“我盡享一教氣數,得以長久留存天地之間,苟延不滅。但即便如此,一千年也差不多就是極限了。”孔-丘肅聲嘆道,“而今我的元神一天比一天虛弱,不僅隨時都有寂滅消亡的可能,連隱匿氣機的能力也變得愈來愈差了,一旦被陰陽家的後人發現了我的蹤跡,他們必然火速趕來,不把儒家正氣全數侵吞誓不罷休!唉,我本已做好了自主遣散元神的打算,將氣數分入這座天下,雖然最後難免還是要為人掠奪,但總也好過被陰陽一家全都搶去了……”

聖人悠悠抬起那隻泛著微弱金光的大手,指向了跪在石板上的孟穎川,“直到你的出現,事態貌似又有了轉變。”

孟鈺大感惶恐,嘴巴張得有些難以合攏,結巴道:“什,什……什麼?”

儒教孔聖溫言說道:“你乃我教‘亞聖’之投胎轉世,本就心境和融、瑩徹無瑕,後天又用功志學,二十餘載苦讀不輟,胸中懷有鴻鵠之志,不甘於一生庸碌平凡,試問這天底下,可還有比你更適合傳承我儒家氣數的人了?”

“先生,晚輩……”孟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晚輩何德何能……”

“莫要多言了!”夫子嚴肅道,“你既已拜入我儒家門下,為何不自稱‘學生’?還這般違拗偏執,不肯遵從我的心意?”

“亞聖”轉世的孟穎川即刻噤聲,額頭死死抵在了青石板上,動也不敢動一下。

“儒家千古第一聖”孔-子將自己的雙臂同時往下一震,衣袂鼓盪飄展,有濃濃的金色粉狀物從兩個闊大的袖口中傾洩而出,恰如天河瀑布一般。

盡數散落在了孟鈺孟穎川的身上。

身著藍色儒衣的他,很快被耀眼金粉徹底裹挾,整個人逐漸漂浮上升了起來。

待粉末朝四周飄散而開,一個嶄新的身體從半空緩緩落地。

只見孟穎川全身皆呈現出瞭如同翡翠般瑩潔的碧綠色,衣著和容貌也與往日大不相同——

戴高冠。

穿長衫。

系博帶。

身材,高挑閒雅。

容顏,清秀俊美。

恍若從上古畫卷中走出來的神異人物!

刺客劉傳嗣心知大事不妙,忙爬過去從地上拾起了那柄“罹棘艱”,撒開步子,竭力施展起“魅影身法”,慌不擇路地就逃離了那座孔廟大成殿。

“這,這……”孟鈺不可思議地瞧著自己身上的那些煥發著螢綠色光彩的絢麗衣物。

孔-子言語溫煦地說道:“我已將自身蘊存千年的氣數都轉入了你的體內,現今的你,已坐擁天下九成的浩然正氣了!”

孟穎川“撲通”一下再度跪倒在地,磕頭叫道:“晚輩……不,學生謝過先生!”

大成殿內,銅像之前。

孔聖那具極高極寬厚的金色身軀開始一點點暗淡下去,“終於啊,一千年了,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先生!”翡人驚恐萬分地大喊起來,“先生您……不要……”

“我已無任何氣數傍身,元神殘魄再也支撐不住了。”儒教始祖的聲音也漸漸微弱了下去。

孟鈺面露愁容,哽咽道:“學生向來崇敬先生,還沒和先生說多少話啊,您怎麼就……就要……”

“想和我說話麼?那就去讀書吧。”聖人的聲音已淡得近乎無法聽見了,“我想說的話,都在書裡面了!”

“會的,學生一定會好好讀書的!”孟鈺垂淚道,“先生……”

那位享譽天下,被世人尊稱為“儒聖”的教書先生,在元神須臾便要消散之際,胸中並無絲毫遺憾,他用極其暢快的語氣,留下了僅有三個字的遺言:“仁,存矣。”

親眼看著先生的身體伴隨這三個字煙消雲散,高冠博帶的“亞聖”孟穎川伏倒在地,放聲大哭。

良久,孟鈺哭聲漸歇,他嘗試著隱匿起渾身不斷往外湧溢冒出的瑩瑩綠光,隨後慢慢從石板地上站了起來。

此刻的他,意氣風發到了極點,仿似天地日月、江河湖海都蘊藏在了自己的胸中。

孟穎川閉著眼睛努力感受了一會兒,睜開雙眼,那張俊秀脫俗的臉上顯出甚是欣慰的神色,他仰頭望向大殿內孔-子的銅像,激動無比地叫道:“先生,原來蒼天之下、人煙遍及之地,皆有我儒家氣數!”

孟姓儒士眼神堅毅,高聲喊道:“學生絕不辜負先生的殷切期望!”

剎那間,身材高挑的孟鈺疾速飛掠出了那扇巨型殿門,隨即輕輕一縱,來到了大成殿的歇山式屋脊之上。

星空下。

夜幕裡。

這位亞聖轉世投胎,如今又獲得了“天下九成浩然正氣”的儒家後輩子弟,站在六丈高的屋頂上面竭力大喝一聲——“書來!”

聲震寰宇。

那一夜的秦淮城。

有無數本被潔淨綠光縈繞起來的儒家經典書籍,浩浩湯湯地飛向了那座專門供奉夫子的孔氏文廟。

天空如若罩了一張絢爛無邊的“綠幕”。

景象之壯觀。

千古罕見!

城中有幸見到這一場景的百姓紛紛跪拜磕頭,只道是儒教聖人顯化。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俠搜尋系統

揮劍決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