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聊齋開始做狐仙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第六百八十二章、三個丘隆冬之後,草木回春,便把肅殺之氣一併帶走了。

吳寧縣已經是附近有名的大縣和富縣。

永康、烏傷、山陰、縉雲等周邊大縣雖山水相隔,卻都能知道吳寧的富庶。

所謂富庶是什麼呢?不過是能吃飽飯,不會餓死罷了。

那從南到北投奔遠房親戚來的,逃難來的,最終也勉強在吳寧落下腳。

這其中沈家自然是功不可沒。

他們上有鬼神幫襯,中有人脈運作,下有百姓支援,足以積累鉅額的財富。

瀋海捐了吳寧縣的主簿,某種程度上來說,吳寧的事情,縣令說話也不及他有用。

每年春秋,那些跋涉山水的飛禽從南到北、從北到南,帶來了遠處的商機和訊息,就是憑藉這樣的秘術,沈家鮮有虧損。

往南到交趾、大光,往北到皇都,到處都有過沈家的足跡。

沈山已經許久不在吳寧縣享福了,自萬松書院受災,沈橋和沈延下落不明,沈山就已經無法安頓,親自帶隊走南闖北開闢商道,一方面是積累財富和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聽兩個小子的訊息。

縱然已經向狐仙問過卜,擲了幾次筊杯都是聖盃,但還是免不了心裡的擔憂。..

又想起狐仙所言,兩個小子是貴命,生來就帶著劫數。沈家揹負著兩個貴命,小舟難負,有一起傾覆的危險,只有大船才能自保,才能給兩個小子多一些助力。

於是沈家才改變的經營的策略,從原本的偏向於保守,如今偏向於擴張。

重用親族,訓練護衛,雖然談不上招兵買馬,但實際上做的也是差不多的事情。

甲冑不可私藏,但武器卻越製備越精良。

更是因為商運強盛,沈家也不敢忘記狐仙囑託,為富不仁是自損陰德,早晚報應加身。

於是讓利於鄉民,一方面修橋鋪路,一方面從僱傭鄉民做工、從手藝人手中訂製商品,有錢大家一起賺。

這樣的動作,自然是實惠和名聲都有了。

放在其他時候早就要被視為有心之輩,要捉起來仔細整治整治了。但如今的吳寧縣令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錢大家一起賺,說的可不僅僅是鄉民。

吳寧的富庶和熱鬧也不僅僅吸引了外頭討生活的人,同樣吸引了外頭修行的異類。

三個身著葛衣、縮頭塌腰的小青年在縣城裡遊蕩著,長得有幾分賊眉鼠眼,趿拉著腳上露出趾頭的麻鞋,嗅著各個小攤上傳來的食物的香氣,好像被人拎住了鼻子,都要掂著腳跳起來了。

「大丘,這地方怎麼這麼好呢。」

被喚作大丘的小青年生得有幾分秀氣,但此刻也傻樂著道:「這下就算是拜師不成,也應該餓不死了。」

「二丘、三丘,我還有一個銅板,買個饅頭吃吧。」

他小心從腰上摸出一枚生了綠的銅錢,買了個饅頭,掰開來三兄弟一人一塊,滿口都是穀子的香氣,從舌尖沁出來的香甜順著食道鑽進胃裡,好像人也一下子躺進了谷堆裡。

三人變得更加高興,四處打聽狐狸坡在哪。

狐狸坡是個好地方,原本是不太吉利的荒山野嶺,傳聞中還鬧狐。

但後來泰山娘娘的信仰傳開,人們知道了狐是娘娘的使者,不但不害怕,反而有好事者經常去狐狸坡底下上供了。

若是第二天看到自己的供品被吃掉,就欣喜的認為是積累了善緣。要是沒有被吃掉,還要傷心自己沒有緣分。.

打聽到了目的地,三個丘出了城跑了幾步便覺得人的身體又重又累,才馴服的四肢顯然並不如何聽話,便鑽進林子裡脫了衣服變成三個毛茸茸的小獸,背

著衣服鞋子直奔狐狸坡去了。

爬上狐狸坡,才又鑽進林子裡穿上衣服鞋子,扭著胳膊腿爬上了山。

山上的煙靄對這三個小子不起作用,但穿過煙靄,便漸漸能嗅到一些淡淡的香氣。

狐狸坡上種植著香草,開春的時候一併生髮,展露出旺盛的生機。

順著山道往上,就見著一個門樓,上面書著「狐子院」的字樣。

三個丘露出歡喜的笑容,走到近前,卻有兩個丘放慢了腳步,停在了山門外。

大丘回頭一看,就見兩個丘肩貼著肩,卻邁不開腿,小腿肚子都在發抖。

見他看過來,二丘就道:「你去吧,我們去了也沒有用,他們大概不會收的。」

大丘沉默了,已經踏入山門的腳又退了回來,道:「我們兄弟三人同生共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們不去,我也不去。」

二丘和三丘都要急哭了,三丘道:「不能啊,我們都走了這麼遠了,你不去怎麼成?」

大丘就是僵著身子,被他們推搡著,也不挪動。

二丘又急又氣,道:「在這裡拉拉扯扯,怕不是要擔一個輕慢仙法的罪責。你學成歸來,我們也有個仰仗,你一隻狐狸,怎麼這麼迂腐?」

大丘還是不肯,道:「我只知道我們千里迢迢趕過來,若是都不試一試,我不甘心。」

三丘大叫一聲:「好了!我們跟你一起去,只是說好了,若是不收我們,你也一定要留下。」..

大丘這才肯罷休。

只是嘴裡硬氣,心裡硬氣,但他的腿肚子也開始發抖了。

他小聲道:「你們兩個走在我後面,我擋著你們點。」

三個丘彼此支撐著,進到了狐子院前,看到了那白牆前的桌案,也看到了坐在案邊那美麗的豐滿的狐仙。

狐仙身後,還有兩個狐女坐在凳子上,兩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一掃一掃,百無聊賴的樣子。

見著這三兄弟,那兩個狐女便跳下凳子,露出一副秀婉的樣子,道:「到這邊來,你們來得好生遲,再過幾日我們便不再收人了。」

「這是我們狐子院的大管家康玉奴,主管本次招錄之事。」

三個丘便一個個挺直了胸膛,高聲道:「見過康大管家。」

康玉奴笑了一聲,道:「不要緊張,都是自家人。」

她看向這三個小青年,大丘挪了挪腳趾頭,把二丘和三丘擋在身後。

二丘和三丘只露出半個臉,一左一右低頭看著地上,不敢同康玉奴對視。

大丘也不敢,一雙眼睛飄來飄去,就是定不住。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財神九龍劍

風流的一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