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葉展舟終於拿到了檢驗報告。

會議室裡,投影儀把幾張照片顯示在了幕布上。

“從汽修廠挖回的骨頭屬於三個人,其中一個是方堃.”

葉展舟的話剛一出口,下面便是一陣議論聲。

“沒出現第四個人已經不錯了.”

他敲了敲桌子,“而且有一個還是方堃,比一無所知強得多.”

“嗯,總算還有點兒頭緒.”

老楊點頭。

如果三個都是無名屍,那查起來會更費勁兒。

“骸骨並不全,除了頭骨,還有一部分缺失.”

葉展舟指了指幕布上的照片,“第一具是方堃的,其他兩具暫且稱為二號和三號.”

三具骸骨的照片依次出現,每一具都拼成了人形,卻都不完整。

凡是比較長的骨頭,比如手臂、腿、肋骨都被折斷,而且大多不全,不是缺了這一截就是缺了那一塊。

荊紅滿面怒容地拍了下桌子:“殺人碎屍,還混裝,這也太喪心病狂了!”

眾警員也是一陣唏噓,連環殺人,碎屍,蒸煮,拋屍……兇手的殘忍程度不言而喻。

葉展舟再次敲桌子,讓大家安靜下來:“另外兩人也都是成年男性,一個年齡在二十五歲左右,身高一米七三到一米七八。

另一個年齡二十一到二十三歲之間,身高一米七到一米七五,左小腿骨折過。

據老沈說,從骨頭癒合的情況來看,骨折應該發生在兩年之內.”

丁宣插了一句:“有了這一條,失蹤人口排查能容易點兒.”

“萬一不在失蹤人口裡呢.”

向光明照例開啟抬槓模式。

“這還沒查呢,怎麼就知道不在?”

丁宣睥睨著對方,“什麼都沒幹就打退堂鼓了?”

“我說是萬一,萬一懂不懂?”

向光明不甘示弱,“方堃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失蹤那麼多天了,也沒人報案.”

“照你這麼說,兇手專挑沒人報案的下手唄?”

丁宣冷呲一聲,“再說了……一堆骨頭也能叫活生生?你這是什麼腦回路?”

“你倆有完沒完?”

荊紅把手裡的筆往桌上一扔,“這開會呢,還有沒有點兒組織紀律性了?”

一個經常違規的人居然提出了組織紀律性,實在是太招笑了。

可礙於她的火爆脾氣,一眾人等只能憋著不讓自己笑出聲來。

“咳咳,咱們言歸正傳.”

葉展舟虛拳抵在唇上輕咳了兩聲,“不管失蹤人口裡有沒有,排查是必須的程式,找出屍源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另外,通知各區分局派出所,嚴查轄區內的荒僻地帶,尋找其餘的骸骨.”

“展舟,郊縣分局是不是也該通知一下?”

苗偉提醒道,“畢竟市郊荒涼的地方多嘛.”

會議室的牆上有一張明陽市地圖,葉展舟起身走過去,伸手點在某處:“這是汽修廠的大概位置,市區偏東,周圍有好幾個居民小區。

隔著飯店就是居民樓,因為水源地這個特殊的原因,汽修廠和這兩家飯店才停業了.”

他手指下移:“前進小區更不用說了,老城區,人口密集。

鍋爐房只是不常有人經過而已。

總的來說,這兩處都在市區範圍內。

我是這麼想的,挑選這兩處拋屍,會不會是兇手故意為之?”

“一個在東,一個在南,這兩個地方離得可不算近.”

苗偉說,“而且,那麼多骨頭,沒有輛車,單靠手拎肩扛,這可能性太小了吧?”

“有道理.”

葉展舟點頭,“兇手有交通工具,但不一定侷限於機動車.”

他重新指回了汽修廠的位置,並在周圍畫了個圈:“這周圍不僅有居民小區,再往東還有一片沒有開發的平房區。

外來人口比較集中,發現骨頭的老夫妻就租住在這裡。

他們倆沒有汽車,只有一輛倒騎驢.”

倒騎驢是三輪車的一種,正常的三輪車是人在前面騎,後面拖著車廂。

而倒騎驢正相反,故而得名。

這東西多用於短距離運送貨物,收廢品、拾荒的人也常會備一輛。

葉展舟走回到會議桌邊,雙手撐著桌面:“先在市區內排查,如果沒有線索,再擴大範圍。

苗哥,你覺得怎麼樣?”

苗偉不太自然地笑了笑:“這樣也好,免得影響太大.”

對於影響大小,並不在葉展舟的考慮範圍內,他是不想這大熱天的折騰基層民警做些無用功。

不過這話他沒有說出來,而是重新坐下,翻著檢驗報告:“還有一條重要資訊,骨頭被蒸煮過,無法判斷準確的死亡時間,但不會超過一個月。

失蹤人口的排查,放寬到兩個月之內.”

範圍越是縮小,越有利於更快找到屍源。

在案子最初,失蹤人口就排查過,現在重新再做,也可以省些力氣。

排查、聯絡失蹤者家屬做dna取樣的工作由老楊和李昊天負責。

荊紅、苗偉、向光明繼續圍繞方堃進行調查。

葉展舟、丁宣和江漁又去了汽修廠。

他們此行的目標不僅僅是汽修廠,還有緊臨的兩家已經停業的飯店。

這一片地皮歸屬於區政府,由下轄的街道代為管理。

與街道負責人取得聯絡後,對方表示,鑰匙並沒有交還,但他們可以派人協助調查。

鑰匙還沒還已無據可查,既然沒有,那就只能強行開鎖,有街道的人在場,倒是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汽修廠門口與街道呂幹事會合後,丁宣叫來了開鎖師傅。

這種情況下不需要,也不能自己動手,而且需要全程開執法記錄儀進行記錄。

兩家飯店都沒有捲簾門,門鎖也只是普通的暗鎖而已,對於開鎖師傅並沒有難度。

等待開鎖期間,呂幹事介紹道:“這兩家是一個老闆,開始是火鍋,幹得不錯,就把旁邊這間空房也租下來,搞燒烤.”

這位呂幹事是個中年男人,在街道工作有十幾年了,對於這裡的情況比較瞭解。

“火鍋、燒烤,明陽人沒有幾個不喜歡的.”

丁宣說道。

呂幹事推了推鼻樑上的無框眼鏡:“他們家從規模到裝修都比周圍的店要強得多,雖然價位稍高,但環境好,味道也不錯,還是挺受歡迎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成為荒妖的我只喜歡狼

走筆龍蛇

影衷之情

霜銀律語

夏悸,檸檬,與你

像鳥飛往你的山

欲華遊的新書

欲華遊

畢業旅遊我們竟然穿越了!

野山薇

獨鍾江雪

孩子好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