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望著林平之問道:“既然愛卿這般深解朕意,那可否有金玉良言?”

林平之思慮之後說道:“微臣倒是有個主意,但還請皇上先赦免臣的罪責.”

萬曆皇帝擺擺手說道:“唉!眼下這殿中就只有你我君臣二人。

朕知愛卿來自於江湖,因此朕不想愛卿似言官們一般。

你我雖是君臣,但朕更多的是想把愛卿當做‘朋友’.”

聽到這話,林平之站起身來拱手說道:“皇上言重了,臣萬萬不敢與君上做什麼朋友。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君臣之禮,臣萬不敢僭越.”

聽到林平之的話,萬曆皇帝也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他嘆氣是嘆的寂寞。

他雖然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能說真心話的人確是不多。

林平之來自江湖,而且林家自林遠圖始便是俠名在外的家族,而林平之近些年來的俠義之名,更勝過曾祖。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萬曆皇帝感覺林平之沒有其他朝臣那麼多的鬼心眼,因此他是真心想結交一個能力出眾的江湖朋友。

至少這位林少俠不是個太重利益的人。

只是單純的有些“好色”。

不過這點小嗜好,不算什麼。

人要是沒點嗜好,那就不是人了。

無七情六慾的,那是神仙。

林平之倒不是避諱什麼,只是他不想跟這位大明天子扯上太多的關係。

畢竟這個世上最難琢磨的就是人情。

若是自己真的跟他做了朋友,那麼有福同享是一定的,不過這件事建立在他的絕對忠誠上。

但林平之的心依舊在江湖,這次他入朝堂不過是為萬千百姓罷了。

等自己的事情辦完之後,他還要回歸江湖。

所以他現在的心態,更多的像是一個“打工仔”。

萬曆皇帝是他的老闆,他作為老闆給自己發工資與各種員工福利待遇。

自己則是盡心盡力的給他打工。

出於相同的目的,他們兩個可以走在一起。

林平之為的是天下萬民的平安,讓他們免受未來的饑荒,兵燹之災。

而萬曆皇帝他為了維護朱家皇位的長久穩定,以及大明帝國的國祚綿長。

雖然他們兩個的利益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

只有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了,他們才不會造反。

只有剷除掉女真人這個禍患,未來才不會有兵災。

萬曆帝嘆息一聲後說道:“好吧,既然愛卿執意,那麼朕便免去愛卿的一切罪責,今日言者無罪.”

林平之此時說道:“多謝皇上,既然這樣,那麼臣就直言了.”

隨後林平之開門見山的說道:“依照臣之間,這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些碩鼠留在朝中始終是個禍患。

今天他們能跟晉商合作,來日或者就能跟鹽商合作。

這士紳要是勾結在一起,對皇上的權威始終是個挑戰.”

“雖然微臣在野,但江湖事與朝廷,依照微臣看來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微臣在入仕之前,曾為五嶽劍派的掌門。

這五嶽五派,雖然明面上同氣連枝,但暗地裡卻也少不得明爭暗鬥.”

“那左冷禪作為五嶽盟主,為了維護自己的權位,多次打壓其他四派。

豪氣干雲的江湖門派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宦海深沉的朝堂了。

如今朝廷之中最為嚴重的當屬朋黨干政,皇權旁落.”

“微臣說句大不敬的話。

這萬壽無疆不過是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人畢竟是人,人的壽數不過百年。

眼下皇上龍體康健,但若是皇上百年之後,後繼之君可能否鎮壓的住,這些朋黨勢力?”

“皇上不為現在著想,也要為將來著想才是。

自古以來朋黨勾結,世族做大,便是亡國的開端。

強盛如漢唐,皆是如此。

漢唐末年的時候,都是地方豪強勾結朝廷官吏,兼併土地,加上連年天災.”

“所有百姓們掙扎在飢餓的死亡線上,他們不得已才會鋌而走險,去造反。

因此若要王朝長治久安,皇權不得旁落,世族不得做大,百姓須得安居,歷代王朝更替莫不是如此。

而非是什麼虛無縹緲的風水國運.”

“若是一國氣運,一座虛無縹緲的陵墓可是鎮壓,那麼還要文武百官,賢臣良將做什麼?自己找一群方士來豈不是更直接?”

此時的萬曆皇帝,睜大眼睛望著林平之。

林平之的這番言語,著實讓他有些震驚。

見到萬曆帝愣住了,林平之此時拱手俯首說道:“微臣愚直之言,還請皇上恕罪.”

聽到林平之的話,萬曆皇帝回過神來說道:“愛卿說的哪裡話,方才朕已經免了愛卿的罪責,愛卿哪裡有罪。

愛卿此言確實是金玉良言。

愛卿繼續說,依照愛卿之見不知道此事當如何處置?”

萬曆皇帝愣住,是因為林平之的話,著實是說到他的心坎裡了。

他是被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扶持上位的。

他十歲登基,在他親政之前,朝廷的大權一直在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手中。

雖然張居正沒做曹操,但他卻是個霍光。

一個讓萬曆帝又敬又怕的人。

直到張居正去世後,這位皇帝才收回了一點點權力。

但因為張居正多年的經營,朝中已經是朋黨遍地。

縱使萬曆帝收回了一點權力,但朝中朋黨已經根深蒂固,已經不是他能撼動的了。

雖然萬曆皇帝是天子,但他卻連自主立太子的權力都沒有。

朝中大臣們多半支援長子為太子,但萬曆帝十分不喜自己那位懦弱無能的長子。

若是長子登基為帝的話,未來的他就只會是朝臣手中的提線木偶。

因此萬曆帝想立精明強幹的三子為太子。

但因為嫡長子繼承製為祖制,所以這幫朝臣們,便以祖製為由,全力阻止萬曆帝立三子為太子。

畢竟“天子懦弱則好欺,天子精明則難奉”,做大臣的誰也不想,皇帝是個精明強幹的人。

只有懦弱昏庸之輩,他們這幫做朝臣的才好操縱,才好糊弄。

因為這件事萬曆皇帝才開始罷朝的,這也就是歷史上的“國本之爭”。

林平之前世的歷史成績還不錯,“國本之爭”是大明由盛轉衰的一個節點,也是東林黨爭的一個重要事件,考試的時候,也是劃重點的存在。

畢竟明亡的三大主要問題“黨爭”“小冰河天災”“後金之亂”。

其一讓大明內部不穩定,令不能行政不能通。

其二促使了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起義。

其三大規模消耗了大明的國力,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此林平之想以此為契機,先辦成第一件事,那便是剷除東林逆賊,將大明的黨爭消滅在萌芽之中。

只有幹掉這些禍國殃民計程車紳老爺們,他的主張才能得到推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修仙之神王令

痴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