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之此時笑道:“前輩早已是武林之中成名的前輩高人,盛名在外,何須再來‘覬覦’我林家的辟邪劍譜.”

“更何況前輩乃是品行高潔的君子,晚輩素來待人親和,是防小人不防君子。

晚輩真心待前輩是朋友,若是前輩真的因辟邪劍譜與晚輩反目,那麼晚輩也只能自認‘識人不明’.”

曲洋望著林平之,他愣了一下,隨後笑著說道:“好!好!好!就衝小兄弟今天這番話,老朽便認下你這個朋友了.”

不過曲洋此時話鋒一轉叮囑道:“不過小友此心雖好,但這江湖爾虞我詐,良善君子多會吃虧。

以後小友識人萬要多留一個心眼,並非是所有人都會以誠待人,無論正邪兩道盡是兩面三刀之徒。

莫說是朋友,即便是枕邊人也要多多留心才是。

說不定方才人前還恭恭敬敬,隨即背後便捅你一刀.”

話到此處,曲洋的眼中卻流露出了一抹憤怒。

之後眼神之中充滿了愧疚與哀怨,看了看在遠處與小猴子玩耍的曲非煙。

林平之點點頭說道:“多謝前輩叮囑,晚輩記下了。

不過晚輩有些問題想向前輩討教.”

曲洋此時回過神來問道:“哦?什麼問題?”

“晚輩想向前輩請教一些練氣之法。

前輩乃是江湖名宿,前輩高人。

自然比我這個晚輩要見多識廣的多,晚輩想與前輩共同參詳辟邪劍譜。

有沒有什麼辦法不自宮也可繼續修煉,哪怕是威力大打折扣也可.”

林平之望著曲洋說道。

曲洋回答道:“這......並非是老朽藏私,而是這功法乃是小友家傳武學,這江湖上最為忌諱的便是‘偷師’,而且遠圖公當年獨步武林,其中見識豈是老朽可比的?既然遠圖公都未曾鑽研出,老朽又何德何能?”

林平之此時搖搖頭笑道:“前輩謙虛了,這功法確是晚輩家傳不假,但晚輩作為林家獨子拿出與前輩共同鑽研,又哪裡算的上‘偷師’?況且功法都是人想出來的,曾祖雖是才智過人,‘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咱們這些做後人的,見識未必就比那些前人差.”

曲洋笑道:“好吧,既然小友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那麼老朽這老友便為小友參謀一二。

只是老友若是才疏學淺幫不上什麼忙的話,還請小友勿怪.”

林平之點點頭,隨即便吟誦辟邪劍譜的心法:“欲練神功,引刀自宮。

若不自宮,功起熱生。

熱從身起,身燃而生......”曲洋聽到林平之背誦出的辟邪劍譜,邊聽邊冷汗直冒。

直到林平之吟誦完內功心法,曲洋才長出了一口氣。

“不知道前輩可有感悟?”

林平之問道。

曲洋此時搖搖頭說道:“此功甚是古怪,霸道。

其中雖都是至陽之功,但卻夾雜著一絲的妖異陰柔。

而且此功服用者,皆為大熱大燥之藥。

難怪需要自宮來抵消掉這陽氣的侵蝕。

若是不自宮的話恐會走火入魔.”

林平之點點頭說道:“正是因為如此,因此晚輩只是揀選了一些粗淺的練氣法門加以修煉。

之前晚輩曾經試過不自宮以此法練氣,但每次定心圓氣之時,便會六根不淨慾念叢生,之後便感氣血翻騰,心血來潮,確有走火入魔之兆.”

曲洋沉思片刻後說道:“此功之精妙遠超老朽認知,小友請恕老友才疏學淺,著實愛莫能助.”

正當林平之要安慰曲洋的時候,曲洋此時卻是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但是!老友雖然沒有辦法,但不代表不能幫到小友.”

林平之剛要出口的話,一下子又被曲洋噎了回去。

此時曲洋從懷中拿出了一個黃綢布袋包裹著的東西。

然後遞到了林平之的面前。

林平之問:“前輩這是何物?”

曲洋此時輕捋鬍鬚,晃了晃手中的黃綢布袋,笑著說道:“小友開啟一看便知.”

林平之緩緩的開啟了這個黃綢布包,這個布包十分的精緻,上面繡著綿綿祥雲,只不過這味道卻有些發黴腐臭。

林平之開啟布包之後,一道光芒閃現。

在月光的照耀下,包中之物隱隱的散發著幽光,還有點點金光。

林平之細看之下發現這包中之物是一卷“書簡”。

而看這書簡的樣式,想來不是商周的也是秦漢的。

尋常的書簡都是以毛竹殺青之後以草線編織而成的。

但是這一卷卻是完全不同。

這一卷書簡併非是用毛竹,青竹製成。

而是以同樣寬窄薄厚的玉片精心雕琢而成。

之後再以髮絲粗細的金絲將其串聯。

而書封上面的名字,是用陰文秦篆雕刻寫成的。

而上面寫著五個字。

林平之就著明亮的月光念道:“玉鼎靈丹經!”

林平之望向了曲洋問道,“前輩,此物是從何得來?”

曲洋回答道:“此物是一卷秦漢時期的練氣煉丹的法門。

是老朽挖掘西漢淮南王陵之時,從王陵地宮的丹室之中所得.”

“之前原本想那淮南王劉安當年能撰寫出‘淮南鴻烈’,身邊又有八位賢人輔佐。

想去他的墓中看看有沒有古時的樂譜.”

“但誰料這淮南王生前不喜樂律,死後甚至都無編鐘冥器陪葬,除了一些丹藥,爐鼎,金銀財帛之外便是一些生人殉葬坑。

那生人殉葬甚是駭人.”

“老朽縱橫江湖幾十載,為日月神教大小征戰上百次,幾十年來手中人命沒有三百也有二百了,屍山血海更是經歷過無數次,但縱使如此見到那淮南王的殉葬坑後,亦是萬分驚駭,直接嚇的老朽癱倒在那裡良久.”

“老朽幾番查查,破解了墓中的重重機關後,便從淮南王陵最深處的丹室之中尋得此書。

此書當時懸置於高閣之上甚是顯眼,但當老朽拿到此書之時,卻觸動了王陵丹室的機關,那丹室直接放出流沙,幸好老朽雖然上了年紀,但腿腳還算利索。

從那丹室之中逃了出來.”

“逃出來後,我便開啟此書檢視,發現是一本練氣,煉丹之術的書籍,只不過這本書似是丟失了半卷,只剩下前半部分的練氣,卻無後半部分的煉丹了.”

林平之開啟書簡,雖然已經相隔千年,但這白玉雕琢的書簡上的文字卻依舊十分清晰。

雖然秦篆與現如今的文字略有不同,但也只是大同小異。

林平之還是可以看得懂的。

不過雖然文字看得懂,但後半部分的經文卻是晦澀的很。

不過大部的意思林平之還是可以理解的。

這上面清楚地闡述了練氣之道的“根基”。

林平之此時還想向曲洋請教什麼,曲洋則是說道:“這上面的經文含義,老朽也無法認全。

但古今練氣之道,宛如樂之五音。

五音輔以十二律,雖能演奏出萬種樂曲,但萬變卻不離其宗,任何樂曲,樂器都離不開這‘五音十二律’的法則.”

“練氣之道亦是如此,我中華武學博大精深,雖各家有各家之長,但這練氣萬變亦不離‘奇經八脈’‘周身穴竅’‘人身百骸’‘五臟陰陽五行’,而這本先秦奇書上,便記載了此道。

老朽雖不能助小友解決辟邪劍譜的桎梏,但萬變不離其宗,此書中詳述了‘人身練氣之道’。

若小友詳加參悟,或許可尋得解決桎梏之法.”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夏氏長青

我心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