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之仔細的觀閱著這本秦漢時期的奇書,發現其中練氣之道甚是精妙,只是觀看閱讀便感氣自體內而生,遊走於全身經絡。

如今這《玉鼎靈丹經》並不完整,只有前半本的“玉鼎經”,講的是練氣之道。

若是還能找到後半本的“靈丹經”,湊齊完整的經文,或許這不單單是一本武學典籍,而是秦漢方士們的“修仙之道”。

如若不然,此物也不會陪葬於王陵之內,更不會有九死一生的流沙陣守護。

林平之仔細看過之後對曲洋說道:“前輩!這本奇書所載功法精妙,絲毫不亞於晚輩家傳的辟邪劍譜。

如此重禮,晚輩萬不敢受.”

說著便要將此書還給曲洋,而曲洋卻是推手拒絕道:“哎!老頭子年事已高,只一心鑽研音律。

早已經無心武道.”

說罷曲洋望向了遠處與猴子玩耍的曲非煙,他繼續言道:“亦不想後輩再捲入武林紛爭,此物於我無用,倒不如留給有用之人.”

林平之望著手中的《玉鼎靈丹經》問道:“前輩將此等寶物贈與晚輩,難道就不怕晚輩練成之後,補齊短板危害江湖嗎?”

曲洋此時卻姍姍笑道:“小友不也將江湖上人人垂涎的辟邪劍譜告知老朽,不也不怕老朽殺你滅口嗎?更何況如方才小友所說‘防小人,不防君子’,若是老朽眼拙看錯了人,那也只能說明老朽識人的眼光很差,也只能自認‘識人不明’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這天下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

如何行止,全看小兄弟本心了。

我們這些老傢伙也不可能管盡身後事.”

聽到曲洋此話,二人皆是相視一笑。

“老朽晚年得一知音即將退出江湖,與知音歸隱山林,不再理會江湖紛爭,林少俠儘管收下,權當做是你幫了非非的謝禮吧。

老朽如今孑然一身,身邊的牽掛也就只有非非這麼一個寶貝孫女了.”

曲洋感慨的說道。

但林平之此時卻也是感嘆一聲說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想要退出談何容易?既入江湖生死為疆,真的有人能夠全身而退嗎?”

聽到林平之的感嘆,曲洋卻是若有所思,他望著林平之說道:“想不到小友年紀輕輕便有如此的覺悟.”

林平之此時回過神來笑道:“晚輩不過有感而發,談不上什麼‘覺悟’.”

曲洋說道:“既然如此,分別之前,老友再贈你幾句良言。

還是那老生常談的幾句話。

還望小友記下.”

“年輕人俠肝義膽,鋤強扶弱,自是好的。

但這江湖的詭詐卻是防不勝防,孰好孰壞,非旦夕之間可知,需反覆辯證明察秋毫才是,而小友乃是有家業的人,本可一世富貴,切不可深入江湖紛爭,插手與自己無關的江湖恩怨,以免危害自身,累及家人.”

說到這裡,曲洋望著眼前歡笑著與猴子嬉戲的曲非煙,滿是皺紋的眼角上竟然溢位了一滴淚水。

曲洋此時站起身來說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老朽言盡於此。

今日得逢小友實屬三生有幸,但曲洋乃神教之人,少俠乃正道名門世家公子,不可與老朽深交,以免給少俠帶來麻煩,今日就此別過,再遇之時便為路人,望我等後會無期.”

曲洋此時望向了遠處的曲非煙,聲如洪鐘喊道:“非非!我們該走了!”

曲非煙此時抱著猴子回到了兩個人的面前,她對林平之說道:“林哥哥,非非跟爺爺先走了!只是不知道這下一次見面會是什麼時候了.”

曲洋說道:“非非,林少俠是名門正道,我們身份特殊,與他見面只會給他帶來麻煩。

以後還是不見的好.”

曲非煙聽到這裡,嘟起小嘴,垂下眉頭,顯得有些沮喪。

林平之此時看了看手中的《玉鼎靈丹經》後說道:“呵呵,什麼正道邪道,不過是文人大話,晚輩之前說過‘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實力’,若是持心秉正,正觀善惡,且有‘扭轉乾坤’之能,何談什麼‘正道邪道’。

小妹子,我們日後定有再會之時.”

曲非煙聽到林平之這麼說,當即喜笑顏開她說道:“林哥哥,非非等待著那一天.”

曲洋看著他們兩個孩子,不禁捋須笑了笑。

曲洋此時拱手說道:“小友!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就此別過!告辭!”

林平之也是拱手道別道:“前輩保重!非非保重!”

曲非煙微笑著對著林平之揮了揮手後,爺孫兩個便施展輕功飛身離去。

夜寂風暖,明亮的月光灑下大地。

周圍只聽得蟲鳴,火焰燃燒的‘噼裡啪啦’聲。

林平之活動了一下自己的筋骨,雖然今天晚上碎了一把佩劍,自己受了點小傷。

但得到了曲洋所贈典籍。

誅殺了這些倭寇,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目前的實力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這點代價還是值得的。

想到此處,林平之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內息。

之後他環視了一下週圍眾人的屍骨,他撿起九龍真一屍身旁的草薙劍,徑直的走向了那名留著仁丹胡,臉上有大黑痣的倭寇的屍身。

本來他想抓個活得回去,讓那名青年自己解決他報仇雪恨。

但可惜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就沒辦法了。

林平之手起劍落便將他的頭顱斬下,之後扔掉了那把草薙劍,然後用夜行衣的綢布包裹後,便漫步離開了這座舊城。

大約走了半個時辰後,他回到了之前借宿的人家。

雖然已至深夜,但這家依舊燈火通明,青年還在為他的夫人守靈。

林平之雖然受了傷,但在曲洋藥酒的治療之下,雖未痊癒,但也好了許多。

隨即縱身一躍便翻過了牆頭。

聽到有人落地的聲音,守靈的青年此時嚇了一個激靈。

他站起身來朝靈堂之外看去。

見到是林平之,他的心才放了下來。

“少俠,您回來了!”

青年說道。

林平之點點頭,之後他走到了靈堂前,然後拿掉了祭臺上,祭祀的豬頭,然後將那名倭寇的人頭擺了上去。

青年還有些好奇林平之拿回來的是什麼。

但林平之開啟之後是個血淋淋的人頭,當即嚇的他心頭一顫,然後不由得向後仰去,癱在了地上。

他用手指指著倭寇的頭顱,神色驚恐的說道:“少俠!這這這......”林平之看到他的反應倒也不意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一下子見到這種場面,自然是害怕的。

不過林平之此時上前,單手將他提起,然後提著他來到了人頭面前,他問道:“是這個人嗎?”

此時青年望著祭臺案几上的頭顱卻是發出了一陣大笑:“是他!是他!恩公!是他!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忘不了他這張臉!”

他的語氣隨之冰冷,憤怒,癲狂。

見到他不再懼怕,林平之此時放開了他,他拿起了三炷香,然後用一旁的燃著的白蠟點燃。

然後對著躺在那裡的逝者拜了四拜,之後便自顧自的轉身離開,回房休息了。

只留下青年一個人在那裡享受著大仇得報的喜悅。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蒼生濟

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