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分,天空雖有暖陽當空,但風仍是凜冽,寒氣逼人。

帳內,司馬懿踞坐榻上,閉目側耳傾聽。

聽入耳中的,有風捲軍旗之聲,亦有甲士行走時武器與甲冑碰撞之聲,還有從軍中各處傳來的金鼓敲擊之響。

他沒走,郭修說他離開營壘是假的,北上的將士也不是三萬精銳,僅是萬人的老弱士卒。

郭修除了兵力及人員上所說的有誤外,不管是他歸降,還是出兵的路線皆是真的。

北有姜維,南有劉禪,司馬懿可操作的空間實在不多。

他思索許久之後,認為以當下的形勢,唯有擊敗劉禪才是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根本。

司馬懿思量許久之後,便玩了套計中計,與蔣濟、王基溝通好,三人演了出戏。

他將姜維出兵河北的訊息散播出去,表示他自己將要率精銳步騎三萬北上支援。

出兵那天,他讓身形樣貌類似自己計程車卒喬裝成自己的模樣,當著眾人的面出兵,而他自己卻躲在營帳內不出,除了親衛外,他這些日僅與王基、蔣濟二人聯絡。

在出兵之後,司馬懿為了調動漢軍出兵追擊,他特意安排郭修走危險的路段傳遞情報,讓他輕易地被漢騎俘虜。

而郭修被俘後,也沒辜負他的期望,如實把自己出兵北上的訊息告訴給漢軍,而漢軍也如他所願地派遣精銳步騎追擊。

這樣一來,自己憑藉不過萬人的老弱步卒將漢軍精銳的四萬步騎調走,雙方實力也發生變化,短時之內將是魏強而漢弱,這便是他夢寐以求的破敵良機。

“太傅!”

王基入帳,拱手說道:“軍中諸將皆已到帳外,是否將他等喚入營帳當中.”

“可!”

司馬懿睜開雙眸,淡淡說道。

“諾!”

隨著命令的下達,帳外的魏軍將校魚貫而入,見到本已出兵北上的司馬懿,皆是滿臉震驚之色,不敢相信。

“太傅不是率軍北上,今怎在營寨之中?”

文欽一臉茫然地問道。

知曉內情的幾人相互對視,都露出笑意。

今下都能騙過自己麾下的將校,又如何騙不過劉禪?

司馬懿收斂笑容,說道:“率軍北上之人,非是某也,乃是形貌類我之人…….”

“那郭修被擒,顯露我軍軍情之事?”

有人好奇地問道。

蔣濟捋著鬍鬚,補充說道:“亦是太傅故意為之,諸將軍勿憂慮。

今太傅露面,乃是已有破賊之策,故召諸將商議軍事.”

“太傅英明啊!”

聞言,文欽歡喜不已,他與眾人本來還擔心郭修被漢軍擒獲後,會把大軍的重要情報洩露出去,沒想到這還是太傅故意這麼做的。

“太傅之策,神鬼莫測,我等屬實敬佩.”

陳圭吹捧說道。

司馬懿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肅靜,說道:“今下之事,首要在於破敵。

若讓西賊察覺,我軍將實難破之,望諸卿齊心協力!”

“請太傅放心,我等自當為大魏肝腦塗地,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文欽、王基等將紛紛表忠心,似乎要與大魏同存亡。

司馬懿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劉禪以為某率兵北上,其已遣大將霍弋領兵馬數萬星夜追擊,其營壘空虛。

且近日以來,某命諸位加強人手襲擾賊人營壘,已探得漢軍營壘薄弱之處,今夜便是大破漢軍之時.”

帳中漸漸寧靜下來,王基領頭髮言,拱手說道:“請太傅示下.”

司馬懿掀開他身後的白布,露出漢軍營壘佈置圖,引得眾人驚歎。

司馬懿不斷加派人手襲擾漢軍營壘,在郭修的口中是虛張聲勢,但實際上司馬懿是在不斷深入瞭解漢軍營寨的佈置。

而如今漢軍精銳被調走,薄弱環節將會更加薄弱,這便是用兵之良機。

指著漢軍營壘的佈置圖,司馬懿分析說道:“據探子所稟,賊軍設有四座營寨,分別為東、中、南、北四營,呈品字形分佈。

賊軍東營即針對我軍之營,守備極其森嚴,有土丘為固,不可輕攻.”

看著麾下認真傾聽的眾將,司馬懿繼續說道:“賊軍南營接大河水軍,記憶體糧草輜重,有重兵把守,亦是易守難攻;然其賊軍北營臨近泌水,有泌水為險,其佈置與戒備,遠不如東、南二營.”

“今夜我軍精銳逆泌水而上,從泌水渡河,強攻北營。

一旦攻破北營,直插中營,其乃偽帝劉禪大營。

若能攻入此營,賊軍必生混亂,屆時我軍全軍出擊,當可大破劉禪,亦解河北之困也!”

王基沉吟少許,問道:“不知太傅當出兵多少人,又在何時進軍.”

司馬懿微微踱步,說道:“精銳兩萬兵分十列,趁夜色北上渡河,黎明睡意昏沉之時,強攻北營。

其餘將士於醜時四刻(3:00)準備出兵,寅時(4:00)進軍,待北營遇襲之後,某率大軍從正面出兵強攻東、南二營,令賊軍首尾難顧.”

“王基何在?”

司馬懿喊道。

“末將在!”

王基應道。

“今夜由你統率二萬精銳,以破北營.”

“諾!”

“文欽何在?”

“末將在!”

“今夜命你率軍三萬以攻南營,若不能破寨,伺機觀察漢營動靜,看能否繞行進取劉禪大營.”

“諾!”

“鄧賢何在?”

“今夜由你率領本部坐鎮大營。

其餘將士今夜將隨某出兵,以破偽帝劉禪!”

“諾!”

司馬懿環視眾人,冷聲說道:“今夜出征,刀必見血,馬必喘汗,違者當斬!”

“諾!”

聞言,眾人無不肅然,拱手應道。

待眾將退下各自回營,準備今夜夜襲之事。

蔣濟趁機上前問道:“太傅,北上佯軍僅有萬人,恐會敗亡於敵手當中。

待其破萬人大軍後,北上圍困鄴城,或北合姜維,又該如何是好?”

司馬懿笑了笑,說道:“子通勿憂!北上萬人雖是老弱,但他們卻多帶車駕,手中弓弩多達六千多張,箭矢二十萬支,憑藉車陣及手中弓弩足以抵禦霍弋所部.”

頓了頓,司馬懿說道:“至於鄴城,子元從鄴城大族當中徵調各族部曲及族人多達數千人交與文惠(高柔),又令可靠之人嚴守鄴城。

即便漢軍兵臨城下,但未有攻城器械,又豈能輕易破城乎!”

蔣濟這才放下心來,臉上掛上笑容,讚道:“太傅兵略世人難及,今夜若能破賊,解今下之難,當可名垂千古,亦可答三帝之恩!”

蔣濟心中屬實感到慶幸,幸虧發生高平陵之變,讓曹爽下臺,司馬懿上位。

要不以現在這種狀況,讓曹爽指揮作戰,曹魏將亡也!

“同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陳:幫陳叔寶的子孫打天下

白深慕雁

世界末日我打造頂級安全屋

捧玫瑰待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