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冷星稀,籠罩在大地上。

漢軍營門頗是嘈雜,大量軍士簇擁在一團。

劉敏、鄧艾率先到達現場,命令士卒清理營門,驅散看熱鬧的眾人,嚴肅軍紀,嚴守營壘。

許久之後,現場清理完畢,王平這才披著甲冑,姍姍來遲。

劉敏見王平前來,趕快迎了上去,說道:“啟稟衛將軍,梅敷率親信三百餘人棄軍,殺害守門將士,棄軍南逃吳人去了。

將士之中或有言斬殺柤中蠻,以為報仇;亦或有言,柤中蠻不可信,不如坑之。

將士言語多有恐嚇柤中蠻兵,令柤中蠻兵頗是惶恐,望將軍早日定奪.”

王平雙手下壓,示意不用著急,說道:“柤中蠻兵,我剛剛已經前去安撫過了。

梅敷所為不過是個人行事而已,與其他蠻兵有何關係。

今若賨人叛漢歸吳,豈不是亦要將本將一併處死.”

要知道歷史上許多的叛亂就是領導者後知後覺未及時作出政策,讓受牽連無辜者心慌,從而在有心人的挑撥下發生叛亂。

如王允誅殺董卓後,遲遲未對董卓手下的涼州兵作出赦免,讓李傕、郭汜等董卓舊部恐慌,在賈詡的建議下,再次起兵反叛東漢,攻陷長安。

因此作為久經沙場的宿將,王平在軍中發生此事後,他第一反應便是安撫梅敷麾下的將士,以免發生叛亂。

在鄧艾、劉敏清理營門之時,他便隻身進入柤中蠻兵營地,與蠻兵將校親切交談,讓他們不必恐慌。

並以自己賨人出身為案例,講述大漢待蠻夷百姓的恩惠,讓他們安心從軍。

日後他們直接隸屬於中軍聽命,不再受其他將領調遣。

如此一系列操作之後,王平徹底安撫了柤中蠻兵,這才前往現場與鄧艾、劉敏等人會面。

劉敏面露敬佩,拱手讚道:“衛將軍謹重周密至此,敏實屬敬之。

不知軍中非議柤中蠻兵者當如何處置?”

王平摸著冰冷的劍鞘,問道:“挑撥軍中關係,搬弄是非,當如何處置?”

劉敏沉吟少許,答道:“啟稟將軍,奸舌利嘴,鬥是攢非,攢怨吏士,令其不協,此謂謗軍。

如是者斬之.”

“好!”

王平微微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按此條處決非議柤中蠻兵者,將其首級巡視營寨,以威諸軍.”

劉敏神色一凜,拱手說道:“諾!”

聽著二人交談的蒲忠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中直呼王平治軍也太嚴格了,如此小事,便動者斬殺。

這也難怪為何漢軍戰鬥力如此之高,軍紀森嚴至此,恐比秦法也。

蒲忠的看法還有些偏頗,維持大漢軍隊的戰鬥力,不只是森嚴的軍規,還有經濟基礎在。

大漢對於士卒的賞賜,毫不吝嗇。

漢軍士卒家家戶戶皆有田畝,凡立功者大漢賞以蜀錦、耕牛、錢糧等物品,足以支撐他們過上體面的日子。

而且大漢對待文武的待遇也十分苛刻,如封侯而言,大漢是非軍功者不可封侯。

諸葛亮早期貴為丞相,但也不過是一鄉侯而已。

直到諸葛亮帶領漢軍開疆拓土,這才得以封上縣侯。

因此大漢高階文臣最多不過亭侯,而且有時候還是劉禪憐憫其功績,追封他們為亭侯,傳於他的子嗣。

來看武將的話,從魏延、王平二人受封縣侯,便能看出端倪了。

正是因為大漢重武而輕吏,國內士族、豪強子弟能從軍者都希望從軍,不能從軍者退而求此次進文吏,入郡縣任官。

如此重重政策這才保證了大漢軍隊戰鬥力,要讓馬兒吃草,才能馬兒跑。

畢竟不看國家榮譽精神層面,就從物質角度來說,我給你月薪三千,你用命給我打仗,你上戰場能不逃跑,都算是對得起我了。

鄧艾顧不上這些,上前問道:“衛將軍,今梅敷潛逃入吳。

恐吳人知曉我軍佈置,還請將軍早做調整.”

王平露出少見的笑容,說道:“梅敷乃我軍舊將,瞭解我軍虛實。

平自統兵以來,便擔憂蠻兵訓練不足。

今吳人若要北擊我部,其必先攻打蠻兵軍陣,以破我軍.”

鄧艾似乎察覺到了王平的意思,試探問道:“將軍之意是?”

王平抓著鬍鬚,笑而不語。

而鄧艾也明白了王平的意思,也是笑了起來。

而蒲忠見二人笑了起來,也隨之樂呵。

緊接著眾人見三人都笑了,也都笑了起來。

王平與鄧艾見眾人紛紛大笑,互相對視一眼,繼續笑著不停。

王平發誓,他真的只想處罰梅敷、樊譜而已,是真的沒想到梅敷會想不開率領親信南投吳人。

……天色朦朧,霧氣瀰漫於猇亭河畔。

數名吳軍高階將領聚攏在中軍營帳內,陸遜端坐高位,顧譚、全綜、丁奉等吳將位居兩側。

梅敷坐在小胡椅上,講述著漢軍的佈置,說道:“王平為大軍統帥,鄧艾、蒲忠為其副將,劉敏為軍師以為輔佐。

其部麾下約有三萬人,我柤中蠻兵當有五千之眾,魏人降卒當有萬人,其漢軍本部約有一萬五千人之數.”

“此一萬五千之眾,其中戰兵皆是漢軍能征善戰之兵,令行禁止,甲冑整齊,頗是精銳。

其有一部最為精銳,其號曰‘赤甲’,身披重甲,體格壯碩,兵器精良,以我部蠻兵對之,其部千人能潰我部數千人,當是大漢上兵也!”

梅敷作為漢軍的中高階將領,對大漢軍中的情報基本都瞭如指掌。

為彰顯他的作用,將他知道的情報全部傾倒出來,生怕有遺落,以讓吳軍吃虧。

“王平軍中騎有五千之數,步有二萬五千之眾,步卒弓弩約有六千張。

糧草能撐……”隨著梅敷將漢軍的情報漸漸傾吐,陸遜的臉色逐漸歡喜。

陸遜見劉禪難啃,便轉向王平,準備從王平身上開啟戰況的突破口,正為不知王平內部深淺情況而煩惱之時,卻不料梅敷居然投吳了,把王平的軍中的情報賣得乾乾淨淨的。

而且根據梅敷的講述的內容,大機率不是假降,而是真投降。

真就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了。

待梅敷講述完畢,陸遜詢問了幾個問題,放他出營休息。

陸遜收斂神情,問道:“諸位以為梅敷言語如何,此人可信否?”

張梁沉吟少許,說道:“啟稟上大將軍,根據我軍已有軍情來看,與梅敷所言盡數對上,未有偏差。

且其之言,更為精準。

梁以為此人之語,當是可信.”

顧譚坐在席上,沉思說道:“據斥候所報,蜀軍營寨實有門衛被殺之事,且自此之後,蜀軍守備更加森嚴,斥候難以靠近。

不過其間卻有一事,漢軍有數名將士不知為何被王平處決,將其頭顱巡示諸軍.”

陸遜撫著鬍鬚,說道:“梅敷此人,某知曉其為人。

此人重利,以為居曹魏與我國之間,兵盛則親誰,掌萬人之兵,盤踞柤中,我等皆需拉攏。

今漢人分其權,其安能忍之,背漢歸我,並非意外。

故以遜之見,梅敷當是真降.”

顧譚看向陸遜,問道:“以上大將軍之意是?可從梅敷所言軍情,率軍北上,進攻王平所部,以潰其軍.”

陸遜淺淺淡笑,說道:“當是如此。

魏人南擊荊北,我軍若能擊敗王平,再舉兵西掠。

劉禪見王平兵敗,外有援軍,為保其地,當會北救南陽,我大吳兵危解也!”

說著,陸遜站起身子,按劍於腰,沉聲說道:“劉賊犯我邊境已久,某幸得大王信任,執掌諸軍。

今我軍破賊時機已至,諸將與某當不負陛下重託,望諸君協力出征,以報國恩.”

眾將皆站起身子,拱手應道:“我等願隨上大將軍出征.”

“全琮、顧譚、張梁聽令.”

陸遜吩咐道。

“末將在!”

全琮、張梁應道。

“命你等即刻抽調軍中所有騎卒及中軍精銳隨某北上.”

“諾!”

“傳令朱然、諸葛恪二部率軍中精銳與我軍匯合,我三部合軍北破王平.”

陸遜說道。

“諾!”

(明天三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奸臣老爹,我的身份不一般

深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