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王成,是平原縣人,祖上當過官,曾經還是有些產業的。

只可惜這位懶惰成性,逐漸的就把祖上的那些產業敗得差不多了。

現在就只剩下幾間破草房,傢俱都沒有,炕上鋪的也有破草蓆。

兩口子經常沒事就吵架。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

村外有一處園林,原本是周家的。

後來周家也敗落了,牆倒屋塌,只剩下一個涼亭。

這裡是個乘涼的好地方,晚上屋內炎熱無法入睡的時候,村裡有不少人會來這裡住宿過夜。

這天王成也來這睡覺,天亮之後,旁人都起來回家去了,這小子還在睡。

一直到日上三竿,太陽熱得他睡不著了才爬起來,磨磨蹭蹭的往家走。

忽然看見路邊的草叢裡有一個東西閃閃發光,趕忙過去撿起來一看,原來是個金釵,上面還刻著一行小字:“儀賓府造.”

王成一看,這不是我家的東西麼?原來王成的祖父正是衡恭王府的儀賓,也就是王爺的女婿。

家裡有很多物件都刻著這行小字。

於是他就站在原地拿著這個釵子尋思著該怎麼辦。

正在這時,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個老太太,似乎在找什麼東西,嘴裡還嘟囔著:“我的金釵呢?剛剛就是從這裡走的呀,掉到那裡去了?”

王成一聽,原來是來找金釵的。

這王成,雖然很窮,但是為人正直,從不貪便宜,於是就把金釵遞過去說:“這位婆婆可是在尋找此物?”

老太太一看,果然是自己的金釵,很高興:“正是正是!謝謝你啊,這位後生真是個好人啊!這玩意其實也不值幾個錢,只不是因為是先夫的遺物,所以若是丟了會很可惜的.”

王成隨口一問:“敢問婆婆先夫姓甚名誰?”

老太太回答:“先夫便是已故的儀賓王柬之.”

王成一聽嚇了一跳,心想:這位老太太管我祖父叫先夫,那這就是他老人家的妻子啊,也就是我的祖母。

這不對啊,先不說祖母早已亡故,就算是她沒死,我也不能連我祖母也不認識吧?這老太太哪裡像我的祖母?這可就奇怪了,我得問問:“這位儀賓正是在下的祖父,敢問婆婆是何許人也?為何稱呼在下的祖父為先夫呢?”

老太太一聽這話也是嚇了一跳,激動地說:“你就是王柬之的孫子嗎?哎呀這可太好了。

實不相瞞,我其實不是人,而是狐仙,百年前便與你祖父相好。

你祖父死了之後,我便隱居起來,專心修煉。

誰曾想今日路過此地丟了金釵,恰好又讓你給撿到了。

這麼巧的事,莫非是天意不成?”

王成也曾聽家裡人說過自己的祖父曾跟一位狐仙有過什麼瓜葛,所以也就相信了這個老太太的話。

於是便邀請她到家裡坐坐,老太太也不客氣,便跟他回家了。

到家之後,王成叫妻子出來拜見祖母。

老太太一看這位孫媳婦衣服破破爛爛,面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感嘆道:“堂堂王柬之的孫子,怎麼就窮到這一貧如洗的地步了?”

又來到廚房轉了一圈,問道:“你們窮成這個樣子,靠什麼維持生計?”

王成的妻子再也繃不住了,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逮著老太太一個勁的訴苦。

說當初自己嫁過來的時候,也是看他是個名門望族之後,雖說已經有點敗落,但總歸還是有些家業的。

沒曾想自己這相公是倒了油瓶不扶——懶到家了,也不去找工作掙錢。

自己一個婦道人家,也不好去拋頭露面,只能是守著那一點點家業勉強度日。

可是隻有出項沒有進項,那日子能過幾天?賣的賣、當的當,逐漸地就淪落到這個地步了,現如今窮的都沒米下鍋了。

老太太聽完嘆了一口氣,把金釵交遞到她手裡,說道:“閨女別哭了,你拿著這個,當點錢去買點米麵的先吃著。

我出去轉轉,三天之後我再回來.”

王成挽留她,說道:“祖母年事已高,還要去往何處?不如就在我這住下好了,讓我倆來伺候您便是.”

老太太說道:“你連自己的媳婦都養不活了,還讓我住下?你這裡沒吃沒喝的我在這幹啥啊?整天仰著頭看天花板玩麼?”

說罷就走了。

兩口子送老太太出了門,迴轉屋內,他妻子問道:“你從哪撿了這麼個老太太?還叫他祖母。

不過她人還倒是不錯,這個金釵當了夠咱們吃幾天飽飯了”王成便把事情緣由講了一遍,妻子聽完有些害怕:“狐仙,她不會吃人吧?”

王成笑了:“賢妻這是那裡話來?她若是吃人,剛剛便把咱兩個吃掉了,還贈我們金釵作甚?她若轉天真是回來,你我還應將她切切實實的當做祖母侍奉才好.”

妻子點頭稱是。

三日之後,老太太果然回來了,帶來了自己的家當,看來是準備在這裡常住了。

她還拿來了一些錢財,讓王成去買米買面。

當晚與王成妻子睡在小床上,妻子一開始還有些害怕,但是看她也挺和藹的,也就慢慢的放下心了。

第二天,一家三口吃完早飯,坐那閒聊。

老太太跟王成說:“孫兒啊,你別再這麼懶了,胡亂的做點小買賣,掙點小錢也好養家餬口,這樣坐吃山空,不是長久之計啊.”

王成說:“祖母教訓的是,只是我也沒有本錢啊.”

老太太說:“當年我跟你祖父在一起的時候,家大業大,綾羅綢緞、金銀寶石的我是想要多少要多少。

只是那時我自認是世外之人,不需要這些俗物,所以也沒有留下多少。

現在也就還剩下點當年的脂粉錢,大概有四十兩銀子。

(以現在的銀價來算,大約也就是五六千塊人民幣吧。

當然這只是粗略計算,如果換算成購買力的話,還會值錢的多。

)我留著也沒用。

你拿去批發些葛布,儘快拿到京城去賣掉,一定能夠掙一些.”

王成很聽話,拿著錢就去買了五十多匹葛布就回來了。

老太太也挺高興,這孫兒雖然懶,但還算孝順。

讓他立馬收拾行裝,即刻上路,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加緊趕路別偷懶,越快越好,中途莫要停歇,最多六七天光景定要到達。

若是去晚了,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王成答應下來,僱了一輛車,裝好貨就出發了。

頭兩天還不錯,結果走到半路下雨了,貨物倒是沒啥事,畢竟油布蓋的好好的淋不到。

人可就不行了,出門沒有帶蓑衣,衣服鞋子都溼透了。

這王成可是個大懶蛋,又是官宦子弟,哪吃過這樣的苦。

急忙找了個客店暫時住下想避避雨再走。

這雨下了是整整一夜,天亮才停。

出門一看,道路泥濘,往來行人深一腳淺一腳的在路上走著,滿鞋都是泥巴。

一看這情形,王成決定再等等。

結果一過中午,雨又下了起來。

只好再住一夜,到了第三天等路面幹一些了,才又重新上路。

來到京城近郊的時候,聽說葛布價格飛漲,心中暗喜:這次肯定能大賺一筆了。

等到進了京城,住進了客店,正卸貨的時候,客店老闆在旁看著嘆息搖頭道:“哎呀,這布是不錯,可惜來晚了一步啊.”

王成一聽,心中一涼,忙問:“這位大哥為何口出此言?”

老闆說道:“你是不知道啊。

你是從南邊過來的吧?葛布產地多在南邊,而這條路又是剛剛修通的,所以來京販賣葛布的並不多。

前陣子恰巧貝勒府有點事情,需要大量的葛布。

物以稀為貴麼,這葛布的價格一下子就漲上去了,最高的時候比平時三倍還多。

可就在前天,貝勒府剛剛採購齊了,這之後的價格就回到正常行情了,那些晚到的商人都是失望至極啊.”

王成聽到這裡,鬱悶壞了,心想要是忍著就在那雨天趕路,早兩天來到該多好啊。

後悔歸後悔,生意也還得做,布壓在手裡也不能當錢花啊。

可是現在這樣的市價他又不捨得出手,決定再等等看。

結果越等葛布來的越多,價格也越來越低,王成也越來越不願賣。

就這麼過了十來天,店東家都看不下去了,過來勸他:“我說這位老弟啊,你就別再等了,現在這行情你還看不出來嗎?這價格是一天少的一天了,你不如現在趕緊出手,還能虧得少點。

錢到了手,做點別的買賣,再掙回來便是。

你就這麼等下去,怕到最後怕是連回家的路費都賣不夠了.”

其實這位還是怕王成虧太多,最後連自己的店錢都拿不出吧。

王成一聽,也是這麼個道理,只好便宜出手。

最後一算,還不賴,只不過虧了十幾輛銀子而已,比預計的還強一點。

王成收好銀子,回到客店休息,心中也還是鬱悶,倒在床上就昏昏睡去了。

俗話說“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人倒起黴來喝涼水都塞牙,這位王成便是如此。

就在此夜,屋裡進了賊人,賣布的那點銀子也被全偷走了。

這旅館治安不行啊,有同住的旅客就給他出主意,讓他去官府把店東家給告一狀,畢竟是在他的店裡丟的東西,按理說他也得負責嘛。

但是王成這人比較實在,說道:“這是我的命不好,時運不濟而已,何必去怪人家店東家呢.”

結果這話不知怎麼就傳到了店東家耳朵裡。

店東家很是感動,拿出來五兩銀子給了他,勸他當做盤纏回家得了。

但是王成覺得此一行主要是沒有聽祖母的話才導致了這般下場,心中很是愧疚,沒臉回去見老太太。

可是在這待著呢,沒有收入,只能是坐吃山空,也不是長久之計。

猶猶豫豫,進退兩難。

又過兩天,王成還是沒有拿定主意該怎麼辦,心中鬱悶,就來到街上閒逛散心。

看到前面路邊圍著一群人,還不時地鬨鬧叫好。

心中奇怪,擠過去觀瞧。

發現人群中有一個圍欄,兩隻小鳥一般的動物在其中打鬥。

幾個回合下來,一隻敗北,就見一人垂頭喪氣的從懷中掏出千餘文錢交給另一人。

王成便問旁邊的人:“敢問這位哥哥,這是在幹什麼呢?”

那人回答他:“這是鬥鵪鶉呢.”

“那那人為何掏錢?”

“這位小哥是外地的吧?這個是要下注的,輸了的自然要掏錢.”

“哦,多謝哥哥指點.”

王成似有所悟。

摸摸口袋還剩有幾兩銀子,估計應該夠買幾隻鵪鶉的。

就是不知道這買賣怎麼樣,於是就回來客店,找到店東家商議:“哥哥,我剛才在街市上見到有人在鬥鵪鶉,我這還有個幾兩銀子,不知道若是做這個生意能不能有賺頭呢?”

店東家聽完,很是支援他,說道:“現在京城的權貴都喜歡玩這個,我覺得這是個好生意。

你只管去買便是,有多少錢就投多少錢,肯定是穩賺不賠。

這買賣你放心做,我這住宿費伙食費的先都給你免了,讓你白吃白住便是,將來你若掙了錢就還給我,虧了就算了.”

這店東家估計也是看王成實在,把他當個朋友了,才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王成聽罷,千恩萬謝。

隨即便去往集市買了好多鵪鶉回來,足足有兩大籠。

店主人看了也很高興,預祝他早日賣光,掙些大錢。

誰曾想王成這背運還沒結束,當晚下了一夜的大雨,到了第二天都沒停。

路上水流成河,集市上連個人影都沒有。

只能是等到雨停再去售賣吧,結果這雨一下好幾天。

鵪鶉開始一個個的死去,王成心裡是又急又怕又無奈。

急的是這雨不停,無處去售賣;怕的是鵪鶉越死越多,要是死光了,又是血本無歸;無奈的是自己還沒有什麼辦法,只能是乾等著。

鵪鶉很爭氣,果然是越死越多。

最後沒剩幾隻了,倆籠子也用不上了,王成就把它們合到了一個籠子裡。

幾天之後,死的就剩一隻了。

王成當時就哭了,找到店主人訴苦:“哥哥啊,你說我怎麼這麼沒用呢?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那鵪鶉死的就剩一隻了,您的店錢我是還不了了,連回家的路費都賣不出來了。

你說我這樣的廢物活著還有啥用?浪費自然資源罷了。

我看我還是找個沒人的地方自我了結了最好.”

店東家也是看他可憐,勸慰道:“兄弟不必如此自責,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你這也只是一時的走黴運罷了,別想不開,只要活著就一定會有翻身之日。

你那不還剩下一隻麼,我去看看咋樣,說不定是個好貨,能多賣些錢呢.”

於是兩人一同來到王成房內,店東家仔細看了看剩下的這隻鵪鶉,說道:“我看這隻鵪鶉似乎有不同尋常之處,籠子裡死的那些說不定就是讓它給鬥死的。

我平日裡也不忙,而且當年也曾經研究過如何馴養鵪鶉,你反正也沒別的生計可做,不如我就教你如何馴養此物。

若是訓練的好,你拿去找人賭鬥,靠這個也能掙回來幾個錢.”

王成應允下來,兩人就開始馴養這隻鵪鶉。

過了一些時日,店東家感覺差不多了,便讓王成拿著去街上找人鬥一鬥,也別下大注,就賭個酒菜錢便是。

結果王成這回是轉運了,每賭必勝。

店東家很高興,拿出來幾兩銀子交給王成,讓他去賭點大的,結果依然是屢戰屢勝。

就這樣半年左右的時間,王成就掙了二十多兩銀子。

他可是愛死這隻鵪鶉了,視同自己的性命一般。

那可不是麼,要不是這隻鵪鶉如此厲害,給他掙了這麼多錢,王成真就得餓死了。

當時有位王爺非常喜歡鬥鵪鶉,每逢上元節的時候,就會大開府門,讓民間人士帶著自己的鵪鶉進府與他養的相鬥。

店東家就找來王成跟他說:“現在有一個發大財的機會擺在你的面前,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那個命。

這就快到上元節了,王府要開門斗鵪鶉,咱們也帶你的去碰碰運氣吧。

若是輸了,那沒的說,自認倒黴。

若是萬一你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鬥贏了。

王爺必定會出錢買你的鵪鶉,到時你彆著急答應,跟他砍砍價。

你若是拿不準,你就看我的眼色,我若點頭,你再答應,我若沒有動靜,你千萬別應允.”

王成點頭稱是。

到了日子,兩人便來到了王府院中,這裡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有來鬥鵪鶉的,也有來看熱鬧的。

等了一會兒,王爺在眾隨從的簇擁中來到了院內影壁牆前就坐。

一個隨從上前喊話:“王爺有令,有願鬥鵪鶉者可上前來!”

緊接著就有個人拿著自己的鵪鶉出離了人群,放到了園中鬥鵪鶉的圍欄裡,隨即王爺也命人把自己的鵪鶉放了進去。

才兩個回合,王爺的鵪鶉就贏了。

王爺高興的開懷大笑。

隨從又喊道:“下一個!”

又有一人上前。

就這樣沒出一個時辰,好幾個人的鵪鶉都被鬥敗了。

這時店東家用胳膊肘捅了捅王成說:“你可以上了.”

王成便拿著自己的鵪鶉上前來。

王爺略微看了看他這隻鵪鶉,說道:“我看這隻鵪鶉眼中有怒脈,此鳥必定兇猛善鬥,不可輕敵。

來人,將我的‘鐵喙’取來與之一斗.”

這下形勢就反過來了,沒到三個回合,王爺的鵪鶉敗下陣來。

旋即命人取來‘鋼喙’再鬥,結果又敗下陣來。

後面還有‘銀喙’、‘金喙’也是無一獲勝。

王爺急眼了:“去,把‘玉鶉’拿來,與之一斗!”

過了一會兒,一位僕人捧著一隻鵪鶉來到。

眾人一看,這隻鳥長得那個漂亮,渾身羽毛雪白,如同白鷺一般,沒有一根雜毛。

神情也是趾高氣昂,不可一世。

王成心中有些膽怯,趕忙跪地說道:“王爺的鵪鶉非同凡響,必是神鳥,小人這隻笨鳥定然是鬥不過。

小人就靠這隻鳥混口飯吃,小人不敢相鬥.”

王爺笑了,說道:“你不必擔心,若是你的鵪鶉鬥死了,我多多賠你些銀錢便是.”

王成只好放出鵪鶉,開始決鬥。

只見那玉鶉直衝著王成的鵪鶉就過來了,王鶉卻匍匐在地上不動聲色。

眼看到了近前,玉鶉上嘴就啄。

王鶉靈巧的閃身一躲,旋即騰空而起,如仙鶴啄食一般反攻玉鶉。

兩隻鳥你進我退,你上我下的就鬥在了一起。

相持一段時間之後,明顯的看出來玉鶉有些體力不支,動作逐漸的慢了下來。

而王鶉則是越鬥越勇,越鬥越狠,動作也是越來越快。

只見那玉鶉已經是毫無招架之力,羽毛被啄扯得滿天飛,撲稜著翅膀逃之夭夭了。

圍觀的這些群眾鼓掌叫好,讚歎羨慕之聲不絕於耳。

王爺向王成要過他的鵪鶉把玩了一會兒,很是稀罕,從頭到腳的摸了個遍,問他:“這個你賣不賣?”

王成回答道:“小人沒有一星半點的產業,只有這隻鵪鶉相依為命,不捨得賣呢.”

王爺說道:“我給你出個好價錢,讓你瞬間就成為中產之家,你覺得怎麼樣?”

王成說道:“我其實非常不願意賣它,但是看到王爺如此喜愛,若是能以此換得一份衣食無憂的產業倒是也可以.”

“好,那你想要多少錢呢?”

“就一千兩銀子吧.”

王爺笑了,說道:“你個憨憨,你當這是什麼珍奇異寶呢?哪裡值一千兩銀子?”

“在王爺眼裡這肯定算不了什麼,但是在小人眼裡這可是跟當年的和氏璧一樣的珍貴啊.”

“此話怎講?”

“小人拿著這隻鵪鶉到街市上與人賭鬥,每天都能掙個幾兩銀子,買上些米麵,足夠我一家十幾口生活度日了。

不但衣食無憂,也不用擔心挨餓受凍。

這樣來看,有什麼寶物能比得上我這隻鵪鶉呢?”

“好好,那我給你二百兩怎麼樣?這價格你不可吃虧了.”

王成搖頭,王爺加了一百兩。

王成還是搖頭,王爺又加一百兩。

王成偷偷看了一眼店東家,店東家沒反應,王成便說道:“我看王爺是誠心要買,那我也便宜點,給您減一百兩,九百兩好了.”

王爺有點煩了:“得了吧你,哪有人會掏九百兩銀子買一鵪鶉啊!”

王成便收回鵪鶉,轉身要走。

王爺趕忙喊住他:“等等等等,最後我出個實在價,六百兩怎麼樣?你願意就成交,不願意你就走吧!”

王成又偷看了一眼店東家,店東家還是沒啥反應。

心裡琢磨,這個價格我倒是覺得挺滿意了,不過這位老哥咋還沒反應呢?不成,鳥是我的,還得我自己說了算。

萬一王爺這真就是最後出價了,我一走這六百兩也沒了。

便轉回身說道:“王爺您這個價我還是覺得有些虧,但是王爺您跟小人討價還價這麼老半天了,最後買賣不成,怕再氣著您老,我擔當不起啊。

沒辦法,那就這個價吧賣給您吧.”

王爺很高興,趕忙派人稱好銀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王成拜謝,拿著錢離開了王府。

路上店東家一個勁的埋怨他:“你這人真是沉不住氣,不是跟你說好了看我點頭為號麼?你再跟他討兩輪,至少八百兩銀子就到手了.”

王成也不答話,徑直回到了店中。

王成把銀子放到櫃檯上,跟店東家說:“承蒙哥哥您的照顧,我才得了這些銀子,我在您這裡叨擾這麼久了,也讓您費心不少,哥哥您就看著拿些吧,算是您的酬勞。

哪怕是全都給您,那也是應該的.”

店東家擺擺手說道:“兄弟你在我這店裡被人偷了銀子,這也是我的責任,理應給你照應。

再說那鵪鶉是你買的,它就是你的,這錢也就是你憑自己本事掙到的,我最多不過是幫點小忙罷了。

兄弟不必客氣,你這出門也不少時日了,趕緊收好銀子回家去吧.”

王成又跟店主人謙讓了半天,店主人只好算了算店錢和飯錢,收了一些銀子,這才作罷。

王成收拾行裝回到了家鄉,把這段時間的經歷跟媳婦和老太太詳細的說了一遍,然後把銀子掏出來說道:“媳婦,去村裡最大的飯店買點好酒好菜,咱們今兒好好慶祝一番!”

老太太不樂意了,說道:“你這個熊孩子,有了錢就這樣揮霍,用不了幾天就得又花光了,再去過那窮日子?當初你若是聽我的,何必費這般周折才掙到這些錢。

現在你還得聽我的!今天就還是簡單吃點家常便飯就,不過多給你燙一壺酒,也算是慶祝了.”

王成只得聽命。

轉天過來,老太太命王成去買了良田三百畝(那年代地價還真便宜),再就是蓋新房買傢俱。

一番折騰下來,還真有幾分當年家族鼎盛時候的模樣了。

這之後,老太太天天的督促王成去盯著地裡的傭人幹活,也天天的督促他妻子盯著家裡的婆子老媽做女紅。

兩口子稍有懈怠,老太太就要罵人,只能是起早貪黑,勤勤懇懇的操持家業。

一晃三年過去了,家裡是越來越有錢,還真就恢復到了鼎盛時期的樣子了。

老太太看這兩口子被自己訓練的差不多了,心想也不必留在這裡再監督他們了,於是便要告辭而去。

兩口子當然不捨得,這不僅自己的親人,更是自己的大恩人啊。

一個勁的挽留,聲淚俱下的,老太太只好答應不走了。

結果第二天一早,兩人來請安,老太太卻早已不見蹤影了。

人家可是狐仙,凡人哪裡留得住?蒲老先生最後點評道:這世上大富之人基本與勤奮是脫不了關係的,但文中這位卻是因為懶多發了家,這也是很稀有的事情了。

但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位王成雖然是一貧如洗,但是為人處世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原則,那便是“貧賤不能移”。

所以老天爺一開始拋棄他後來卻還是幫助他了。

否則一個懶惰的人怎麼可能發家致富呢?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繫結系統,修煉成了宙王

黃橋燒餅

浪客良人

小豐QwQ

末世:別惹我,我的火氣有點大

樑上君子

修仙:築基後,我下凡躺平百年

三十躺平小佬

重活一次:我要搞個天翻地覆

我是秦夏給我磕死

凡人之修仙流寇

黑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