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神王筠蒼,去往楚中為官上任。

大概就是去往現在的湖南湖北一帶。

此一路路過江西龍虎山,他便計劃上山去拜望一下張天師。

這裡來簡單說一下天師派。

張道陵為天師派第一代天師,在道教中被尊為祖天師。

相傳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孫,道教的創始人。

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

博通《五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門下的學生就有上千人。

相傳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傳授張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囑其掃除妖魔,救護生民。

張道陵就此創立了道教,尊老子為教祖,以“道”為最高信仰。

永壽二年(公元156年)昇仙而去,時年123歲。

祖天師化去後,由兒子張衡接任,史稱嗣天師。

張衡化去後,又由子張魯接任,是為系天師。

到了第四代孫張盛時,迴歸遷居江西鷹潭龍虎山,子孫世傳其業,一般稱第幾代天師,統稱張天師。

從蒲老先生的生活年代來看,那時的張天師應該是張繼宗(1666年-1715年),正一天師道第五十四代天師。

這一日,王筠蒼來到了鄱陽湖。

正乘船渡湖之時,有一人劃個小船過來,請求船伕通報一聲,說有事求見。

王筠蒼趕忙出來相迎,但見此人容貌端正,人高馬大,一副巍然模樣。

來人從懷裡掏出來張天師的名帖,說道:“天師聽聞有貴客將來拜訪,特地差遣在下到此迎候.”

王筠蒼心想,我這想法沒跟別人說過啊?天師竟然能知道我要來。

果然是法力超群、未卜先知,真乃神人也!更加的誠惶誠恐,跟隨來人便前往拜見。

等到了龍虎山,張天師非常熱情,擺下酒宴款待與他。

王筠蒼看看左右這些侍奉的弟子,不光是穿著打扮,就連那鬍子髮型的都跟普通人不一樣。

那位去鄱陽湖接他來的使者,也在一旁站立侍奉。

才喝兩杯,那位使者便走到天師旁邊,俯首帖耳的向天師說了幾句話。

天師聽罷就問王筠蒼:“這是你老鄉啊,你不認他了嗎?”

王筠蒼看了半天,實在是認不出來這人是誰。

只好向天師詢問。

天師說:“這位就是民間流傳的雹神——李左車啊.”

王筠蒼恍然大悟,驚訝的張大了嘴,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天師又說:“他剛剛跟我說,玉帝下來聖旨,讓他去布雨降雹,所以準備告辭了.”

王筠蒼這才回過神來,問道:“不知將去何處呢?”

天師說:“章丘.”

王筠蒼一聽趕忙起身離席,施禮說道:“這章丘與我家鄉相鄰,怕是降雹會砸壞了地裡的糧食、蔬菜,或是樹上的水果啥的,老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還請天師免去這次的降雹吧.”

天師說:“這是玉皇大帝下的旨意,降雹的地點、數量什麼的都有規定,別說是不降,就是降的多了少了都要擔罪呢。

你這個請求實在是沒法答應啊.”

王筠蒼還挺死心眼,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磕頭帶作揖的再三懇求。

張天師趕忙將他扶起,勸他入席坐下,琢磨了半天,轉身叮囑李左車說:“那你就從荒山野嶺上多降一些,田園菜地的少降一些便是了.”

接著又叮囑道,“貴客在此,你走的時候輕慢一點,別弄什麼大陣仗了.”

雹神領命,施禮告辭,出門來到庭院之內站定。

只見他腳下漸漸冒出煙霧,不一會兒滿地都被覆蓋了。

又過一會兒,只見雹神稍一用力,便騰空而起,但也不過跟樹木一般高;又見他再一用力,又向上升了一段,已經跟那樓閣一般高了。

再接著伴隨著一陣陣雷鳴巨響,雹神便向北面飛走了。

王筠蒼說道:“這就是下雹子時候聽到的那雷鳴之聲吧?”

天師點點頭,說道:“是了。

我這是囑咐他了,讓他小聲點折騰。

平時他可是一到院子裡就平地一聲驚雷便飛去了的.”

兩人又談了些別的,吃飽喝足,王筠蒼便告辭上任去了。

到任之後,他派人到章丘去打聽,果然在他拜訪張天師的那天曾下過一場冰雹,下的是又大又密,河水都漲上來不少。

只是莊稼地裡的雹子,不過寥寥幾顆而已。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落星世界之龍骨元石

應天歸德

仙武戰神

葉雲

我能一鍵修煉

蹦砂卡拉

魔艦

天上天

震驚!我的女徒是無情劍帝

會字從三金

無限:神照之始

菸酒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