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起,建章宮北的太液池旁湧起絲絲涼意,雛鳧幼雁往來於草木之間,紫龜綠鱉遊於碧池之內,池邊有許多平沙,沙上有成群的鵜鶘、鶼鴣、?鴻等珍稀飛禽在悠閒的踱步。

太液池的西邊喲一個池稱為孤樹池,池中有洲,洲上有一株古樹,樹齡已在千年以上,樹幹粗達六十餘圍,望起來重合如蓋。

從李記鐵鋪出來後,蝶兒就被趙飛燕拉著去了椒房殿玩耍,劉驁堅持不用侍衛隨行,與東方明一起圍著太液池踱步。

此時正好來到這棵古樹下,劉驁緩緩停下了腳步。

“寡人其實不願意住在宮裡。”

劉驁站在大樹下,仰望著黑黝黝的樹冠,感慨地說道:“朕極懷念年輕那會兒,每天微服出宮,認識了李先、慕俠這一幫小弟兄,初時他們也不知道我是天子,每日飲完酒後便擊節狂歌,偶爾還隨他們打上一架,好不快哉!如今朕已過了不惑之年,每日俗務纏身,極少得閒出宮,再難復昔日時光了。”

東方明站在劉驁身旁,看著他略顯清瘦的側臉,心想這些感慨怎麼會說給自己聽?難道這九五至尊困居深宮日久缺個聊天之人?

不過劉驁的這番感慨卻是讓他深以為然,小心的回答道:“陛下說的是,不過陛下身為天子,代天巡狩,以身許國,但求福利民,自然少了很多尋常百姓的天倫樂事。”

劉驁負手仰望古樹,聽完東方明的話,不由全身一僵,繼而哈哈輕笑。

“東方先生原來學問見識也是不凡,好個以身許國!寡人只盼我大漢江山永固,便如此樹一般,枝繁葉茂,萬古長青。早年間朕每日憑欄飲酒,歌舞昇平,朝廷裡的臣子每日都要上書勸諫,只差罵朕是桀紂之君了;如今朕剛開始勤勉了點,他們又開始說政務浩繁,不堪其負,真不知道怎樣才能堵上這幫人的嘴。”

東方明聽著劉驁言語裡難以掩飾的幽怨意味,心想原來帝王將相們的生活也不過如此,也是在996和躺平之間做著取捨,忍不住會心一笑。

劉驁說完繼續舉步前行,走了一段時間,忽然回頭對東方明說道:“寡人聽說先生透過了天諭閣的評考,只差一關便可入住天諭閣,倒不是寡人想和天諭閣搶人,只是寡人覺得以先生之才,在天諭閣皓首窮經,實在可惜。不知先生可願意放棄那最後一關考核,入廟堂為我漢室效力?只要先生同意,寡人保證,三年之內先生便可晉九卿之位。”

大漢天子對一個布衣白丁如此客氣地說出這番話,意義實在非同小可。

東方明能明顯的聽出劉驁語出至誠,只是劉驁又不知道他和天諭閣千絲萬縷的關係,若是他剛進長安那會兒,或許還會考慮考慮,此刻他的心裡千頭萬緒,對劉驁的提議絲毫不感興趣,況且丌官梅剛剛傷在崔靈手中,不管是不是劉驁指使,他都不願意與皇家有所糾葛。

東方明揖手恭謹行禮,搜腸刮肚的想想了詞,偷偷看了一眼劉驁的臉色,說道:“草民不過一介布衣,閒散慣了,只求躬耕于山野,苟全性命於當世,不求聞達天下。況且草民聽說入閣之後可以參詳天書,一旦解開天書之秘,也一樣可為陛下分憂。”

劉驁停下腳步,目光炯炯的注視了東方明半晌,搖了搖頭輕嘆一聲。

“昔日高祖開國,身邊有蕭何、張良、韓信、陳平等天下雄才,而朕欲求棟樑之材卻如此艱難,看來朕委實不如祖宗啊!”

說完不待東方明回答,繼續舉步前行,東方明只得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面。

太液湖北面有一座高大的涼風臺,臺高二十餘丈,積木為樓,由於水波漸浸岩石,所以又稱為漸臺。

劉驁帶著東方明緩步登臺,憑欄觀湖,此時玉兔懸空,建章宮各處華燈初上,好似在周圍升起了點點繁星,明月的清輝照在波紋細碎湖面上,就像給水面鋪上了一層閃閃發亮的碎銀,又像是被揉皺了的銀色錦鍛。

湖上不知何時泛起了一片青煙似的薄霧,俯瞰湖中三島,只隱約辨出灰色的山影。

劉驁指著湖中央的假山說道:“這太液池方圓十頃有餘,湖中築有象徵瀛洲、蓬萊、方壺的三座仙山,據說三山的形態還是昔日瑤池西王母駕臨時手繪而成,先生有名師指點,出身不凡,依你看,這世上可有仙人,可有仙術?”

東方明想了想,恭謹的答道:“草民才疏學淺,不敢妄言,不過依我揣度,仙道終是無憑,聖人云,子不語,怪力亂神。”

劉驁看著東方明說道:“先生方才提到天書,若世上無神無怪,寡人治理人間,要天書何用?”

東方明一時揣測不出劉驁的用意,不敢輕易開口,只好轉頭避開他的目光,將視線投到湖中。

劉驁語聲悠悠,繼續說道:“朕有半部論語,若能善加利用,足以治理天下。”

東方明皺了皺眉,問道:“孔聖所遺論語傳遍天下,但不知陛下為何只用半部。”

劉驁沒有直接回答,忽然問道:“敢問先生,三綱中,國為民綱何解?”

東方明不假思索答道:“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

話一出口,他心中一驚,猛覺失言,立時閉嘴不語,背上冷汗涔涔而出。

劉驁微微一笑,“夜半清談,先生不必拘謹,以先生之才,這半部論語還需朕來解釋嗎?朕大力擴張太學,就是為了讓天下讀書之人都為朝廷所用,向天下無知百姓只傳半部論語。只要天下百姓逐漸認為我劉氏便是華夏,華夏便是劉氏,我大漢江山何愁不江山永固。”

東方明此刻連額頭都滲出了汗珠,低頭不語,和一個手握天下大權的皇帝聊這種話題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事,他偷眼看看劉驁,不自覺的想起了劉松仁飾演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心裡暗暗打了個寒顫。

劉驁看東方明的樣子,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先生不要介意,朕說多了,不過先生既然決意要做天諭閣弟子,聽聽也是無妨,天諭閣在我朝地位超然,便是朕也需敬讓幾分。”

東方明本想順著話題再套問一些天諭閣的情況,不過心念電轉,唯恐多生事端,把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劉驁略一停頓後,看著他的神情變得有些凝重,緩緩說道:“先生可知你要闖的最後一關,入口在何處?”

東方明微微一怔,搖頭答道:“草民不知。”

劉驁嚴肅的說道:“那一關的入口在孝武皇帝的茂陵地宮之中,孝武皇帝駕崩後,斷龍石一直未封,便是為了等這天諭閣最後的過關之人。”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遠方都市

天河畫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