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隨著下了兩天的秋雨忽然停止,一抹曙光出現在東方天際,漸漸地在地平線附近裂開一條縫隙,一會兒,縫隙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寬,同時越來越亮,幾道霞光射向天空,忽然一彎金黃色的圓弧,衝破晨曦,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透過晨霧密密斜斜地灑滿了大地。

飛閣流丹,氣勢雄偉的未央宮前殿上,終日沉溺酒色的漢成帝劉驁罕見的升了早朝,一襲黃色滾龍袍,頭戴十二旒冕旒冠,端坐在大殿中央的龍榻之上,面前的奏案上摞著向小山一樣的竹帛奏章。

御榻左側出乎意料的設了個錦枰,跪坐著一位身著宮裝華服十六七歲的少女,明眸善睞,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正是蝶兒。

金闕之下,百十位手持笏板的官員分文東武西站在兩旁,很多人都深埋著頭,身體微微顫抖,臉色極為難看,大氣都不敢出。

這些朝廷大員們一年到頭也見不到皇帝幾次,很多人幾乎都已經忘了這位天子的存在。可直到今天,他們似乎剛剛明白,龍座上這位口碑極差的風流天子仍然是整個漢王朝權力最大的那個男人。

劉驁掃了一眼案上那連夜送來的小山一樣的奏章,目光轉向下面黑壓壓的群臣,眼神裡帶著一絲嘲弄。

“朕今日升殿,本來是想和諸位愛卿討論昭君之女蝶兒晉封和碩公主的事情,不過看來你們的訊息很是靈通啊,一夜之間,彈劾定陵侯淳于長的奏章就在朕眼前堆了座山,倒是出乎朕的意料,那你們先說說吧,定陵侯應該怎麼處置?”

群臣一陣輕微的騷動後,幾個大臣出班跪倒,群情激昂,紛紛開口。

“臣覺得淳于長欺君罔上,罪不容赦,理應斬於市曹,以儆效尤!”

“淳于長實乃我大漢立國以來第一奸佞之臣,縱然夷其三族,亦不為過!”

“陛下,淳于長不斬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慰民心啊!”

這時,那位以“鑿壁偷光”聞名於世的安樂侯丞相匡衡,忽然站起身來,滿面通紅,義憤的說道:

“陛下,淳于長無父無君,為天下儒生之恥,令我大漢讀書人斯文掃地!今日若不誅此獠,老臣……老臣情願撞死在殿前!”

說著,作勢便要向一旁的明柱撞去,身邊一群大臣蜂擁而上,將他抱住。

劉驁冷冷的看著這幕鬧劇,忽然失聲大笑,譏誚的笑聲迴盪在大殿,久久不絕。

下面跪著的那幾個大臣似乎聽出劉驁笑聲不善,一個個噤若寒蟬,伏地不起,再也不敢說話。

隨著笑聲逐漸停止,劉驁的目光拂過他們每個人的臉上,冷笑了一聲,對著站在群臣前列的王莽,問道:

“王莽,你素來剛直不阿,你說說,淳于長應該如何處置?”

王莽閃步出班跪倒,手捧笏板說道:

“臣以為,定陵侯淳于長位高權重,不宜草率處置,否則不僅難塞天下百姓悠悠眾口,也有傷天子知人善任之明。況且淳于長任職十餘年來,於社稷功不可沒,陛下即位後,連續對高句麗、烏孫用兵,多虧淳于長在後方籌措錢糧,才能讓我軍得競全功,凱旋而歸;近年來,天災不斷,無數災民流離失所,又是淳于長將各地糧餉調配的極為得當,無數災民才得以妥善安置。因此,臣以為功過權衡,陛下還需三思,方能安撫天下之心。”

劉驁點了點頭,笑著問道:“你與淳于長是姑表至親,替他求情,不怕世人議論你徇私包庇嗎?而且朝野坊間皆知你與淳于長不合,此時替他講情,不怕有沽名釣譽之嫌嗎?”

王莽臉色一整,啟奏道:“臣為天下計,為陛下計,不敢分親疏遠近,不敢慮利害得失,唯秉忠直之心,發肺腑之言,陛下若慮世人非議,臣情願辭官歸隱,免傷陛下之明。”

劉驁滿意的點點頭,示意王莽歸班,隨後抬頭看著殿頂浮雕的的五爪金龍,感慨的說道:

“滿朝公卿一夜之間上了三百多道奏章,除了王莽、劉向和劉歆父子替淳于長講情,其餘都是彈劾他的本章,勸朕將他嚴懲,諸位愛卿是今日才知道他的罪行嗎?他府上平日車馬盈門,諸位愛卿給他溜鬚拍馬之時,怎麼不見你們上本彈劾啊?”

隨後面色一冷,對著在百官之前跪著的匡衡說道:

“安樂侯匡衡,咱們今日先不論淳于長的罪過,你是天下聞名的大儒,朕想先問問你何謂儒道?儒道五常又當何解?”

匡衡似乎沒想到皇帝如此問他,不過察言觀色,心知不妙,吶吶地低下頭沒有說話。

“仁、義、禮、智、信,乃儒家五常。

你身為丞相,受爵安樂侯,三年來沒有上過一道奏章,在府中獨善其身,置天下百姓於不顧,是為不仁;與淳于長十載同僚,此刻他剛一事發,便要置他於死地,是為不義;在朕面前,倚老賣老,大吵大鬧,攪亂朝堂,是為無禮;淳于長弄權多年,你身為丞相,不能明查,足見老邁昏聵,是為不智;有以上四點,你自然也不必再談什麼信字了;

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廢,你有何面目在朕面前妄談儒道?有何顏面恬居於廟堂?今日回府後上個辭官的奏章,念你是兩朝老臣,保留安樂侯的世襲爵位,回封地養老去吧。”

匡衡跪在地上,越聽越是心驚,不由得逐漸變得面如土色,等到劉驁說完,他渾身不停顫抖,嘴唇翕動,似乎想說什麼,卻一口氣沒上來,雙眼一翻,當場暈了過去。

幾個殿前侍衛趕緊跑過來把匡衡抬到了殿外。

看著下面瑟瑟發抖的群臣,劉驁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用手將案上那堆如山的奏章全部拂到地上,隨後淡淡說道:

“淳于長一案,暫且擱置,待有司查明情由後再議。昔日昭君出塞,不辱使命,使漢匈息兵罷戰十餘年,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今日她的次女蝶兒還朝,朕決意收她為義女,傳旨晉封為和碩公主,賜姓劉,賞府邸,破例著女裝進太學讀書。過幾日你們推薦一個出使塞外之人,將此事用國書轉交給匈奴單于。”

說完,揮了揮手,站起身來,示意退朝。

群臣剛才看劉驁當眾羞辱丞相匡衡,都嚇得瑟瑟發抖,唯恐牽連自己,此刻看到劉驁起身退殿,一個個長出了一口氣,紛紛跪倒在金闕之前恭送天子。

劉驁看著跪服於地的群臣,一時間心懷大暢,不由的哈哈大笑,隨著大笑之聲,頭頂冕旒冠上的十二道珠簾亂顫,被殿中光線映照,在他的臉上交錯出無數道陰影。

前殿屋頂的幾隻烏鴉被笑聲驚動,哇哇的叫著沖天而起,其餘宮殿的烏鴉也被感染,紛紛跟著飛舞盤旋,一時間,整個未央宮籠罩在一片鴉啼聲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暗夜讚歌

槍炮長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