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今天起得很早。

他本想早點去東市買一套衣服,西域都護府地處邊塞,百姓人口極少,以牧民為主,自己那兩件羊皮襖勉強還算能看,但來到這繁華的長安,就顯得有些寒酸了。

可是當他整理昨天王莽送來的東西時,除了糧油等生活必備品外,意外發現還有幾套衣物鞋帽,而且尺碼就像量過他的身材,給他度身定製的一樣,不禁喜出望外。

他挑了一身深受當時武人喜歡的青色緹直具衣,外面披了大氅;又試了試嶄新的絲履,走起來居然極為舒服,只是造型讓他有點皺眉,不自覺的想起了現代的壽衣,想了想還是換上了自己常穿的一雙牛皮靴;隨後對著鏡子想把一頭散發梳好包起來,可是努力了半天還是亂蓬蓬的,賭氣把梳子一扔,仍然披散在身後。

對著銅鏡看了看,自己覺得還行,滿意的點點頭,鎖上院門,一路打聽著往新都侯府找去。

長安城是當時最大的城市,擁有著三十多萬人口,可是對東方明來說,這種城市規模也就差不多是個縣級水平,而且城裡的大部分面積被未央宮、長樂宮和光明宮三座宮殿佔據,道路也修的寬闊,打聽好地址,沒費什麼勁,就來到了位於城南的新都侯府門前。

看著眼前這座侯府,東方明心裡點點頭,看來王莽還真是個生活簡樸的人,這座侯府的規模不大,就連聽風賞雨樓周圍的那些貴族的豪宅,恐怕有多一半都要比這座侯府氣派。

他向門口的門軍報了名,沒一會兒,侯府兩扇中門大開,王莽和劉歆從裡面迎了出來。

王莽手下不養門客,平時深居簡出,自從受封新都侯以來,這座侯府開中門迎客的次數可以說屈指可數。

在門口客套了一番,東方明跟著王莽和劉歆走進侯府。

漢代百姓大都畏官,換作一般的常人,從邊塞來長安,第一次踏入侯門相府,總是會有些心慌拘謹,生怕有些行差踏錯,惹得位高權重的主人不高興。

可一身穿搭不倫不類的東方明卻如同閒庭信步,舉止倜儻,既不失禮,也沒有半分的矯揉造作,畢竟在後世花八十塊錢就能把故宮逛一圈,王莽這座侯府實在沒什麼東西可以讓他驚訝的。

見過世面的氣質從來都不是裝出來的,是真名士自風流。

王莽和劉歆心中暗暗詫異。在他們看來東方明雖然有點本事,就算來歷不詳,看他現在這身彆扭的打扮,也不過是個西域來的鄉巴佬,即使是一般的富家子弟,乍進侯府,也大都低眉順眼,不敢東張西望。可此刻東方明一邊走一邊舉止極為自然得體的四下環顧,哪有半點鄉巴佬的氣質。

他們哪知道在這位東方先生心裡,雖然他們貴為王侯,也不過是就是兩個二千年前的鄉巴佬。

於是三個鄉巴佬就這樣走進客廳,分賓主落座。

僕婦端著一個黃銅盆走了過來,半蹲行了一禮,然後服侍他們淨了手,又有人奉上三盞香茗。

咳嗽了一聲,王莽率先開口。

“東方先生昨日休息的可好?住得可還習慣,府上還有什麼短缺嗎?”

“勞侯爺惦記,一切都好,也不缺什麼。”

“那就好,先生這次來長安,下一步行止如何打算?”

東方明微笑道:“在下才疏學淺,來到京城只為求學而來,想進太學讀書,只可惜出身微末,無人舉薦。”

王莽心中一動,這本是方才自己和劉歆商量的第一步計劃,沒想到沒等自己提出,對方卻已經存著這個想法。

“這到不難,劉歆先生此刻兼任太學博士祭酒,明日讓他給先生錄上名字就是。”

東方明沒想到如此順利,心中暗喜,盤算著現在要不要向這個過幾年就要當皇帝的人套問一下天諭閣的情況,不過轉念一想,對方對自己如此客氣有求必應,肯定也對自己也別有所求,還是先把段會宗給自己的那封推薦信拿出來看看情況。

一邊想著,從懷裡取出那封信雙手遞給王莽。

“多謝侯爺成全,這是段老都護給您的信,請您過目。”

王莽雙眉一挑,接過信展開觀看。

段會宗在信裡大大誇獎了東方明一番,說此人武藝高強,見識不凡,而且還會很多異術,尤其提到了以東方明之才若是進入天諭閣或許可以解開天書之密,請王莽酌情處理。

王莽心中很是震撼,段會宗一生嚴正剛毅,若是東方明沒有真才實學,他絕不會如此誇獎。而且沒想到段會宗把天諭閣的事已經告訴了東方明,天諭閣乃是留侯張良所創,自從漢武帝下旨雪藏之後,已經是皇家之秘,不光是百姓,就是朝中也極少有人知道,段會宗既然向東方明透露,必然事出有因,弄不好此人真能解開那捲天書,如此一來,自己和劉歆訂的這個計劃不但能救王昭君,甚至可以一箭雙鵰。

他把推薦信遞給一旁的劉歆,隨後開口說道:

“沒想到段老將軍對先生如此器重,將我漢室的天諭閣之密都告訴了先生,我也就不隱瞞了,敢問東方先生可曾見過天書?”

東方明搖了搖頭。

“段老都護向我提起天諭閣時,語焉不詳,至於天書,我更是從沒聽聞。”

王莽一臉嚴肅,看著東方明,誠摯的說道:

“天諭閣不比太學,乃是我大漢皇室聖地,閣中祭酒雖然可以出閣選材,但還需太學首肯,天子御批,對入閣之人,審查極嚴,劉歆先生與閣中祭酒熟識,倒是可以在其中穿針引線,玉成此事,只是在這之前,本爵不得不問問先生的來歷師承。”

這番問話在東方明的意料之中,來長安這一路上他把自己對孫建編的那套來歷反覆推敲完善,增補了不少細節,自覺已經沒有了太多破綻,此時見王莽問起,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把那套鬼話搬了出來,足足說了有一炷香的時分。

這次東方明編的環環相扣,無懈可擊,王莽和劉歆聽得悚然動容,只覺得他那位恩師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世外高人,可惜仙去,頗為遺憾。

直到東方明說完,王莽和劉歆對視一眼,似乎都沒聽出什麼破綻。

王莽嘆了口氣,唏噓不已。

“不想東方先生雖懷大才,命運卻是如此多舛,更令人惋惜的是令師已然羽化,我等俗人竟無福一見。”

這時,一旁的劉歆開口道:“以先生之才,想來透過天諭閣幾位祭酒的考核應該不難,只是一節,先生這身世若想入閣,天子御批那關恐怕要生出不少枝節,我倒有個拙見,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王莽開口道:“劉先生既有良策,快快請講。”

劉歆微微一笑,看著東方明說道:

“先生複姓東方,卻是極巧,正好我與我朝老前輩東方朔同姓,東方家族在孝武皇帝時曾盛極一時,可惜老前輩故去後人才凋零,近百年來逐漸式微,又沒有世襲爵位,此刻過的頗不如意,此刻若是由侯爺出面,能讓東方先生在東方家的家譜上掛個名字,所有的事就可以名正言順了!不過此事事涉人倫,不知道東方先生是否願意委屈一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發老婆,亂世收留萬千美人

尋一

紅樓驕子

我愛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