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漢朝天下堪稱盛世,連著十年風調雨順,民富心安。可那都是那位千古明君漢武帝的功勞,此刻的朝廷雖然有著自從開國以來最安定和平的局面,卻也有著開國以來最為腐敗的官場和一個極為荒唐的天子。

作為一個既喜歡女色又喜歡男寵的皇帝,在還未繼承帝位的時候,就已經沉湎於酒色,登基之後更肆無忌憚,反正有太后王政君和幾個舅舅替他操心政務,自己樂得清閒,每天就是和自己的表弟兼男寵富平侯張放吃喝玩樂,兩人經常一起微服私訪,漢成帝在外出遊玩時居然假稱自己是張放的家人。

這些事終於引起了朝臣的不滿,也惹來了太后王政君的震怒,再加上幾個舅舅的煽風點火,太后就將張放以莫須有的罪名流放。漢成帝不堪思念之苦,多次召張放回京團聚,之後又迫於壓力把張放放逐。

就在天子心裡苦悶無聊的時候,淳于長出現了。

淳于長是太后王政君的親外甥,二十來歲就當了黃門郎,官職雖然不高,但是可以出入於宮廷之中,往來於顯貴之間,看到漢成帝苦悶,竭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千方百計地接近和討好成帝,漸漸取得了成帝的信任。

為了討好成帝,他想方設法說服了太后王政君,把趙飛燕立為了皇后,滿足了成帝的心願。

當時太后的幾個哥哥也就是淳于長的舅舅們在朝裡權勢熏天,剛開始嶄露頭角的淳于長又開始討好自己的舅舅們,有了成帝和舅舅們的扶持,淳于長的仕途開始平步青雲,先被拜為列校尉諸曹,不久又遷為水衡都尉侍中,後來又升為衛尉,關內侯。

直到今年二月,又被封為定陵侯,並掌握著皇宮的禁衛部隊兩萬南軍的排程權。

隨著老臣們的先後故去,面對著此刻大權在握的淳于長,朝中的正直的官員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雖然勢力薄弱卻正直廉潔的新都侯王莽身上。

……

王莽一大早從長樂宮回來,雖然一夜沒睡,卻依舊神采奕奕。

他快步在前面走著,身後跟著綸巾鶴敞的劉歆,一路來到侯府書房之中。

“陛下已經傳旨,冊封蝶兒為和碩公主,賜姓劉,進太學學習漢文化,暫時留在長安。”

聽完王莽的話,劉歆跪坐在木枰上淡定的看著他問道:“昭君如何安排的?”

王莽嘆了口氣說道:“暫時住在長樂宮,留在太后身邊,等蝶兒的公主府修好可以讓她搬過去。”

劉歆看著王莽微微一笑。

“侯爺恐怕是自欺欺人吧!昭君與蝶兒不同,蝶兒本就是前任單于的女兒,來長安探親受封沒有任何不妥,可昭君身系兩國干戈氣運,若是不死本該下嫁現任單于,如今天下皆知昭君已故,倘若被匈奴左部知道她此刻身在長安,匈奴王庭必然顏面掃地,邊境的太平還能維持嗎?如今朝中缺兵少將,一旦開戰,何人去領兵廝殺?”

王莽臉上浮起一片陰雲,沉默了很久,開口問道:“依先生之見呢?”

“侯爺不聽我勸阻,執意要接昭君還朝,如今局面已是複雜無比啊!太后此刻答應昭君還朝,是因為昭君的真實身份是侯爺的親姊,太后的親侄女,一時難以舍親情罷了,可一旦有人將利害擺在太后面前,依太后素來殺伐果斷的性格,昭君恐怕性命難保。”

劉歆這番話令王莽眉頭緊緊皺起。

“先生可有良策?”

劉歆緩緩站了起來,表情嚴肅。

“想救昭君,我雖然沒有萬全之策,但是緩兵之計倒是有一條,只不過若是此計不行,還希望侯爺能放下兒女私情,以社稷大局為重!如今大司馬王根病危,天下兵權即將空懸,定陵侯一直虎視眈眈覬覦大司馬之位,侯爺若是因為昭君之事牽連其中,朝中文武和天下蒼生便要大失所望了!”

王莽聽完,雙眸霍然收縮,臉上顯出了痛苦的神情,再次陷入沉默,過了許久,堅決的搖了搖頭。

“非是我不聽先生勸阻,若不是因為我姊,哪裡有我今日的富貴,當年她孤身出塞,太后心生憐憫,這才將勸說先帝讓我父子重返京城,此刻若為了榮華富貴,割捨了骨肉親情,我與禽獸何異?”

劉歆聽完,愣了半晌,一聲長嘆。

“看來是我枉做小人了,侯爺真乃仁義之主!也罷,那就先說這緩兵之計,如今能保昭君平安的,就只有那天諭閣了。”

王莽聽完一臉錯愕,說道:“天諭閣自從被孝武皇帝雪藏之後,雖然在我朝地位超然,但閣中幾位祭酒只是潛心研究留侯張良遺下的三卷天書,很少過問世事,如何能救我姊?”

劉歆走到案几旁,並沒有直接回答王莽的問話,而是輕輕拿起那張放了一夜的帛紙,眯著眼看著關於東方明的履歷。

“侯爺覺得此人如何?”

“頗為古怪,來歷不詳。”

劉歆放下帛紙,轉頭說道:“自從孝武皇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學派在暗中重新建立稷下學宮,多年來與儒家處處作對,遊說各地藩王,致使政令難出長安,侯爺可知道如今這稷下學宮的大先生是誰?”

王莽不知道劉歆為何忽然提起稷下學宮,搖了搖頭。

“若是據我猜測,這位稷下學宮的大先生就是當年天諭閣的第二任閣主,東方朔!”

此言一出,王莽霍然抬頭,一臉震驚。

“先生莫開玩笑,東方朔去世近百年,孝武皇帝親自撰寫了祭文,怎麼可能還在世間?”

劉歆搖了搖頭,目光深邃。

“我也知道這事匪夷所思,我十幾歲入山修道,回朝後又在天祿閣潛心研究歷代手書與先秦古籍十餘年,期間看過東方朔很多手稿,今年正月岷山崩塌,我去蜀郡視察災情,無意中遇到一個陰陽家的弟子,從他那裡看到了稷下學宮大先生的手書,我回到天祿閣反覆對照,和天祿閣中所藏的東方朔手稿筆跡一模一樣,再加上一些佐證,這才有此猜測!”

看著有些茫然的王莽,劉歆繼續說道:

“這只是我的猜測,還不敢斷言,只是現在要以此為由,送昭君進天諭閣,解昭君眼下之危,而這關鍵人物,就是這個東方明。”

王莽更加茫然,用詢問的眼神看著劉歆。

“侯爺博覽群書,想必也知道東方朔的經歷,不覺得與此人頗為相似嗎?且不管他與東方朔有無關係,只說此刻要救昭君的計策,陛下多年來龍體欠安,東方明與東方朔同姓又自稱隱士門徒,傳說東方朔為瑤池弟子,而且據我所知昔日昭君與復株累單于也到過瑤池一行,有此四點,只要這東方明願意配合,必可讓昭君成功託庇於天諭閣中。”

漢成帝龍體欠安、東方明是隱士門徒、東方朔是瑤池弟子,王昭君去過瑤池,這看似毫不相干的幾件事卻讓王莽眼睛一亮,看著劉歆,似乎明白了他的用意。

這時有家人進來稟報,說有位自稱東方明的公子在門外求見侯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乾第一敗家子

楚河漢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