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猶豫了一下,他一向刻板受禮,作風嚴謹,王昭君的話讓他多少有點不舒服。

“身為漢臣,忠君愛國,守正惡邪本是份內之事,姊姊受天下百姓景仰,還是應該心懷社稷才是。”

王昭君冷笑道:“我不過一柔弱女子,為漢室,為天下百姓做的已經夠多了,去年我上表歸漢被駁回,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哪有一個站出來為我說過一句公道話!他們只在乎胡漢和睦,這些事有云兒繼續在做,而且要比我更加適合,對這個朝廷我已經失望透了,我只想給自己的女兒和弟弟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王莽沒有說話,只是沉默地看向天上的月亮。

王昭君似乎也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也抬頭看向明月。

“你知道嫦娥奔月嗎?”

“知道,不過是神話志怪罷了。”

王昭君搖搖頭,目光迷離。

“以前我也這麼認為,可直到我去了瑤池,才知道很多神話都是真的,只是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罷了。”

王莽眉頭一挑,看看王昭君,語氣有些不悅。

“姊姊說笑了,子不語,怪力亂神!連日奔波,姊姊想必是累了,該早些休息才是。”

王昭君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笑容。

“虧你此刻身居高位,見識恐怕都及不上那個劉歆,聽說他在編制《山海經》,若是方便,你給我送幾捲過來,我想看看。”

頓了一頓,看看王莽,目光漸趨柔和。

“也不怪你,你承載著咱們王家的希望,這些年奮發上進,自然很多事沒有留意,你忘了當年孝武皇帝視若珍寶的五嶽真形圖是從何而來的嗎?”

王莽倒吸了一口冷氣,默然無語。

王昭君柔聲說道:“不急,這幾天我確實累了,你也累了,早點回府休息吧。”

……

李記鐵鋪內,東方明正啃著烤的金黃酥脆的羊排,聽李慕俠痛陳家族的血淚史。

“自從我叔祖李陵歸順匈奴後,當時孝武皇帝震怒,下旨誅我李家三族……”

李繼自幼家境極苦,祖上李廣武藝蓋世,一手箭術更是天下無敵,與匈奴征戰,殺得匈奴人聞風喪膽,在三軍中號稱“飛將軍”,一生戎馬倥傯,戰功彪炳,可惜造化弄人,終身未能封侯。

曾祖李敢自幼隨父征戰,也是武勇過人,曾以幾十騎穿梭於匈奴數萬騎兵之中斬將殺敵,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無數,終於繼承李廣遺願封了關內侯。

哪知李敢無意中得知大將軍衛青對其父李廣之死負有不可推卸之責任,一時衝動便打傷了衛青。衛青沒有聲張此事,但他的外甥霍去病得知後,卻在甘泉宮狩獵上暗箭將李敢射殺。由於漢武帝此時正寵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責,並對外宣稱李敢是狩獵時被鹿撞死的,李家無處伸冤,也只能忍氣吞聲。

傳至祖父李禹與叔祖李陵,也是繼承了李家絕技。尤其叔祖李陵,勇武絕倫,騎射無雙,頗有當年“飛將軍”之風,累積軍功升為騎都尉,不幸卻被當時的大將軍李廣利忌恨,雁門關外李陵率五千步兵迎戰匈奴精銳騎兵八萬餘人,李廣利拒不派兵增援,李陵率麾下李家軍無奈只能以寡敵眾。五千步卒無一人退後,浴血死戰,竟然搏殺匈奴鐵騎三萬餘人,可惜終究眾寡懸殊,終於被圍。副將韓延年戰死,李陵迫於無奈歸降匈奴。

當時的大單于聽說李陵歸降,欣喜若狂,封李陵為右校王並把女兒下嫁給他。漢武帝聞報震怒,下旨誅殺李陵三族。幸虧李繼祖父李禹是李陵三叔之子,又與當時的太子劉據交好,未受牽連。

可惜命運仍是未放過李家,徵和二年宮闈內鬥,發生了著名的的巫蠱之禍,李繼祖父李禹也被牽連,李禹蒙冤而死。至此李氏一門聲名掃地。

當時在朝野上下對李氏一門極為鄙夷,李繼的父親李承帶著長子李先以及尚在襁褓中的李繼被趕出長安城,全家在城外勉強度日,窮困潦倒。

幸虧回朝的蘇武帶回了李陵的羊皮手書,這才替李家平反,搬回了長安,為了彌補,雖然沒有封官,卻給了不少便利的好處,這李記鐵鋪就是其中之一。

東方明靜靜聽著,一直聽到蘇武帶回了羊皮手書,眼睛霍然一亮,費了好大勁把嘴裡的羊肉嚥了下去,問道:

“蘇武大人帶回來的羊皮書是給了天子了嗎?”

李慕俠聽東方明問起羊皮書,也是眉頭緊皺。

“不錯,當時我家平反後,天子將羊皮書連同叔祖李陵的武功兵法一併賜還給了我們,一直供奉在我家祠堂,可兩年前祭祖時卻發現已經不翼而飛,當時不但報了官,我還發動了一幫江湖朋友幫忙查訪,可是直到現在都沒有結果。”

聽完這番話,東方明的心裡除了困惑,莫名的升起了一陣恐懼,似乎想到了什麼,但是又模模糊糊的抓不住重點。

此刻酒至半酣,兩人都喝了不少,李慕俠端起酒鬥,先給東方明斟滿,又給自己斟了滿滿一斗酒,向著東方明說道:“兄弟這打鐵的本事我實在是佩服!趁著今夜明月當空,兄弟要是也看得起我,我想高攀一步,你我結為異姓手足可好?”

東方明此刻喝的有些耳紅眼漲,聽了這話,酒意上湧,豪氣頓起,他對李慕俠印象很好,能在漢朝和人結拜一次,也算不白穿越一回。

“既蒙大哥不棄,有明月為證,小弟豈敢不從。”

兩人舉起酒鬥一飲而盡,哈哈大笑,李慕俠吩咐夥計在院裡擺了香案,別出心裁的用李記鐵鋪打造的三支鵰翎箭為香,點燃箭後鵰翎,對著空中的明月大拜了八拜,就此結為生死弟兄。

敘了年紀,李慕俠提出由於今天自己大哥不在,要把大哥也算在內,因此李慕俠為二哥,東方明為三弟。

夥計們也紛紛過來道喜,兩人重新歸座,此刻兩人關係已不一般,李慕俠開始向東方明請教冶鐵鍛打之道。

東方明端著酒鬥說道:“若論鍛造手藝,倒不難學,只是在小弟看來,二哥的鐵鋪主要是鋼坯太差,原因是爐溫不足,小弟可以給二哥畫個圖紙,照圖紙修建一個冶煉爐,管保李記鐵鋪日後的刀劍件件倶是精品。”

李慕俠大喜,讓人取過紙筆,東方明趁著酒興提筆將圖畫好。

此刻月朗星稀,東方明興致極高,酒意上湧,舉著酒鬥,引吭高歌:

這一拜

春風得意遇知音

桃花也含笑映祭臺

這一拜

保國安邦志慷慨

建功立業展雄才!展雄才!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

戰火世界2

北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