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生前說……像我這種身份的公主,很難擺脫和親的命運。”蝶兒臉上露出了哀怨、幽婉的神色,低下頭,手指頭絞弄著襦裙,直將那鮮紅色的襦裙一角絞出無數煩惱的皺紋。

東方明一怔,他還是第一次在蝶兒這開朗活潑的姑娘臉上看到這種幽怨的神情,那眸中流露出的某些意味,竟然和她母親昭君有些神似,他更沒想到這小姑娘家竟然提起將來的和親之事,不由得皺眉道:“怎麼?”

蝶兒低著頭,細聲細氣,稚音猶存:“日後那個皇帝舅舅肯定要給我指婚……可蝶兒不想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可要是真有那天,我舅父王莽肯定阻止不了,而且也未必會去阻止,我在這長安無親無故,只認識你,到時候東方大哥能救救我嗎?哪怕把我送回草原去找姊姊也成。”

中國曆代的皇族女性之間的聯姻牽涉到太多政治上的交易,漢元帝派王昭君遠嫁匈奴,漢武帝派劉細君遠嫁烏孫,都是如此。在和親之事上吃了太多甜頭的大漢朝廷自然要將這種政策保持並推廣下去,而蝶兒的和碩公主的封號已經隱隱表明了劉驁對她日後婚事的態度,以蝶兒此刻的的身份,她未來的婚事自然也是由天子劉驁甚至是太后王政君親自安排。

東方明低頭沉吟,心裡也有些矛盾,如果答應了蝶兒,無疑是給自己的肩頭挑上了一副沉重的擔子,日後要想卸下這副擔子的難度,未必就比自己要做的事情簡單,而且一個處理不好,極有可能打破自己的既定計劃。

可蝶兒畢竟是自己在這個陌生世界上第一個談得來的朋友,而且小丫頭愛慕自己、信任自己,她一旦陷入兩難的處境,自己真的要袖手旁觀嗎?

良久之後,東方明抬起頭來,直視著蝶兒那滿含幽怨卻又有些希冀的眼神,鄭重地點了點頭。

蝶兒見東方明點了頭,表情又是如此鄭重,幽怨的神情稍緩,展顏一笑,眸子裡散發著如玉石一般的清淨可喜光彩,也重重地向東方明點了點頭。

她此時似是將今天鼓起的勇氣全數用完了,點頭過後,整個人頓時又難過起來,深深地看了東方明一眼,轉頭提著裙子,流著眼淚加快速度往前府走去,再也不理會東方明。

東方明在後面摸著頭頂上的棒槌,看著蝶兒嬌小的身影,看著她低著頭,看著她依然不聲不響地哭著,又想起她故去的母親,心裡的感覺著實也不好受,他自嘲一笑,心想自己還真是個勞碌命,跑到這兩千年前,遇到的事情要麼匪夷所思,要麼麻煩無比。

這時,夏侯傑手裡拿著一個木匣從遠處跑來,滿頭大汗,一臉興奮的神情,看到東方明站在原地,趕忙施了禮,將手中的木匣遞給東方明。

“公子,末將剛從武庫回來,這是慕俠二將軍讓我交給你的,說是依照你的圖紙花了十幾天才打造完成,讓你檢驗一下,如果可以的話,就批次開始製造了。”

東方明精神一振,這可是他最近心心念唸的一樣東西,他開啟木匣,從裡面拿出了一把黑黝黝的連弩。

“將箭靶擺到五十步外。”東方明輕聲吩咐。

夏侯傑看著那把連弩,露出了驚訝的神情,不敢怠慢,將一個藤靶擺到了大約五十步之外,這才小跑著回來站到了東方明身邊。

東方明推開弩身上的木製弩匣,發現裡面已經整整齊齊裝好了二十支小巧鋒利的弩箭,滿意地點點頭,合上弩匣,拉動栓機,將弩箭頂上膛。

他雙手端弩,深吸了一口氣,透過上方的準星瞄準藤靶,開始連續扣動扳機。

“嗖、嗖、嗖……”隨著扳機的扣動,嗤嗤之聲不絕於耳,轉瞬間,弩匣中的二十支小弩便已經全部射完。

東方明一招手,領著夏侯傑跑到了藤靶前,只見二十支弩箭全部射入靶中,入靶極深,只有尾部一小截露出靶外,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寒光。

夏侯傑吃驚地長大了嘴,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玩意威力也太大了吧!這要是在陣前,光靠這弩箭,咱們東方營就能射殺千餘人!”

東方明面帶笑容,顯然對這連弩也非常滿意。

連弩這種武器在秦代就已經出現,只是那時的連弩故障率高,又極其笨重,單兵無法使用,因此到了漢朝,已經基本被摒棄不用,而改用故障率更低,體積更加小巧的蹶張弩。

可蹶張弩的缺點也十分明顯,弩身沉重,一次只能射出一支,要想重新激發就需要用腳踩住,才能上膛。

東漢末年,諸葛亮才在秦代連弩的基礎上,設計製作了一種“元戎”弩,可以一次發射十支長八寸的鐵弩箭,提高了強弩的殺傷效能,降低了故障率,可依舊沒能解決弩身龐大,單兵無法攜帶的缺點。

後來曹魏的馬鈞對諸葛連弩進行了改進,改成了一種連續發射五十支的連弩,並且體積、重量大大減輕,成為一種單兵武器,但是因為生產過程很複雜,所用的弩箭也必須特製,所以沒能大量生產,以致失傳,只是見於史書之上。

一直到了近代,透過大量的考古挖掘,出土了一大批漢末魏晉時期的連弩,只是由於埋藏太久,很多機件都有缺失,其中以江陵出土的弩機儲存最為完好,同時還保留有弩的木臂,尚能復原其原貌。

一時間引起了國內的學者、匠人們的強烈興趣,而東方明的父親是恢復古兵器的專家,自然也參與其中。經過無數年的努力後,終於在2014年,一位六十九歲的廖姓師傅製造出了失傳已久的“諸葛連弩”和“神臂弓”。

在完成了復原工作後,出於興趣愛好,東方明父子根據廖老的圖紙,又結合了深受國外特種兵喜愛的“TAC-15”狙擊弩的特點,製造出了一種不需要現代複合材料便能製造的連弩。

當時只是他與父親一時興起的遊戲之作,沒想到如今派上了用場。

和現代的狙擊弩相比,由於只能使用鋼材和木材這些原始材料,東方明這把弩的射程要近了不少,殺傷力只能維持在五十米左右,他這次為了更加輕量化,弩匣的裝箭數量也縮減到了二十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拳能打死呂布,你管這叫謀士?

雨師yyds